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日,白雪皑皑,入目皆是雪色。
园中腊梅枝上素裹银装,两只麻雀自远方而来停立于枝头,时而翘首,时而鸣啼,一片安详静好。
吏部侍郎府中,西南角的一处院落正房里,江竹漓亭亭立于窗边,右手执笔侧目临摹着窗外寒梅丹青。
微微寒风携夹着冬日凉意遛进屋内,轻掀起她几缕额前碎发,她自岿然不动,神态娴静,眉目清冷。
“小姐,外头大雪方停,寒气正浓着,怎的不稍晚些再出去绘丹青?”侍女荷月进屋便瞧见她鼻尖被风吹得通红,遂拿了件紫梅色裘衣为她披上,而后转去将角落里的地龙烧大了些。
江竹漓垂首执笔蘸墨,专心在宣纸上点下最后一笔朱砂,这才搁笔拢了拢裘衣,答道:“时节如流,岁月不居。此时景色我观之悦目,异时焉能一致。”
两只麻雀互相嬉戏,引得枝头落雪簌簌洒落,稍时便扑棱着翅膀冲上天空,消失在天色中。
江竹漓收回视线,转身行至罗汉塌旁坐下,自顾倒了杯热茶。
荷月烧完地龙便去将窗户关上,转身拿来一个暖手炉给她。
热茶入腹,手中又拥着暖炉,江竹漓僵冷的身体总算是渐渐暖了起来。
这时房门开合,侍女杏月提着食盒入内,朝江竹漓行礼,唤了声“小姐”,便听荷月催促她快些将饭菜摆好。
江竹漓拥着暖炉起身走到饭桌旁坐下,掀眸瞧见小丫头嘟着嘴,满脸写着“不悦”二字,问道:“杏月,方才可是遇见何事了?”
“没遇见何事,倒是遇见了某人。”
“嗯?”江竹漓略好奇问,“遇见了何人?”
“当然是赵世……”
“杏月!”
荷月出声打断,杏月这时才想起早些时候荷月对她的嘱咐,恍如从梦中惊醒般止了话,垂首默默布置饭菜,不敢抬头。
荷月气恼杏月不记事,才多久就将她的话抛在脑后。
她小心地睨了眼江竹漓的神色,瞧不出异样方稍稍安下心。
江竹漓知晓侍女们是担忧自己,遂才瞒着,并未责怪,沉默须臾后她道:“你们不必如此杯弓蛇影,我同他并未有媒妁之言,不过早年间长辈的口头之诺罢了。”
荷月年岁稍长,性子沉稳藏得住话。而杏月方满豆蔻之岁,正是率真的年纪,闻言便像开了话口,顾不得荷月叮嘱,愤愤然道:“可是小姐,从前上赶着允诺要娶您的是他,您为等他再过两年便至桃李了,眼下与大小姐不清不楚算何事?亏得他还是侯门子弟,真是有辱斯文、败絮其中……”
江竹漓听她这番评价不由蹙眉正色,厉声呵斥:“杏月,可是平日我太过纵你了!”
杏月被斥得霎时噤了声。
江竹漓教导道:“隔墙有耳,祸从口出,高门府邸更需谨言慎行,万不可给人落下话柄。”
杏月垂首应道:“是,杏月省得了。”
话应得快,江竹漓深知她的性子,只怕根本没听进去几分,不由叹了气,语气缓了些许:“你且下去反省,想明白了再来见我。这些饭菜撤了吧,暂时没胃口。”
荷月还想劝解,便见江竹漓径直起身绕过屏风进了内室,只好就此作罢,依言行事。
一阵响动后,屋内静了下来。
江竹漓侧躺在塌上,盯着内壁发呆,思绪渐渐飘走——她与安阳侯世子赵珏乃是青梅竹马。
安阳侯敬仰她外祖父儒学造诣,曾与之口头允诺待日后她及笄,赵珏及冠,两家便结为姻亲。
可如今她快至桃李年华,安阳侯府也未见半分提亲的意思,倒是纵容着赵珏渐渐同她疏远,与长姐亲密。
要说舍不得心生怨怼,倒也不至于。她对赵珏也不过稍有好感不抵触罢了。
外祖致仕、母亲病逝,她没了背景只是一个普通庶女,身上无利可图,趋利乃人之常情,安阳侯府的疏远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她如今踽踽独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庶女,除了任人宰割还能有什么命运?
