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保存比较好的王府前院已经拾掇好能住人了。
“殿下,下官已将山越县令陆印下狱,经查实果真罪行累累,在山越县无故侵占良田,欺压良民,肆意敛财,并致使了十多起冤假错案……”冉方霄说着呈上一本折子,叶永彦接过打一看,里面详细记录了陆印的各种罪证,简直罄竹难书。
“依照律法,该如何定罪?”叶永彦向冉知府问道。
“回殿下,按律当斩,下官回去后便会将他的罪行上报朝廷,同时让人把他押解回京。此时亦有下官的失察之罪,竟未察觉他的恶行,对亏殿下的到来,否则下官更是无言面对山越县的百姓,请殿下责罚。”冉知府面带愧色地说道。
“殿下,此时也不能完全怪冉大人,都是府知事借着冉大人的信任欺上瞒下,与陆印沆瀣一气……”周同知急切地说道。
“虽然此事并非你授意的,但是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罚一年俸禄吧,此事本王会给父皇说清楚,冉知府你可认同?”叶永彦认真地说道。
“多谢殿下,殿下,南临的所有相关账簿已经整理好,明日下官便送过来。”冉知府恭谨地说道。
“不必这么麻烦,本王明日便直接过来府衙吧,日后本王便要在南临常住,是要好好了解此地民风。至于平日的事还是有劳知府了,若有大事再来告知本王。”叶永彦暗暗在心里翻个白眼说道,说得好听,真那么舍得把管理整个南临的权利给自己,今天都上门了,账簿什么的可以一并带过来,还要明日带过来?
此刻不得不在心里吐槽下大庆第三个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皇祖父承安帝为了防止亲王未来造反,做了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安排,承安帝登基时还有几个皇弟年幼,但为体现自己的宽厚仁爱之心,还是等其成年后将几个皇弟都封了王。
名头上说得好听,有着自己的封地,有着绝对的权利。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兵不提,光说封地的管理权吧,既无处置官员的权利,有重大决策必须上报,若如隐瞒不报便是欺君,除非收买到封地所有官员,这可能性几乎没有;也不能掌控官员的升降,这是朝廷和吏部的事。可能也就只有平民百姓真有着绝对的管理,不过那不是因为亲王的权利,而是只要是个官员,百姓都是被管的对象。
另外,自己不打算一来就接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冉知府做的挺好,在任这些年除了这次外没南临没出现过任何乱子,自己胡乱接手,万一搞出乱子就不美了,要是再被告上一状,皇上不知道又要给个什么处罚。再说,前世就是为了工作猝死的,这都穿越成王爷也该好好享受下生活了。
“是,下官明白了。”冉知府和通判对视一眼道。
冉方霄心下松了口气,还好肃王目前没有要插手府衙事务的意思。自己也确实有些不甘心,勤勤恳恳好些年方才有了如今的南临,虽然还是贫困,但是至少没有出现动乱。如今突然就来了一个顶头上司,还是皇上的亲儿子,要是非要插手自己也没办法。
退一步说,这肃王如此年轻,知道怎么治理南临吗?就怕万一弄出民怨,少不得自己去擦屁股。擦屁股都还算好的,万一出了大事,皇上难不成还舍得处置自己的亲儿子吗?不还是拿自己开刀…..
