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培才都会举行一次运动会,时间不出意外的话固定在十一月,不冷不热的时候。
高一那年的运动会,应钟还没在班里玩开,过得非常平淡,没什么参与感。
下周又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你要参加什么项目吗?”
下了课,顾惟转过来问应钟。
应钟在桌肚里偷偷摸摸看一本漫画,前两天刚被路过的值班老师没收过一本,她吃一堑就只是吃一堑,该看的一个不落。
“我吗?”应钟盯着漫画书,分了点思绪考虑顾惟的问题,“我不参加,多累人啊。”
“也是,我也不想参加,到时候看小余和斐斐参加什么,去给她俩加油。”
江南神秘兮兮的声音从应钟身后传过来,“你们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
“这次运动会的奖励非常丰厚。”
应钟不屑一顾,“什么奖励买不到啊。”
“诶,还真买不到。”
“是什么?”
“据说参加运动得到名次的学生就可以参与抽奖,奖品是免除寒假作业。”
“!!!真的?!”应钟把漫画往桌肚里一塞,来了兴趣,“抽到了就可以不用做寒假作业啦?”
“对,据说是因为我们每次都不积极参加,然后教务那边商量的,得了名次的同学就可以参与免除寒假作业的抽奖,并且同时还是会有对应的奖品。”
“哦——”,运动会还没开始,应钟就已经想象到没有寒假作业的寒假有多么的舒适和安逸了。
“我要参加!!”
晚自习,体育科代表拿着一小沓登记表站在讲台上,“这次运动会经教务决定,只要得到名次的学生就可以参与免除寒假作业的抽奖活动,那么现在我们来登记各项目参加人员。”
“首先是女生五十米。”
应钟要抢的就是这个项目,比起其他的体育项目,短跑五十米是最简单轻松的,她没等体育科代表说完,刚听见“五”字,便把手高举起来。
“应钟,王若瑜。”
...
“女生跳远。”
“顾惟,彭木斐。”
...
“男生五十米”
“江南,张清”
...
“男生一千米。”
“徐行之,李立。”
...
-
周二,运动会。
天空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没有一丝云,感觉压得很低,使人不得已低着头走。
应钟和顾惟不仅各自参加了一个体育项目,也加入了班级后勤部。
她们俩坐在操场上的一个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负责看着水和葡萄糖之类的物资。
应钟玩了会儿手机,觉得没意思,数着操场上经过的学生“1..2..3..”
操场这个时间全是人,数也数不清,打发着时间。
广播:“请高二参加一千米的男生到操场入口,起点处集合。”
顾惟从手机里抬起头,扭头问应钟,“轮到徐行之了,你要去看看吗?”
闲着也是闲着,她俩从小棚里出来,和其他几名学生打了声招呼,也往一千米起点处去。
徐行之和江南还有几个别的班的男生在一块儿聊天。他身上套着一个红色的编号小马甲。
马甲真的很小,将他身上原本的外套勒得很紧,绷出精壮有力的窄腰。
看应钟过来,结束了话题,笑着向她走近几步,旁若无人地问起,“如果我赢了,会有什么奖励吗?”
“晚上请你吃饭?”
运动会会比平时提早到晚饭前放学。
“行。”
操场上不允许学生自己打伞,应钟举着右手挡在眉眼上,勉强能把眼睛睁开。
“在这儿太晒,去棚子下等我,”徐行之给她指了个方向,“一千米也就两圈,一会儿就跑完了。”
“行,”应钟没拒绝,拉着顾惟往另一边的棚子去。
结果没意外,第一名是徐行之。
一千米对他来说还不够在球场上跑几轮,只是出了点儿汗,他解了马甲,把身上的外套脱了搭在臂弯上,里面是一件纯白色短袖。
风一吹,鼓荡起单薄的衣摆。
顾惟感叹:“我就没见过比徐行之更‘少年’的男生。”
终点处,有几位女生等着给徐行之送矿泉水,他摆摆手,“谢谢,不需要。”
随后径直向应钟找过来,和他们汇合。
“晚上不止我们俩,”应钟说。
身后的顾惟还有江南不好意思地冒出个脑袋,“我相信徐大帅哥不介意带上我俩吧,原本也是我先和小十约好,你才是半道上插.进来的。”
“行,”徐行之拖着尾音,“大家都是同学,都行。”
应钟觉着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咬牙切齿。
“吃什么晚上?”