将来是未知的,同时也是江竹漓害怕的。往后的不定数无法预料,她的命运又该是何去何从?
日月斗转,天际掀开日幕。
昨日未用晚膳,江竹漓一早便饥肠辘辘醒来,唤来荷月布膳用过后,这会儿正倚靠在窗边罗汉塌上观书。
角落地龙燃得正旺,四脚小案上的莲花样盖石熏炉里点着香,炭火味淡了许多。
少顷,院外听得有人来报,说书房老爷请二小姐前往一叙。
江竹漓置了书,披上御寒披风在荷月的陪同下出了门。
书房内,江荣坐在案前翻阅吏部文书,听得下人禀报江竹漓到了,下意识合了文书压在书卷下。
“竹漓来了。”
这声名字唤得及为生疏。
江竹漓颔首礼罢,道:“父亲寻女儿来所谓何事?”
闻言,江荣微微拧眉。他虽才官至吏部侍郎,然盖因为太后一党,在吏部中备受人恭维讨好,声势比吏部尚书有过之而无不及。谁人见他不是先奉承几句?
倒是他的这个庶女……
江荣仔细打量了江竹漓一番,目光落在她那张与亡妾几乎别无二致的脸上时,脑中便不由浮现一个袅袅婷婷、眉目淡漠,恍若脱尘绝情仙子般的身影。
可在他眼中,只看见了无趣与伪清高,就同江竹漓的外祖父那般!
眉心沟壑愈深了些,本欲详装慈父的江荣,柔和的语气瞬时变得强硬,其中还多了几分不耐。
他开门见山道:“而今你已及笄两年多了,婚事还没个动响,你可有何打算?”
江竹漓与赵珏的事全府上下几乎人尽皆知,而眼下江荣问这话只字不提安阳侯府,其心昭然若是。
江竹漓顺着话口道:“女儿鲜少同外男接触,婚姻之事未有打算,一切全凭父亲做主。”
闻言赵珏满意了些,看江竹漓也顺眼些许。
他道:“如此为父便给你寻门婚事,你母亲走得早,这么些年为父政务繁忙,也鲜少顾得你。”
江竹漓垂首不语,纤长的眼睫扑朔着,掩下清眸里的晦明情绪。
她不答,江荣便以为这是应了,严肃的脸上难得现出一点笑意:“你可听闻过蜀孝王?”
江竹漓答:“未曾。”
江荣便道:“无妨,过几日他便回京觐见皇上,一齐过上元佳节。彼时为父再做引荐,你去见见。”
江竹漓乖顺应下,要说的事已说完,江荣便也不留她,将人打发了去。
天际又开始下雪,一直守在院外的荷月见江竹漓出来,忙支起伞为她避雪。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路过府中花园,园中花草上落满了雪,耐不住雪的重量被压弯了腰肢,像是再积压一点便会折过去般。
倏然,主仆俩打不远处听见男女嬉笑声,江竹漓脚步一顿,荷月望着前方,哑着嗓子唤了声:“赵世子……”
赵珏显然也没想到会在此处遇见江竹漓,原本晃着纸伞嬉闹的手一顿,站在原地同江竹漓遥遥对望。
同她嬉闹的女子尚未注意到有人过来,见赵珏停下便循着他的视线望过去。
“二妹妹?”
一声“二妹妹”拉回江竹漓的思绪,她轻阖眼皮,瞬息又掀起,再抬头时又变回那个波澜不惊的江二小姐。
江竹漓领着荷月上前,行至二人面前停下,语气轻缓地道:“见过姐姐,赵世子。”
“你我姐妹间不必多礼。”江竹瑶虚扶起她,“二妹妹是从爹爹那儿来?”
