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与春光明媚的小竹林不同,城内平康坊歌舞升平,一派纸醉金迷。
李仲言回长安的消息传出,城内有交集的郎君们争相发帖邀请,大抵是想八卦八卦近日传出的趣事。
旁人也就罢了,好友鱼子岑的邀约,李仲言不得不顾,趁着今日得空,便到平康坊赴约了。
李仲言一踏入环采楼,映入眼帘的,是衣着各式各样的散客,围着一个圆形的台子而坐,正观赏着美貌胡姬且歌且舞。
风韵犹存的檀娘眼尖,见到李仲言便迎了上来,举着小团扇娇滴滴道:“郡王您可终于来了,小郎君在楼上等着,让奴特意来迎您!”
李仲言目不斜视,似乎在看那名舞姿变幻莫测的胡姬,冷漠道:“前面带路。”
檀娘瞥了一眼胡姬幼灵,眸光中的算计一闪而过,转而又是谄媚的笑容,道:“二楼请!”
隔着雕花木门,李仲言听到雅阁内传来的行酒令声音,问道:“除了鱼子岑,还有谁呀?”
“嗐!”檀娘在前扭动而行,身上叮当作响的珠翠声被欢声笑语掩盖,她扬声道:“鱼家小郎君邀请了孙大都督家的大郎君,还有您家三郎君和裴府三郎君。”
李仲言蹙眉,问:“哪个裴府?”
檀娘回眸,那双忽闪的圆眼堆满笑意,答:“就是在竹枝词会上拔得头筹的那位呀!裴侍郎家的独子,裴宝炔。”
说话间,檀娘推开南面最大的一间雅阁大门,朗声道:“各位郎君,郡王殿下到了!”
话音一落,正搂着妖媚女子饮酒的李叔杞吓得慌忙起身,朝从门口走进来的李仲言行礼:“二哥安好。”
“玩你的。”李仲言面色如常,挥了挥手,朝笑吟吟的鱼子岑走去。
见坐立难安的孙立元、裴宝炔作势要起身,李仲言摆摆手,道:“不用拘束着,坐吧!都说我不来了,免得扰了你们的兴致。”
鱼子岑与身边的月姬低语了几句,听李仲言这么一说,笑道:“谁叫你贵人事忙,越发不来往,就越是疏远了!快来这里坐,好好罚你几杯才行!”
李叔杞特别畏惧自己这雷厉风行的二哥,但同时又很自豪,接茬儿道:“我兄长最得器重,大半时候都在忙,别说你了,我都难得一见。”
李仲言挨着鱼子岑坐下,懒散地靠着软榻,尽量放松自己,免得其他三个拘束。
听到三弟的话,李仲言露出浅笑:“我哪有你忙,不是骑马蹴鞠,就是射箭投壶,我在府里照样见不到你。今日我们兄弟二人难得一见,多亏子岑,你不敬他一杯?”
李叔杞摸摸脑袋,不好意思一笑,端起一盏清酒,与鱼子岑遥遥对饮。
李仲言转眸看向李叔杞旁边的孙立元,道:“立元近来如何?”
孙立元样貌清癯,肤色偏黑,与弟弟孙立宣一样很有精气神。
孙立元一贯喜爱骑马射箭,与李叔杞志趣相投,经常在一处游玩。今日俩人一道去郊外骑马,巧凑在一处,鱼子岑便一起邀请了过来。
孙立元许是被李叔杞感染,对李仲言也是又敬又怕,忙道:“近日得蒙恩典,刚入吏部做郎中,跟着韩侍郎学做些事。”
李仲言颔首,夸赞两句,转眸又看向一直未开口的裴宝炔。
裴宝炔生得俊俏,一副偏偏贵公子模样,眉眼间有其父裴君南的神韵,举手投足也有五分相似。
裴宝炔头一次近距离见李仲言,起初有些拘谨,但很快放松下来,因坐的近些,便亲自给李仲言斟酒,道:“这是家中珍酿的灵溪酒,是我特意带来的,还请郡王不嫌弃,品鉴一二。”
李仲言端起灵溪酒嗅了嗅,一股桂花香流动,不禁想到多日不见的裴清宁。裴清宁最喜欢鼓捣这些带香味的饮品,每次做了好喝好玩的,都要留给他一份。
不自觉的,李仲言面上露出笑容。
鱼子岑在一旁观瞧,笑道:“仲言兄什么好酒没喝过?看仲言兄这满意的样子,看来白兄家的灵溪酒定是极品!等什么时候有空,白兄割爱送我一坛吧!”
