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吃喝玩乐六盘镇 事发突然夜坊司
看来宋年家发生的事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原来他还会施粥救济穷苦人,这倒是看不出来。
告别了大婶,她回到药谷询问父亲。凌老表示,宋年确实找他谈过婚姻的事。
“这小子条件不错,也向我发过誓好好待你。我觉着,还是得看看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
“那小子要是敢欺你,我直接飞过去砍了他!”
“不至于不至于!”凌素雪连忙摆手制止他那危险的想象,“我也不是不喜欢,就是觉得,好像太快了,我才认识他……唔,一个多月吧?”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每次和宋年聊天的时候,凌素雪都有种,她已经认识他很久了的感觉。
比起药谷,她更喜欢六盘镇。
凌素雪经常来六盘镇闲逛,又常常“偶遇”宋年。
宋年似乎不喜欢热闹,他对六盘镇的那几条商业街完全不熟。凌素雪自己逛熟了,反客为主向宋年介绍起六盘镇的特产。
“这家店的叫花鸡特别香——”凌素雪指指这家,指指那家,“还有这家的糖炒栗子,甜甜糯糯~其他炒货也不错……”
“嗯。可是簌簌,买两包会不会太上火?”
“你说什么?”
“我说上火,你现在没有……”
“不是,”她摆摆手,“你刚刚叫我什么?”
宋年抿了一下唇:“簌簌。你不喜欢?”
凌素雪又红了脸:“没,没有。那个,上火什么的问题不大啦,谷里的凉茶药效很好。”她尴尬地转过身,同手同脚地迈步。
宋年看着那乌黑髻发上的红石榴金钗,嘴角微微上扬。
宋年最后悔的事之一,就是叫影簌“师傅”。
那时他十四岁,磕了头拜了师。
影簌脸上难掩兴奋:“你……再叫一遍?”
宋年疑惑地看着她,犹豫吐字:“师……傅?”
“对对,再叫一遍。”
看得出来,她对此很热衷。宋年意识到,对他来说第一次拜师,也是她第一次收徒。
影簌对有了徒弟这件事十分热忱,要是她那位常挂在嘴边的朋友在场,怕是要被她叨到打起来。
“宋年,再叫一遍。”
他疑惑地看着她:“师傅很喜欢这个称呼?”
影簌笑着点头:“嗯,而且宋年你叫起来很好听。”
他的小脸微红,被这句话撩拨到了。少年轻咬着下唇,迎合着那位:“师傅。”
身为少年的他想象不到,未来的自己是如何痛恨这个称呼。
在床上,在坐榻上,在樱树下,他无数次饱含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都会被打断——宋年,叫师傅。
宋年看着凌素雪的背影。
也许,她记不起来是件好事。
这样,她永远不会想起之前他们间的种种不快。罗烟、彩云、许青雪,都死在他的手上。
宋年低下头看着双手——这双手,已经沾上无数鲜血。
好脏,他突然感到反胃,想洗去手上不存在的血迹。可任他怎么擦拭双手,也擦不去罪孽。
“宋年,这里居然有有味斋的分店欸!”
凌素雪在向她招手。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衬得她格外轻妍俏丽,如春风和煦,润雨生花。
他向她走去:“我是这家店的贵宾,想要什么都可以预定。”
凌素雪吃惊地张大嘴,纤细的手指虚挡:“什么……都行?真的吗?”
宋年歪头笑笑:“当然。”
凌素雪果然点了莲花酥。一路上,她都在夸赞有味斋的莲花酥。
“怎么说呢?感觉这味道像是上辈子吃过一样,很熟悉,很温暖的感觉。”
宋年微笑着听她说话,心里反复权衡着度。看来,让她接触以前的习惯和爱好,不会引发头痛。
“宋年,你在听吗?”
“嗯。我刚刚在想,已经买了这么多零嘴,不如找间茶馆坐下吃,顺便听听戏?”
“好啊。”她拍手赞成。
宋年找了间寻常茶馆,打点了说书人让他讲《青山记》第七十六回。
说书先生将醒木一拍,徐徐开场。
“今日我们讲的是《青山记》第七十六回,崔少将领旨玉堂前,许幼娘相送青山远。”
凌素雪浅呷一口茶,问宋年:“这是什么话本?”
“一个很……经典的话本。”其实他也没怎么细看过。
《青山记》里面的故事,相比市面上的精怪杂谈,缺点刺激;相比卖得火热的春闺秘文,少些暧昧;相比正经的仙侠游记,亦乏正气。
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平凡到土味的故事。
这么多年,宋年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
“崔郎下了朝牵着马回来,远远的就看见屋里升起炊烟。崔郎杵在门口不动,身旁的马儿昂着脑袋推他。诸位啊,皇命难违,崔郎何尝不想与幼娘相伴一生呐?他只能犹豫再三,踏进那扇门……”
宋年见凌素雪兴致缺缺。
“……不喜欢吗?”
