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愔他们的坐骑都是万里挑一的神驹,刚才又已经吃饱喝足,自然四蹄生风,不到一炷香的时辰便来到了巍峨耸立的府城门前,为首的常洛和杨甲伏坐在马背上,速度丝毫不减,带着于愔和青芷从洞开的城门中间一掠而过。
云南府城是第一任黔国公沐英主持修建,位于盘龙江的西岸,以城北的五华山为中心向南延伸,从北麓五华山门,经四牌坊、三牌坊直抵南门,这一条南北贯通的街道为城中主街,名为正义街,修得宽阔笔直,两旁旗幌招展,酒肆商铺林立,是云南府城首屈一指的繁华商街,只不过此时天色将晚,街上并无太多行人,显得有两分寥落。
几人沿着正义街向北疾驰片刻,为首的常洛一勒马缰,在一处庄严肃穆的府第门前停了下来,于愔便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沐府到了,他好奇地抬头打量,这座在云南乃至整个大明威名赫赫的府邸竟是意外的简净朴素,没有五开的朱红大门,也没有高高的白玉长阶,只有门头牌匾上太祖御笔亲赐“敕造黔国公府”六个鎏金大字,彰显着这座府邸无与伦比的皇宠恩信和超然地位。
虽然沐家家主的爵位是国公,但因为世代镇守云南已近百年,沐家在当地有着无与伦比的威信和影响力,老百姓私底下都称国公府为沐王府。
沐王府依制而建,以中轴对称构成两路多进院落,布局规整,端方有序。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既有云南特色建筑的精致雅韵,又不乏内地皇家风格的大气磅礴。常洛一边带着于愔匆匆往里走,一边朝她解释道:“沐氏几代传承,人丁不旺,是以一直合府而居,只不过如今划分为东西两府,东府为琮少爷一家居住,西府为我们将军和瓒少爷的居所。”
由常洛和杨甲带领,几人穿过中庭,绕过几处回廊,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沐将军所在的主院——葳蕤轩。刚转过青石影壁,正在院子里着急踱步的几位将领模样的人齐刷刷扶剑望过来,一位年约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孩也奔上来,扯住满面尘霜的常洛急声问道:“怎么样?见到乐神医了吗?他肯不肯来为大哥治伤?”
常洛赶紧开口解释:“乐神医在云溪谷内,距离此地甚远,他年纪大了,又不便骑马赶路,正好神医的徒弟于姑娘在嵩明州采药,乐神医便飞鸽传书,命她前来先行为将军诊治,老神医随后就到。”
沐瓒这才留意到后面静静站立的两位女子,当先的一位肤色如脂,肌光胜雪,荆钗布裙,不施粉黛,只腰间的兰色如意丝绦上悬着一枚精致的白玉凤佩,对上沐瓒打量的神色,她毫不介意地挑挑眉,露齿一笑,灿若春晖,皎如秋月,沐瓒赶忙撇开眼,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屋里又急匆匆走出个年过半百的老者,看到院子里的于愔和青芷,微微一愣,才面带忧虑开口道:“这两位姑娘看着年纪尚轻,能治病救人吗?少爷的伤势沉重,诸多名医都不敢下手拔箭,万一中间出了差池,谁担待得起,我看倒不如等乐神医来,您说呢?二少爷?”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愔这才悠悠开口:“我师父到这至少需要三天,我是等得起,可是伤者怕是等不起。再说,你即使不相信我,也应该相信云溪谷的名声,不如先让我看看伤者,如果有把握我就为他医治,如果没有把握,那我也可以想办法让他捱到师父过来,诸位说是不是?”
