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祝檀引不太想去西安出差。
虽然只需要到两个古宅采风,工作量不大,但出差日期偏偏在九月底,出完差回来就是国庆、国庆放假回来就要交稿,所以谁去采风,谁就得在假期加班写稿。
这可是七天长假,谁会想加班?
“这可是好机会,谁负责那两个晚清民宅呢……”总监站在编辑部办公区里,两手按在一块工位隔板上,目光在十几个编辑的头顶徘徊,口吻像是思考着自言自语,也像在询问有没有自愿的人。
大家都忙碌地盯着电脑打字,只要没被点名,就当做没听见。
祝檀引偷看总监的严肃脸色,暗叹一口气,在七天假期和年终考核之间选择了后者,举手,笑道:“总监,这么好的机会,能不能让我试试呀?”
总监看向她,她站起来,诚恳道:“您说的俞宅和姬宅都是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还是您亲自联系到的,肯定是特别好的稿子材料。您要是信得过我的能力,就让我去开开眼吧。”
总监扫视其他不肯主动的编辑,对着他们不悦道:“好,就小祝去!”
祝檀引开玩笑似的敬了个礼,中气十足:“谢领导赏识!”
总监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满意笑笑,转身离开。
她目送总监进独立办公室才重新坐下,还没坐稳,就耳尖地听到角落有人用气声嘟囔了一句:“马屁精。”
祝檀引心里毫无波澜。
没办法,谁让那个死要面子的老顽固就吃这套呢?
把拍领导马屁当成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是一个老员工的基本觉悟。
要是没有这觉悟,她也没法在这个小杂志社一干就是四年半。
她翻开日历本,把下周二圈起来,那是要出发去西安的日子。
旁边工位的刘嫣探头看看四周,确认总监已经进小办公室了,脚蹬地面、坐着椅子滑过来,跟她说悄悄话:“檀引,今天晚上编辑部团建,提前一起过中秋,你会参加吧?”
祝檀引点开总监发来的文件,一边一目十行地扫视,一边无奈道:“我就不去了,得加班赶个策划案出来。”
“一个小策划,按你的效率,肯定分分钟搞定。”刘嫣拉着她的胳膊左摇右晃,“哎呦,你平时参加聚餐一点都不积极,这次就一起嘛。”
祝檀引任由她拽着自己,压低声音,一本正经地说:“到外面聚餐太贵了,公司又不给报销。”
没想到刘嫣乐道:“小事情,我请你!正好你生日快到了,你不是说你生日要回家和爸妈一起过吗?那你今天的餐费算我头上,就当我提前给你庆生。”
祝檀引有点惊讶:“啊?真的吗?”
刘嫣指尖一挑自己的齐刘海,昂起下巴一笑:“真的呀!我来了都快一年了,和你搭档的时间最多了,你没少带我。这是我们一起过的第一个生日,我当然要给你庆祝啦。”
祝檀引下意识想拒绝,但看她兴致勃勃的,还是转而笑道:“那就谢谢小富婆了,我要点四菜一汤。”
晚上,编辑部的同事们来到附近一家平房烧烤店,在大堂里占满一张长条桌。
祝檀引和老员工们相处得不错,大家开彼此的玩笑、交换娱乐八卦、婉转吐槽工作。
都是聊过十几二十次的老话题,但能保险地让聚餐其乐融融。
夜深了,刘嫣和别人结伴去洗手间,祝檀引旁边的座位都空下来。几个看不惯她马屁精做派的新同事坐在长桌另一头热闹聊天,无视她。
她没有试图插话,专心喝起已经冷透的鱼汤。
她盯着勺子里的油花,忽然发觉自己就像这一层漂浮在冷汤表面的油,锅热水沸时能融入得浑然一体,一旦场面冷却,就游离在外,不尴不尬地露了馅。
桌上的餐巾纸用完了,祝檀引借口拿纸巾起身走到大门旁的柜台处,回头瞥了一眼仍热闹的饭桌,默默走出门去。
她在门外站定,外面是烧烤店的院子,几张方桌、两处烤炉,烟火缭绕。
她隔着小院望向更远处车来车往的马路,放松聚餐里笑僵的脸颊,自言自语:“……终于不用把那些无聊的事翻来覆去地讲了。”
院子角落一桌坐满了喝酒的男人,其中一个穿虎皮纹紧身短袖的男人站起来,醉醺醺地去拿烤串,一扭脸,透过白腾腾的烟雾看见了门口的祝檀引。
她身形高瘦,夜风吹过,披肩长发和暗绿色的长风衣随风飘动,像一枝微颤的芦苇,柔软易折,落单脆弱。