“是,父亲寻我去说些事。”
“嗯?”江竹瑶尾音微扬,似姐妹情深般上前挽住江竹漓纤细的手臂,打趣笑道,“爹爹可是寻你说你的婚事。”
“正是,姐姐如何知晓?”
“自是爹爹来娘亲房中提起时,我恰好听到的。”江竹瑶说着,又眸光流转至原地站着沉默不语的赵珏身上。
她道:“含玉哥哥,爹爹要给二妹妹说门好亲事,听闻对方还是个王爷,你同二妹妹打小相识,异日可莫要忘记好好祝贺一番才是。”
赵珏强颜欢笑,依言附和:“那是定然,我同漓儿关系这般好,怎会忘记。”
江竹漓正忧事乱心,没多少闲功夫陪他们做戏,待赵珏话语一毕,便抢过话口道:“姐姐,近日我染了些风寒,不能在外多留。先行回去,姐姐与赵世子玩得尽兴。”
言罢也不管他二人会作何想,领着荷月自顾踏雪而去。
回到房中,江竹漓方卸下披风不多时,荷月便来报说赵珏来了。
江竹漓不想引人口舌,拥着暖炉径直来到院外相见。宽阔敞亮,避嫌刚好。
赵珏等在院外,仰头无聊似的望着越过墙头而出的梅花。听见细碎的脚步声后,扭头看了过去。
见江竹漓穿得单薄,下意识一边柔声数落,一边褪下氅衣要给江竹漓披上:“不是说染了风寒吗?怎的出来也不穿厚实些……”
江竹漓在他上前靠近时毫不掩饰地后退了一步,拿着氅衣的双手忽而僵在半空,二人一阵静止。
须臾后,赵珏放下双臂,将氅衣挂在臂弯,看向江竹漓道:“漓儿,你可是见着我与瑶瑶嬉闹,生气了?”
江竹漓闻言摇头:“并未,我同世子无任何瓜葛,为何会生气?”
赵珏只当她在嘴硬,哄道:“好好好,我们漓儿素来不是小气之人。”
接着想起来的目的,稍微正色,问:“漓儿,方才瑶瑶说……你爹给你寻了门亲事是怎么回事?”
江竹漓单单“嗯”了声。
赵珏顿时神色慌张起来:“对方是谁?可已下聘?”
江竹漓如实回答:“还尚未,待过了上元节,父亲让我去见见。”
“那便好。”赵珏登时松了一口气,他低头看着江竹漓 ,眸光深情不已,“漓儿,你放心,我会去同你爹爹说说,取消这门亲事的。”
江竹漓清眸里没有因这句话出现多余的波动。
书房里,江荣问她是否听闻过蜀孝王,她回答未曾听闻。
诚然,她撒了谎。
娘亲尚在时,总是会与她说许多东西。
上到朝堂局势、儒家学识,下到江湖异闻、英雄传记。
她的娘亲总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旁的母亲会教女儿何为女诫、何为三从四德,而她的娘亲却告诉她,即使身为女子也该有自己的主见,天下大事不只属于男子,它属于活在一片山河里的每一个人。
故而江竹漓听闻过蜀孝王这个人,论辈分,他当是现今圣上的叔祖。
虽为皇室,可他本人却声名狼藉,品行低下,最恶心的便是他虐待稚女的癖好,虽然这怪癖不足外人道,但在高门中或多或少有些风言风语。
江荣想叫她嫁给这么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其心可诛,枉为人父!
她倏尔抬眸望向赵珏,眼中多了平日没有的凌厉,有些咄咄逼人:“你会娶我吗?”
