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
一阵吴侬软语传来,“其实也不尽然……”
梓芬和临秀对视一眼,莫名无奈,“这出山门才多久,每回两人聊天时,总有人突然介入。╮(╯_╰)╭”
梓芬偷偷传音给临秀,“莫不是现在这外头的人都这样?”
临秀无奈地看了一眼脑洞大开的梓芬,说道,“瞎想什么呢?”
梓芬回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临秀看着梓芬这番作态,略有些无奈。“你呀,回回心虚都这样,之前也就罢了。咱们这回出来要遇见的人不知几何,若是你这样让他人看到了,要他们如何想师尊。”看着梓芬略低着头蒙不做声,临秀觉得一阵好笑,但还是温和而又坚定地说,“可记得了?”
“知道了,临秀别再说我了。”梓芬仰起脑袋,委委屈屈地看向临秀。
临秀忍俊不禁,掩袖而笑。见状,梓芬这便知晓,这事算是暂时过去了,也不由地笑了起来。
教育完自家师姐,临秀这才将注意力转向那吴侬软语。不巧,却正好发现那姑娘,正歪着脑袋,看着她俩,还是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临秀不觉又是一阵好笑。
那姑娘身着白色衣裙,裙摆上是绽放的红梅,层层尽染,更在清冷之中为她添了几分艳丽。不笑时,就如同书中写的,“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有道是“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临秀还是将笑意略微收敛了下,带上礼貌而又客套的官方微笑,问道,“不知这位道友此言何意啊?”
一旁的梓芬也看向那阵声音源头。那姑娘也丝毫不羞涩,反而是大方地朝梓芬露出来了个灿烂的笑容。
“阿香……”梓芬疑惑道。
却见那女子一副不甚开心的样子,不满地看了眼梓芬,“都说了,不许叫我‘阿香’,不许叫我的小名,我没有大名的吗?”
“哦,是吗?可是阿香叫起来才显得咱俩亲近啊。”梓芬对着那姑娘,笑容甚是灿烂。本就是冷艳至极的容颜,梓芬讨好的这一笑,似暖春初至,脉脉春风迎面,冰雪也消融,刹那间这方天地都亮了起来。
这不,“阿香”果不其然地被这笑容晃了眼,连声音都显得更加温柔,“虽说是这样,可‘阿香’不好听啊。”
“梓芬,别把人逗的过火了,”临秀看着一旁偷摸笑着的梓芬,又想说些什么的样子,为了不让回过神后的的“阿香”恼羞成怒,忙打圆场,“敢问道友名讳?”
很明显阿香也不是个没见过美人的人(其实不说别的,她自己本身也是个美人),很快的,她便从梓芬的美色中略微清醒过来,起码能够很好的应对临秀的文化。
“路尽隐香处,翩然雪海间。这位道友,吾名‘青艳’。”
“可是取自,‘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道友,竟然知晓?”青艳的神色中甚是惊喜,像是找到了知己,便拉着临秀说起来,“往常我和大家说起我的名字的时候,大家不是说这名字太拗口,没有‘香雪海’来的好记,就‘阿香’、‘阿雪’的唤我。这也便罢了,竟还有叫我‘阿海’的。道友,你说我一个女修,他们唤我‘阿海’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临秀带着温暖的笑容安抚道,“道友,其实你的名字其实很好听。”说着,临秀就唤了一声,“青艳道友……”
却不防,青艳这边羞红了脸,“道友叫的真好听,不过道友无须这般客气,就叫我青艳就好了。”
“那好,青艳。你也唤我‘临秀吧’,不必一口一个道友的,听起来太过生疏。”
“嗯,临秀道友,额,临秀……”青艳初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待叫出口之后,反倒笑了起来。
临秀笑着看着她,“青艳,我想问你,你之前说的‘也不尽然’这是何意啊?”说完后,临秀还装模作样地向青艳行了个礼,笑着又说到,“不知青艳道友,能否为我二人解惑?”