两人便在初次谈话中完成了愉快地试探,而此刻的两人都还不知道未来会是一对相互信任的君臣。
府衙内,叶永彦吃着一份贴身太近余括从外面的酒楼买的饭菜,味道真是……不怎么样。不愧是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要钱没钱的南临。
这几天差不多翻看完了近几年的账簿,更加细致地了解了南临的人口,赋税,土地等信息,看来自己要想放心的躺着需要从外面搞钱,南临是搞不出什么来了。
想到这里,叶永彦决定实地考察下,好好地逛下南临,自己来这么多天还未曾见识呐。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王府前院,许长史激动地迎上来。
“出什么事了?”叶永彦在南临到处闲逛完的几天后回到王府。
“没出什么事,就是下官听闻您昨日去了大山里,莫钧也是,不知道劝您,那大山里可是很危险凶残的猛兽,还好您平安回来了……”
“让长史担心了,不过莫参将功夫不错,另外,我们也没有深入大山,只在大山边缘走了走。”叶永彦安慰道。
“殿下,您可不能出事,莫参将……”许长史看出叶永彦并未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又说道。
“好了,本王真的没事,不过现在有事要说,许长史,现在一共来的工匠里有多少是木匠?”叶永彦打断道。
“殿下给的钱多,来了五十多个,其中有些是另外几个县的。另外还有家较远的还在路上。只是里面只有八个木匠手艺还行,其余都是只能打下手。”许池长史认真想了想道。
“去带几个本分的过来,另外给我做件东西。”
“下官这就去”
待许池离开后,叶永彦想着这些天对南临的考察,人没多少,但是山多,树也多。但是山不能卖,主要也没人买得起,只能卖树了。直接卖肯定是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决定让木匠来加工一下,准备造纸。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麻纸和宣纸,前者原料普通但是纸张粗糙,后者原料青檀树皮,得之不易,所以价格不菲。而南临有着许多的竹子,如果用竹子为原料是可以造出质地良好,光滑柔韧,色泽洁白如玉等多种好处的纸张。
最主要的还有南临山多,竹子生长速度极快,原料成本就不高。这样物美价廉的纸定比麻纸和宣纸更受欢迎!
不多时,许长史便带着几个人回来了。
“草民拜见殿下。”几个人局促不安地行礼。
“起来吧,说一下各自叫什么名字,会做些什么木具?”叶永彦向几人说道。
“草民王大树,只会做些普通家具。”王大树惴惴不安地说道。
“草民成石,也只会做普通家具……”
“草民……”
“草民……”
突然听见一声,“草民刘樟木,会……会做棺材。”越说越小声。
“.…...”
“……”
叶永彦看了看许长史:“怎么回事?”
“殿下饶命,草民听说工钱高就来了,我……我处理木料还是很不错的,只给他们打下手,没有接触王府的用料。”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瘦小的男子慌忙跪地道。当时只图工钱高,没想到会见到王爷,又不敢说谎,此刻正害怕地发抖,生怕贵人嫌晦气要了自己的命。
“起来吧,本王不会追究此事,这次找你们过来,是需要你们做一个东西出来。先说清楚,这个东西没个三五月是肯定做不出来的,所以在此期间,你们都要留在这边不能回家。不愿意的可以现在离开。”
“草民愿意做。”几人立刻答道。
“那好,即日起你们便先在王府旁边住着,正好也把需要的准备的东西先弄好。”同时,叶永彦又吩咐道,“许长史,把修建王府的人手分一批出来,在南树林那里修建一个作坊,要离水不远,在作坊不远处修些房屋给这几人住。”
“是”许长史已经快习惯自家王爷突如其来的吩咐了,只是内心在滴血,王爷,您的钱没剩多少了。
想了想还好,南树林就在王府不远处,正好就地取材,倒是费不了多少银子。山越县来的那两百多人身无分文都在开垦的荒地附件建了些简易的树鹏房子,王爷也是,干嘛给这几个木匠修房子啊……
“王爷,不知需要做什么家具?”几人听说还要修房子给自己做,立马积极地问道。
“纸”
“啊?啊,这……这我们不会做……”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下头回道。
“本王知道你们不会,不过本王会提供方法,具体过程和细节你们自己掌握,先各做各的,谁先做出来或谁造的纸最好赏银百两。”叶永彦鼓励道。