“唔,也不是不喜欢。这故事太平淡了,有点听困了。”
宋年尴尬地收回视线。
说书先生仍在继续:“许幼娘强忍悲痛,替崔郎整理衣襟。她话中含泪:‘去吧,崔郎。’崔郎亦是不舍地看着她,直到马儿嘶鸣三声……”
凌素雪的眼皮开始打架。
“春风万里,吹过呼兰城的风车,吹过俏新娘的柳眉。许幼娘爬上青山,远眺丈夫的背影。那重重青山,隔不断她的思念,隔不断她的爱意。她站着山巅之上,唱起那首歌……”
凌素雪已经睡趴了。
宋年将自己的外裳解下,给她披上。
凌素雪悠悠转醒,揉眼问道:“讲到哪了?”
“讲完了,”宋年低垂着眼,“抱歉,我点的话本太无趣了。”
“也还好啦,后面唱的歌我隐约有听到,很助眠。”
“……”
凌素雪见宋年一脸自责的表情,又赶紧找补:“咳,这个话本的情感描写还是挺细腻的。我……我可能是因为没看过前面的章节,共情不到崔……崔什么和……”
“崔裴和许幼娘。”
“对对,是……额……”她连名字都没记住。凌素雪自觉理亏,闭了嘴。
宋年知道自己无法久居这里,但他没想到会那么快出事。两人原本还在悠然地逛着街,宋年突然神色一凛,告诉凌素雪有急事回京一趟,便消失了。
凌素雪呆愣地站在原地,身边似乎还留着他的衣袖清香。
茯苓犹豫着上前:“小姐,那我们现在?”
凌素雪呆呆地看着宋年消失的地方,心想:修仙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如果她也会法术,是不是哪里都能去?
茯苓在她眼前晃晃手。
“嗯?怎么了,茯苓?”
“奴婢刚刚问,要不要回谷?”
“哦哦,回。”
茯苓一脸耐人寻味地看着她。
回了谷里,她才想起先前李若胤拜托的事。
好在凌老一直呆在谷里,一下就找到了。最近凌老才发觉宋年给他的是过期药,逮着宋年狠狠训了一遍。
“爹,华清派请您去授课。”
凌老捋着胡子,回想起从前:“又到华清招生的时候了?日子过得真快啊……”
他起身伸展了一下肢体:“正好,把他们要的药也带去。”
凌素雪看向桌案上的一包包药材。
“这么多啊?”
“嗯?哦左边这些不是华清定的,是之前,额,那个什么四……”
“四公主的舅母?”
“对对。”凌老乐呵呵地笑着,“还是素雪记性好。说起来还得带回京城……”
凌素雪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
“爹,我带过去吧。”
“啊?”
“我左右也没什么事干。京城我比较熟悉,我把药带过去吧。”
凌老闻言很是惊讶,一旁的茯苓挪着步挨到他耳边细语:“宋国师回京了。”
凌老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凌素雪向着茯苓眨眼睛,让她别说多余的话。
这一主一仆的动作和表情,凌老看得清清楚楚。
“呵呵,行了,素雪,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
“不是,爹,你别听茯苓瞎说。”凌素雪还在挣扎。
凌老看得乐呵:“马车就停在外面,你和茯苓去京城吧。”
“我真的不是……欸?爹你同意啦!”凌素雪兴奋地蹦起来,“那,那我马上收拾收拾!”
凌素雪一溜烟地跑回自己的卧室。
凌老看着那活跃的背影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啊……”
这次,马车上只有她和茯苓,显得格外宽敞。
去往京城,也只需两日多。车到京城,正是上午,街上人流昌盛,早餐摊的早点散发着勾人的香气。凌素雪唤茯苓去买了几个豆沙包。
行至主街,坐在车里也能看见皇城脚下第一气派的建筑——夜坊司。
凌素雪忽然记上心头,想去逗逗宋年。
“茯苓,我在这里先下,你自己带着东西回府吧。”
“啊?可是小姐……”茯苓本来想说什么,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夜坊司,又瘪了瘪嘴,“小姐也太心急了。”
“咳咳。”她不置可否,施施然下了车。
甫一走到院门前,就听里面一闹哄哄的男声说着:“哎呦,我这不是多留个心眼嘛,既然事情解决,那我就走了。替我向表妹问个好!”
“行了,赶紧走吧。”这个声音是宋年的,透露着满满的不耐烦。
门一开,三人打上照面。
宋年身边那个男人却看着她大叫起来:“我靠!鬼啊啊啊啊啊啊啊!!!”