虎皮纹男人把烤串一放,提起一杯酒,摇晃着走到她面前,毫不掩饰地打量她全身,也看清了她的脸——五官清秀、脸庞瘦长、轮廓柔和,在自己的凝视里垂眼,不敢回视也不敢躲开,典型的胆小乖乖女。
他很满意。
虎皮纹一手打圈摸着自己怀胎二十月的啤酒肚,一手把盛满啤酒的塑料杯往她眼前一伸,大着舌头,喷出满嘴发酸烟酒味:“妹、妹妹,别一个人干站着啊!吃饭了没?来来来,我请你喝一杯,你给哥个面子,哥就请你吃饭,咱交个朋友。”
“好啊。”
她答应得极其顺口,没有一丝犹豫。
虎皮纹一愣,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她眼皮一掀,似笑非笑地看向自己。
下一秒,她打开肩膀、挺直后背,双手向后刷地撩起敞开的风衣,把衣摆一甩、两手抄进裤兜,向门口歪了一下头,冷笑:“我们派出所在里面聚餐,你跟我进去,咱们一起吃饭。放心,我那桌同事肯定都愿意跟你‘交、朋、友’。”
听到“派出所”三个字,醉酒的男人突然就不醉了,重新观察她的脸。
她和他一般高,眉眼利落、眼神有力,嘲弄地平视他,底气十足……还真挺像个警察。
原来芦苇杆里焊了一根钢筋。
虎皮纹拿不准她是不是虚张声势,正犹豫要不要再撩几句,突然看见一个陌生的高个男人从角落阴影走出,悄无声息地贴着房子墙壁走到她身侧两三米处,一动不动地站定。
看起来像是她的警察同事来给她助威了。
祝檀引注意到虎皮纹看向自己身后、表情变得心虚,就也顺着往旁边瞟了一眼,惊见左后方几米外还站着一个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难道是和虎皮纹是一伙的?
祝檀引重新看向虎皮纹,牢牢盯住他,气势更硬:“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想跟警察交朋友?你对我们有意见?”
虎皮纹缩起脖子、退后一步,连连摆手:“算了算了,你们吃你们的,我、我吃我们的。”
他又突然醉了,摇晃着原路返回自己的桌子。
祝檀引提高嗓门,冲着他快步走远的背影说:“我们所就在八百米外,想找人喝酒了,随时去!”
虎皮纹没回话,连屁都没敢再放一个。
祝檀引笑了一下。
只胡说八道了两三句,没过够瘾啊。
她再次看向身侧的人,这个男人身材高挑,穿着宽松的黑色皮衣外套,短发比寸头略长,脸上没什么肉,薄薄的一层皮裹住棱角分明的骨骼,侧影像一片边缘锋利的剪纸。
他倚墙站在屋檐下,没有抽烟、没有看手机,也不像是在醒酒,只是沉默地垂眼站着,没有任何动作。
祝檀引心想,看来这人不是和虎皮纹一伙的,怪不得虎皮纹看到他之后就明显心虚了,大概以为是她认识的人。
让她惊讶的是,她一向感官敏锐,竟没发现这人什么时候靠近的。
刚才多少也是沾了他的光,祝檀引朝他点头示意,随口闲聊:“在等人吗?”
她没有得到回答。
平房外墙钉了一块“烧烤”字样的灯牌,在两人中间流转出花花绿绿的灯光。斑斓的红绿色彩在男人的黑衣之上浮动,仿佛倒映在夜色海水中的城市霓虹。
而男人一动不动,垂着眼,显然不想和她有任何眼神交流。
祝檀引等了几秒,见对方没有闲谈的意思,便不再自讨没趣,笑了笑,转身走回店里。
她一边走,一边调动脸部肌肉,收起眼神锋芒,回归平日里和气好说话的老油条表情。
在夜风里透了口气,还处理了一个傻X的挑衅,足够她轻松畅快地回到团建的饭桌,继续日常交际。
第二天一早,祝檀引准时上班,在工位坐下之后,听到身后的同事们在聊本地新闻:“昨晚附近出车祸了,有个男的醉驾,开车撞沟里去了,差点死了。你猜他是在哪儿喝的酒?哎,巧了,就是我们吃饭的地方。”
祝檀引没由来想起那个穿虎皮纹紧身衣的醉汉,刚要问问新闻具体情况,就见刘嫣风风火火地冲进办公室,喘着气扑到她的桌边。
刘嫣都顾不上坐下,先把手机屏幕怼到祝檀引眼前,眼睛放光:“你看你看,这是摄影部新来的实习生,我偷拍了好几张,是不是很有范儿?我打听了,他叫秦远。哎呀,为什么帅哥都不来我们这里实习啊……”
刘嫣拍照的角度很不错,照片里的男人刚从电梯走出来,似乎正在看该往哪走,雕塑似的脸和墙裙开裂掉漆的走廊格格不入。
祝檀引盯着照片看了半晌,没想到会再次见到那个沉默的黑衣男人,还是在刘嫣的手机里。
祝檀引问:“昨天晚上,摄影部的人也来参加我们的团建了吗?”