自己前世只看过些造纸小视频,具体的步骤虽然记得,可是没有动手实践过。而且就算自己做出来了很大的可能还没这些人做得好。毕竟他们是木匠,成日和木料打交道,对木料更熟悉。虽然竹子不属于木料,但也是植物,勉强共通一下吧,主要自己在南临也找不到更好的人手。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让他们一起动手研究总比自己一个人快些。
“原料需要用到新生竹,你们将其在水塘中浸泡约三个月后,削去青皮,保留白色的竹料,将竹料与石灰水一起放入木桶中蒸煮连续八天左右,然后反复进行蒸煮和漂洗。再将捣成泥面状,加入适量水调搅拌均匀后使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形成纸膜。经过竹帘的过滤后,用重物进行挤压,排除纸张中的水分,最后贴在平滑的木料上晾晒,直到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叶永彦拿出已经画好的图纸,图纸上是画的也是操作过程,怕他们碍于自己是王爷不敢多问,画得更为详细。
“草民愿意尝试。”几人相互看了看,多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自己的热切。这是给贵人办事,还有赏银,而且,自己要是学会了可是一门可以传给后代的手艺。
“好,那就下去准备吧,前三个月是不能实践了,只能等着竹子浸泡好,所以这三个月内,先多编竹帘和弄些光滑的木料吧。”叶永彦吩咐道。
一个月后,天气开始转凉,作坊和房屋终于修建完毕。
“不错,大家都辛苦了,今日让厨娘多多做些肉补补。”叶永彦看着眼前的作坊满意道,虽然纸还没开始生产,不过准备得很充分,旁边宽大的水塘里泡着密密麻麻的竹子,想到以后都会变成纸张就更满意了。
离开作坊,叶永彦又去荒地看了看,荒地离王府不远,目前才开垦了大概上千亩地了,不过还没种东西,等明年开春再说吧。再一看,荒地的旁边是带过来的那群山越县百姓搭的木头房子,叶永彦皱了皱眉。
疏忽了,最近一个月自己的心思都在造纸上去了。
这样的木头粗略搭建的房子,现在天气刚开始转凉,倒是还能对付过去,但是后面会越来越冷,这可不行。好些人都没有厚衣物,冬天能过下去吗?
叶永彦立刻急切地向王府走去,自己要好好思考接下怎么办?还有银钱的事,纸一定能大卖,但是还有好几个月……
夜晚,叶永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灵光一闪,自己可以卖木炭啊,这里树木这么多。正好天气在慢慢变冷,北方只会更冷,同样很好卖的。而且制作木炭的时间也就几天。
隔日一早,便招来许池说道:“许长史,刚本王想了想,现在天气已经有变冷的趋势了,雇佣来的百姓还好,他们每天可以回家歇息,但是还有两百多人住的木头房子,那根本就不叫房子,就几根木头搭建绑好,上面铺了些草,四面都在漏风,这样不安全,冬天也很有可能活不下去。”
“殿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有您的账上还剩不到五千两了,救不了他们什么,您将他们从土匪之地带到这里,已经让他们多活了这么久,还顿顿饱饭,他们十分感谢您的。殿下您不必自责。”许池安慰地说道。同时想到昨日在荒地王爷见到那木头房子的反应
“.……”
“许长史,你误会了,我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叶永彦无语地道。
“啊?啊,好……好事啊,殿下准备如何处理?”许长史有几分尴尬道。
“先让那些人暂停开荒,现在也不是种粮食的季节,让他们上午去周边树林搜集腐烂的植物叶和动物的粪便弄到已经开垦好的地里,先养养地,下午让他们自己或者几家建房子吧,还是统一建在南树林那边吧,不过别离作坊太近。等他们有住的地方后,让他们一起学做木炭,到时候我会给工钱。”
“什么是木炭?”许长史立刻问道,同时忧心忡忡,一分钱都没看见进账,光听给钱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让莫钧带些人去搬些干燥粗大的木头到王府后面那座樟木山旁边,本王在那里等他。”叶永彦卖个关子道。
樟木山旁,叶永彦正在热火朝天地指挥着好些护卫挖土。
“挖大一点,这里封闭好,留个口…….那里……”
很快,莫钧带着些护卫前来,每人都抗着些粗大的木头。
“你们将这些木头砍短一些放进这些炭窑里面,把口封闭,在下面点火,一直烧,火不要间断烧一天,然后待窑冷却后我再过来。”
莫钧看着眼前被叶永彦称为“炭窑”的东西有些傻眼,搞不懂干嘛挖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挖来干什么?烧木头玩儿吗?
再看了看许长史,眼神询问王爷在干什么?
