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莫名其妙,舒灿歌心想。

    世人总说女子爱使小性子,爱胡乱发脾气,她嗤之以鼻,眼下赵无忧才是阴晴不定甩脸子的那个。

    因怕真的在这一大片竹林里迷路,她便跟在气冲冲的赵无忧身后,也不说话,也不靠近。

    两人就这么气氛微妙地走了一阵,前面的赵无忧似乎有意放慢了脚步,舒灿歌便也缓下步伐。

    赵无忧在原地等了她一会儿,颇有些不耐烦:“舒灿歌,你在学乌龟吗?走那么慢!”

    远远望去,已经可以看见宴席四周围起的蜿蜒竹篱,舒灿歌也不再需要他引路,冷淡道了一声“多谢赵衙内带路”,便要越过他往前走。

    “等等。”赵无忧一把捉住她的手,脸上仍有薄怒,“你怎么还无缘无故发起脾气来了?!”

    舒灿歌甩开他的手,蹙着眉,杏眼圆瞪,“你才是无缘无故发脾气的那个吧?赵无忧,你到底想干什么?”

    赵无忧显然看出她是悉心打扮过的,此时美目微嗔,眼波流转,樱唇微微翘起,整个人像覆了一层薄薄寒霜的芙蓉花。

    他慌忙移开视线,咳嗽一声:“本少爷只是想提醒你,待会儿宴席开始后,宾客们都要给我娘进献礼物,贵不贵重无所谓,我娘最看重心意……”

    说到这里,他像才想起什么,扭头问她:“你应该带了贺礼吧?”

    见舒灿歌点了点头,他又轻哼一声:“那就好。就怕你们小户人家没参加过这种宴会,连基本的礼数都不懂。”

    他是东家,他还说有法子给她弄到需要的釉料,所以舒灿歌当听不见这些冷嘲热讽。

    赵无忧:“说回上一句,名贵的东西我娘见得多了,况且你家也拿不出来什么稀奇玩意儿,到了献礼的时候,你只需要拣几句好听的说,夸一夸我娘这留春宴办得好,自然就能讨她欢心了。”

    舒灿歌反问:“我为什么要讨你娘欢心?”

    赵无忧喉头一噎,一时说不出话,正在这时,旁边却响起女子柔婉的声音——

    “见过赵公子。”

    女子一身鹅黄色软烟罗裙,云鬓中斜插一只碧玉簪,正是随杨觉霖一起离开舒宅的杨秋笙,见了舒灿歌,她也柔声唤了一声“灿歌妹妹”。

    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舒灿歌有些惊讶。

    “你们认识?”赵无忧狐疑。

    赵襄因生下来体弱,得大师算命指点后被送往西北边塞的舅舅家抚养,一年前才回赵府。

    这一年间,赵夫人没少训斥女儿没有闺阁礼仪,于是前段时间请了一位教引嬷嬷入府指导。这嬷嬷姓徐,在宫里伺候过太后,好几届进宫的秀女都是她来调教管理。

    几个月前,徐嬷嬷得了恩典,告老还乡,便被赵夫人请来。而杨秋笙便是徐嬷嬷新收的干女儿,也一并随着住入了赵府。

    舒灿歌不冷不热地回了礼,“堂姐。”

    赵无忧瞬间明了,也不管杨秋笙还杵在那,径直拽了舒灿歌的衣袖,背过身着急分辨:“就是她爹陷害你家?”

    舒灿歌点头。

    “我先前不知道。她是跟徐嬷嬷一起入府的,我娘看在徐嬷嬷的份上才让她参加宴会的。”

    舒灿歌奇道:“你跟我解释这些干什么?”

    赵无忧还没说话,杨秋笙就落落大方地走了过来,又状似亲昵地牵起舒灿歌的手:

    “妹妹,先前我爹做的混账事我确实全然不知,我向你赔罪。俗话说,表亲三千里,堂亲五百年,咱们还是不要为这些事疏远了。”

    舒灿歌不置可否,只是抽回手淡淡道:“宴席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还是赶紧入座吧。”

    *

    参加留春宴的大约有二十余人,紧挨赵夫人的几个位子上坐的都是明州城有头有脸的官家女眷。

    场地中央搭建着一座青竹木台,四周悬挂薄如蝉翼的冰绡,风起帘动,幽逸静美。

    宴会已然开始,台上的琴师正抚琴独奏,琴声悄怆幽邃,伴随着细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声,在园林中久久不歇。

    舒灿歌在靠近竹篱的尾席落了座,侍女们鱼贯而入,为宾客们奉上美酒佳肴。

    “舒小姐,想不到你也来了。先前见你婉拒了那赵家公子两次,我还以为你不会来参加这场宴会。”

    她转过头,这才发现寇清昼不知何时坐到了身旁的位子上。

    这场留春宴办得颇为风雅,除了衣香鬓影的女客,宴会上的男宾大多是通诗词晓音律、在明州负有才名的俊秀才子,不少是朗璧书院的学子。

    寇清昼的容貌自然过关,只是吟诗弄曲好像跟他并不搭边。

    “寇大人。”她有些赧然,“是赵公子告诉我他有法子解决窑场的釉料供应,我才来的。”

