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姑苏城
清晨天还没亮,寂静的永安大街之上就挂起了红灯笼,姑苏顾家族长是先太傅顾衡,现下正举行长孙顾青凌的加冠礼。自太傅顾衡致仕后就带着小孙子回乡养老,如今小孙子二十加冠成年,顾衡自然高兴不已,喝了不少酒。
随着仪式的进行至尾声,嬉闹的宾客逐渐散去,永安大街又安静下来。顾府芜蘅院里顾太傅正更下衣装准备休息。突然一声骨哨响声传入耳帘,顾衡瞬间清醒,从榻上站起身来。一名黑衣女子在房顶上落下来,顾衡瞧见了刻有皇印的骨哨信物,立刻行礼:“臣顾衡参见长史。”
女子声色冷冷地说道:“请顾大人阅后即焚。”随即一封信落在顾衡眼前,灯光昏暗,那女子半遮着脸庞,只剩一双眼睛在夜里格外明亮。面向花园小径的后窗被打开,女子飞身离开了。
顾衡站起身来,赶忙拿信到蜡烛前,经过烟熏,一枚特殊工艺制成的皇印出现在纸上。顾衡小心地看着信中的内容,“太傅速请公子进京以助成事。”
顾衡边看灯罩中烛火也逐渐跳动起来,这是将要熄灭的前兆。顾太傅眉头皱起,此时青凌刚刚加冠,如此紧急,此时宫内形势不定,为何此时遣青凌入京…难不成圣上真到了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地步?
顾衡斜倚在榻上,注视着灯台中将要烧尽的信件,眼里是化不开的愁丝,为官数十载的理性迫使他下定了主意,必要时刻顾家不得不做出牺牲。
咚咚~两声敲门声“祖父您休息了吗?”正是顾太傅的孙子顾青凌。
“青凌,进来。”顾衡缓缓直起身子,收拾好衣装。
顾青凌身量八尺有余,高峻鹤骨,穿着玄色的锦缎上衣,胭脂色的下裳,头发被扎起来,用簪子别住,用玉冠笼起,似乎今日一夜之间已然脱去了稚气,成为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他像一匹红鬃马高高的昂着头,正处在即使是有缰绳困着也会拼命挣扎的年纪。
顾衡觉得顾青凌真的长大了,十八年前,顾青凌还是一个奶娃娃,由他抱着从京城坐船到姑苏,一路上的事情仿佛近在眼前。
顾青凌看着祖父,似乎老了很多,仿佛进学堂的事情就在昨日,如今在昏暗的灯光下,祖父的白发却清晰可见。
顾青凌行了个礼,便坐下了。
“青凌,你自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由祖父抚养你长大,今日冠礼的最后一步本该是由你父亲母亲来做,结果一切事情都由祖父定夺了,我心中是有愧的。”顾衡一边说一边摆弄着那封书信,烛光在他眼中跳动着。
顾青凌看出了祖父又想起了父亲母亲的事情,熟练开口安慰:“祖父,如果父母亲知道祖父教育的我如此之好,一定会很高兴的。”
顾衡笑了笑又看向顾青凌:“我没有给你起字,你师父和我一同给你起了个字-玄你觉得如何?”