赵珏有一瞬错愕:“我……”
虽仅瞬息,江竹漓还是捕捉到他眼中转瞬即逝的犹豫,顿时心中清明。
——赵珏,不是她暗室逢灯的光。
江竹漓敛去情绪,身上透着股疏离意味。
她垂眸道:“世子回去吧。”
“漓儿……”赵珏似想说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
江竹漓微微屈膝:“民女身子渐乏,世子请回。”
而后转身,只留一道清冷出尘的踽踽背影,与天地融为一色,消失在赵珏眼中。
园中腊梅枝上素裹银装,两只麻雀自远方而来停立于枝头,时而翘首,时而鸣啼,一片安详静好。
吏部侍郎府中,西南角的一处院落正房里,江竹漓亭亭立于窗边,右手执笔侧目临摹着窗外寒梅丹青。
微微寒风携夹着冬日凉意遛进屋内,轻掀起她几缕额前碎发,她自岿然不动,神态娴静,眉目清冷。
“小姐,外头大雪方停,寒气正浓着,怎的不稍晚些再出去绘丹青?”侍女荷月进屋便瞧见她鼻尖被风吹得通红,遂拿了件紫梅色裘衣为她披上,而后转去将角落里的地龙烧大了些。
江竹漓垂首执笔蘸墨,专心在宣纸上点下最后一笔朱砂,这才搁笔拢了拢裘衣,答道:“时节如流,岁月不居。此时景色我观之悦目,异时焉能一致。”
两只麻雀互相嬉戏,引得枝头落雪簌簌洒落,稍时便扑棱着翅膀冲上天空,消失在天色中。
江竹漓收回视线,转身行至罗汉塌旁坐下,自顾倒了杯热茶。
荷月烧完地龙便去将窗户关上,转身拿来一个暖手炉给她。
热茶入腹,手中又拥着暖炉,江竹漓僵冷的身体总算是渐渐暖了起来。
这时房门开合,侍女杏月提着食盒入内,朝江竹漓行礼,唤了声“小姐”,便听荷月催促她快些将饭菜摆好。
江竹漓拥着暖炉起身走到饭桌旁坐下,掀眸瞧见小丫头嘟着嘴,满脸写着“不悦”二字,问道:“杏月,方才可是遇见何事了?”
“没遇见何事,倒是遇见了某人。”
“嗯?”江竹漓略好奇问,“遇见了何人?”
“当然是赵世……”
“杏月!”
荷月出声打断,杏月这时才想起早些时候荷月对她的嘱咐,恍如从梦中惊醒般止了话,垂首默默布置饭菜,不敢抬头。
荷月气恼杏月不记事,才多久就将她的话抛在脑后。
她小心地睨了眼江竹漓的神色,瞧不出异样方稍稍安下心。
江竹漓知晓侍女们是担忧自己,遂才瞒着,并未责怪,沉默须臾后她道:“你们不必如此杯弓蛇影,我同他并未有媒妁之言,不过早年间长辈的口头之诺罢了。”
荷月年岁稍长,性子沉稳藏得住话。而杏月方满豆蔻之岁,正是率真的年纪,闻言便像开了话口,顾不得荷月叮嘱,愤愤然道:“可是小姐,从前上赶着允诺要娶您的是他,您为等他再过两年便至桃李了,眼下与大小姐不清不楚算何事?亏得他还是侯门子弟,真是有辱斯文、败絮其中……”
江竹漓听她这番评价不由蹙眉正色,厉声呵斥:“杏月,可是平日我太过纵你了!”
杏月被斥得霎时噤了声。
江竹漓教导道:“隔墙有耳,祸从口出,高门府邸更需谨言慎行,万不可给人落下话柄。”
杏月垂首应道:“是,杏月省得了。”
话应得快,江竹漓深知她的性子,只怕根本没听进去几分,不由叹了气,语气缓了些许:“你且下去反省,想明白了再来见我。这些饭菜撤了吧,暂时没胃口。”
荷月还想劝解,便见江竹漓径直起身绕过屏风进了内室,只好就此作罢,依言行事。
一阵响动后,屋内静了下来。
江竹漓侧躺在塌上,盯着内壁发呆,思绪渐渐飘走——她与安阳侯世子赵珏乃是青梅竹马。
安阳侯敬仰她外祖父儒学造诣,曾与之口头允诺待日后她及笄,赵珏及冠,两家便结为姻亲。
可如今她快至桃李年华,安阳侯府也未见半分提亲的意思,倒是纵容着赵珏渐渐同她疏远,与长姐亲密。
要说舍不得心生怨怼,倒也不至于。她对赵珏也不过稍有好感不抵触罢了。
外祖致仕、母亲病逝,她没了背景只是一个普通庶女,身上无利可图,趋利乃人之常情,安阳侯府的疏远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她如今踽踽独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庶女,除了任人宰割还能有什么命运?
