宣仁四年。

    正月才过,可初春的气息却未驱散去岁的凛寒。

    满天的风雪裹挟着偌大的盛京城。

    往日的繁华喧嚣,尽皆散去。

    枯瘦的枝桠被风折断,与禁中的倾颓不谋而合。

    五万士兵葬于荒野,可作为败者的大周却被迫向仇敌,屈膝求和。

    甚至,献出公主。

    皑皑的白雪之下,是属于公主的十里红妆。

    蜂拥在街道两侧的臣子百姓,山呼万岁。

    同日,在偌大盛京城的一角,一辆马车趁着沉沉夜色驶向了城外。

    那辆马车出自定北侯府。

    打了败仗的——定北侯府。

    盛京的屋舍大多高耸巍峨,即使是城外山上的道观也不例外。

    茫茫大雪封住了下山的路。

    往日冷清的玉清观一下子成了紧俏货。

    来不及下山的达官贵人,或从外地赴京途经此地的官员商贩纷纷齐聚于此。

    这其中就包括了去岁年末才被迁为秘书省少监的温同文及其家属。

    暖黄的烛光摇曳闪烁。

    燃着的檀香升起袅袅烟波。

    破旧的门窗在肆虐的风中吱呀作响,惹出了几声不满的呢喃。

    床榻上,温聆筝猛地坐了起来。

    看着眼前斑驳的床幔,瞧着自个白皙纤细的柔荑,听着耳边熟悉的抱怨……

    只觉难以置信。

    她重重倒向了床榻,不知存放了多少年的床榻发出了一声巨响。

    这样大的动静,着实是将守在屋门边的两个半大丫头吓去了半条命。

    “姑娘?”

    “您是醒了吗?”

    层层床幔被人掀开,看着来人,温聆筝有些懵。

    她居然看见摇光了?

    眼前的摇光很是年轻。

    是初现少女窈窕姿态时才会有的模样。

    可在她的印象里。

    摇光明明已经死了。

    在她二十岁的那年,死了。

    就算老天怜她们主仆,让她们在地府重逢,可摇光这年龄也不不对啊!

    稳住心神,温聆筝坐起身。

    “你,是人是鬼啊?”

    摇光没多想,只以为姑娘是大病初愈糊涂了。

    她轻笑了一声,握住了姑娘冰凉的手。

    “姑娘现在可知我是人是鬼了?”

    暖的?

    竟然是暖的?

    温聆筝下意识地握紧了摇光的手,来回摩挲。

    “姑娘可是又烧起来了?”

    熟悉的关怀声再次让温聆筝惊悸抬头。

    摇光与玉衡皆是自幼与她一起长大的。

    对她始终,忠心不二。

    在温聆筝心里,她们是名义上的主仆,实际上的姐妹。

    如果说与摇光的相见温聆筝还能解释成地府的重逢。

    那么玉衡呢?

    陪伴了她半生的玉衡又怎会在此?

    温聆筝伸手摸向了自己的脖颈。

    寒凉的手心惊得她一激灵。

    她是自缢死的。

    她死后的脖颈不该如此光滑才是。

    回过神来,温聆筝有些焦躁。

    “侯爷呢?”

    “侯爷?”

    “什么侯爷?”

    摇光和玉衡同时惊疑出声。

    玉衡更是伸手摸了摸温聆筝额间的温度,生怕她是烧糊涂了。

    摇光心细,忙使了眼色令玉衡去屋外瞅瞅。

    随后她这才看向温聆筝,有些迟疑。

    “姑娘,这盛京可不同于临安。”

    “一榔头下去不知能砸出多少公爵侯爵。”

    “咱们初至此地,您口中的侯爷……”

    如今大雪封山,这玉清观中不乏有达官贵人。

    姑娘这没头没尾的话若是给旁人听去了,没得又生出一堆事端来。

    “临安?”

    温聆筝一愣。

    “今岁何年?”

    “今岁是宣仁四年啊!”

    从屋外回来,玉衡对着摇光摇了摇头。

    宣仁四年?

    温聆筝有些不可置信,可玉衡没有骗她的理由。

    瞧着发愣的姑娘,摇光有些担忧。

    “姑娘这是怎么了?”

    “可是有哪里难受?”

    温聆筝摇了摇头。

    她自顾自地走到窗边。

    吱呀一声,推开了窗子。

    窗外的雪虽已有渐停的趋势,可仍有细碎的飘雪偶然撞进她的眼里。

    看来,她不仅是回到了从前,而且是回到了她九岁初入盛京的时候。

    一夜的大雪落下,漫山都裹上了银装。

    温聆筝眺望着远方。

    薄雾蒙蒙。

    宣仁三年岁末,大周吃了败仗。

    而罪魁祸首,是彼时的定北侯——裴慎。

    因为他的失误,大周五万将士被越人坑杀;

    因为他的失误,灾害连年的大周不得不向大越献上巨额赔偿;

    因为他的失误,官家被迫下旨将自己现今唯一待字闺中的姐姐许给大越年过半百的皇帝。

    因为他的失误,他的嫡长子,

    定北侯府的世子裴冰被越人砍下了半个身子挂于城墙之上示众。

    至死也不瞑目。

    就连他与发妻也葬身在了那场血腥的战争里,再也回不了家。

    “摇光。”

    “咱们出去走走吧。”

    温聆筝看着窗外,迫切地希望雪赶紧停下。

    摇光迟疑了一瞬。

    “姑娘,外头还下着雪呢!等明儿雪停了咱们再去,可好?”