    “原来如此。”

    寇清昼含笑看着她,舒灿歌也不知道自己在着急跟他解释个什么。

    这时,已经有书院学子上台为赵夫人的留春宴题词作诗了。

    舒灿歌这才自一团簇拥着的莺红柳绿中见到赵夫人,她大概四十岁上下,保养得宜,一身丁香紫团花琵琶襟袄裙,发间簪着金丝玛瑙蝙蝠簪。

    那学子一行共有四人,自称来自朗璧书院的潇湘诗社,四人依次为宴会题了一首五言律诗,博得赵夫人及台下众女眷一片称赞。

    寇清昼端起酒杯,目光也望向台上,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舒灿歌看明白了,男宾们多是以诗词、奏乐作为献礼,而女眷们多是以自身绣制的香囊、璎珞等精巧玩意儿作献礼。

    “这位小姐,请问您可是舒家小姐舒灿歌?”

    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小跑着到了舒灿歌跟前,见她点了头,又行了一礼:

    “我们家姑娘有请,听说您在明州城是出了名的宋瓷行家,想请您帮忙做个瓷器鉴定。”

    小丫头言辞恳切,一双眼睛巴巴地望着她。

    “请问你家小姐是?”

    小丫头飞快说道:“我家小姐是布政使司潘大人的嫡女,闺名宁玉。”说着,她向竹篱外看去,“小姐正在那边等您呢。”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舒灿歌只得颔首:“好,我这便去。”

    *

    跟着小丫鬟走了一段距离,她便在一排翠竹旁见到了这位布政使司家的大小姐。

    潘宁玉一身蜜合色长裙,挽着流云鬓,手持一把团扇,正颇为不耐烦地扇着,见她来了,一阵肆无忌惮地上下打量后才悠悠开口:

    “你就是舒灿歌?”

    初次见面,舒灿歌就隐约察觉出对方态度并不友善,虽觉不解,但她还是规矩地行了礼:“正是。”

    “听说明州瓷业发达,你家窑场又是本地数一数二的规模,几代经营下来少说也赚了万贯家财,怎么,舒小姐这一身打扮是在故意韬光么?”

    若说一开始只是隐约感觉到来者不善,这一句话便几乎是明面上讽刺她衣着寒酸了。

    “我到此处,是潘小姐的这位婢女称有瓷器需我鉴定,若小姐无事,那我就先回席了。”

    舒灿歌不卑不亢,并不接茬,转身就要走。

    “等等!”

    潘宁玉大声叫住她,又对小丫鬟喝道:“把东西拿出来吧。”

    丫鬟便将一只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拿了出来,毕恭毕敬地递到舒灿歌面前。

    潘宁玉得意道:“这瓷瓶子是家父近期得的宝物,乃宋代官窑烧制,你且瞧瞧是与不是,我待会儿就要将它献给赵夫人了。”

    舒灿歌回身,只轻轻扫了一眼那只玉壶春,淡淡道:“潘姑娘觉得是便是了。”

    “舒灿歌你什么意思?!不要以为你知晓些鉴瓷的皮毛就在那装模作样地托大拿乔!”

    “我刚才听人说,赵夫人受礼不在意东西贵不贵重,只在乎心意。即使是假宋瓷,只要潘姑娘诚心,想必赵夫人也不会怪罪。”

    潘宁玉算这下才算是听明白了,舒灿歌是在拐弯抹角地讽刺她这只瓷是假冒的。

    “我爹说了,这只玉壶春瓶乃前朝珍宝,你凭什么只看了一眼就说是假的?!”

    话音刚落,一个紫色身影闪过,却是赵无忧赶来,一把夺过了丫鬟手中端着的玉壶春瓶。

    丫鬟被吓到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赵公子。”

    潘宁玉也瞬间收起了刚才的嚣张气焰,娇柔地向赵无忧行礼问好。

    赵无忧并不理会她们主仆二人,只自顾自打量手里的瓶子,须臾,却将那瓶子狠狠往地上一摔。

    霎时,一阵清脆声后,瓷瓶碎了一地,潘宁玉主仆惊呼起来。

    “赵公子,你这是作何?”潘宁玉以绣帕捂口,显然受惊不小,“这瓷瓶是我要送给令堂的礼物,你、你怎么……”

    “潘小姐,我这是帮了你。你口中这只宋代官窑玉壶春,是假的。”

    潘宁玉一时睁大双眼,赵无忧则不慌不忙,俯身捡起一枚瓷片,嘴角噙笑,侃侃而谈:

    “宋代官窑多用支钉烧,会在烧制成瓷器底部留下三枚小圆点,而你这只玉壶春瓶,瓶底一圈无釉,乃是本朝才有的垫烧导致,”

    解释完,他又冲潘宁玉微微一笑,“潘小姐方才说它是前朝古瓷,我看是前日烧的还差不多。”

章节目录

瓷心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边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边玉并收藏瓷心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