将来是未知的,同时也是江竹漓害怕的。往后的不定数无法预料,她的命运又该是何去何从?
日月斗转,天际掀开日幕。
昨日未用晚膳,江竹漓一早便饥肠辘辘醒来,唤来荷月布膳用过后,这会儿正倚靠在窗边罗汉塌上观书。
角落地龙燃得正旺,四脚小案上的莲花样盖石熏炉里点着香,炭火味淡了许多。
少顷,院外听得有人来报,说书房老爷请二小姐前往一叙。
江竹漓置了书,披上御寒披风在荷月的陪同下出了门。
书房内,江荣坐在案前翻阅吏部文书,听得下人禀报江竹漓到了,下意识合了文书压在书卷下。
“竹漓来了。”
这声名字唤得及为生疏。
江竹漓颔首礼罢,道:“父亲寻女儿来所谓何事?”
闻言,江荣微微拧眉。他虽才官至吏部侍郎,然盖因为太后一党,在吏部中备受人恭维讨好,声势比吏部尚书有过之而无不及。谁人见他不是先奉承几句?
倒是他的这个庶女……
江荣仔细打量了江竹漓一番,目光落在她那张与亡妾几乎别无二致的脸上时,脑中便不由浮现一个袅袅婷婷、眉目淡漠,恍若脱尘绝情仙子般的身影。
可在他眼中,只看见了无趣与伪清高,就同江竹漓的外祖父那般!
眉心沟壑愈深了些,本欲详装慈父的江荣,柔和的语气瞬时变得强硬,其中还多了几分不耐。
他开门见山道:“而今你已及笄两年多了,婚事还没个动响,你可有何打算?”
江竹漓与赵珏的事全府上下几乎人尽皆知,而眼下江荣问这话只字不提安阳侯府,其心昭然若是。
江竹漓顺着话口道:“女儿鲜少同外男接触,婚姻之事未有打算,一切全凭父亲做主。”
闻言赵珏满意了些,看江竹漓也顺眼些许。
他道:“如此为父便给你寻门婚事,你母亲走得早,这么些年为父政务繁忙,也鲜少顾得你。”
江竹漓垂首不语,纤长的眼睫扑朔着,掩下清眸里的晦明情绪。
她不答,江荣便以为这是应了,严肃的脸上难得现出一点笑意:“你可听闻过蜀孝王?”
江竹漓答:“未曾。”
江荣便道:“无妨,过几日他便回京觐见皇上,一齐过上元佳节。彼时为父再做引荐,你去见见。”
江竹漓乖顺应下,要说的事已说完,江荣便也不留她,将人打发了去。
天际又开始下雪,一直守在院外的荷月见江竹漓出来,忙支起伞为她避雪。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路过府中花园,园中花草上落满了雪,耐不住雪的重量被压弯了腰肢,像是再积压一点便会折过去般。
倏然,主仆俩打不远处听见男女嬉笑声,江竹漓脚步一顿,荷月望着前方,哑着嗓子唤了声:“赵世子……”
赵珏显然也没想到会在此处遇见江竹漓,原本晃着纸伞嬉闹的手一顿,站在原地同江竹漓遥遥对望。
同她嬉闹的女子尚未注意到有人过来,见赵珏停下便循着他的视线望过去。
“二妹妹?”
一声“二妹妹”拉回江竹漓的思绪,她轻阖眼皮,瞬息又掀起,再抬头时又变回那个波澜不惊的江二小姐。
江竹漓领着荷月上前,行至二人面前停下,语气轻缓地道:“见过姐姐,赵世子。”
“你我姐妹间不必多礼。”江竹瑶虚扶起她,“二妹妹是从爹爹那儿来?”
