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一只燕子似乎惋惜着春的流逝,盘旋在树梢不肯飞去,扑扇翅膀的轻响惊动了昏昏欲睡的柏树。
群芳凋尽,柳枝衰颓。到处是被风吹落的残花败蕊,有的已化成暗黄的花泥,躲在隐僻的角落,静静等待着最后的消散。
玉晴山上,云烟缭绕,只有荼靡正开。几片花瓣随风落下,轻纱一样薄薄地拂在斑驳的树影里。有诗云:“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靡在暮春初绽,等它凋零之时,夏季也已经过半,即将走到尽头。
远处,一片粉墙黛瓦半隐在竹林的青绿之中,一挂瀑布飞溅而下,水花撒在半空,颗颗如同玲珑剔透的水晶碎钻。
玉麒麟香炉缓缓吐出缥缈的烟雾,淡淡的清香与荼靡香气相融,渐渐笼罩了小小的亭子。此亭名唤点翠亭,多年藏于后山深处,浑身长满了青苔,得了此名,也算是贴切。
一把七弦琴横置桌上,檀木制成的琴身乌黑古朴,通体泛着柔和的光泽,琴颈处更篆刻有“幽萝”二字,精妙绝伦,一看便是上上佳品。
少顷,琴弦“铮”地被拨动,凝肃的气劲呼啸而出,地上的花瓣当即碎裂开来。
琴弦之上的手却是未停,就着刚才的余响信信拨弹几下,转而奏起了一首较柔和的曲子。曲调十分空灵,正如此琴的名字,幽泉过处,烟聚萝缠,落下琴音也是如流水般清澈,似与隐隐约约的远山相应和。
这后山中只余琴响,悠远而缥缈,苍山与青天相接,蕴含着淡淡禅意,似真似幻,丝丝缕缕的灵气萦绕亭中,真是好一个仙境盛景。
一曲弹罢,温绫伸手止住琴弦颤动,指尖轻轻划过如玉般润泽的琴面。
轻灵的扇翅声传来,一只白色信蝶翩跹至她手中,化作两行小字:“各宗门弟子已至,速来连云阁。”
默然片刻,她才记起今日是各宗门弟子集结下山之日。
下山是为了平各处妖乱。这两年来,各地大都粮食欠收,天灾不断,百姓怨声载道,怨气凝聚成妖,祸乱百姓。各宗掌门多次商议,决定将门中弟子派去平乱,一则为了让他们丰富经验,二则也存了些考校之意,若有出色者堪当大任,便可筛选出来为宗门所用。
是了,下山是个绝佳的机会。十年来旧梦缠身,真相隐而不现,正好借此彻查。
不过,十年藏锋,眼下就算是要下山,分配的任务也定是与那些低阶弟子一道杀些走尸或者小妖,探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只能小小地激那些长老们一把,让他们主动将她划至高阶弟子之列了。
温绫敛眸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已经知晓,两行小字重又变为信蝶,振翅飞走了。她将琴收至乾坤袋内,熄灭香炉,向西边小径疾行而去。
连云阁内,一面巨大的水镜悬于众人面前,镜中光景变换了几次,都是妖物残害百姓的情形。这些妖物妖力极强,已连续伤了上百人。掌门和长老们担心贸然出手误伤无辜,皆敛眉不语、神色凝重,弟子们则聚在一起,窸窸窣窣讨论着。
白裳的少女就在此时推门而入,弟子令牌分明悬在腰间,行走如风,见了掌门却不行礼,就这么大剌剌地掠至人群中间。
讨论声霎时止住了,一些胆大的弟子悄声向同伴求证:“这便是那个无法无天的栖云台五弟子魏蓉裳?”同伴亦压低声音答道:“对啊,是不是同传闻中一样骄狂无礼?”
她似乎并不管他人如何说道,自顾自探头瞟了一眼镜中内容,然后嘻嘻地笑道:“吓,我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叫你们一个个都这般的愁眉苦脸。几个小妖作乱罢了,你们这些人修炼这么多年,还怕这些小喽啰啊?这还要你们专门来商议,直接下山斩了便是,犯得着这么大眼对小眼吗?”