“临秀,你怎么也这样戏弄我。”青艳急得还跺了跺脚,但看到临秀含笑的眼眸,终还是平静了下来,“据我所知,这三界之中,确实还有两处漏网之鱼。”
“两处,是那两处啊,阿香……”梓芬追问道。
青艳白了梓芬一眼,又看向临秀说道,“这两处地方一是魔界的忘川,”
“忘川”临秀和梓芬喃喃道。
“还有一处,便是蓬莱了。”
“蓬莱!!!”
“蓬莱?”
“看来,咱俩这次历练真是充满惊喜啊。看来这回我们是要去趟蓬莱了。” 梓芬一脸的跃跃欲试。
临秀无奈,“能先将脸上的激动稍稍收敛下吗?梓芬……”
梓芬摇摇头,得意地说,“才不呢!没想到趟出门,我还能趁机和临秀一起回家。嗯,临秀的家就是我的家。哈哈……别的不说,到了蓬莱,你可要好生招待我哦,不然我可要闹你了。”
临秀笑着摇摇头,不语,然后又对着青艳行了个谢礼,“此番多谢青艳道……”看着青艳委屈的神情,忙改口,“多谢青艳了。既然已经知晓了蓬莱和忘川两地的异常。接下来我二人便要去一探究竟。这也就向青艳告别了。”
“师妹说的是,‘阿花’,不,‘青艳’你保重,我们要先去看看那两处地方了。不过你放心,等这边事情解决了,我定会回来看你的。”梓芬在青艳和师妹的双重眼神下,终究还是屈服了。
青艳笑着说,“唉,我这边也只能祝你们此行顺利了。”
两人又向青艳行了个谢礼,随机联袂而去,身影渐不可见。
不知为何,青艳久违地想起来很久之前的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记得有是个年轻人,误入了香雪海。那是我刚生了灵智不久,见着人,心里甚是欢喜。我记得那个年轻公子,笑着摸了摸我枝头上盛开的花,他说,‘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他的声音清冽如山泉,我觉得仿似春天到了,温暖和煦。
后来啊,书生走了……”那声音低不可闻。
梓芬和临秀对视一眼,莫名无奈,“这出山门才多久,每回两人聊天时,总有人突然介入。╮(╯_╰)╭”
梓芬偷偷传音给临秀,“莫不是现在这外头的人都这样?”
临秀无奈地看了一眼脑洞大开的梓芬,说道,“瞎想什么呢?”
梓芬回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临秀看着梓芬这番作态,略有些无奈。“你呀,回回心虚都这样,之前也就罢了。咱们这回出来要遇见的人不知几何,若是你这样让他人看到了,要他们如何想师尊。”看着梓芬略低着头蒙不做声,临秀觉得一阵好笑,但还是温和而又坚定地说,“可记得了?”
“知道了,临秀别再说我了。”梓芬仰起脑袋,委委屈屈地看向临秀。
临秀忍俊不禁,掩袖而笑。见状,梓芬这便知晓,这事算是暂时过去了,也不由地笑了起来。
教育完自家师姐,临秀这才将注意力转向那吴侬软语。不巧,却正好发现那姑娘,正歪着脑袋,看着她俩,还是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临秀不觉又是一阵好笑。
那姑娘身着白色衣裙,裙摆上是绽放的红梅,层层尽染,更在清冷之中为她添了几分艳丽。不笑时,就如同书中写的,“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有道是“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临秀还是将笑意略微收敛了下,带上礼貌而又客套的官方微笑,问道,“不知这位道友此言何意啊?”
一旁的梓芬也看向那阵声音源头。那姑娘也丝毫不羞涩,反而是大方地朝梓芬露出来了个灿烂的笑容。
“阿香……”梓芬疑惑道。
却见那女子一副不甚开心的样子,不满地看了眼梓芬,“都说了,不许叫我‘阿香’,不许叫我的小名,我没有大名的吗?”
