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国绛宫大街是最繁华的地方,车如流水马如龙。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夜晚和白天也是两个不同的样子,白天尘沙滚滚的街道,到晚上就是一片旖旎的样子,更别提还有当众抛绣球,满楼红袖朝着街上少年招手的事情呢。
这是个多水的地方,水也就成了最好的城防工事,朝臣上朝的时候都要坐船才能到达内城。皇宫外的水池之中据说囚禁着一条潜渊的黑龙,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住得离皇城近一些的人就能听见龙吟的声音,夜半的时候都要惊得人睡不着觉呢。
文官和武将上朝时候所坐的船只都各有不同,文官坐用特制的白竹制成的蓬船,,与文官相对的,武将坐用黑竹制成的蓬船。不过一般的时候,文官和武将还是坐着一条大船进入到皇宫中议政的,只有在逢初一十五的时候,有些年岁已大、受到国主特别优待的老臣从家乡来到皇城不便,才会为了方便乘坐黑白两色的船只。
初一十五的时候,绛宫大街好事的看客就会在沿途观看黑白船只一起进入皇城之中的盛景。
这不,就又到了初一的时候,街上赌瓜子的小贩子嘴里叼着烟袋,仿佛对身后那些声势浩大的船只看不见似的,只对着自己身前那些咂摸着嘴的小孩子说道:“我们来赌黑白瓜子,今天到底是黑船快还是白船快,怎么样?输的人要给我一吊子钱,是爷们的话就赌?”
现在绛宫大街连小孩子都知道要押宝白船赢,无他,淳国国力强盛,是兕之上五国之中最强盛的国家,连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灾祸也基本不能损伤国力,实在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有个笑话,叫做现在给文官划船的说不定都是武官了。不过大体上也没有那么严重,毕竟现在是秋天,冬天还没有过去。至于春日大祭,虽然已经到了可以准备的时候,但也还早着。
最难过的是冬天,淳国潮湿,地处平原,人也很多,大量开采煤矿似乎也不现实。但是冬天的时候大量的冰柱会将国家的城门和关口全部都冻住,还会有大量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乌鸦将人们储备得良好的粮食都吃完,乌鸦也食肉,若是城中没有粮食可以供它们挥霍的话,就只能对着味道鲜美的老人和小孩子下口了。
只有在一人高的水缸之中放满灯油,点燃掺杂了香料的粗绳,吸引它们落下来,落到大缸之中,点燃灯油知州才能阻挡它们继续肆虐破坏。结在各个巨大的冰柱不会自己融化,只有武官带领军队在马蹄上面装上金铁之物,驾驶着它们踏上那些冰柱,才有可能让冰柱彻底融化。
总的来说,淳国的武官和文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不过百姓们爱拿他们开玩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官民和乐,在别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的,淳国仅此一家罢了。
众多的臣子就这样从白船和黑船上面走了下来,进到了宫殿之中,执着手中的象笏朝着殿中走去,顺道还能向身边的人问个好,只不过在进入了内层之后众位大人都开始闭上自己的嘴巴,不再发一言了。
淳国王宫之中有一株极大的青色和田玉雕刻而成的琼枝,文官和武官各站在花枝的两旁,握着自己手中的象笏列队,朝着坐在龙座上面的人叩首敬礼。
雁青翎朝着众人摆了摆手,大声道:“众爱卿平身,对于春日大祭,朕认为早做准备为好,况且这次的春日大祭朕还要接受敛春台上春神的加冕,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冬季有寒鸦和坚冰的祸患,现在花疫对淳国的影响不大,爱卿们以为如何?”