“我先提一个小要求,”应钟率先说,“我们别去吃海苔包饭了,太干巴。”
“那火锅?”
“可以!”其余人说。
这家火锅店开在市中心,三层楼,店面样式仿照着古代宫殿。
徐行之有时嘴上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每次跟他出门都不需要带脑子,他会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他和应钟坐在一侧,应钟坐在里面,徐行之顺手帮她把碗具拆开过了遍开水,又一道帮她把蘸水调料配好。
顾惟坐在应钟对面,隔着缭绕的白烟,突发奇想,“要不我们四个大学也去同一个地方吧,这样既能相互照应又不会觉得孤单。”
江南搭腔:“那你大学想去哪里?”
“我就想在北城,你们呢?小十。”
“我啊,”应钟用筷子搅动着碗里的蘸料,没敢看他们任何一个人,含糊着,“没想好。”
顾惟没看出她的异常,视线一转看向徐行之,“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你肯定是想离我们小十近些了,是吧?”
“嗯,”徐行之总是这样直白。
应钟被辣椒呛到了,咳了几声,脑子也是乱哄哄的,徐行之放下碗筷,轻轻拍着她的背。
他看出应钟似乎不想聊这个话题,不着痕迹地换了个。
饭后时间还早,他们四人约着去了ktv。
徐行之以为应钟肯定会十分兴奋,上次他过生日的时候应钟就对唱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她会的歌曲少,没有唱。
而这回应钟也只是坐在沙发上,拿着个骰盅晃着里面的骰子出神。
自吃饭提起大学后,她就有些心事重重。
能看得出她仍旧在配合着大家的玩笑,也像之前那样说笑,但徐行之总觉得她心里装着事儿。
“怎么了?”徐行之移到她身旁去,捏着两个骰子在手里晃,“怎么一直闷闷不乐的?”
“没啊,”应钟态度有些敷衍,甚至连看都没看徐行之,“可能是吃饱了,有点困。”
“要先回去吗?我先送你回去,然后我再回来。”
“别了,好不容易晚上能来唱歌,我走了,大家兴致肯定要受影响的,我缓缓就好了。”
“真的?”
“嗯。”
应钟在房间里坐了会儿,这家KTV的灯球太闪,有一下没一下地刺激着她的眼睛,话筒的声音也很大很吵,应钟边起身边说,“我出去买点吃的。”
“好,帮我带一包番茄味的薯片,”顾惟应声道。
“行。”
应钟走出房门。
这家KTV的设计得像富丽堂皇的迷宫,她绕了几圈才找到正确的方向。
街对面是一家连锁超市,门口放了一排冷冻柜。
应钟进去先买了几罐汽水,而后去找顾惟要吃的薯片,最后顺便买了些别的。
买完她没着急回去,蹲在路边刷手机。
老实说,她挺心虚,也不仅是心虚,谈及“以后”、“未来”、“大学”她都有种束手无策的苦闷。
相处时间越久应钟对他们就越愧疚,然而又没办法把所有原委告诉他们。
“叮咚”
消息提示音。
Z: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要去接你吗?
小十:不用了,等会儿我自己打车回来。
Z:好,注意安全。
“怎么不进去?”
徐行之站在KTV点门口,门口有两个儿童坐的摇摇车,他倚着其中一个,看着她温和又直接。
应钟没起身,循声看了他一眼又把头转了回去,“你怎么出来了?”
“江南和顾惟太吵,出来透口气。”
“我也是。”
“小十。”
“嗯?”