“玄,五行之中水为“玄” 青为“木”,水生木,恰好对应“凌”字,我的‘青凌’两字又选自《望岳》一诗,孔子故乡之山,刚好符合儒学的身份。这个字我很喜欢,很好。”
顾衡点点头,欣慰的笑了:“很好,青凌你学的很好。你一心有报国之志,这也是祖父一直所教授你的,现下祖父正好有个差事要让你进京去办。”
顾青凌眼睛立马亮起来,跑向顾衡激动的说道:“祖父,我还以为您一直不想让我去京城呢~”
“祖父一直知道,你一直想做些事情,现下你已经加冠,祖父也该放手了。”顾衡说的很坚定,放下书信,拍了拍顾青凌的肩膀,这给了顾青凌很大的底气。
“祖父,你放心,我肯定把差事做得漂亮,绝对不丢你顾太傅的脸。”顾青凌高兴地跳起来,却又意识到这样很失礼,又转过身来,冲着顾衡行礼:“那孙儿就退下了。”
门被顾青凌带上,房间又回归了孤寂,顾衡眼睛却依旧看着顾青凌消失的方向。他很担心,但是他知道青凌已经到了要放手的时候,雏鹰永远无法在洞穴里学会飞翔。
清晨天还没亮,寂静的永安大街之上就挂起了红灯笼,姑苏顾家族长是先太傅顾衡,现下正举行长孙顾青凌的加冠礼。自太傅顾衡致仕后就带着小孙子回乡养老,如今小孙子二十加冠成年,顾衡自然高兴不已,喝了不少酒。
随着仪式的进行至尾声,嬉闹的宾客逐渐散去,永安大街又安静下来。顾府芜蘅院里顾太傅正更下衣装准备休息。突然一声骨哨响声传入耳帘,顾衡瞬间清醒,从榻上站起身来。一名黑衣女子在房顶上落下来,顾衡瞧见了刻有皇印的骨哨信物,立刻行礼:“臣顾衡参见长史。”
女子声色冷冷地说道:“请顾大人阅后即焚。”随即一封信落在顾衡眼前,灯光昏暗,那女子半遮着脸庞,只剩一双眼睛在夜里格外明亮。面向花园小径的后窗被打开,女子飞身离开了。
顾衡站起身来,赶忙拿信到蜡烛前,经过烟熏,一枚特殊工艺制成的皇印出现在纸上。顾衡小心地看着信中的内容,“太傅速请公子进京以助成事。”
顾衡边看灯罩中烛火也逐渐跳动起来,这是将要熄灭的前兆。顾太傅眉头皱起,此时青凌刚刚加冠,如此紧急,此时宫内形势不定,为何此时遣青凌入京…难不成圣上真到了穷途末路,无计可施的地步?
顾衡斜倚在榻上,注视着灯台中将要烧尽的信件,眼里是化不开的愁丝,为官数十载的理性迫使他下定了主意,必要时刻顾家不得不做出牺牲。
咚咚~两声敲门声“祖父您休息了吗?”正是顾太傅的孙子顾青凌。
“青凌,进来。”顾衡缓缓直起身子,收拾好衣装。
顾青凌身量八尺有余,高峻鹤骨,穿着玄色的锦缎上衣,胭脂色的下裳,头发被扎起来,用簪子别住,用玉冠笼起,似乎今日一夜之间已然脱去了稚气,成为一位英俊潇洒的少年。他像一匹红鬃马高高的昂着头,正处在即使是有缰绳困着也会拼命挣扎的年纪。
顾衡觉得顾青凌真的长大了,十八年前,顾青凌还是一个奶娃娃,由他抱着从京城坐船到姑苏,一路上的事情仿佛近在眼前。
顾青凌看着祖父,似乎老了很多,仿佛进学堂的事情就在昨日,如今在昏暗的灯光下,祖父的白发却清晰可见。
顾青凌行了个礼,便坐下了。
“青凌,你自小失去母亲和父亲,由祖父抚养你长大,今日冠礼的最后一步本该是由你父亲母亲来做,结果一切事情都由祖父定夺了,我心中是有愧的。”顾衡一边说一边摆弄着那封书信,烛光在他眼中跳动着。
顾青凌看出了祖父又想起了父亲母亲的事情,熟练开口安慰:“祖父,如果父母亲知道祖父教育的我如此之好,一定会很高兴的。”
顾衡笑了笑又看向顾青凌:“我没有给你起字,你师父和我一同给你起了个字-玄你觉得如何?”
“玄,五行之中水为“玄” 青为“木”,水生木,恰好对应“凌”字,我的‘青凌’两字又选自《望岳》一诗,孔子故乡之山,刚好符合儒学的身份。这个字我很喜欢,很好。”
顾衡点点头,欣慰的笑了:“很好,青凌你学的很好。你一心有报国之志,这也是祖父一直所教授你的,现下祖父正好有个差事要让你进京去办。”
顾青凌眼睛立马亮起来,跑向顾衡激动的说道:“祖父,我还以为您一直不想让我去京城呢~”
“祖父一直知道,你一直想做些事情,现下你已经加冠,祖父也该放手了。”顾衡说的很坚定,放下书信,拍了拍顾青凌的肩膀,这给了顾青凌很大的底气。
“祖父,你放心,我肯定把差事做得漂亮,绝对不丢你顾太傅的脸。”顾青凌高兴地跳起来,却又意识到这样很失礼,又转过身来,冲着顾衡行礼:“那孙儿就退下了。”
门被顾青凌带上,房间又回归了孤寂,顾衡眼睛却依旧看着顾青凌消失的方向。他很担心,但是他知道青凌已经到了要放手的时候,雏鹰永远无法在洞穴里学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