“是,父亲寻我去说些事。”
“嗯?”江竹瑶尾音微扬,似姐妹情深般上前挽住江竹漓纤细的手臂,打趣笑道,“爹爹可是寻你说你的婚事。”
“正是,姐姐如何知晓?”
“自是爹爹来娘亲房中提起时,我恰好听到的。”江竹瑶说着,又眸光流转至原地站着沉默不语的赵珏身上。
她道:“含玉哥哥,爹爹要给二妹妹说门好亲事,听闻对方还是个王爷,你同二妹妹打小相识,异日可莫要忘记好好祝贺一番才是。”
赵珏强颜欢笑,依言附和:“那是定然,我同漓儿关系这般好,怎会忘记。”
江竹漓正忧事乱心,没多少闲功夫陪他们做戏,待赵珏话语一毕,便抢过话口道:“姐姐,近日我染了些风寒,不能在外多留。先行回去,姐姐与赵世子玩得尽兴。”
言罢也不管他二人会作何想,领着荷月自顾踏雪而去。
回到房中,江竹漓方卸下披风不多时,荷月便来报说赵珏来了。
江竹漓不想引人口舌,拥着暖炉径直来到院外相见。宽阔敞亮,避嫌刚好。
赵珏等在院外,仰头无聊似的望着越过墙头而出的梅花。听见细碎的脚步声后,扭头看了过去。
见江竹漓穿得单薄,下意识一边柔声数落,一边褪下氅衣要给江竹漓披上:“不是说染了风寒吗?怎的出来也不穿厚实些……”
江竹漓在他上前靠近时毫不掩饰地后退了一步,拿着氅衣的双手忽而僵在半空,二人一阵静止。
须臾后,赵珏放下双臂,将氅衣挂在臂弯,看向江竹漓道:“漓儿,你可是见着我与瑶瑶嬉闹,生气了?”
江竹漓闻言摇头:“并未,我同世子无任何瓜葛,为何会生气?”
赵珏只当她在嘴硬,哄道:“好好好,我们漓儿素来不是小气之人。”
接着想起来的目的,稍微正色,问:“漓儿,方才瑶瑶说……你爹给你寻了门亲事是怎么回事?”
江竹漓单单“嗯”了声。
赵珏顿时神色慌张起来:“对方是谁?可已下聘?”
江竹漓如实回答:“还尚未,待过了上元节,父亲让我去见见。”
“那便好。”赵珏登时松了一口气,他低头看着江竹漓 ,眸光深情不已,“漓儿,你放心,我会去同你爹爹说说,取消这门亲事的。”
江竹漓清眸里没有因这句话出现多余的波动。
书房里,江荣问她是否听闻过蜀孝王,她回答未曾听闻。
诚然,她撒了谎。
娘亲尚在时,总是会与她说许多东西。
上到朝堂局势、儒家学识,下到江湖异闻、英雄传记。
她的娘亲总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旁的母亲会教女儿何为女诫、何为三从四德,而她的娘亲却告诉她,即使身为女子也该有自己的主见,天下大事不只属于男子,它属于活在一片山河里的每一个人。
故而江竹漓听闻过蜀孝王这个人,论辈分,他当是现今圣上的叔祖。
虽为皇室,可他本人却声名狼藉,品行低下,最恶心的便是他虐待稚女的癖好,虽然这怪癖不足外人道,但在高门中或多或少有些风言风语。
江荣想叫她嫁给这么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其心可诛,枉为人父!
她倏尔抬眸望向赵珏,眼中多了平日没有的凌厉,有些咄咄逼人:“你会娶我吗?”
赵珏有一瞬错愕:“我……”
虽仅瞬息,江竹漓还是捕捉到他眼中转瞬即逝的犹豫,顿时心中清明。
——赵珏,不是她暗室逢灯的光。
江竹漓敛去情绪,身上透着股疏离意味。
她垂眸道:“世子回去吧。”
“漓儿……”赵珏似想说什么,却只是张了张嘴。
江竹漓微微屈膝:“民女身子渐乏,世子请回。”
而后转身,只留一道清冷出尘的踽踽背影,与天地融为一色,消失在赵珏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