“你有事瞒着我们吧?”
高一那年的运动会,应钟还没在班里玩开,过得非常平淡,没什么参与感。
下周又是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你要参加什么项目吗?”
下了课,顾惟转过来问应钟。
应钟在桌肚里偷偷摸摸看一本漫画,前两天刚被路过的值班老师没收过一本,她吃一堑就只是吃一堑,该看的一个不落。
“我吗?”应钟盯着漫画书,分了点思绪考虑顾惟的问题,“我不参加,多累人啊。”
“也是,我也不想参加,到时候看小余和斐斐参加什么,去给她俩加油。”
江南神秘兮兮的声音从应钟身后传过来,“你们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
“这次运动会的奖励非常丰厚。”
应钟不屑一顾,“什么奖励买不到啊。”
“诶,还真买不到。”
“是什么?”
“据说参加运动得到名次的学生就可以参与抽奖,奖品是免除寒假作业。”
“!!!真的?!”应钟把漫画往桌肚里一塞,来了兴趣,“抽到了就可以不用做寒假作业啦?”
“对,据说是因为我们每次都不积极参加,然后教务那边商量的,得了名次的同学就可以参与免除寒假作业的抽奖,并且同时还是会有对应的奖品。”
“哦——”,运动会还没开始,应钟就已经想象到没有寒假作业的寒假有多么的舒适和安逸了。
“我要参加!!”
晚自习,体育科代表拿着一小沓登记表站在讲台上,“这次运动会经教务决定,只要得到名次的学生就可以参与免除寒假作业的抽奖活动,那么现在我们来登记各项目参加人员。”
“首先是女生五十米。”
应钟要抢的就是这个项目,比起其他的体育项目,短跑五十米是最简单轻松的,她没等体育科代表说完,刚听见“五”字,便把手高举起来。
“应钟,王若瑜。”
...
“女生跳远。”
“顾惟,彭木斐。”
...
“男生五十米”
“江南,张清”
...
“男生一千米。”
“徐行之,李立。”
...
-
周二,运动会。
天空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没有一丝云,感觉压得很低,使人不得已低着头走。
应钟和顾惟不仅各自参加了一个体育项目,也加入了班级后勤部。
她们俩坐在操场上的一个临时搭起来的棚子里,负责看着水和葡萄糖之类的物资。
应钟玩了会儿手机,觉得没意思,数着操场上经过的学生“1..2..3..”
操场这个时间全是人,数也数不清,打发着时间。
广播:“请高二参加一千米的男生到操场入口,起点处集合。”
顾惟从手机里抬起头,扭头问应钟,“轮到徐行之了,你要去看看吗?”
闲着也是闲着,她俩从小棚里出来,和其他几名学生打了声招呼,也往一千米起点处去。
徐行之和江南还有几个别的班的男生在一块儿聊天。他身上套着一个红色的编号小马甲。
马甲真的很小,将他身上原本的外套勒得很紧,绷出精壮有力的窄腰。
看应钟过来,结束了话题,笑着向她走近几步,旁若无人地问起,“如果我赢了,会有什么奖励吗?”
“晚上请你吃饭?”
运动会会比平时提早到晚饭前放学。
“行。”
操场上不允许学生自己打伞,应钟举着右手挡在眉眼上,勉强能把眼睛睁开。
“在这儿太晒,去棚子下等我,”徐行之给她指了个方向,“一千米也就两圈,一会儿就跑完了。”
“行,”应钟没拒绝,拉着顾惟往另一边的棚子去。
结果没意外,第一名是徐行之。
一千米对他来说还不够在球场上跑几轮,只是出了点儿汗,他解了马甲,把身上的外套脱了搭在臂弯上,里面是一件纯白色短袖。
风一吹,鼓荡起单薄的衣摆。
顾惟感叹:“我就没见过比徐行之更‘少年’的男生。”
终点处,有几位女生等着给徐行之送矿泉水,他摆摆手,“谢谢,不需要。”
随后径直向应钟找过来,和他们汇合。
“晚上不止我们俩,”应钟说。
身后的顾惟还有江南不好意思地冒出个脑袋,“我相信徐大帅哥不介意带上我俩吧,原本也是我先和小十约好,你才是半道上插.进来的。”
“行,”徐行之拖着尾音,“大家都是同学,都行。”
应钟觉着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咬牙切齿。
“吃什么晚上?”