此话专横自傲,半分面子也不给人留,各个掌门闻言,面色皆有些不好。站在她身前的栖云台掌门魏尘微微侧头,投来一个警示的眼神,低斥道:“阿裳,休得胡闹!”
温绫却恍若未闻,继续摇头晃脑:“这些个小妖作乱,平定下来轻松得很,何必如此费神。要我说,此次下山毫无难度可言,不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嘉奖,还能顺道去山下酒楼喝一顿天下一绝的荔枝绿,真是妙极妙极……”
“放肆!身为宗门弟子,竟如此狂妄,进门不行礼不说,还不顾门规要去私自喝酒,魏掌门怎的教出你这么一个顽徒!”
金阳陈氏的长老陈飞蓬负责此次弟子的任务分配,最不能容忍弟子逾越门规、冲撞长辈,见到她如此冲撞,便按捺不住开口训斥,看向她的目光带着不满。
温绫见陈飞蓬只是呵斥,并无其他动作,便不嫌事大地继续激他道:“我这可是实话实说。我派向来高手云集,若我栖云台弟子连这等妖物都降不住,那其他不如我们的宗门能否扛得住,我可就不敢恭维了。”
人群当即哗然。她抬眼轻蔑地扫视周围一圈,有几个沉不住气的弟子当即面色通红地瞪了回来,梗着脖子要同她对质一番。
魏尘目光微凝,见她执意挑衅,心念一转,没有多言,只温和笑道:“各位可莫伤了和气。我这徒儿素来直率,也怪我平日里惯着她的脾气把她宠坏了,下了各位的面子。回头我定好好教训她,叫她知道些好歹。”
魏尘为人谦和礼让,这几句话下来,众人也就平息不少。
陈长老却没打算放过她,森然看着她道:“好好好,既然你如此有能耐,我便要看看你到了平芷公主墓里,还有没有这个资格这样跟长辈说话。”
他抓起落在一旁的长老判笔,“哧”地把“魏蓉裳”三个字从低阶弟子的名单中划掉,换到高阶弟子行列中来。
旁人他不知道,这个魏蓉裳几斤几两他却是清楚的,天资奇差无比,入门十年,连御剑飞行都勉勉强强,好不容易才结了丹,那点灵力保住自己都艰难,何来多余修为斩妖?把她划到负责公主墓的一群人里,就是要叫她心服口服,从此不敢再生事端。那些高阶弟子虽会护着她,但她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吓一吓自然也就收敛了。
温绫见他挥笔,知道事成,顿时松一口气,面上却还做出沮丧模样:“公主墓中走尸妖物不知有多少,机窍也多如牛毛,我砍一砍小妖做做样子也就算了,您让我一个才结丹几个月的小辈去这种地方,不是故意刁难我吗?”
聚在水镜旁的一众弟子登时面上显出不屑之色。这姑娘该有十六岁了罢,却说自己才结丹。结丹的年纪,十一二岁正好,很多人没到这个年纪就已结丹,她比人家晚了四五年,还好意思当众说出口。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玉晴山,乍一见她盛气凌人,本以为她是仗着修为高才压人一头,没承想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破。
陈飞蓬冷哼一声:“我道你有多么高修为,胆敢如此放肆,却只知道纸上谈兵、虚张声势,简直是缩头乌龟一个。”他将判笔砸在案上,笔尖划过桌面,显出浅浅一道墨痕。他盯着温绫,室内威压陡然上升:“我就是要挫一挫你的锐气,你不想去,由不得你。”
他自诩桃李满天下,可从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学生,屡次口吐狂放之言,一点不将长辈放在眼里。本来念着和魏尘的交情,不想当众拂他面子,可此女实在太跳脱顽劣,他若不管,恐怕她就要狂上了天去。
正好借这次下山,叫她把这泼皮德行改了,省得又在跟前晃,气得他心烦。
他一番考虑,自认为再妥帖不过,一瞧魏蓉裳惨白的脸色,似被吓得不轻,心下顿时舒爽不少,皱着眉挥袖离去。
魏尘扶住“摇摇欲坠”的白裳少女。她哭丧着一张脸,眼中却不见半分悲色,双手捂脸之余,还透过指缝狡黠地朝他瞥了一眼。
商议已定,水镜消散,弟子们开始准备下山事宜。魏尘把温绫唤至书房,将早已准备好的灵木身份牌递给她。她不发一语地接过,卸下原本的白玉令牌,两指拈起木牌系带,佩在腰上。
一只山雀轻快地掠向窗棂,投下一个小小的影子,只停了一瞬,又飞去了。
他看着那一双伤痕满布的手,默了半晌,还是问道:“拿到凌霄琉璃盏,有几分把握?”