站在龙座下面的大监弯腰整理着一方极大棋盘上面的棋子,现在殿中只有各人呼吸的声音,那些棋子一点点落下去的声音就格外清晰了。
殿中那一根青色玉石制成的琼枝下置着翠管檀槽,一队穿玄色袍子的男女乐师各自捧起乐器开始演奏起来,其中一个举着小木槌的老者,双眼中埋着浓浓的阴翳,然而竟然将步子踏得十分准确,如水边翠鹬,优雅无比。
编钟声音醇厚悠远,众官员闭目倾听,便欲登玄空青天。
那阵悠远的音乐逐渐降了下来,像是从云端坠落到了深谷之中,声调都拉长了,变得尖细。
不知为什么,众人官员的心里却有一股粘滞不去的琐屑感,老者雅步子走得慢,编钟声有些断掉的、连不起来的感觉,好像一把钝刀在切肉,每一刀都在滑滑的肉上溜开了去,没有一刀是结实的,肉是切不开的,只是钝刀落在砧板上的那一啄让人心头发麻。
淳国边境白石城的新太守文珩扶着自己的祖父,站在一旁,这个时候已经像是一株被压弯的稻谷一样的老者开始大声咳嗽起来,文珩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用力地拍着老者的背,不断安抚着他。
雁青翎朝着站在龙座之前的大监看了一眼,轻声道:“你去那里照拂一下。”
大监领命去了,端了一碗润喉茶到了文珩祖父的面前,跪到地上将茶水举过了自己的头顶,尖声道:“这是陛下赐给大人的虫草茶。”
老人这个时候才逐渐睁开了自己的一条眼睛缝,颤巍巍地伸出自己的手朝着面前的茶水伸过去,两条枯枝一样的手臂从袖子之中伸了出来,端起了那碗茶倒入自己的口中一饮而尽,一边微笑着对面前的大监说道:“这样子算‘举案齐眉’了,老夫可受不起大监你这样子,快快起来吧。”
他刚将自己手中的空碗搁下的时候,那厢就有臣子举着自己手中的象笏朝着龙座上面的雁青翎道:“陛下不愧是圣明之帝,这样子的作风可真是难得!”
此人语气饱满,中气十足,果然头上冠冕挂着一枚黑色的玉佩,是武官之流。
雁青翎坐在上首,长长的十二旒冠冕垂下来,挡住了自己的脸孔,看不出神色。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很快朝堂上面的事情又进入了正轨。淳国的朝堂向来不是什么一言堂,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有发言的机会。
众人讨论到酣畅处的时候,殿中突然有一个人大声道:“灵犀界这几日发生的那些山崩地裂的事情,想必诸位也有耳闻。新王吴荷据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力量,将其中不少大家族的修士都驱赶了出来,不知道陛下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修士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此人倒真是抛出了一个好问题,雁青翎突然回想起了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曾经教导自己博弈之道。
“你要明白,以后若是成为一国之君的话,控制好朝堂上面所有的人就不像是在棋盘上面调动输赢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文官是白棋,武官是黑棋,用好了自然可以保证国家繁荣昌盛,若是这两派互相争斗的话,无论任何一方赢了,棋盘上面的棋子最终还是会少下去。虽然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我希望你从来不要下这一盘棋才好。”
这是父亲对他说的话,他一时间也分不清父亲不让自己来下这一盘棋是不想要自己成为国主还是不想让自己挑起文官和武官之间的争端才好,现在朝堂上面他们讨论得如此热烈,更加让他心乱如麻了。
雁青翎握着龙座扶手的手指指结已经有些发白了,但是还是只能强打起精神来回应臣子的话:“相父曾经教导朕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灵犀界中出来的那些修士说不定会成为帮助我们度过其他几个季节灾厄的人,但是现在倒也不是贸然用人的时候。不如学习虹霓国的招安策略,等到要用人的时候就自有分说。”