“没有啊,就咱一个部门,”刘嫣把手机在她眼前晃晃,“你还没说呢,你觉得这帅哥怎么样?”
一个摄影部的新实习生,昨天为什么会出现在店门口?巧合吗?
祝檀引回神,把手机推回给刘嫣,笑道:“你偷拍的手速如果能用在打字上,策划案早就写完了。”
刘嫣哼道:“这不只是手速,更是摄影技术,我专门练的!等我以后发财了,我就去给我偶像当站姐,每天不上班,就用最贵的镜头给他拍美图。”
祝檀引积极鼓励:“富婆加油哦。”
被刘嫣一打岔,祝檀引把车祸的事抛到了脑后。
也罢,就算真有那么巧,正是那个惹过她的虎皮纹醉驾出车祸,又怎样呢?
反正她也不在乎他的死活。
还不如眼前的策划案重要。
今天过得很快,忙到快下班,她终于写完案子,起身去找总监交策划。
在总监办公室里,她把策划简要汇报一遍,刚想委婉问问能不能增加预算,身后突然响起敲门声。
祝檀引一惊,回头,看见敞开的门外站着一个人,眼熟的脸,正是那个摄影部的新实习生,秦远。
他目光半垂,越过祝檀引的肩膀看着空气中的某一处。
这人是会轻功吗?怎么每次都走路没声?祝檀引本能地警觉了一下。
总监语气亲切的声音传来:“秦远来了啊,快进来。”
祝檀引转回头,震惊地看到总监笑得像朵皱皱巴巴的老菊花——对着秦远。
秦远走进办公室,和祝檀引并肩而立。
总监看向祝檀引,笑容忽地收了:“这是摄影部的助理实习生秦远,你去西安就带着他吧。这次版块我们是和那里一家杂志社合办的,他们会出摄影师,到了那里你和他联系就行。”
又对秦远露出慈祥笑容,和声细语:“这是我们编辑部的祝老师,你跟着好好学习,有不懂的问她就行了,别担心,她会照应你的。”
秦远略微偏头,没有正眼看祝檀引,点了一下头。
总监说:“你们去忙吧,策划案审完就发给你们。小祝,秦远是新人,什么都不懂,你要好好带他。小伙子嘛,正是成材的时候,你一定得认真指点。”
祝檀引再瞎也看得出这个秦远身份特殊,轮得到她指点吗?
她狗腿地笑:“我哪还能指点高材生啊?我们互相学习。早听说摄影部来了一个青年才俊,现在让我分着了,刘嫣她们得嫉妒我了。”
祝檀引和秦远一起离开总监办公室。编辑部和摄影部在同一个方向,他们有一小段顺路同行。
秦远走得衣袂生风,保持着把她落下大半步的速度,坦然地一言不发。
据传总监和集团总部高层关系匪浅,他对秦远笑出满脸褶子,而秦远对他拉着冷脸,甚至没开口打招呼。
工作好几年,祝檀引见过的甲乙方关系户不算少,像这样毫不理人、目无下尘的,秦远还是头一个。
但是,秦远可以不理她,她却不能冷落他,还是得客套一下。
很快就到了两人路线分岔的地方,秦远再次似有若无地冲她点点头,转身继续走了。
祝檀引停住脚步,喊他:“秦远。”
他顿住,回身看向她。
这是两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视。
秦远的眼睛里没有丝毫客套笑意,黑漆漆的瞳仁亮而冷。
祝檀引热情微笑,把手机拿出来,主动凑过去:“我昨天晚上见过你呢,真巧啊哈哈,没想到咱们还是同事。你有微信吗?要不要扫码加个好友?我扫你。”
秦远看了她一眼,没动。
祝檀引一愣,怕他觉得她故意攀附,连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把这次采风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发给你。”
她给自己解围,从旁边办公桌撕下一张便利贴,递向他:“或者给我一个邮箱也行。”
秦远保持着离她两步远的距离,看着她手里的小纸片,停顿两秒,摇了一下头。
祝檀引也停顿了两秒,略带尴尬地笑道:“哈哈……那,那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就在编辑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秦远没有回答,转身离开。
不远处有同事在看着,祝檀引站在原地目送秦远,脸上的笑容没有变,只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哪儿来的哑巴大少爷?神经病。
策划案很快批复下来,史无前例地增加了大笔差旅预算,直接把酒店升级成五星。
祝檀引顿时心情舒畅:少爷好啊!少爷吃肉她才能蹭口汤!