“……”
温绫闻言,微微愣住。平芷公主的墓在鸢都,而此盏是墓中的随葬品之一。它在寻常人手中就是一个普通器皿,但若修士得到,便具有修补魂魄、重唤记忆之能。她早前在藏书阁偶然翻看到古籍记载,故而有些印象。然,她引陈长老修改名单,只为查清温家旧案,并不是要取什么墓中宝物。
她目光落在魏尘斑白的鬓角上,略一联想,心下一动。彼时才从维扬死里逃生,她尚还不懂如何伪装,见人就如同刺猬一般竖起尖刺,拒人于千里之外。尽管魏尘替她给若岚下葬,并以元神作保不会伤她骗她,她也还是处处防备,自未告诉他真实身份,只拿记忆丢失,要凭身上之物寻找双亲搪塞过去。
可这无非是信口之言,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人对此起疑。温家当年案发,血腥恐怖,人人自危,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姑娘何去何从。况且娘亲把她护得极好,她平日出门都戴面具、用假身份,若岚当年带她走的时候,用了一具与她身量相近的女尸替她,无人识得她真面目,单是知道温家有一个独女而已,自然想不到如今的魏蓉裳就是当年的温绫。
无人问她从何处来,故此这话她只对师父说过,时间一久连她自己都快忘却了,师父竟还记得,以为她此去一趟,是要借琉璃盏寻回记忆中的“双亲”。
温绫垂眸遮住眼中翻涌情绪,长睫微颤,再抬首时却已重新向魏尘扬起没心没肺的一个笑:“师父可不要小瞧我。你徒弟命格硬,旁人轻易奈何不得,阎王老爷更不敢随便收。这琉璃盏我定会拿到,还全须全尾地回来。”
魏尘听罢,知道是没什么大碍了,便摆摆手道:“那就去吧。你虽修为没问题,墓中机关却很多,千万小心。”温绫弯了弯唇,转身告退。
他望着她离去,初见这姑娘的情形忽地又浮现眼前。
女孩浑身花猫一样黑一道白一道,只有一双眼睛极静极亮,但毫无小孩子的童真稚气,却冷寒肃杀,暗挟风雪劲意。六岁的年纪,竟有这样冷的眼睛,淡漠疏离,看人的时候,眼尾上挑,凌厉的眼神迸射而出,直盯得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眼神,若非经历刻骨之痛,绝不会出现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
他门中尚无女弟子,便蹲下询问她姓甚名谁,愿不愿意拜他为师。
她戒备地看着他,攥紧乾坤袋,直到看见他以元神为誓,方说出一句:“我无姓名,记忆全失,身无长物,只是肉体凡胎一个,这样你也愿收我为徒吗?”
