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口,只有一架青篷马车停在那儿,连个车夫都没有,想来是放了火就要立刻赶回去。
严嬷嬷在马车里时不时探头往医馆方向瞧一眼,刚一掀开帘子,便看到了一张清丽秀美的脸,月光照的她脸色冷白,嘴角含笑,显得有些瘆人。
“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清秋将她推进马车,跟着爬了进去。外面的男人已经堵着嘴由杨婆子看管。车厢黑暗,李清秋捏着严嬷嬷的脖子,将药丸塞入她口中,而后将马车侧窗帘子拽下,塞入她的口中,拿出怀中的绳子,将人结结实实地捆上。
在李清秋塞药进她口中时,严嬷嬷就已经放弃了挣扎了,不一会儿,疼痛传来,严嬷嬷在车厢内不停蠕动,甩头挣扎。李清秋坐在车沿静静等着,差不多半刻钟后,李清秋将人扶起,拿出解药喂给她。
严嬷嬷宛若一条死狗躺在车内,低声喃喃:“奴才错了,奴才错了。”
看着她这副狼狈样子,李清秋淡淡开口:“六天,我给你六天的时间,别让我失望。”
她声音清冷,回荡在严嬷嬷耳边,而后下了马车,让杨婆子带着二人回去了。
推开虚掩的大门,只见刘父站在院子中央,见她拎着柴刀回来,迎上前来小声道:“你去了哪里?”
李清秋指了指那边的卧房也小声问道:“娘睡了吗?”
刘父点头,闻到她身上淡淡地血腥味,刘父皱眉:“深更半夜干嘛去了?受伤了?”
李清秋凑近刘父:“我发现一株药材,有止痛功效,只不过有些不好处理,刚有人受伤,我看您和娘已经歇下,便带着草药去了。”
刘父听闻有些欣喜:“当真?有用吗?”
“有用,只是用完了,明天我们回村里再采一些。”
刘父欣然应下,让她洗漱回房,李清秋松了口气,她前两天确实在山上看到了那种药材,也采了回来,这个世界的大夫大多直接用它熬药,没有外敷过,自然不清楚它外敷的效用。
没有两步又被刘父唤住:“那你拿着柴刀做甚?”
李清秋侧身将柴刀置于身侧,挡住了刘父的视线:“当然是为了安全着想,我一个姑娘家深夜出门,当然要警惕一些。”
刘父点头回了屋里,她打水洗漱还冲了冲柴刀上的血迹,回屋倒下,沉沉睡去。
翌日刘父天刚亮便过来敲门,父女二人背上背篓便坐牛车回了村里。到了村口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躲在树下,旁边围着几个汉子,见他们过来还打了招呼。
刘父走过去道:“这人是怎么了?”
牛婶子男人牛大田道:“他啊,从山上滚下来傻了,脚也跛了,家里也没有亲近的,昨天邻村的亲戚来接他走了,不知道咋着自己跑回来了。”
刘父上前一步想看看他的头,痴傻了一般都是碰到了头,刚靠近伸手便被那人挥开,而后大叫着,跌跌撞撞地跑走。
看着远去的背影,李清秋满意的勾了勾嘴角,那疯子就是齐来,衣服都没换,想来刘小纸的怨气应该消散许多。
又听牛大田继续道:“他欺负了齐家妹子,本来齐家要将人许给他的,谁成想一夜过去人疯了。”
刘父感叹:“恶有恶报。”
本来想问问齐草的状况,看到大家说起这事幸灾乐祸还有些嫌弃神态,李清秋没问出口,一个名声不好的女子,想来家里正是鸡飞狗跳的时候,齐草后半生是怎么也过不好的。
父女二人采了药材回了镇上,镇上突然多了很多马车,父女二人回到医馆,医馆更是被各式各样华丽的马车包围。
见到父女二人回来,被一群衣着华丽的妇人包围的齐氏赶忙道:“小纸,快去收拾一下出来看诊!”
李清秋点了点头,进去洗漱。等她再出来,妇人们已经排成一队等着她了。头一个是个面色有些发白的妇人,衣衫精致素雅,头上攒着一朵绢花,身后跟着一个丫鬟。
李清秋坐下,拿出脉枕:“夫人可有什么不适?”