刘嫣听说她要和秦远一起去西安,羡慕得捶胸顿足。
之后几天,祝檀引没再见过秦远。
她找行政聊天,打听到秦远根本没进办公室工作。
听说他是集团某个董事的儿子,老董事想锻炼自家少爷,就把他放到基层杂志社练手,但大少爷嫌无聊,拒绝坐办公室,只同意出差到外地散心。
杂志社最近的一次出差就是祝檀引去西安,于是乎,陪太子出游的重任就落到了她头上。
祝檀引听完,头大了一圈。
这哪是带个实习生?分明是请了一尊佛嘛!
她决心把秦少爷当亲祖宗一样供着,冥思苦想片刻,动手用PPT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西安旅游攻略,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但凡秦远在西安流露出不想干活的意思,她就双手奉上攻略,恭请他吃喝玩乐。
他看不看得上这攻略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感受到她的友好态度。
祝檀引吹着口哨,用订书机一按一个钉,满意地翻了翻册子,哼歌似的自言自语:“我不升职谁升职?我不加薪谁加薪?”
她出生在秋分,出发去西安那天正巧是她生日的第二天。
二十六岁的生日,祝檀引没有庆祝。
她加班到九点,独自回到小区,在楼下的海鲜小店买了一份辣炒蛤蜊,带回出租屋里,配着一期新出的综艺吃了一个小时。
她跟刘嫣说要回家和爸妈一起过生日,其实是因为她不喜欢庆生,所以编理由推脱。
事实上,她是母亲祝岑未婚生女、独自带大的,她从没见过自己的生父;祝岑也不在济南,而是在她们的老家劳城独居。
这些事,她没跟同事提过。
睡前,祝檀引进行了唯一的生日活动,把领间一直戴着的银色贝壳吊坠捧在手心,双手合十,对着床头台灯许愿,希望未来一年能达到三个小目标:存款金额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睡眠质量提高。
然而,每一年的生日许愿,只能让她再一次确定许愿是没用的。
她当天晚上还是睡得很不安稳,梦境一个套一个,没有尽头。
第二天,五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她顶着黑眼圈起床,照例先在卧室门框单杠上做了十个正手引体向上,然后跟了几组深蹲和原地快跑。
她平时每天会练够一小时,但今天要赶飞机,所以提前结束,卡着点冲完澡、换好衣服,抓上行李往外走。
出门前,她习惯性地看向挂在门边的黄历。
这本黄历是祝岑买的。祝檀引有记忆以来,老家门口一直挂着厚厚的黄历册子,祝岑会根据当日的宜和忌做事。
祝檀引不喜欢祝岑的迷信,她搬到济南自己住后,再也没买过黄历。
但她今年回老家过年,祝岑偷偷把黄历塞进了她的行李箱。春节结束,祝檀引回济南上班,一开行李箱,就看到这本黄历从拥挤的衣服堆里蹦出来,眉头当即皱起。
不过,她犹豫片刻,还是把它挂在了出租屋的门边,出门上班前看一眼日期,下班回来后顺手撕下一张,颇有回到童年的感觉。
这次,她去西安出差需要四天,回来后得撕下来四张日历。
祝檀引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扶着背包,腿抵着防盗门,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提前把四张日历撕了?
她脚步顿住,又多看了一眼日历纸。
手里的行李有点沉。
她踢开门,拖着箱子出去——算了,回来再说。
防盗门在她身后关闭,她提起箱子快步走下楼梯。
当时的她不知道,那页“2013年9月24日”的日历会在空房间里停留很久很久。
她不信黄历讲究,只看日期,从不看数字下的小字,所以她也不知道那天的宜和忌写了鲜红的一长串。
比如,宜祭祀,忌出行。
虽然只需要到两个古宅采风,工作量不大,但出差日期偏偏在九月底,出完差回来就是国庆、国庆放假回来就要交稿,所以谁去采风,谁就得在假期加班写稿。
这可是七天长假,谁会想加班?