他轻声道:“没有姓名,再取便是。记忆全失,再寻便是。我门下多数弟子入门前也并无天资,不会因此介意。只要你愿学,我便愿教。”
再后来的每一个日子,他眼见这个女孩披星戴月而来,脚踏晨辉而去,学会掩盖情绪,敛尽锋芒只为一朝出鞘。
十年一晃而过,她早就习惯以骄矜恣意的魏蓉裳掩藏自己的情绪,他也已至不惑之年了。
魏尘轻叹一口气,想起每年他过生辰的时候,桌上静默放着的礼物。没有留名,可他知道,阿裳来过。
本该是安静的性子,却要以恣意飞扬的模样示人。
这样好的一个孩子,他早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
无论过去如何,但愿此行,能让她得偿所愿。
一只燕子似乎惋惜着春的流逝,盘旋在树梢不肯飞去,扑扇翅膀的轻响惊动了昏昏欲睡的柏树。
群芳凋尽,柳枝衰颓。到处是被风吹落的残花败蕊,有的已化成暗黄的花泥,躲在隐僻的角落,静静等待着最后的消散。
玉晴山上,云烟缭绕,只有荼靡正开。几片花瓣随风落下,轻纱一样薄薄地拂在斑驳的树影里。有诗云:“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靡在暮春初绽,等它凋零之时,夏季也已经过半,即将走到尽头。
远处,一片粉墙黛瓦半隐在竹林的青绿之中,一挂瀑布飞溅而下,水花撒在半空,颗颗如同玲珑剔透的水晶碎钻。
玉麒麟香炉缓缓吐出缥缈的烟雾,淡淡的清香与荼靡香气相融,渐渐笼罩了小小的亭子。此亭名唤点翠亭,多年藏于后山深处,浑身长满了青苔,得了此名,也算是贴切。
一把七弦琴横置桌上,檀木制成的琴身乌黑古朴,通体泛着柔和的光泽,琴颈处更篆刻有“幽萝”二字,精妙绝伦,一看便是上上佳品。
少顷,琴弦“铮”地被拨动,凝肃的气劲呼啸而出,地上的花瓣当即碎裂开来。
琴弦之上的手却是未停,就着刚才的余响信信拨弹几下,转而奏起了一首较柔和的曲子。曲调十分空灵,正如此琴的名字,幽泉过处,烟聚萝缠,落下琴音也是如流水般清澈,似与隐隐约约的远山相应和。
这后山中只余琴响,悠远而缥缈,苍山与青天相接,蕴含着淡淡禅意,似真似幻,丝丝缕缕的灵气萦绕亭中,真是好一个仙境盛景。
一曲弹罢,温绫伸手止住琴弦颤动,指尖轻轻划过如玉般润泽的琴面。
轻灵的扇翅声传来,一只白色信蝶翩跹至她手中,化作两行小字:“各宗门弟子已至,速来连云阁。”
默然片刻,她才记起今日是各宗门弟子集结下山之日。
下山是为了平各处妖乱。这两年来,各地大都粮食欠收,天灾不断,百姓怨声载道,怨气凝聚成妖,祸乱百姓。各宗掌门多次商议,决定将门中弟子派去平乱,一则为了让他们丰富经验,二则也存了些考校之意,若有出色者堪当大任,便可筛选出来为宗门所用。
是了,下山是个绝佳的机会。十年来旧梦缠身,真相隐而不现,正好借此彻查。
不过,十年藏锋,眼下就算是要下山,分配的任务也定是与那些低阶弟子一道杀些走尸或者小妖,探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只能小小地激那些长老们一把,让他们主动将她划至高阶弟子之列了。
温绫敛眸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已经知晓,两行小字重又变为信蝶,振翅飞走了。她将琴收至乾坤袋内,熄灭香炉,向西边小径疾行而去。
连云阁内,一面巨大的水镜悬于众人面前,镜中光景变换了几次,都是妖物残害百姓的情形。这些妖物妖力极强,已连续伤了上百人。掌门和长老们担心贸然出手误伤无辜,皆敛眉不语、神色凝重,弟子们则聚在一起,窸窸窣窣讨论着。
白裳的少女就在此时推门而入,弟子令牌分明悬在腰间,行走如风,见了掌门却不行礼,就这么大剌剌地掠至人群中间。
讨论声霎时止住了,一些胆大的弟子悄声向同伴求证:“这便是那个无法无天的栖云台五弟子魏蓉裳?”同伴亦压低声音答道:“对啊,是不是同传闻中一样骄狂无礼?”
她似乎并不管他人如何说道,自顾自探头瞟了一眼镜中内容,然后嘻嘻地笑道:“吓,我道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叫你们一个个都这般的愁眉苦脸。几个小妖作乱罢了,你们这些人修炼这么多年,还怕这些小喽啰啊?这还要你们专门来商议,直接下山斩了便是,犯得着这么大眼对小眼吗?”