沐瓒觉得这个安排甚是合理,当即点头应允,他虽年少,毕竟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管家福伯便不再说话,躬身引着于愔一行人进到屋中。
正堂是个两开间的大厅,当中地上放着四堆八座檀木透雕麒麟玫瑰椅,其上坐着几位锦衣华服的女眷,正面带忧虑窃窃私语,看到于愔进来,便不约而同地停下话头,向她投来好奇打量的目光。于愔来不及细看,脚步匆匆地随着福伯来到了里间,终于见到了昏睡在床上面色苍灰,半身浴血的伤患——沐家镇守云南的实际掌权者,右都督兼征南将军沐璘。
说起云南沐家的发迹史,在整个大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沐家先祖沐英从小就是孤儿,当年跟随太祖皇帝起兵,太祖皇帝与孝慈皇后看他小小年纪,双亲俱亡,便收他为义子。都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在那个风云际会,将星闪耀多如繁星的动乱年代,沐英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很快便脱颖而出,在军中崭露头角。后来更是跟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西攻川、藏,因功劳颇多,被封为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洪武十四年,又与永昌侯蓝玉跟随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第二年,太祖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在往后的八年里,沐英先后征讨降伏了曲靖亦佐酋长叛乱、平定普定、广南诸蛮和思伦发反叛。
沐英共得三子,长子沐春,次子沐晟和三子沐昂,沐英死后,其长子沐春袭西平侯爵,沐春病逝后并未留下子嗣,其弟沐晟袭封。沐晟比老爹更胜一筹,因征安南有功,被封黔国公,世袭罔替。沐晟之子沐斌死后,爵位按例应由其独子沐琮承袭,但沐琮当时还在襁褓,朝廷便下旨在沐琮成年袭爵前,由沐昂的曾孙,其从兄沐璘代镇云南,决断大小一切事务。
很难让人想象,宽榻上那位身形单薄的年轻男子便是偌大沐府的掌权人,云南百姓的守护神,
只见他眉心紧蹙,面如金纸,几位胡子花白,大夫模样的人围在床边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却谁也不敢轻动,正在为沐璘更换湿帕的粉裳女子听见脚步声转过身来,沐瓒摆摆手:“琼枝,这位是云溪谷的于姑娘,你让开,赶紧让她为大哥诊治。”
那粉裳女子咬咬唇,迟疑地让开位置,于愔在丫鬟搬来的圆凳上落座,一手搭在病患手腕上开始号脉,一手掀开衣服查看伤势,箭矢将将偏离心口右侧一寸位置,大半已经入肉,箭尾已被削断,外面只留少许箭头,伤口正缓慢地渗出鲜血,这伤势既险且重,怪不得那些大夫不敢贸然下手拔箭。
于愔又凝目诊了会脉,忽然眉尖微蹙,沐瓒看到她的脸色连忙开口问道:“怎么样?能治吗?”
于愔简短开口:“伤势看似凶险,但没伤到心脉,可治。”
屋子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愔站起身边净手边开口道:“屋子里留两人给我打下手,其他闲杂人等都出去。”
众人见她年纪轻轻,开口发号施令却不容置疑,自有一股沉稳淡定的威严,让人不得不凛然遵从,沐瓒也当机立断开口道:“福伯,您和琼枝留下照应,其余人等随我出去等候。”说罢带头朝外走去,余下的人鱼贯而出,一时间偌大的房间变得空空荡荡。
于愔扭头吩咐道:“青芷,准备开始,先给沐将军服一颗保心丹,把止血散和成泥敷在纱布上备用。”
青芷答应一声,手脚利索地打开药箱,取出针包、刀具、剪刀、纱布并几个瓶瓶罐罐整齐地排在桌面上。于愔先拿布巾把伤口周围的血迹擦干净,又以银针封住他周围的几道大穴止血,接过青芷递来的极薄极利的刀片在火上炙烤片刻,沉心静气,右手的刀片抵住箭头轻轻一剜,左手握住箭头利索一拔,登时血珠四溅,“铛”一声,一枚带着锋利倒刺和血槽的铁骨狼牙箭头被扔进一旁的铜盘上。
耳边一声闷哼,沐璘却还未醒来,她不顾身旁福伯焦急的呼唤,接过青芷递来的沾着药泥的纱布,紧紧按压在伤口上,足足过了一刻钟,等血完全止住才松开手,另换了一块干净纱布为沐璘包扎好伤口。
等一切料理停当,她这才有空安慰正在给沐将军擦汗,满面惶急的老仆:“无事,箭头已经取出,我开个方子,你赶紧熬药给他灌下去,过了今夜不发热,便再无凶险。”
青芷取过纸笔,按照于愔口述,埋头刷刷刷运笔如飞,待写毕吹干墨汁,交给早已等候在旁的小厮,那小厮不敢怠慢,捧着方子飞奔出去抓药。
于愔就着琼枝端出的清水慢条斯理净了手,踱到床头,视线扫过花楠小几上的一尊鎏金莲花纹五足熏炉,她饶有兴致地揭开炉盖,拈起一撮香灰,放到鼻尖轻轻嗅了嗅,点头赞道:“上好的沉水香,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
琼枝本在旁垂首侍立,闻言抬头觑了眼她的面色,细声开口问道:“姑娘,这香有什么问题吗?”