    温聆筝固执地摇了摇头。

    摇光叹息着取来了披风。

    她知道姑娘的执拗。

    在吩咐玉衡守好院子后,摇光这才跟在姑娘身后出了门。

    温聆筝的小院偏僻安静。

    但因着玉清观不大,主仆二人没走多久就来到了观中最热闹的地方。

    一墙之外隐有人声传来。

    无意与他人交谈。

    温聆筝停下了脚步,拉着摇光换了方向。

    哪曾想她还不曾迈步,外头的吵嚷声就已透过院墙钻入了她耳中。

    “你怎敢拿我与裴凛比?”

    “他不过一个罪臣之子!”

    “要按我说,他就该和他哥一样被越人腰斩了才好!”

    那人尖利的吼叫声刺痛了温聆筝敏感的神经。

    她只能狠狠地掐住自己的手才能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他们怎敢那样说他?

    他们怎么可以!

    指尖嵌入掌心,鲜血淋漓。

    她的思绪仿佛在那一声‘腰斩’中被拉回了曾经,拉回了宣仁十六年。

    她上辈子的——宣仁十六年。

    在温聆筝的印象里,那年的雪和今岁一样的大。

    枯瘦的枝桠一夜间攒出了难以承受的雪花,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彻底崩塌。

    彼时,她仍旧在与他赌气。

    不肯看他寄来的信,亦不愿给他回信。

    她将自己锁在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不肯出去。

    她已许久没有听见过他的消息,直到那日看见玉衡跌撞着跑进来。

    那是她上辈子最后一次见到裴凛。

    那年,是他们成婚的第六年。

    她二十有一,风华正茂;

    他二十有七,尸骨已寒。

    清透的日光照在冰凉的棺椁上,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执意要与他见上一面。

    那一夜,她替他熏了衣物,擦了残尸。

    可当她将他一点一点地放回棺椁之时却发现——

    他的尸首早已残破到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拼不起来了。

    回忆戛然而止。

    听着墙后那群人肆无忌惮的谈论,温聆筝只觉悲愤。

    腰斩?

    他上辈子的下场,又何止腰斩……

    她转身穿过了前后相连的木柞长廊,直入庭院。

    院中的人,零星几个,皆为盛京纨绔子中的佼佼者。

    而他们聚在一处。

    口诛笔伐的也无非是定北侯府。

    温聆筝驻足原地,沉默地听着。

    他们说——定北侯府忘恩负义,配不上三朝帝王的看重;

    他们说——裴慎父子死有余辜,只是可惜了那五万将士;

    他们说——裴家犯了叛国之罪,株连九族才是众望所归!

    可只有温聆筝知道。

    不是这样的,事情不是这样的。

    定北侯府是被陷害的。

    只是可惜,她知道得太晚。

    “不是这样的!”

    “裴家不会叛国。”

    “裴凛,更不可能叛国!”

    从古至今,就没有马革裹尸的叛徒。

    温聆筝与裴凛素无交情,这一点,摇光绝对肯定。

    去岁的那场败仗闹得纷纷扬扬,摇光自也有所耳闻。

    但姑娘怎么会帮定北侯府说话?

    难道是因为裴凛?

    可他们明明不认识啊!

    摇光被温聆筝弄得摸不着头脑,有些茫然。

    但看着那群纨绔子弟纷纷转身,摇光的直觉还是告诉她,她得赶紧带上姑娘跑了。

    完全拉不动温聆筝。

    摇光这才发觉姑娘的倔脾气竟是又犯了。

    摇光又急又怕。

    可姑娘不肯走。

    她也只能挡在姑娘身前。

    “你是谁家小娘子?”

    “竟敢帮裴家说话!”

    仍旧是先前那道尖利的声音,只是这一次,温聆筝看清了他的脸。

    永昌伯府的世子,安相濡。

    也是裴凛的表弟。

    温聆筝无视了那群纨绔子弟仿若吃人的目光。

    她只是绕开了摇光朝着安相濡走去。

    “建昭三年,越人来犯,太//祖亲征,中敌军埋伏,被困萧山。”

    “是第一任定北侯孤身闯入越军大营,挑了那越军首领的首级,这才迫使他们不得不收兵回援。”

    “庆和元年,越人贼心不死,遣奇兵偷袭边城。”

    “只凭三千将士就死守了边城三个月的。”

    “是你们口中叛国的定北侯爷。”

    “定北侯府,战功赫赫。”

    “死在他们手底下的越人不计其数。”

    “你告诉我说,他们叛国?”

    温聆筝看着安相濡,笑得讽刺。

    本朝建国二十八载,却已历三朝帝王。

    且不提第一任定北侯随太//祖南征北战,建立大周时的功绩;

    单就说建国来定北侯府三代戍守北境,那荣耀也是独一份的。

    定北侯府的荣耀,是三代人的鲜血铸就的。

    她不允许旁人随意诋毁。

    因为那其中,也有他的一份。

    像被踩到了死穴。

    难以解释的安相濡骤然暴怒。

    他本就生得人高马大,又比温聆筝大了四余岁。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好几个年纪相仿的友人,而她只有摇光。

    他要动手逞凶。

    她根本逃不掉。

    温聆筝双手抱头,心中叹了口气。

    今日,她属实是莽撞了。

    可她不后悔。

    想象中的疼痛始终不至,温聆筝有些诧异。

    耳边忽然传来几道石子落地的声响与此起彼伏的呼痛声。

    她仓惶抬头,就见那群纨绔子弟已经躺了一地。

    “安相濡。”

    “你再说一句试试。”

    纷纷扬扬的细雪似乎都停滞在了那一刻。

    温聆筝错愕地看向长廊的另一端。

    少年身姿清举爽朗,白衣乌发。

    比万千天光都要桀骜三分。

    他的目光穿过重重雪幕,落在她的身上。

    眉宇间藏着淡淡的哀伤。

    裴凛?

章节目录

将军夫人重生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风月摆渡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月摆渡人并收藏将军夫人重生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