“我先提一个小要求,”应钟率先说,“我们别去吃海苔包饭了,太干巴。”
“那火锅?”
“可以!”其余人说。
这家火锅店开在市中心,三层楼,店面样式仿照着古代宫殿。
徐行之有时嘴上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每次跟他出门都不需要带脑子,他会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
他和应钟坐在一侧,应钟坐在里面,徐行之顺手帮她把碗具拆开过了遍开水,又一道帮她把蘸水调料配好。
顾惟坐在应钟对面,隔着缭绕的白烟,突发奇想,“要不我们四个大学也去同一个地方吧,这样既能相互照应又不会觉得孤单。”
江南搭腔:“那你大学想去哪里?”
“我就想在北城,你们呢?小十。”
“我啊,”应钟用筷子搅动着碗里的蘸料,没敢看他们任何一个人,含糊着,“没想好。”
顾惟没看出她的异常,视线一转看向徐行之,“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你肯定是想离我们小十近些了,是吧?”
“嗯,”徐行之总是这样直白。
应钟被辣椒呛到了,咳了几声,脑子也是乱哄哄的,徐行之放下碗筷,轻轻拍着她的背。
他看出应钟似乎不想聊这个话题,不着痕迹地换了个。
饭后时间还早,他们四人约着去了ktv。
徐行之以为应钟肯定会十分兴奋,上次他过生日的时候应钟就对唱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她会的歌曲少,没有唱。
而这回应钟也只是坐在沙发上,拿着个骰盅晃着里面的骰子出神。
自吃饭提起大学后,她就有些心事重重。
能看得出她仍旧在配合着大家的玩笑,也像之前那样说笑,但徐行之总觉得她心里装着事儿。
“怎么了?”徐行之移到她身旁去,捏着两个骰子在手里晃,“怎么一直闷闷不乐的?”
“没啊,”应钟态度有些敷衍,甚至连看都没看徐行之,“可能是吃饱了,有点困。”
“要先回去吗?我先送你回去,然后我再回来。”
“别了,好不容易晚上能来唱歌,我走了,大家兴致肯定要受影响的,我缓缓就好了。”
“真的?”
“嗯。”
应钟在房间里坐了会儿,这家KTV的灯球太闪,有一下没一下地刺激着她的眼睛,话筒的声音也很大很吵,应钟边起身边说,“我出去买点吃的。”
“好,帮我带一包番茄味的薯片,”顾惟应声道。
“行。”
应钟走出房门。
这家KTV的设计得像富丽堂皇的迷宫,她绕了几圈才找到正确的方向。
街对面是一家连锁超市,门口放了一排冷冻柜。
应钟进去先买了几罐汽水,而后去找顾惟要吃的薯片,最后顺便买了些别的。
买完她没着急回去,蹲在路边刷手机。
老实说,她挺心虚,也不仅是心虚,谈及“以后”、“未来”、“大学”她都有种束手无策的苦闷。
相处时间越久应钟对他们就越愧疚,然而又没办法把所有原委告诉他们。
“叮咚”
消息提示音。
Z: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要去接你吗?
小十:不用了,等会儿我自己打车回来。
Z:好,注意安全。
“怎么不进去?”
徐行之站在KTV点门口,门口有两个儿童坐的摇摇车,他倚着其中一个,看着她温和又直接。
应钟没起身,循声看了他一眼又把头转了回去,“你怎么出来了?”
“江南和顾惟太吵,出来透口气。”
“我也是。”
“小十。”
“嗯?”
“你有事瞒着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