在殿中那棵青玉琼枝下面的人沉默了一刻,低头看向了自己手中的象笏。
总算是有片刻的宁静了,雁青翎上了几次早朝之后就有些厌烦了,不禁开始感谢曾经将琼枝和编钟放在殿中之人,让自己有片刻可以喘息的机会。
若是一开始他就知道当皇帝是这么一件难事的话,就不会听从相父的建议,亲手下了暗杀皇叔的指令,登上这个位置了。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
要是世界上能买到让人忘记一切的酒就好了,他也可以适当地忘掉自己成为一个国君一个父亲的责任。
对自己的称呼突然从“我”变到了朕,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拗口又晦涩的改变,实在是难以适从,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有限的。
雁青翎觉得自己是在被什么东西推着走,但是却摆脱不了那种要被洪水淹没的感觉,于是只能适应罢了。
不停地有人提出来关于春日大祭和对于灵犀界众多修士的看法,雁青翎能听清楚哪些由远及近的声音,但是最终却没有什么力气去应付他们。
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国主,他的视线也一直在那半截青玉琼枝上面,一点金色的光斑缓缓地移动着,这是闷热的大殿之中唯一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东西。
等到那点金光移动到最后一片树叶的上的时候,初一的早朝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他听见了臣子最后说的话:“花疫阻挡了那些灵犀界中出来的修士,也需要等秋天结束或者过一段时间的时候他们才回到淳国来。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也有人过来了,相父已经带兵守住了边关,接待了一部分修士了。”
殿中继续有人持着象笏上前说道:“陛下,今年的春日大祭与往年的不同。况且这又是您成为国主以来的第一次春日大祭,交给有经验的文官和武官一同协商才好,臣建议您效仿老国主上任之时的组织方式,将统筹大祭的人分成几个部,每个部都各司其职。”
这个组织方式是之前一位淳国年轻官员提出来的,他死于一个隆冬,也就没有什么人再记得他的名字了。
雁青翎紧皱着的眉头舒展了,轻声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相父办事可靠,由他把守淳国的边境必定不会出现什么事情,现在朕加派白石城太守文珩一起与他管理边境事宜。至于春日大祭,分部的情况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既然爱卿提出了这项事情,那就通过黑白子的投票来决定吧。”
他说完之后,大监便执着自己手中的竹筒,走到了官员队列之前,让他们将自己手中的黑白棋子投到了竹筒之中。
光斑已经移动到了青玉琼枝的最后一片叶子上,雁青翎轻咳了一声,从龙座上面站了起来,道:“散朝吧。”
这是个多水的地方,水也就成了最好的城防工事,朝臣上朝的时候都要坐船才能到达内城。皇宫外的水池之中据说囚禁着一条潜渊的黑龙,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住得离皇城近一些的人就能听见龙吟的声音,夜半的时候都要惊得人睡不着觉呢。
文官和武将上朝时候所坐的船只都各有不同,文官坐用特制的白竹制成的蓬船,,与文官相对的,武将坐用黑竹制成的蓬船。不过一般的时候,文官和武将还是坐着一条大船进入到皇宫中议政的,只有在逢初一十五的时候,有些年岁已大、受到国主特别优待的老臣从家乡来到皇城不便,才会为了方便乘坐黑白两色的船只。
初一十五的时候,绛宫大街好事的看客就会在沿途观看黑白船只一起进入皇城之中的盛景。
这不,就又到了初一的时候,街上赌瓜子的小贩子嘴里叼着烟袋,仿佛对身后那些声势浩大的船只看不见似的,只对着自己身前那些咂摸着嘴的小孩子说道:“我们来赌黑白瓜子,今天到底是黑船快还是白船快,怎么样?输的人要给我一吊子钱,是爷们的话就赌?”