此话专横自傲,半分面子也不给人留,各个掌门闻言,面色皆有些不好。站在她身前的栖云台掌门魏尘微微侧头,投来一个警示的眼神,低斥道:“阿裳,休得胡闹!”
温绫却恍若未闻,继续摇头晃脑:“这些个小妖作乱,平定下来轻松得很,何必如此费神。要我说,此次下山毫无难度可言,不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嘉奖,还能顺道去山下酒楼喝一顿天下一绝的荔枝绿,真是妙极妙极……”
“放肆!身为宗门弟子,竟如此狂妄,进门不行礼不说,还不顾门规要去私自喝酒,魏掌门怎的教出你这么一个顽徒!”
金阳陈氏的长老陈飞蓬负责此次弟子的任务分配,最不能容忍弟子逾越门规、冲撞长辈,见到她如此冲撞,便按捺不住开口训斥,看向她的目光带着不满。
温绫见陈飞蓬只是呵斥,并无其他动作,便不嫌事大地继续激他道:“我这可是实话实说。我派向来高手云集,若我栖云台弟子连这等妖物都降不住,那其他不如我们的宗门能否扛得住,我可就不敢恭维了。”
人群当即哗然。她抬眼轻蔑地扫视周围一圈,有几个沉不住气的弟子当即面色通红地瞪了回来,梗着脖子要同她对质一番。
魏尘目光微凝,见她执意挑衅,心念一转,没有多言,只温和笑道:“各位可莫伤了和气。我这徒儿素来直率,也怪我平日里惯着她的脾气把她宠坏了,下了各位的面子。回头我定好好教训她,叫她知道些好歹。”
魏尘为人谦和礼让,这几句话下来,众人也就平息不少。
陈长老却没打算放过她,森然看着她道:“好好好,既然你如此有能耐,我便要看看你到了平芷公主墓里,还有没有这个资格这样跟长辈说话。”
他抓起落在一旁的长老判笔,“哧”地把“魏蓉裳”三个字从低阶弟子的名单中划掉,换到高阶弟子行列中来。
旁人他不知道,这个魏蓉裳几斤几两他却是清楚的,天资奇差无比,入门十年,连御剑飞行都勉勉强强,好不容易才结了丹,那点灵力保住自己都艰难,何来多余修为斩妖?把她划到负责公主墓的一群人里,就是要叫她心服口服,从此不敢再生事端。那些高阶弟子虽会护着她,但她到底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吓一吓自然也就收敛了。
温绫见他挥笔,知道事成,顿时松一口气,面上却还做出沮丧模样:“公主墓中走尸妖物不知有多少,机窍也多如牛毛,我砍一砍小妖做做样子也就算了,您让我一个才结丹几个月的小辈去这种地方,不是故意刁难我吗?”
聚在水镜旁的一众弟子登时面上显出不屑之色。这姑娘该有十六岁了罢,却说自己才结丹。结丹的年纪,十一二岁正好,很多人没到这个年纪就已结丹,她比人家晚了四五年,还好意思当众说出口。他们不远万里来到玉晴山,乍一见她盛气凌人,本以为她是仗着修为高才压人一头,没承想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破。
陈飞蓬冷哼一声:“我道你有多么高修为,胆敢如此放肆,却只知道纸上谈兵、虚张声势,简直是缩头乌龟一个。”他将判笔砸在案上,笔尖划过桌面,显出浅浅一道墨痕。他盯着温绫,室内威压陡然上升:“我就是要挫一挫你的锐气,你不想去,由不得你。”
他自诩桃李满天下,可从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学生,屡次口吐狂放之言,一点不将长辈放在眼里。本来念着和魏尘的交情,不想当众拂他面子,可此女实在太跳脱顽劣,他若不管,恐怕她就要狂上了天去。
正好借这次下山,叫她把这泼皮德行改了,省得又在跟前晃,气得他心烦。
他一番考虑,自认为再妥帖不过,一瞧魏蓉裳惨白的脸色,似被吓得不轻,心下顿时舒爽不少,皱着眉挥袖离去。
魏尘扶住“摇摇欲坠”的白裳少女。她哭丧着一张脸,眼中却不见半分悲色,双手捂脸之余,还透过指缝狡黠地朝他瞥了一眼。
商议已定,水镜消散,弟子们开始准备下山事宜。魏尘把温绫唤至书房,将早已准备好的灵木身份牌递给她。她不发一语地接过,卸下原本的白玉令牌,两指拈起木牌系带,佩在腰上。
一只山雀轻快地掠向窗棂,投下一个小小的影子,只停了一瞬,又飞去了。
他看着那一双伤痕满布的手,默了半晌,还是问道:“拿到凌霄琉璃盏,有几分把握?”