眼前的少女一袭粉红色水锦弹花纱衫,桃红绣花绫裙,一副小家碧玉的清秀可人容貌,于愔瞟了她一眼紧紧掐住的双手,轻笑着开口道:“这香没问题,就是将军用的药中有一味和这香相冲,伤好之前暂时不要用了。”
福伯现在恨不得把于愔的话奉为皋臬,闻言连忙点头,挥手叫来小厮把香炉收起来。
云南府城是第一任黔国公沐英主持修建,位于盘龙江的西岸,以城北的五华山为中心向南延伸,从北麓五华山门,经四牌坊、三牌坊直抵南门,这一条南北贯通的街道为城中主街,名为正义街,修得宽阔笔直,两旁旗幌招展,酒肆商铺林立,是云南府城首屈一指的繁华商街,只不过此时天色将晚,街上并无太多行人,显得有两分寥落。
几人沿着正义街向北疾驰片刻,为首的常洛一勒马缰,在一处庄严肃穆的府第门前停了下来,于愔便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沐府到了,他好奇地抬头打量,这座在云南乃至整个大明威名赫赫的府邸竟是意外的简净朴素,没有五开的朱红大门,也没有高高的白玉长阶,只有门头牌匾上太祖御笔亲赐“敕造黔国公府”六个鎏金大字,彰显着这座府邸无与伦比的皇宠恩信和超然地位。
虽然沐家家主的爵位是国公,但因为世代镇守云南已近百年,沐家在当地有着无与伦比的威信和影响力,老百姓私底下都称国公府为沐王府。
沐王府依制而建,以中轴对称构成两路多进院落,布局规整,端方有序。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结交错,曲折回旋,既有云南特色建筑的精致雅韵,又不乏内地皇家风格的大气磅礴。常洛一边带着于愔匆匆往里走,一边朝她解释道:“沐氏几代传承,人丁不旺,是以一直合府而居,只不过如今划分为东西两府,东府为琮少爷一家居住,西府为我们将军和瓒少爷的居所。”
由常洛和杨甲带领,几人穿过中庭,绕过几处回廊,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沐将军所在的主院——葳蕤轩。刚转过青石影壁,正在院子里着急踱步的几位将领模样的人齐刷刷扶剑望过来,一位年约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孩也奔上来,扯住满面尘霜的常洛急声问道:“怎么样?见到乐神医了吗?他肯不肯来为大哥治伤?”
常洛赶紧开口解释:“乐神医在云溪谷内,距离此地甚远,他年纪大了,又不便骑马赶路,正好神医的徒弟于姑娘在嵩明州采药,乐神医便飞鸽传书,命她前来先行为将军诊治,老神医随后就到。”
沐瓒这才留意到后面静静站立的两位女子,当先的一位肤色如脂,肌光胜雪,荆钗布裙,不施粉黛,只腰间的兰色如意丝绦上悬着一枚精致的白玉凤佩,对上沐瓒打量的神色,她毫不介意地挑挑眉,露齿一笑,灿若春晖,皎如秋月,沐瓒赶忙撇开眼,还未来得及开口说话,屋里又急匆匆走出个年过半百的老者,看到院子里的于愔和青芷,微微一愣,才面带忧虑开口道:“这两位姑娘看着年纪尚轻,能治病救人吗?少爷的伤势沉重,诸多名医都不敢下手拔箭,万一中间出了差池,谁担待得起,我看倒不如等乐神医来,您说呢?二少爷?”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愔这才悠悠开口:“我师父到这至少需要三天,我是等得起,可是伤者怕是等不起。再说,你即使不相信我,也应该相信云溪谷的名声,不如先让我看看伤者,如果有把握我就为他医治,如果没有把握,那我也可以想办法让他捱到师父过来,诸位说是不是?”