许长史当做没看见。
很快,这些人就行动起来了,一个时辰后,这些窑已经全部装满。
叶永彦满意地点头,便让人点火。这些窑因为是很多护卫做的,其实还是有些细微的不一样,之所以挖这么多,主要是想尽快知道具体什么样的制作木炭做多做好。
“殿下,下官已将山越县令陆印下狱,经查实果真罪行累累,在山越县无故侵占良田,欺压良民,肆意敛财,并致使了十多起冤假错案……”冉方霄说着呈上一本折子,叶永彦接过打一看,里面详细记录了陆印的各种罪证,简直罄竹难书。
“依照律法,该如何定罪?”叶永彦向冉知府问道。
“回殿下,按律当斩,下官回去后便会将他的罪行上报朝廷,同时让人把他押解回京。此时亦有下官的失察之罪,竟未察觉他的恶行,对亏殿下的到来,否则下官更是无言面对山越县的百姓,请殿下责罚。”冉知府面带愧色地说道。
“殿下,此时也不能完全怪冉大人,都是府知事借着冉大人的信任欺上瞒下,与陆印沆瀣一气……”周同知急切地说道。
“虽然此事并非你授意的,但是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罚一年俸禄吧,此事本王会给父皇说清楚,冉知府你可认同?”叶永彦认真地说道。
“多谢殿下,殿下,南临的所有相关账簿已经整理好,明日下官便送过来。”冉知府恭谨地说道。
“不必这么麻烦,本王明日便直接过来府衙吧,日后本王便要在南临常住,是要好好了解此地民风。至于平日的事还是有劳知府了,若有大事再来告知本王。”叶永彦暗暗在心里翻个白眼说道,说得好听,真那么舍得把管理整个南临的权利给自己,今天都上门了,账簿什么的可以一并带过来,还要明日带过来?
此刻不得不在心里吐槽下大庆第三个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皇祖父承安帝为了防止亲王未来造反,做了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安排,承安帝登基时还有几个皇弟年幼,但为体现自己的宽厚仁爱之心,还是等其成年后将几个皇弟都封了王。
名头上说得好听,有着自己的封地,有着绝对的权利。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兵不提,光说封地的管理权吧,既无处置官员的权利,有重大决策必须上报,若如隐瞒不报便是欺君,除非收买到封地所有官员,这可能性几乎没有;也不能掌控官员的升降,这是朝廷和吏部的事。可能也就只有平民百姓真有着绝对的管理,不过那不是因为亲王的权利,而是只要是个官员,百姓都是被管的对象。
另外,自己不打算一来就接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冉知府做的挺好,在任这些年除了这次外没南临没出现过任何乱子,自己胡乱接手,万一搞出乱子就不美了,要是再被告上一状,皇上不知道又要给个什么处罚。再说,前世就是为了工作猝死的,这都穿越成王爷也该好好享受下生活了。
“是,下官明白了。”冉知府和通判对视一眼道。
冉方霄心下松了口气,还好肃王目前没有要插手府衙事务的意思。自己也确实有些不甘心,勤勤恳恳好些年方才有了如今的南临,虽然还是贫困,但是至少没有出现动乱。如今突然就来了一个顶头上司,还是皇上的亲儿子,要是非要插手自己也没办法。
退一步说,这肃王如此年轻,知道怎么治理南临吗?就怕万一弄出民怨,少不得自己去擦屁股。擦屁股都还算好的,万一出了大事,皇上难不成还舍得处置自己的亲儿子吗?不还是拿自己开刀…..