“哦,是吗?可是阿香叫起来才显得咱俩亲近啊。”梓芬对着那姑娘,笑容甚是灿烂。本就是冷艳至极的容颜,梓芬讨好的这一笑,似暖春初至,脉脉春风迎面,冰雪也消融,刹那间这方天地都亮了起来。
这不,“阿香”果不其然地被这笑容晃了眼,连声音都显得更加温柔,“虽说是这样,可‘阿香’不好听啊。”
“梓芬,别把人逗的过火了,”临秀看着一旁偷摸笑着的梓芬,又想说些什么的样子,为了不让回过神后的的“阿香”恼羞成怒,忙打圆场,“敢问道友名讳?”
很明显阿香也不是个没见过美人的人(其实不说别的,她自己本身也是个美人),很快的,她便从梓芬的美色中略微清醒过来,起码能够很好的应对临秀的文化。
“路尽隐香处,翩然雪海间。这位道友,吾名‘青艳’。”
“可是取自,‘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道友,竟然知晓?”青艳的神色中甚是惊喜,像是找到了知己,便拉着临秀说起来,“往常我和大家说起我的名字的时候,大家不是说这名字太拗口,没有‘香雪海’来的好记,就‘阿香’、‘阿雪’的唤我。这也便罢了,竟还有叫我‘阿海’的。道友,你说我一个女修,他们唤我‘阿海’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
临秀带着温暖的笑容安抚道,“道友,其实你的名字其实很好听。”说着,临秀就唤了一声,“青艳道友……”
却不防,青艳这边羞红了脸,“道友叫的真好听,不过道友无须这般客气,就叫我青艳就好了。”
“那好,青艳。你也唤我‘临秀吧’,不必一口一个道友的,听起来太过生疏。”
“嗯,临秀道友,额,临秀……”青艳初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待叫出口之后,反倒笑了起来。
临秀笑着看着她,“青艳,我想问你,你之前说的‘也不尽然’这是何意啊?”说完后,临秀还装模作样地向青艳行了个礼,笑着又说到,“不知青艳道友,能否为我二人解惑?”
“临秀,你怎么也这样戏弄我。”青艳急得还跺了跺脚,但看到临秀含笑的眼眸,终还是平静了下来,“据我所知,这三界之中,确实还有两处漏网之鱼。”
“两处,是那两处啊,阿香……”梓芬追问道。
青艳白了梓芬一眼,又看向临秀说道,“这两处地方一是魔界的忘川,”
“忘川”临秀和梓芬喃喃道。
“还有一处,便是蓬莱了。”
“蓬莱!!!”
“蓬莱?”
“看来,咱俩这次历练真是充满惊喜啊。看来这回我们是要去趟蓬莱了。” 梓芬一脸的跃跃欲试。
临秀无奈,“能先将脸上的激动稍稍收敛下吗?梓芬……”
梓芬摇摇头,得意地说,“才不呢!没想到趟出门,我还能趁机和临秀一起回家。嗯,临秀的家就是我的家。哈哈……别的不说,到了蓬莱,你可要好生招待我哦,不然我可要闹你了。”
临秀笑着摇摇头,不语,然后又对着青艳行了个谢礼,“此番多谢青艳道……”看着青艳委屈的神情,忙改口,“多谢青艳了。既然已经知晓了蓬莱和忘川两地的异常。接下来我二人便要去一探究竟。这也就向青艳告别了。”
“师妹说的是,‘阿花’,不,‘青艳’你保重,我们要先去看看那两处地方了。不过你放心,等这边事情解决了,我定会回来看你的。”梓芬在青艳和师妹的双重眼神下,终究还是屈服了。
青艳笑着说,“唉,我这边也只能祝你们此行顺利了。”
两人又向青艳行了个谢礼,随机联袂而去,身影渐不可见。
不知为何,青艳久违地想起来很久之前的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我记得有是个年轻人,误入了香雪海。那是我刚生了灵智不久,见着人,心里甚是欢喜。我记得那个年轻公子,笑着摸了摸我枝头上盛开的花,他说,‘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他的声音清冽如山泉,我觉得仿似春天到了,温暖和煦。
后来啊,书生走了……”那声音低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