沐瓒觉得这个安排甚是合理,当即点头应允,他虽年少,毕竟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管家福伯便不再说话,躬身引着于愔一行人进到屋中。
正堂是个两开间的大厅,当中地上放着四堆八座檀木透雕麒麟玫瑰椅,其上坐着几位锦衣华服的女眷,正面带忧虑窃窃私语,看到于愔进来,便不约而同地停下话头,向她投来好奇打量的目光。于愔来不及细看,脚步匆匆地随着福伯来到了里间,终于见到了昏睡在床上面色苍灰,半身浴血的伤患——沐家镇守云南的实际掌权者,右都督兼征南将军沐璘。
说起云南沐家的发迹史,在整个大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沐家先祖沐英从小就是孤儿,当年跟随太祖皇帝起兵,太祖皇帝与孝慈皇后看他小小年纪,双亲俱亡,便收他为义子。都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在那个风云际会,将星闪耀多如繁星的动乱年代,沐英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很快便脱颖而出,在军中崭露头角。后来更是跟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西攻川、藏,因功劳颇多,被封为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洪武十四年,又与永昌侯蓝玉跟随将军傅友德征讨云南,第二年,太祖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在往后的八年里,沐英先后征讨降伏了曲靖亦佐酋长叛乱、平定普定、广南诸蛮和思伦发反叛。
沐英共得三子,长子沐春,次子沐晟和三子沐昂,沐英死后,其长子沐春袭西平侯爵,沐春病逝后并未留下子嗣,其弟沐晟袭封。沐晟比老爹更胜一筹,因征安南有功,被封黔国公,世袭罔替。沐晟之子沐斌死后,爵位按例应由其独子沐琮承袭,但沐琮当时还在襁褓,朝廷便下旨在沐琮成年袭爵前,由沐昂的曾孙,其从兄沐璘代镇云南,决断大小一切事务。
很难让人想象,宽榻上那位身形单薄的年轻男子便是偌大沐府的掌权人,云南百姓的守护神,
只见他眉心紧蹙,面如金纸,几位胡子花白,大夫模样的人围在床边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却谁也不敢轻动,正在为沐璘更换湿帕的粉裳女子听见脚步声转过身来,沐瓒摆摆手:“琼枝,这位是云溪谷的于姑娘,你让开,赶紧让她为大哥诊治。”
那粉裳女子咬咬唇,迟疑地让开位置,于愔在丫鬟搬来的圆凳上落座,一手搭在病患手腕上开始号脉,一手掀开衣服查看伤势,箭矢将将偏离心口右侧一寸位置,大半已经入肉,箭尾已被削断,外面只留少许箭头,伤口正缓慢地渗出鲜血,这伤势既险且重,怪不得那些大夫不敢贸然下手拔箭。
于愔又凝目诊了会脉,忽然眉尖微蹙,沐瓒看到她的脸色连忙开口问道:“怎么样?能治吗?”
于愔简短开口:“伤势看似凶险,但没伤到心脉,可治。”
屋子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愔站起身边净手边开口道:“屋子里留两人给我打下手,其他闲杂人等都出去。”
众人见她年纪轻轻,开口发号施令却不容置疑,自有一股沉稳淡定的威严,让人不得不凛然遵从,沐瓒也当机立断开口道:“福伯,您和琼枝留下照应,其余人等随我出去等候。”说罢带头朝外走去,余下的人鱼贯而出,一时间偌大的房间变得空空荡荡。
于愔扭头吩咐道:“青芷,准备开始,先给沐将军服一颗保心丹,把止血散和成泥敷在纱布上备用。”
青芷答应一声,手脚利索地打开药箱,取出针包、刀具、剪刀、纱布并几个瓶瓶罐罐整齐地排在桌面上。于愔先拿布巾把伤口周围的血迹擦干净,又以银针封住他周围的几道大穴止血,接过青芷递来的极薄极利的刀片在火上炙烤片刻,沉心静气,右手的刀片抵住箭头轻轻一剜,左手握住箭头利索一拔,登时血珠四溅,“铛”一声,一枚带着锋利倒刺和血槽的铁骨狼牙箭头被扔进一旁的铜盘上。
耳边一声闷哼,沐璘却还未醒来,她不顾身旁福伯焦急的呼唤,接过青芷递来的沾着药泥的纱布,紧紧按压在伤口上,足足过了一刻钟,等血完全止住才松开手,另换了一块干净纱布为沐璘包扎好伤口。
等一切料理停当,她这才有空安慰正在给沐将军擦汗,满面惶急的老仆:“无事,箭头已经取出,我开个方子,你赶紧熬药给他灌下去,过了今夜不发热,便再无凶险。”
青芷取过纸笔,按照于愔口述,埋头刷刷刷运笔如飞,待写毕吹干墨汁,交给早已等候在旁的小厮,那小厮不敢怠慢,捧着方子飞奔出去抓药。
于愔就着琼枝端出的清水慢条斯理净了手,踱到床头,视线扫过花楠小几上的一尊鎏金莲花纹五足熏炉,她饶有兴致地揭开炉盖,拈起一撮香灰,放到鼻尖轻轻嗅了嗅,点头赞道:“上好的沉水香,气味清醇幽雅,沁人心脾。”
琼枝本在旁垂首侍立,闻言抬头觑了眼她的面色,细声开口问道:“姑娘,这香有什么问题吗?”
眼前的少女一袭粉红色水锦弹花纱衫,桃红绣花绫裙,一副小家碧玉的清秀可人容貌,于愔瞟了她一眼紧紧掐住的双手,轻笑着开口道:“这香没问题,就是将军用的药中有一味和这香相冲,伤好之前暂时不要用了。”
福伯现在恨不得把于愔的话奉为皋臬,闻言连忙点头,挥手叫来小厮把香炉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