两人便在初次谈话中完成了愉快地试探,而此刻的两人都还不知道未来会是一对相互信任的君臣。
府衙内,叶永彦吃着一份贴身太近余括从外面的酒楼买的饭菜,味道真是……不怎么样。不愧是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要钱没钱的南临。
这几天差不多翻看完了近几年的账簿,更加细致地了解了南临的人口,赋税,土地等信息,看来自己要想放心的躺着需要从外面搞钱,南临是搞不出什么来了。
想到这里,叶永彦决定实地考察下,好好地逛下南临,自己来这么多天还未曾见识呐。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王府前院,许长史激动地迎上来。
“出什么事了?”叶永彦在南临到处闲逛完的几天后回到王府。
“没出什么事,就是下官听闻您昨日去了大山里,莫钧也是,不知道劝您,那大山里可是很危险凶残的猛兽,还好您平安回来了……”
“让长史担心了,不过莫参将功夫不错,另外,我们也没有深入大山,只在大山边缘走了走。”叶永彦安慰道。
“殿下,您可不能出事,莫参将……”许长史看出叶永彦并未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又说道。
“好了,本王真的没事,不过现在有事要说,许长史,现在一共来的工匠里有多少是木匠?”叶永彦打断道。
“殿下给的钱多,来了五十多个,其中有些是另外几个县的。另外还有家较远的还在路上。只是里面只有八个木匠手艺还行,其余都是只能打下手。”许池长史认真想了想道。
“去带几个本分的过来,另外给我做件东西。”
“下官这就去”
待许池离开后,叶永彦想着这些天对南临的考察,人没多少,但是山多,树也多。但是山不能卖,主要也没人买得起,只能卖树了。直接卖肯定是卖不了多少钱,所以决定让木匠来加工一下,准备造纸。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麻纸和宣纸,前者原料普通但是纸张粗糙,后者原料青檀树皮,得之不易,所以价格不菲。而南临有着许多的竹子,如果用竹子为原料是可以造出质地良好,光滑柔韧,色泽洁白如玉等多种好处的纸张。
最主要的还有南临山多,竹子生长速度极快,原料成本就不高。这样物美价廉的纸定比麻纸和宣纸更受欢迎!
不多时,许长史便带着几个人回来了。
“草民拜见殿下。”几个人局促不安地行礼。
“起来吧,说一下各自叫什么名字,会做些什么木具?”叶永彦向几人说道。
“草民王大树,只会做些普通家具。”王大树惴惴不安地说道。
“草民成石,也只会做普通家具……”
“草民……”
“草民……”
突然听见一声,“草民刘樟木,会……会做棺材。”越说越小声。
“.…...”
“……”
叶永彦看了看许长史:“怎么回事?”
“殿下饶命,草民听说工钱高就来了,我……我处理木料还是很不错的,只给他们打下手,没有接触王府的用料。”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瘦小的男子慌忙跪地道。当时只图工钱高,没想到会见到王爷,又不敢说谎,此刻正害怕地发抖,生怕贵人嫌晦气要了自己的命。
“起来吧,本王不会追究此事,这次找你们过来,是需要你们做一个东西出来。先说清楚,这个东西没个三五月是肯定做不出来的,所以在此期间,你们都要留在这边不能回家。不愿意的可以现在离开。”
“草民愿意做。”几人立刻答道。
“那好,即日起你们便先在王府旁边住着,正好也把需要的准备的东西先弄好。”同时,叶永彦又吩咐道,“许长史,把修建王府的人手分一批出来,在南树林那里修建一个作坊,要离水不远,在作坊不远处修些房屋给这几人住。”
“是”许长史已经快习惯自家王爷突如其来的吩咐了,只是内心在滴血,王爷,您的钱没剩多少了。
想了想还好,南树林就在王府不远处,正好就地取材,倒是费不了多少银子。山越县来的那两百多人身无分文都在开垦的荒地附件建了些简易的树鹏房子,王爷也是,干嘛给这几个木匠修房子啊……
“王爷,不知需要做什么家具?”几人听说还要修房子给自己做,立马积极地问道。
“纸”
“啊?啊,这……这我们不会做……”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下头回道。
“本王知道你们不会,不过本王会提供方法,具体过程和细节你们自己掌握,先各做各的,谁先做出来或谁造的纸最好赏银百两。”叶永彦鼓励道。
自己前世只看过些造纸小视频,具体的步骤虽然记得,可是没有动手实践过。而且就算自己做出来了很大的可能还没这些人做得好。毕竟他们是木匠,成日和木料打交道,对木料更熟悉。虽然竹子不属于木料,但也是植物,勉强共通一下吧,主要自己在南临也找不到更好的人手。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让他们一起动手研究总比自己一个人快些。