“……”
温绫闻言,微微愣住。平芷公主的墓在鸢都,而此盏是墓中的随葬品之一。它在寻常人手中就是一个普通器皿,但若修士得到,便具有修补魂魄、重唤记忆之能。她早前在藏书阁偶然翻看到古籍记载,故而有些印象。然,她引陈长老修改名单,只为查清温家旧案,并不是要取什么墓中宝物。
她目光落在魏尘斑白的鬓角上,略一联想,心下一动。彼时才从维扬死里逃生,她尚还不懂如何伪装,见人就如同刺猬一般竖起尖刺,拒人于千里之外。尽管魏尘替她给若岚下葬,并以元神作保不会伤她骗她,她也还是处处防备,自未告诉他真实身份,只拿记忆丢失,要凭身上之物寻找双亲搪塞过去。
可这无非是信口之言,这么多年,没有任何人对此起疑。温家当年案发,血腥恐怖,人人自危,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姑娘何去何从。况且娘亲把她护得极好,她平日出门都戴面具、用假身份,若岚当年带她走的时候,用了一具与她身量相近的女尸替她,无人识得她真面目,单是知道温家有一个独女而已,自然想不到如今的魏蓉裳就是当年的温绫。
无人问她从何处来,故此这话她只对师父说过,时间一久连她自己都快忘却了,师父竟还记得,以为她此去一趟,是要借琉璃盏寻回记忆中的“双亲”。
温绫垂眸遮住眼中翻涌情绪,长睫微颤,再抬首时却已重新向魏尘扬起没心没肺的一个笑:“师父可不要小瞧我。你徒弟命格硬,旁人轻易奈何不得,阎王老爷更不敢随便收。这琉璃盏我定会拿到,还全须全尾地回来。”
魏尘听罢,知道是没什么大碍了,便摆摆手道:“那就去吧。你虽修为没问题,墓中机关却很多,千万小心。”温绫弯了弯唇,转身告退。
他望着她离去,初见这姑娘的情形忽地又浮现眼前。
女孩浑身花猫一样黑一道白一道,只有一双眼睛极静极亮,但毫无小孩子的童真稚气,却冷寒肃杀,暗挟风雪劲意。六岁的年纪,竟有这样冷的眼睛,淡漠疏离,看人的时候,眼尾上挑,凌厉的眼神迸射而出,直盯得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眼神,若非经历刻骨之痛,绝不会出现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
他门中尚无女弟子,便蹲下询问她姓甚名谁,愿不愿意拜他为师。
她戒备地看着他,攥紧乾坤袋,直到看见他以元神为誓,方说出一句:“我无姓名,记忆全失,身无长物,只是肉体凡胎一个,这样你也愿收我为徒吗?”
他轻声道:“没有姓名,再取便是。记忆全失,再寻便是。我门下多数弟子入门前也并无天资,不会因此介意。只要你愿学,我便愿教。”
再后来的每一个日子,他眼见这个女孩披星戴月而来,脚踏晨辉而去,学会掩盖情绪,敛尽锋芒只为一朝出鞘。
十年一晃而过,她早就习惯以骄矜恣意的魏蓉裳掩藏自己的情绪,他也已至不惑之年了。
魏尘轻叹一口气,想起每年他过生辰的时候,桌上静默放着的礼物。没有留名,可他知道,阿裳来过。
本该是安静的性子,却要以恣意飞扬的模样示人。
这样好的一个孩子,他早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
无论过去如何,但愿此行,能让她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