“这可是好机会,谁负责那两个晚清民宅呢……”总监站在编辑部办公区里,两手按在一块工位隔板上,目光在十几个编辑的头顶徘徊,口吻像是思考着自言自语,也像在询问有没有自愿的人。
大家都忙碌地盯着电脑打字,只要没被点名,就当做没听见。
祝檀引偷看总监的严肃脸色,暗叹一口气,在七天假期和年终考核之间选择了后者,举手,笑道:“总监,这么好的机会,能不能让我试试呀?”
总监看向她,她站起来,诚恳道:“您说的俞宅和姬宅都是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还是您亲自联系到的,肯定是特别好的稿子材料。您要是信得过我的能力,就让我去开开眼吧。”
总监扫视其他不肯主动的编辑,对着他们不悦道:“好,就小祝去!”
祝檀引开玩笑似的敬了个礼,中气十足:“谢领导赏识!”
总监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满意笑笑,转身离开。
她目送总监进独立办公室才重新坐下,还没坐稳,就耳尖地听到角落有人用气声嘟囔了一句:“马屁精。”
祝檀引心里毫无波澜。
没办法,谁让那个死要面子的老顽固就吃这套呢?
把拍领导马屁当成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是一个老员工的基本觉悟。
要是没有这觉悟,她也没法在这个小杂志社一干就是四年半。
她翻开日历本,把下周二圈起来,那是要出发去西安的日子。
旁边工位的刘嫣探头看看四周,确认总监已经进小办公室了,脚蹬地面、坐着椅子滑过来,跟她说悄悄话:“檀引,今天晚上编辑部团建,提前一起过中秋,你会参加吧?”
祝檀引点开总监发来的文件,一边一目十行地扫视,一边无奈道:“我就不去了,得加班赶个策划案出来。”
“一个小策划,按你的效率,肯定分分钟搞定。”刘嫣拉着她的胳膊左摇右晃,“哎呦,你平时参加聚餐一点都不积极,这次就一起嘛。”
祝檀引任由她拽着自己,压低声音,一本正经地说:“到外面聚餐太贵了,公司又不给报销。”
没想到刘嫣乐道:“小事情,我请你!正好你生日快到了,你不是说你生日要回家和爸妈一起过吗?那你今天的餐费算我头上,就当我提前给你庆生。”
祝檀引有点惊讶:“啊?真的吗?”
刘嫣指尖一挑自己的齐刘海,昂起下巴一笑:“真的呀!我来了都快一年了,和你搭档的时间最多了,你没少带我。这是我们一起过的第一个生日,我当然要给你庆祝啦。”
祝檀引下意识想拒绝,但看她兴致勃勃的,还是转而笑道:“那就谢谢小富婆了,我要点四菜一汤。”
晚上,编辑部的同事们来到附近一家平房烧烤店,在大堂里占满一张长条桌。
祝檀引和老员工们相处得不错,大家开彼此的玩笑、交换娱乐八卦、婉转吐槽工作。
都是聊过十几二十次的老话题,但能保险地让聚餐其乐融融。
夜深了,刘嫣和别人结伴去洗手间,祝檀引旁边的座位都空下来。几个看不惯她马屁精做派的新同事坐在长桌另一头热闹聊天,无视她。
她没有试图插话,专心喝起已经冷透的鱼汤。
她盯着勺子里的油花,忽然发觉自己就像这一层漂浮在冷汤表面的油,锅热水沸时能融入得浑然一体,一旦场面冷却,就游离在外,不尴不尬地露了馅。
桌上的餐巾纸用完了,祝檀引借口拿纸巾起身走到大门旁的柜台处,回头瞥了一眼仍热闹的饭桌,默默走出门去。
她在门外站定,外面是烧烤店的院子,几张方桌、两处烤炉,烟火缭绕。
她隔着小院望向更远处车来车往的马路,放松聚餐里笑僵的脸颊,自言自语:“……终于不用把那些无聊的事翻来覆去地讲了。”
院子角落一桌坐满了喝酒的男人,其中一个穿虎皮纹紧身短袖的男人站起来,醉醺醺地去拿烤串,一扭脸,透过白腾腾的烟雾看见了门口的祝檀引。
她身形高瘦,夜风吹过,披肩长发和暗绿色的长风衣随风飘动,像一枝微颤的芦苇,柔软易折,落单脆弱。
虎皮纹男人把烤串一放,提起一杯酒,摇晃着走到她面前,毫不掩饰地打量她全身,也看清了她的脸——五官清秀、脸庞瘦长、轮廓柔和,在自己的凝视里垂眼,不敢回视也不敢躲开,典型的胆小乖乖女。
他很满意。