现在绛宫大街连小孩子都知道要押宝白船赢,无他,淳国国力强盛,是兕之上五国之中最强盛的国家,连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灾祸也基本不能损伤国力,实在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有个笑话,叫做现在给文官划船的说不定都是武官了。不过大体上也没有那么严重,毕竟现在是秋天,冬天还没有过去。至于春日大祭,虽然已经到了可以准备的时候,但也还早着。
最难过的是冬天,淳国潮湿,地处平原,人也很多,大量开采煤矿似乎也不现实。但是冬天的时候大量的冰柱会将国家的城门和关口全部都冻住,还会有大量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乌鸦将人们储备得良好的粮食都吃完,乌鸦也食肉,若是城中没有粮食可以供它们挥霍的话,就只能对着味道鲜美的老人和小孩子下口了。
只有在一人高的水缸之中放满灯油,点燃掺杂了香料的粗绳,吸引它们落下来,落到大缸之中,点燃灯油知州才能阻挡它们继续肆虐破坏。结在各个巨大的冰柱不会自己融化,只有武官带领军队在马蹄上面装上金铁之物,驾驶着它们踏上那些冰柱,才有可能让冰柱彻底融化。
总的来说,淳国的武官和文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不过百姓们爱拿他们开玩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官民和乐,在别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的,淳国仅此一家罢了。
众多的臣子就这样从白船和黑船上面走了下来,进到了宫殿之中,执着手中的象笏朝着殿中走去,顺道还能向身边的人问个好,只不过在进入了内层之后众位大人都开始闭上自己的嘴巴,不再发一言了。
淳国王宫之中有一株极大的青色和田玉雕刻而成的琼枝,文官和武官各站在花枝的两旁,握着自己手中的象笏列队,朝着坐在龙座上面的人叩首敬礼。
雁青翎朝着众人摆了摆手,大声道:“众爱卿平身,对于春日大祭,朕认为早做准备为好,况且这次的春日大祭朕还要接受敛春台上春神的加冕,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冬季有寒鸦和坚冰的祸患,现在花疫对淳国的影响不大,爱卿们以为如何?”
站在龙座下面的大监弯腰整理着一方极大棋盘上面的棋子,现在殿中只有各人呼吸的声音,那些棋子一点点落下去的声音就格外清晰了。
殿中那一根青色玉石制成的琼枝下置着翠管檀槽,一队穿玄色袍子的男女乐师各自捧起乐器开始演奏起来,其中一个举着小木槌的老者,双眼中埋着浓浓的阴翳,然而竟然将步子踏得十分准确,如水边翠鹬,优雅无比。
编钟声音醇厚悠远,众官员闭目倾听,便欲登玄空青天。
那阵悠远的音乐逐渐降了下来,像是从云端坠落到了深谷之中,声调都拉长了,变得尖细。
不知为什么,众人官员的心里却有一股粘滞不去的琐屑感,老者雅步子走得慢,编钟声有些断掉的、连不起来的感觉,好像一把钝刀在切肉,每一刀都在滑滑的肉上溜开了去,没有一刀是结实的,肉是切不开的,只是钝刀落在砧板上的那一啄让人心头发麻。
淳国边境白石城的新太守文珩扶着自己的祖父,站在一旁,这个时候已经像是一株被压弯的稻谷一样的老者开始大声咳嗽起来,文珩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用力地拍着老者的背,不断安抚着他。
雁青翎朝着站在龙座之前的大监看了一眼,轻声道:“你去那里照拂一下。”
大监领命去了,端了一碗润喉茶到了文珩祖父的面前,跪到地上将茶水举过了自己的头顶,尖声道:“这是陛下赐给大人的虫草茶。”
老人这个时候才逐渐睁开了自己的一条眼睛缝,颤巍巍地伸出自己的手朝着面前的茶水伸过去,两条枯枝一样的手臂从袖子之中伸了出来,端起了那碗茶倒入自己的口中一饮而尽,一边微笑着对面前的大监说道:“这样子算‘举案齐眉’了,老夫可受不起大监你这样子,快快起来吧。”
他刚将自己手中的空碗搁下的时候,那厢就有臣子举着自己手中的象笏朝着龙座上面的雁青翎道:“陛下不愧是圣明之帝,这样子的作风可真是难得!”