“鱼兄也喜欢的话,明日我差人送去府上。”裴宝炔大方地说着,又看向其他两人,道:“我家中除了灵溪酒,还有石冻春,应该更合叔杞和立元的喜好。若不嫌弃,明日我差人送到府上。”
李叔杞和孙立元喜动,与醉心诗词的裴宝炔不大来往,但又都认识,也就没有客气,应承下来。
经过短暂相处,李叔杞发觉裴宝炔处变不惊,又有风度,便心生好感,与之交谈起来。
鱼子岑吩咐月姬领来一班乐伎弹奏新曲。
乐伎们正准备着,檀娘领着一个胡姬进来:“郡王,这是新来的小胡姬幼灵,今日就让她侍候您吧。”
说着,檀娘把幼灵往李仲言身边一推,又对鱼子岑道:“月姬近日新作了曲,郎君一定要好好品鉴品鉴。如果要改进的,可千万不吝指点呐!”
“行啊!”鱼子岑懒散地靠着软榻,瞅了一眼样貌娇艳的小胡姬,道:“檀娘,你看人的眼光是越来越好啦!这么水灵的小胡姬,哪里抢来的?”
檀娘咯咯一笑:“郎君哪里的话!幼灵可是奴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训练足足了三年呢!等月姬唱完,各位郎君只管叫幼灵跳上一曲助助兴。”
鱼子岑偷偷瞥见李仲言面露不快,便对檀娘道:“行!你先去忙吧!”
檀娘本拿不准李仲言对幼灵是否喜爱,但看得出他至少感兴趣,所以大胆将幼灵安排进来侍候。可现在一看,李仲言又似乎不大中意幼灵,檀娘心中忐忑不安。但转念一想,幼灵机警,想着再不济也不会得罪了贵人。如此一想,檀娘便退了出去。
短短几个念头,贵人们几个神情,胡姬幼灵的的命运便有了变化。
幼灵挨着李仲言坐下就只管布菜斟酒,一句废话也没有,倒有些出人意料的乖巧。
鱼子岑饮了一口灵溪酒,装作不经意地问:“仲言兄,你这次回来,得了不少好东西吧?”
李仲言笑道:“怎么?我的东西你也惦记?”
“我是不惦记……”鱼子岑贱兮兮地看了一眼裴宝炔,道:“只是你变着法儿地往别人家里送,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两人声音不大不小,周围人都能听清,便都朝李仲言投去好奇的目光。
长安城中矜贵皆知,李仲言得重用,这些年在外为圣上奔走。
元正日前,他人未到,礼却如墨点般洋洋洒洒落在了裴府,引人臆测。
因裴府主人裴君南不在家中,老夫人身体不适,主家娘子乔阙与嫡子裴宝炔出面做主手下。
虽说李仲言的属下在裴府,只强调对云淡风轻的裴君南很是敬仰,夸赞乔阙治家有方,将一众子女教养得很出众,特别是人才出众的裴宝炔,所以送了些玩意过来。还特意交代,请乔阙做主将薄礼代为分发给府内一众子女,聊表心意。
乔阙推脱不了,勉为其难收下十车财物,立即封存在库,不敢妄动。
次日,城中便有传言,李仲言上裴府求亲,只等裴君南回府才能定夺。
此刻,孙立元瞧着李仲言与裴宝炔并不相识的样子,实在好奇前几日的传言。此事怪在,裴府与徐王府虽有些沾亲带故,但似乎没有往来。
李仲言这一诡异举动,实在叫人好奇。
李叔杞旁的不知,只知道李仲言此举,搅得家中鸡飞狗跳,连他都好几日不敢回去,生怕被阿娘当做箭靶误伤。所以他一半好奇、一半无奈,趁机问道:“二哥,你前段时日也不在长安,是怎么识得宝炔兄家的姐姐妹妹的?”