虎皮纹一手打圈摸着自己怀胎二十月的啤酒肚,一手把盛满啤酒的塑料杯往她眼前一伸,大着舌头,喷出满嘴发酸烟酒味:“妹、妹妹,别一个人干站着啊!吃饭了没?来来来,我请你喝一杯,你给哥个面子,哥就请你吃饭,咱交个朋友。”
“好啊。”
她答应得极其顺口,没有一丝犹豫。
虎皮纹一愣,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见她眼皮一掀,似笑非笑地看向自己。
下一秒,她打开肩膀、挺直后背,双手向后刷地撩起敞开的风衣,把衣摆一甩、两手抄进裤兜,向门口歪了一下头,冷笑:“我们派出所在里面聚餐,你跟我进去,咱们一起吃饭。放心,我那桌同事肯定都愿意跟你‘交、朋、友’。”
听到“派出所”三个字,醉酒的男人突然就不醉了,重新观察她的脸。
她和他一般高,眉眼利落、眼神有力,嘲弄地平视他,底气十足……还真挺像个警察。
原来芦苇杆里焊了一根钢筋。
虎皮纹拿不准她是不是虚张声势,正犹豫要不要再撩几句,突然看见一个陌生的高个男人从角落阴影走出,悄无声息地贴着房子墙壁走到她身侧两三米处,一动不动地站定。
看起来像是她的警察同事来给她助威了。
祝檀引注意到虎皮纹看向自己身后、表情变得心虚,就也顺着往旁边瞟了一眼,惊见左后方几米外还站着一个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难道是和虎皮纹是一伙的?
祝檀引重新看向虎皮纹,牢牢盯住他,气势更硬:“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想跟警察交朋友?你对我们有意见?”
虎皮纹缩起脖子、退后一步,连连摆手:“算了算了,你们吃你们的,我、我吃我们的。”
他又突然醉了,摇晃着原路返回自己的桌子。
祝檀引提高嗓门,冲着他快步走远的背影说:“我们所就在八百米外,想找人喝酒了,随时去!”
虎皮纹没回话,连屁都没敢再放一个。
祝檀引笑了一下。
只胡说八道了两三句,没过够瘾啊。
她再次看向身侧的人,这个男人身材高挑,穿着宽松的黑色皮衣外套,短发比寸头略长,脸上没什么肉,薄薄的一层皮裹住棱角分明的骨骼,侧影像一片边缘锋利的剪纸。
他倚墙站在屋檐下,没有抽烟、没有看手机,也不像是在醒酒,只是沉默地垂眼站着,没有任何动作。
祝檀引心想,看来这人不是和虎皮纹一伙的,怪不得虎皮纹看到他之后就明显心虚了,大概以为是她认识的人。
让她惊讶的是,她一向感官敏锐,竟没发现这人什么时候靠近的。
刚才多少也是沾了他的光,祝檀引朝他点头示意,随口闲聊:“在等人吗?”
她没有得到回答。
平房外墙钉了一块“烧烤”字样的灯牌,在两人中间流转出花花绿绿的灯光。斑斓的红绿色彩在男人的黑衣之上浮动,仿佛倒映在夜色海水中的城市霓虹。
而男人一动不动,垂着眼,显然不想和她有任何眼神交流。
祝檀引等了几秒,见对方没有闲谈的意思,便不再自讨没趣,笑了笑,转身走回店里。
她一边走,一边调动脸部肌肉,收起眼神锋芒,回归平日里和气好说话的老油条表情。
在夜风里透了口气,还处理了一个傻X的挑衅,足够她轻松畅快地回到团建的饭桌,继续日常交际。
第二天一早,祝檀引准时上班,在工位坐下之后,听到身后的同事们在聊本地新闻:“昨晚附近出车祸了,有个男的醉驾,开车撞沟里去了,差点死了。你猜他是在哪儿喝的酒?哎,巧了,就是我们吃饭的地方。”
祝檀引没由来想起那个穿虎皮纹紧身衣的醉汉,刚要问问新闻具体情况,就见刘嫣风风火火地冲进办公室,喘着气扑到她的桌边。
刘嫣都顾不上坐下,先把手机屏幕怼到祝檀引眼前,眼睛放光:“你看你看,这是摄影部新来的实习生,我偷拍了好几张,是不是很有范儿?我打听了,他叫秦远。哎呀,为什么帅哥都不来我们这里实习啊……”
刘嫣拍照的角度很不错,照片里的男人刚从电梯走出来,似乎正在看该往哪走,雕塑似的脸和墙裙开裂掉漆的走廊格格不入。
祝檀引盯着照片看了半晌,没想到会再次见到那个沉默的黑衣男人,还是在刘嫣的手机里。
祝檀引问:“昨天晚上,摄影部的人也来参加我们的团建了吗?”