此人语气饱满,中气十足,果然头上冠冕挂着一枚黑色的玉佩,是武官之流。
雁青翎坐在上首,长长的十二旒冠冕垂下来,挡住了自己的脸孔,看不出神色。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很快朝堂上面的事情又进入了正轨。淳国的朝堂向来不是什么一言堂,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有发言的机会。
众人讨论到酣畅处的时候,殿中突然有一个人大声道:“灵犀界这几日发生的那些山崩地裂的事情,想必诸位也有耳闻。新王吴荷据说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力量,将其中不少大家族的修士都驱赶了出来,不知道陛下对于这些流离失所的修士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此人倒真是抛出了一个好问题,雁青翎突然回想起了父亲还在世的时候,曾经教导自己博弈之道。
“你要明白,以后若是成为一国之君的话,控制好朝堂上面所有的人就不像是在棋盘上面调动输赢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文官是白棋,武官是黑棋,用好了自然可以保证国家繁荣昌盛,若是这两派互相争斗的话,无论任何一方赢了,棋盘上面的棋子最终还是会少下去。虽然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我希望你从来不要下这一盘棋才好。”
这是父亲对他说的话,他一时间也分不清父亲不让自己来下这一盘棋是不想要自己成为国主还是不想让自己挑起文官和武官之间的争端才好,现在朝堂上面他们讨论得如此热烈,更加让他心乱如麻了。
雁青翎握着龙座扶手的手指指结已经有些发白了,但是还是只能强打起精神来回应臣子的话:“相父曾经教导朕要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面,灵犀界中出来的那些修士说不定会成为帮助我们度过其他几个季节灾厄的人,但是现在倒也不是贸然用人的时候。不如学习虹霓国的招安策略,等到要用人的时候就自有分说。”
在殿中那棵青玉琼枝下面的人沉默了一刻,低头看向了自己手中的象笏。
总算是有片刻的宁静了,雁青翎上了几次早朝之后就有些厌烦了,不禁开始感谢曾经将琼枝和编钟放在殿中之人,让自己有片刻可以喘息的机会。
若是一开始他就知道当皇帝是这么一件难事的话,就不会听从相父的建议,亲手下了暗杀皇叔的指令,登上这个位置了。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
要是世界上能买到让人忘记一切的酒就好了,他也可以适当地忘掉自己成为一个国君一个父亲的责任。
对自己的称呼突然从“我”变到了朕,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拗口又晦涩的改变,实在是难以适从,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有限的。
雁青翎觉得自己是在被什么东西推着走,但是却摆脱不了那种要被洪水淹没的感觉,于是只能适应罢了。
不停地有人提出来关于春日大祭和对于灵犀界众多修士的看法,雁青翎能听清楚哪些由远及近的声音,但是最终却没有什么力气去应付他们。
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国主,他的视线也一直在那半截青玉琼枝上面,一点金色的光斑缓缓地移动着,这是闷热的大殿之中唯一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东西。
等到那点金光移动到最后一片树叶的上的时候,初一的早朝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他听见了臣子最后说的话:“花疫阻挡了那些灵犀界中出来的修士,也需要等秋天结束或者过一段时间的时候他们才回到淳国来。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也有人过来了,相父已经带兵守住了边关,接待了一部分修士了。”
殿中继续有人持着象笏上前说道:“陛下,今年的春日大祭与往年的不同。况且这又是您成为国主以来的第一次春日大祭,交给有经验的文官和武官一同协商才好,臣建议您效仿老国主上任之时的组织方式,将统筹大祭的人分成几个部,每个部都各司其职。”
这个组织方式是之前一位淳国年轻官员提出来的,他死于一个隆冬,也就没有什么人再记得他的名字了。
雁青翎紧皱着的眉头舒展了,轻声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相父办事可靠,由他把守淳国的边境必定不会出现什么事情,现在朕加派白石城太守文珩一起与他管理边境事宜。至于春日大祭,分部的情况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既然爱卿提出了这项事情,那就通过黑白子的投票来决定吧。”
他说完之后,大监便执着自己手中的竹筒,走到了官员队列之前,让他们将自己手中的黑白棋子投到了竹筒之中。
光斑已经移动到了青玉琼枝的最后一片叶子上,雁青翎轻咳了一声,从龙座上面站了起来,道:“散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