李仲言修长的手指抚摸着芍药雕花银盏,若有若无地观瞧裴宝炔的反应,没回答三弟,而是问道:“不知宝炔家中,有几个姐姐妹妹?”
李仲言这么一问,吊足众人胃口。
他那么大张旗鼓地向裴府释放殷勤善意,可到头来连对方家中人口都不了解?其中一定有什么曲折!
裴宝炔想了想,诚实作答:“我家中有两位姐姐,两位妹妹。”
裴宝炔是正室嫡妻乔阙所出,排行第三。他上边有两位姐姐,大姐姐白羽怜是二姨娘所出,二姐姐裴羽若是同母嫡姐;他下面还有两位妹妹,四妹妹就是远在洛阳城郊的裴清宁,五妹妹白羽娇是四姨娘所出。
从几人名字就能看出,裴清宁与众不同。
裴宝炔好奇过,也探究过,只是裴府內惟口径一致,对裴清宁三缄其口,他也不敢刨根问底,对裴清宁知之甚少。
鱼子岑疑惑一声,脱口便道:“听我家妹妹昭榕说起过,宝玦你家不是只有两位姐姐,两位妹妹吗?什么时候,你家又多了一个妹妹?”
鱼子岑的妹妹鱼昭榕,与裴宝炔的二姐裴羽若是闺中密友。俩人聚在一起,时常谈论家中琐事,鱼子岑这么八卦,久而久之自然有所留意。
裴宝炔答:“家中还有一位妹妹,自幼养在洛阳,鱼兄不知道也不奇怪。”
“好好地妹妹,为什么养在外头?”鱼子岑问出口便后悔了。家家都有秘辛,这样明目张胆的打探,实在不妥。
裴宝炔并未觉得冒犯,坦诚相告:“其中缘由,家中长辈从不提及,我们小辈也就不敢多问了。”
李仲言回长安的消息传出,城内有交集的郎君们争相发帖邀请,大抵是想八卦八卦近日传出的趣事。
旁人也就罢了,好友鱼子岑的邀约,李仲言不得不顾,趁着今日得空,便到平康坊赴约了。
李仲言一踏入环采楼,映入眼帘的,是衣着各式各样的散客,围着一个圆形的台子而坐,正观赏着美貌胡姬且歌且舞。
风韵犹存的檀娘眼尖,见到李仲言便迎了上来,举着小团扇娇滴滴道:“郡王您可终于来了,小郎君在楼上等着,让奴特意来迎您!”
李仲言目不斜视,似乎在看那名舞姿变幻莫测的胡姬,冷漠道:“前面带路。”
檀娘瞥了一眼胡姬幼灵,眸光中的算计一闪而过,转而又是谄媚的笑容,道:“二楼请!”
隔着雕花木门,李仲言听到雅阁内传来的行酒令声音,问道:“除了鱼子岑,还有谁呀?”
“嗐!”檀娘在前扭动而行,身上叮当作响的珠翠声被欢声笑语掩盖,她扬声道:“鱼家小郎君邀请了孙大都督家的大郎君,还有您家三郎君和裴府三郎君。”
李仲言蹙眉,问:“哪个裴府?”
檀娘回眸,那双忽闪的圆眼堆满笑意,答:“就是在竹枝词会上拔得头筹的那位呀!裴侍郎家的独子,裴宝炔。”
说话间,檀娘推开南面最大的一间雅阁大门,朗声道:“各位郎君,郡王殿下到了!”
话音一落,正搂着妖媚女子饮酒的李叔杞吓得慌忙起身,朝从门口走进来的李仲言行礼:“二哥安好。”
“玩你的。”李仲言面色如常,挥了挥手,朝笑吟吟的鱼子岑走去。
见坐立难安的孙立元、裴宝炔作势要起身,李仲言摆摆手,道:“不用拘束着,坐吧!都说我不来了,免得扰了你们的兴致。”
鱼子岑与身边的月姬低语了几句,听李仲言这么一说,笑道:“谁叫你贵人事忙,越发不来往,就越是疏远了!快来这里坐,好好罚你几杯才行!”