“没有啊,就咱一个部门,”刘嫣把手机在她眼前晃晃,“你还没说呢,你觉得这帅哥怎么样?”
一个摄影部的新实习生,昨天为什么会出现在店门口?巧合吗?
祝檀引回神,把手机推回给刘嫣,笑道:“你偷拍的手速如果能用在打字上,策划案早就写完了。”
刘嫣哼道:“这不只是手速,更是摄影技术,我专门练的!等我以后发财了,我就去给我偶像当站姐,每天不上班,就用最贵的镜头给他拍美图。”
祝檀引积极鼓励:“富婆加油哦。”
被刘嫣一打岔,祝檀引把车祸的事抛到了脑后。
也罢,就算真有那么巧,正是那个惹过她的虎皮纹醉驾出车祸,又怎样呢?
反正她也不在乎他的死活。
还不如眼前的策划案重要。
今天过得很快,忙到快下班,她终于写完案子,起身去找总监交策划。
在总监办公室里,她把策划简要汇报一遍,刚想委婉问问能不能增加预算,身后突然响起敲门声。
祝檀引一惊,回头,看见敞开的门外站着一个人,眼熟的脸,正是那个摄影部的新实习生,秦远。
他目光半垂,越过祝檀引的肩膀看着空气中的某一处。
这人是会轻功吗?怎么每次都走路没声?祝檀引本能地警觉了一下。
总监语气亲切的声音传来:“秦远来了啊,快进来。”
祝檀引转回头,震惊地看到总监笑得像朵皱皱巴巴的老菊花——对着秦远。
秦远走进办公室,和祝檀引并肩而立。
总监看向祝檀引,笑容忽地收了:“这是摄影部的助理实习生秦远,你去西安就带着他吧。这次版块我们是和那里一家杂志社合办的,他们会出摄影师,到了那里你和他联系就行。”
又对秦远露出慈祥笑容,和声细语:“这是我们编辑部的祝老师,你跟着好好学习,有不懂的问她就行了,别担心,她会照应你的。”
秦远略微偏头,没有正眼看祝檀引,点了一下头。
总监说:“你们去忙吧,策划案审完就发给你们。小祝,秦远是新人,什么都不懂,你要好好带他。小伙子嘛,正是成材的时候,你一定得认真指点。”
祝檀引再瞎也看得出这个秦远身份特殊,轮得到她指点吗?
她狗腿地笑:“我哪还能指点高材生啊?我们互相学习。早听说摄影部来了一个青年才俊,现在让我分着了,刘嫣她们得嫉妒我了。”
祝檀引和秦远一起离开总监办公室。编辑部和摄影部在同一个方向,他们有一小段顺路同行。
秦远走得衣袂生风,保持着把她落下大半步的速度,坦然地一言不发。
据传总监和集团总部高层关系匪浅,他对秦远笑出满脸褶子,而秦远对他拉着冷脸,甚至没开口打招呼。
工作好几年,祝檀引见过的甲乙方关系户不算少,像这样毫不理人、目无下尘的,秦远还是头一个。
但是,秦远可以不理她,她却不能冷落他,还是得客套一下。
很快就到了两人路线分岔的地方,秦远再次似有若无地冲她点点头,转身继续走了。
祝檀引停住脚步,喊他:“秦远。”
他顿住,回身看向她。
这是两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视。
秦远的眼睛里没有丝毫客套笑意,黑漆漆的瞳仁亮而冷。
祝檀引热情微笑,把手机拿出来,主动凑过去:“我昨天晚上见过你呢,真巧啊哈哈,没想到咱们还是同事。你有微信吗?要不要扫码加个好友?我扫你。”
秦远看了她一眼,没动。
祝檀引一愣,怕他觉得她故意攀附,连忙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把这次采风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发给你。”
她给自己解围,从旁边办公桌撕下一张便利贴,递向他:“或者给我一个邮箱也行。”
秦远保持着离她两步远的距离,看着她手里的小纸片,停顿两秒,摇了一下头。
祝檀引也停顿了两秒,略带尴尬地笑道:“哈哈……那,那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就在编辑部,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秦远没有回答,转身离开。
不远处有同事在看着,祝檀引站在原地目送秦远,脸上的笑容没有变,只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哪儿来的哑巴大少爷?神经病。
策划案很快批复下来,史无前例地增加了大笔差旅预算,直接把酒店升级成五星。
祝檀引顿时心情舒畅:少爷好啊!少爷吃肉她才能蹭口汤!