“原料需要用到新生竹,你们将其在水塘中浸泡约三个月后,削去青皮,保留白色的竹料,将竹料与石灰水一起放入木桶中蒸煮连续八天左右,然后反复进行蒸煮和漂洗。再将捣成泥面状,加入适量水调搅拌均匀后使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形成纸膜。经过竹帘的过滤后,用重物进行挤压,排除纸张中的水分,最后贴在平滑的木料上晾晒,直到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叶永彦拿出已经画好的图纸,图纸上是画的也是操作过程,怕他们碍于自己是王爷不敢多问,画得更为详细。
“草民愿意尝试。”几人相互看了看,多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自己的热切。这是给贵人办事,还有赏银,而且,自己要是学会了可是一门可以传给后代的手艺。
“好,那就下去准备吧,前三个月是不能实践了,只能等着竹子浸泡好,所以这三个月内,先多编竹帘和弄些光滑的木料吧。”叶永彦吩咐道。
一个月后,天气开始转凉,作坊和房屋终于修建完毕。
“不错,大家都辛苦了,今日让厨娘多多做些肉补补。”叶永彦看着眼前的作坊满意道,虽然纸还没开始生产,不过准备得很充分,旁边宽大的水塘里泡着密密麻麻的竹子,想到以后都会变成纸张就更满意了。
离开作坊,叶永彦又去荒地看了看,荒地离王府不远,目前才开垦了大概上千亩地了,不过还没种东西,等明年开春再说吧。再一看,荒地的旁边是带过来的那群山越县百姓搭的木头房子,叶永彦皱了皱眉。
疏忽了,最近一个月自己的心思都在造纸上去了。
这样的木头粗略搭建的房子,现在天气刚开始转凉,倒是还能对付过去,但是后面会越来越冷,这可不行。好些人都没有厚衣物,冬天能过下去吗?
叶永彦立刻急切地向王府走去,自己要好好思考接下怎么办?还有银钱的事,纸一定能大卖,但是还有好几个月……
夜晚,叶永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灵光一闪,自己可以卖木炭啊,这里树木这么多。正好天气在慢慢变冷,北方只会更冷,同样很好卖的。而且制作木炭的时间也就几天。
隔日一早,便招来许池说道:“许长史,刚本王想了想,现在天气已经有变冷的趋势了,雇佣来的百姓还好,他们每天可以回家歇息,但是还有两百多人住的木头房子,那根本就不叫房子,就几根木头搭建绑好,上面铺了些草,四面都在漏风,这样不安全,冬天也很有可能活不下去。”
“殿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还有您的账上还剩不到五千两了,救不了他们什么,您将他们从土匪之地带到这里,已经让他们多活了这么久,还顿顿饱饭,他们十分感谢您的。殿下您不必自责。”许池安慰地说道。同时想到昨日在荒地王爷见到那木头房子的反应
“.……”
“许长史,你误会了,我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叶永彦无语地道。
“啊?啊,好……好事啊,殿下准备如何处理?”许长史有几分尴尬道。
“先让那些人暂停开荒,现在也不是种粮食的季节,让他们上午去周边树林搜集腐烂的植物叶和动物的粪便弄到已经开垦好的地里,先养养地,下午让他们自己或者几家建房子吧,还是统一建在南树林那边吧,不过别离作坊太近。等他们有住的地方后,让他们一起学做木炭,到时候我会给工钱。”
“什么是木炭?”许长史立刻问道,同时忧心忡忡,一分钱都没看见进账,光听给钱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让莫钧带些人去搬些干燥粗大的木头到王府后面那座樟木山旁边,本王在那里等他。”叶永彦卖个关子道。
樟木山旁,叶永彦正在热火朝天地指挥着好些护卫挖土。
“挖大一点,这里封闭好,留个口…….那里……”
很快,莫钧带着些护卫前来,每人都抗着些粗大的木头。
“你们将这些木头砍短一些放进这些炭窑里面,把口封闭,在下面点火,一直烧,火不要间断烧一天,然后待窑冷却后我再过来。”
莫钧看着眼前被叶永彦称为“炭窑”的东西有些傻眼,搞不懂干嘛挖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挖来干什么?烧木头玩儿吗?
再看了看许长史,眼神询问王爷在干什么?
许长史当做没看见。
很快,这些人就行动起来了,一个时辰后,这些窑已经全部装满。
叶永彦满意地点头,便让人点火。这些窑因为是很多护卫做的,其实还是有些细微的不一样,之所以挖这么多,主要是想尽快知道具体什么样的制作木炭做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