吃喝玩乐六盘镇 事发突然夜坊司
看来宋年家发生的事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
原来他还会施粥救济穷苦人,这倒是看不出来。
告别了大婶,她回到药谷询问父亲。凌老表示,宋年确实找他谈过婚姻的事。
“这小子条件不错,也向我发过誓好好待你。我觉着,还是得看看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
“那小子要是敢欺你,我直接飞过去砍了他!”
“不至于不至于!”凌素雪连忙摆手制止他那危险的想象,“我也不是不喜欢,就是觉得,好像太快了,我才认识他……唔,一个多月吧?”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每次和宋年聊天的时候,凌素雪都有种,她已经认识他很久了的感觉。
比起药谷,她更喜欢六盘镇。
凌素雪经常来六盘镇闲逛,又常常“偶遇”宋年。
宋年似乎不喜欢热闹,他对六盘镇的那几条商业街完全不熟。凌素雪自己逛熟了,反客为主向宋年介绍起六盘镇的特产。
“这家店的叫花鸡特别香——”凌素雪指指这家,指指那家,“还有这家的糖炒栗子,甜甜糯糯~其他炒货也不错……”
“嗯。可是簌簌,买两包会不会太上火?”
“你说什么?”
“我说上火,你现在没有……”
“不是,”她摆摆手,“你刚刚叫我什么?”
宋年抿了一下唇:“簌簌。你不喜欢?”
凌素雪又红了脸:“没,没有。那个,上火什么的问题不大啦,谷里的凉茶药效很好。”她尴尬地转过身,同手同脚地迈步。
宋年看着那乌黑髻发上的红石榴金钗,嘴角微微上扬。
宋年最后悔的事之一,就是叫影簌“师傅”。
那时他十四岁,磕了头拜了师。
影簌脸上难掩兴奋:“你……再叫一遍?”
宋年疑惑地看着她,犹豫吐字:“师……傅?”
“对对,再叫一遍。”
看得出来,她对此很热衷。宋年意识到,对他来说第一次拜师,也是她第一次收徒。
影簌对有了徒弟这件事十分热忱,要是她那位常挂在嘴边的朋友在场,怕是要被她叨到打起来。
“宋年,再叫一遍。”
他疑惑地看着她:“师傅很喜欢这个称呼?”
影簌笑着点头:“嗯,而且宋年你叫起来很好听。”
他的小脸微红,被这句话撩拨到了。少年轻咬着下唇,迎合着那位:“师傅。”
身为少年的他想象不到,未来的自己是如何痛恨这个称呼。
在床上,在坐榻上,在樱树下,他无数次饱含深情地呼唤她的名字,都会被打断——宋年,叫师傅。
宋年看着凌素雪的背影。
也许,她记不起来是件好事。
这样,她永远不会想起之前他们间的种种不快。罗烟、彩云、许青雪,都死在他的手上。
宋年低下头看着双手——这双手,已经沾上无数鲜血。
好脏,他突然感到反胃,想洗去手上不存在的血迹。可任他怎么擦拭双手,也擦不去罪孽。
“宋年,这里居然有有味斋的分店欸!”
凌素雪在向她招手。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衬得她格外轻妍俏丽,如春风和煦,润雨生花。
他向她走去:“我是这家店的贵宾,想要什么都可以预定。”
凌素雪吃惊地张大嘴,纤细的手指虚挡:“什么……都行?真的吗?”
宋年歪头笑笑:“当然。”
凌素雪果然点了莲花酥。一路上,她都在夸赞有味斋的莲花酥。
“怎么说呢?感觉这味道像是上辈子吃过一样,很熟悉,很温暖的感觉。”
宋年微笑着听她说话,心里反复权衡着度。看来,让她接触以前的习惯和爱好,不会引发头痛。
“宋年,你在听吗?”
“嗯。我刚刚在想,已经买了这么多零嘴,不如找间茶馆坐下吃,顺便听听戏?”
“好啊。”她拍手赞成。
宋年找了间寻常茶馆,打点了说书人让他讲《青山记》第七十六回。
说书先生将醒木一拍,徐徐开场。
“今日我们讲的是《青山记》第七十六回,崔少将领旨玉堂前,许幼娘相送青山远。”
凌素雪浅呷一口茶,问宋年:“这是什么话本?”
“一个很……经典的话本。”其实他也没怎么细看过。
《青山记》里面的故事,相比市面上的精怪杂谈,缺点刺激;相比卖得火热的春闺秘文,少些暧昧;相比正经的仙侠游记,亦乏正气。
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平凡到土味的故事。
这么多年,宋年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
“崔郎下了朝牵着马回来,远远的就看见屋里升起炊烟。崔郎杵在门口不动,身旁的马儿昂着脑袋推他。诸位啊,皇命难违,崔郎何尝不想与幼娘相伴一生呐?他只能犹豫再三,踏进那扇门……”
宋年见凌素雪兴致缺缺。
“……不喜欢吗?”