刘嫣听说她要和秦远一起去西安,羡慕得捶胸顿足。
之后几天,祝檀引没再见过秦远。
她找行政聊天,打听到秦远根本没进办公室工作。
听说他是集团某个董事的儿子,老董事想锻炼自家少爷,就把他放到基层杂志社练手,但大少爷嫌无聊,拒绝坐办公室,只同意出差到外地散心。
杂志社最近的一次出差就是祝檀引去西安,于是乎,陪太子出游的重任就落到了她头上。
祝檀引听完,头大了一圈。
这哪是带个实习生?分明是请了一尊佛嘛!
她决心把秦少爷当亲祖宗一样供着,冥思苦想片刻,动手用PPT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西安旅游攻略,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但凡秦远在西安流露出不想干活的意思,她就双手奉上攻略,恭请他吃喝玩乐。
他看不看得上这攻略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感受到她的友好态度。
祝檀引吹着口哨,用订书机一按一个钉,满意地翻了翻册子,哼歌似的自言自语:“我不升职谁升职?我不加薪谁加薪?”
她出生在秋分,出发去西安那天正巧是她生日的第二天。
二十六岁的生日,祝檀引没有庆祝。
她加班到九点,独自回到小区,在楼下的海鲜小店买了一份辣炒蛤蜊,带回出租屋里,配着一期新出的综艺吃了一个小时。
她跟刘嫣说要回家和爸妈一起过生日,其实是因为她不喜欢庆生,所以编理由推脱。
事实上,她是母亲祝岑未婚生女、独自带大的,她从没见过自己的生父;祝岑也不在济南,而是在她们的老家劳城独居。
这些事,她没跟同事提过。
睡前,祝檀引进行了唯一的生日活动,把领间一直戴着的银色贝壳吊坠捧在手心,双手合十,对着床头台灯许愿,希望未来一年能达到三个小目标:存款金额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睡眠质量提高。
然而,每一年的生日许愿,只能让她再一次确定许愿是没用的。
她当天晚上还是睡得很不安稳,梦境一个套一个,没有尽头。
第二天,五点半的闹钟准时响起,她顶着黑眼圈起床,照例先在卧室门框单杠上做了十个正手引体向上,然后跟了几组深蹲和原地快跑。
她平时每天会练够一小时,但今天要赶飞机,所以提前结束,卡着点冲完澡、换好衣服,抓上行李往外走。
出门前,她习惯性地看向挂在门边的黄历。
这本黄历是祝岑买的。祝檀引有记忆以来,老家门口一直挂着厚厚的黄历册子,祝岑会根据当日的宜和忌做事。
祝檀引不喜欢祝岑的迷信,她搬到济南自己住后,再也没买过黄历。
但她今年回老家过年,祝岑偷偷把黄历塞进了她的行李箱。春节结束,祝檀引回济南上班,一开行李箱,就看到这本黄历从拥挤的衣服堆里蹦出来,眉头当即皱起。
不过,她犹豫片刻,还是把它挂在了出租屋的门边,出门上班前看一眼日期,下班回来后顺手撕下一张,颇有回到童年的感觉。
这次,她去西安出差需要四天,回来后得撕下来四张日历。
祝檀引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扶着背包,腿抵着防盗门,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提前把四张日历撕了?
她脚步顿住,又多看了一眼日历纸。
手里的行李有点沉。
她踢开门,拖着箱子出去——算了,回来再说。
防盗门在她身后关闭,她提起箱子快步走下楼梯。
当时的她不知道,那页“2013年9月24日”的日历会在空房间里停留很久很久。
她不信黄历讲究,只看日期,从不看数字下的小字,所以她也不知道那天的宜和忌写了鲜红的一长串。
比如,宜祭祀,忌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