李叔杞特别畏惧自己这雷厉风行的二哥,但同时又很自豪,接茬儿道:“我兄长最得器重,大半时候都在忙,别说你了,我都难得一见。”
李仲言挨着鱼子岑坐下,懒散地靠着软榻,尽量放松自己,免得其他三个拘束。
听到三弟的话,李仲言露出浅笑:“我哪有你忙,不是骑马蹴鞠,就是射箭投壶,我在府里照样见不到你。今日我们兄弟二人难得一见,多亏子岑,你不敬他一杯?”
李叔杞摸摸脑袋,不好意思一笑,端起一盏清酒,与鱼子岑遥遥对饮。
李仲言转眸看向李叔杞旁边的孙立元,道:“立元近来如何?”
孙立元样貌清癯,肤色偏黑,与弟弟孙立宣一样很有精气神。
孙立元一贯喜爱骑马射箭,与李叔杞志趣相投,经常在一处游玩。今日俩人一道去郊外骑马,巧凑在一处,鱼子岑便一起邀请了过来。
孙立元许是被李叔杞感染,对李仲言也是又敬又怕,忙道:“近日得蒙恩典,刚入吏部做郎中,跟着韩侍郎学做些事。”
李仲言颔首,夸赞两句,转眸又看向一直未开口的裴宝炔。
裴宝炔生得俊俏,一副偏偏贵公子模样,眉眼间有其父裴君南的神韵,举手投足也有五分相似。
裴宝炔头一次近距离见李仲言,起初有些拘谨,但很快放松下来,因坐的近些,便亲自给李仲言斟酒,道:“这是家中珍酿的灵溪酒,是我特意带来的,还请郡王不嫌弃,品鉴一二。”
李仲言端起灵溪酒嗅了嗅,一股桂花香流动,不禁想到多日不见的裴清宁。裴清宁最喜欢鼓捣这些带香味的饮品,每次做了好喝好玩的,都要留给他一份。
不自觉的,李仲言面上露出笑容。
鱼子岑在一旁观瞧,笑道:“仲言兄什么好酒没喝过?看仲言兄这满意的样子,看来白兄家的灵溪酒定是极品!等什么时候有空,白兄割爱送我一坛吧!”
“鱼兄也喜欢的话,明日我差人送去府上。”裴宝炔大方地说着,又看向其他两人,道:“我家中除了灵溪酒,还有石冻春,应该更合叔杞和立元的喜好。若不嫌弃,明日我差人送到府上。”
李叔杞和孙立元喜动,与醉心诗词的裴宝炔不大来往,但又都认识,也就没有客气,应承下来。
经过短暂相处,李叔杞发觉裴宝炔处变不惊,又有风度,便心生好感,与之交谈起来。
鱼子岑吩咐月姬领来一班乐伎弹奏新曲。
乐伎们正准备着,檀娘领着一个胡姬进来:“郡王,这是新来的小胡姬幼灵,今日就让她侍候您吧。”
说着,檀娘把幼灵往李仲言身边一推,又对鱼子岑道:“月姬近日新作了曲,郎君一定要好好品鉴品鉴。如果要改进的,可千万不吝指点呐!”
“行啊!”鱼子岑懒散地靠着软榻,瞅了一眼样貌娇艳的小胡姬,道:“檀娘,你看人的眼光是越来越好啦!这么水灵的小胡姬,哪里抢来的?”
檀娘咯咯一笑:“郎君哪里的话!幼灵可是奴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训练足足了三年呢!等月姬唱完,各位郎君只管叫幼灵跳上一曲助助兴。”
鱼子岑偷偷瞥见李仲言面露不快,便对檀娘道:“行!你先去忙吧!”