“唔,也不是不喜欢。这故事太平淡了,有点听困了。”
宋年尴尬地收回视线。
说书先生仍在继续:“许幼娘强忍悲痛,替崔郎整理衣襟。她话中含泪:‘去吧,崔郎。’崔郎亦是不舍地看着她,直到马儿嘶鸣三声……”
凌素雪的眼皮开始打架。
“春风万里,吹过呼兰城的风车,吹过俏新娘的柳眉。许幼娘爬上青山,远眺丈夫的背影。那重重青山,隔不断她的思念,隔不断她的爱意。她站着山巅之上,唱起那首歌……”
凌素雪已经睡趴了。
宋年将自己的外裳解下,给她披上。
凌素雪悠悠转醒,揉眼问道:“讲到哪了?”
“讲完了,”宋年低垂着眼,“抱歉,我点的话本太无趣了。”
“也还好啦,后面唱的歌我隐约有听到,很助眠。”
“……”
凌素雪见宋年一脸自责的表情,又赶紧找补:“咳,这个话本的情感描写还是挺细腻的。我……我可能是因为没看过前面的章节,共情不到崔……崔什么和……”
“崔裴和许幼娘。”
“对对,是……额……”她连名字都没记住。凌素雪自觉理亏,闭了嘴。
宋年知道自己无法久居这里,但他没想到会那么快出事。两人原本还在悠然地逛着街,宋年突然神色一凛,告诉凌素雪有急事回京一趟,便消失了。
凌素雪呆愣地站在原地,身边似乎还留着他的衣袖清香。
茯苓犹豫着上前:“小姐,那我们现在?”
凌素雪呆呆地看着宋年消失的地方,心想:修仙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如果她也会法术,是不是哪里都能去?
茯苓在她眼前晃晃手。
“嗯?怎么了,茯苓?”
“奴婢刚刚问,要不要回谷?”
“哦哦,回。”
茯苓一脸耐人寻味地看着她。
回了谷里,她才想起先前李若胤拜托的事。
好在凌老一直呆在谷里,一下就找到了。最近凌老才发觉宋年给他的是过期药,逮着宋年狠狠训了一遍。
“爹,华清派请您去授课。”
凌老捋着胡子,回想起从前:“又到华清招生的时候了?日子过得真快啊……”
他起身伸展了一下肢体:“正好,把他们要的药也带去。”
凌素雪看向桌案上的一包包药材。
“这么多啊?”
“嗯?哦左边这些不是华清定的,是之前,额,那个什么四……”
“四公主的舅母?”
“对对。”凌老乐呵呵地笑着,“还是素雪记性好。说起来还得带回京城……”
凌素雪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
“爹,我带过去吧。”
“啊?”
“我左右也没什么事干。京城我比较熟悉,我把药带过去吧。”
凌老闻言很是惊讶,一旁的茯苓挪着步挨到他耳边细语:“宋国师回京了。”
凌老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凌素雪向着茯苓眨眼睛,让她别说多余的话。
这一主一仆的动作和表情,凌老看得清清楚楚。
“呵呵,行了,素雪,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
“不是,爹,你别听茯苓瞎说。”凌素雪还在挣扎。
凌老看得乐呵:“马车就停在外面,你和茯苓去京城吧。”
“我真的不是……欸?爹你同意啦!”凌素雪兴奋地蹦起来,“那,那我马上收拾收拾!”
凌素雪一溜烟地跑回自己的卧室。
凌老看着那活跃的背影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啊……”
这次,马车上只有她和茯苓,显得格外宽敞。
去往京城,也只需两日多。车到京城,正是上午,街上人流昌盛,早餐摊的早点散发着勾人的香气。凌素雪唤茯苓去买了几个豆沙包。
行至主街,坐在车里也能看见皇城脚下第一气派的建筑——夜坊司。
凌素雪忽然记上心头,想去逗逗宋年。
“茯苓,我在这里先下,你自己带着东西回府吧。”
“啊?可是小姐……”茯苓本来想说什么,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夜坊司,又瘪了瘪嘴,“小姐也太心急了。”
“咳咳。”她不置可否,施施然下了车。
甫一走到院门前,就听里面一闹哄哄的男声说着:“哎呦,我这不是多留个心眼嘛,既然事情解决,那我就走了。替我向表妹问个好!”
“行了,赶紧走吧。”这个声音是宋年的,透露着满满的不耐烦。
门一开,三人打上照面。
宋年身边那个男人却看着她大叫起来:“我靠!鬼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