檀娘本拿不准李仲言对幼灵是否喜爱,但看得出他至少感兴趣,所以大胆将幼灵安排进来侍候。可现在一看,李仲言又似乎不大中意幼灵,檀娘心中忐忑不安。但转念一想,幼灵机警,想着再不济也不会得罪了贵人。如此一想,檀娘便退了出去。
短短几个念头,贵人们几个神情,胡姬幼灵的的命运便有了变化。
幼灵挨着李仲言坐下就只管布菜斟酒,一句废话也没有,倒有些出人意料的乖巧。
鱼子岑饮了一口灵溪酒,装作不经意地问:“仲言兄,你这次回来,得了不少好东西吧?”
李仲言笑道:“怎么?我的东西你也惦记?”
“我是不惦记……”鱼子岑贱兮兮地看了一眼裴宝炔,道:“只是你变着法儿地往别人家里送,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两人声音不大不小,周围人都能听清,便都朝李仲言投去好奇的目光。
长安城中矜贵皆知,李仲言得重用,这些年在外为圣上奔走。
元正日前,他人未到,礼却如墨点般洋洋洒洒落在了裴府,引人臆测。
因裴府主人裴君南不在家中,老夫人身体不适,主家娘子乔阙与嫡子裴宝炔出面做主手下。
虽说李仲言的属下在裴府,只强调对云淡风轻的裴君南很是敬仰,夸赞乔阙治家有方,将一众子女教养得很出众,特别是人才出众的裴宝炔,所以送了些玩意过来。还特意交代,请乔阙做主将薄礼代为分发给府内一众子女,聊表心意。
乔阙推脱不了,勉为其难收下十车财物,立即封存在库,不敢妄动。
次日,城中便有传言,李仲言上裴府求亲,只等裴君南回府才能定夺。
此刻,孙立元瞧着李仲言与裴宝炔并不相识的样子,实在好奇前几日的传言。此事怪在,裴府与徐王府虽有些沾亲带故,但似乎没有往来。
李仲言这一诡异举动,实在叫人好奇。
李叔杞旁的不知,只知道李仲言此举,搅得家中鸡飞狗跳,连他都好几日不敢回去,生怕被阿娘当做箭靶误伤。所以他一半好奇、一半无奈,趁机问道:“二哥,你前段时日也不在长安,是怎么识得宝炔兄家的姐姐妹妹的?”
李仲言修长的手指抚摸着芍药雕花银盏,若有若无地观瞧裴宝炔的反应,没回答三弟,而是问道:“不知宝炔家中,有几个姐姐妹妹?”
李仲言这么一问,吊足众人胃口。
他那么大张旗鼓地向裴府释放殷勤善意,可到头来连对方家中人口都不了解?其中一定有什么曲折!
裴宝炔想了想,诚实作答:“我家中有两位姐姐,两位妹妹。”
裴宝炔是正室嫡妻乔阙所出,排行第三。他上边有两位姐姐,大姐姐白羽怜是二姨娘所出,二姐姐裴羽若是同母嫡姐;他下面还有两位妹妹,四妹妹就是远在洛阳城郊的裴清宁,五妹妹白羽娇是四姨娘所出。
从几人名字就能看出,裴清宁与众不同。
裴宝炔好奇过,也探究过,只是裴府內惟口径一致,对裴清宁三缄其口,他也不敢刨根问底,对裴清宁知之甚少。
鱼子岑疑惑一声,脱口便道:“听我家妹妹昭榕说起过,宝玦你家不是只有两位姐姐,两位妹妹吗?什么时候,你家又多了一个妹妹?”
鱼子岑的妹妹鱼昭榕,与裴宝炔的二姐裴羽若是闺中密友。俩人聚在一起,时常谈论家中琐事,鱼子岑这么八卦,久而久之自然有所留意。
裴宝炔答:“家中还有一位妹妹,自幼养在洛阳,鱼兄不知道也不奇怪。”
“好好地妹妹,为什么养在外头?”鱼子岑问出口便后悔了。家家都有秘辛,这样明目张胆的打探,实在不妥。
裴宝炔并未觉得冒犯,坦诚相告:“其中缘由,家中长辈从不提及,我们小辈也就不敢多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