那妇人将手搭在脉枕上,声音细弱:“每到月事我都腹痛难忍,成婚三年了也没有好消息,今早听闻您很擅长妇人之证,治好了不好女子,立刻从府城赶了过来。”
李清秋伸手搭上妇人手腕,表情不变,片刻后收手提笔开方:“照着这个方子,三碗水煎一碗,喝上三个月便可,少吃凉性食物。”
妇人闻言大喜:“真的?”她看过不少大夫,无一不是一脸凝重,银子花出去了,身子却没好,今日听了雨花镇女医的传闻便立刻赶来,没想到这么痛快就得了方子。
立刻给了银子带着丫鬟找齐氏抓药,后面妇人看她欢天喜地的模样,本来等的不耐烦也安静了下来。一整天李清秋都没得休息,后面医馆里的药材都抓光了,只能让她们去别处抓。
这样过了几日,赶来雨花镇的马车才渐渐少了些许。
李清秋这几天抓紧时间制作了很多药丸,美容养颜的,养气血的,除疤痕的,壮阳的等等,这些药丸买的很快,刘父还根据她给出的方子进行改良,成功制作了止痛的药粉,短短几日,刘家的进项剧增。现在刘家的资产已经堪比镇上的富户了。李清秋还联系其他医馆,批量销售药丸,还准备运往外地,还有很多定金没收,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边忙的火热,府城那边严嬷嬷的日子过的胆战心惊。严嬷嬷回去告命后便散播了关于李清秋妙手回春最善医治女子的传闻,琢磨着怎么把人弄出去,杨婆子还帮忙拦着消息,不让消息传入林夫人耳中。
因为医馆实在太忙,刘父便招了药童在医馆帮忙,今年十岁,家里只剩他娘许氏一人,身体有亏,时常吃药,听说刘父招人,母子俩便找上门来,许氏是个勤快的,儿子天意也很乖巧,家里原来是贩药的,认识不少药材。
这日李清秋正在药房研究养肤方子,天意匆匆跑进来道:“悦来酒楼东家的姨娘难产,请您过去看看。”
收好东西锁了小药房的门,李清秋跟着来人上了马车。这悦来酒楼东家姓赵,他的姨娘李清秋也认识,是齐草的姨母,严嬷嬷当初会找到齐草,这中间必然是有纽带的。
到了赵府便被人请去了内院,赵老爷看到她来激动地将人请进产房,产婆见她进来直接道:“已经生了半天了,就是生不下来。”
检查了床上齐姨娘的情况直接道:“让人熬碗参汤送进来,孩子头太大了,产妇没有力气可生不下来。”没有大碍,就是吃的太好,胎儿太大,生的困难,叫她来也是在边上看着有危险就救治,镇上就她一个女大夫,这事不是第一回了。
喝了参汤不久,一个产婆不断鼓励,另一个则一直按压齐姨娘的肚子,在惨叫中终于将孩子生下,李清秋上前检查一番,是个男孩,在肚子里憋了太久,有些缺氧,所幸没有大碍。
配了补身子的药亲自熬了,来到床前,扶起床上的齐姨娘道:“姨娘醒醒,把药喝了。”
早已脱力的齐姨娘悠悠转醒,没有抬头,顺着李清秋的手将药喝下,李清秋在她耳边低声询问:“齐草是你介绍给严嬷嬷的吗?”
虚弱的齐姨娘闻言睁大眼睛看向扶着自己的人,看到李清秋,害怕的双唇颤抖:“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清秋看她反应,心里也有数了,慢条斯理开口:“我是大夫啊,你喝的药都是我熬的。”
听李清秋这么说,又想到她刚刚喂的药,急忙推开她趴在床边呕吐,将喝下的药汁吐出大半,此时屋里只剩下两个丫鬟,其余人早已抱着孩子出去了。
齐姨娘根本没有力气抬头,趴在床上问道:“你给我喝了什么?”
“补药啊!”
“我不相信!你都知道了,哪会那么好心!”齐姨娘声音嘶哑。
得到了想知道的,李清秋将碗放在床沿,也懒得再喂,起身边走边道:“是你们赵家请我来的,又不是我自己要来的,不过你刚刚说过的话我可都听到了,你以后千万要小心吃食,注意着身体。”
没管身后的人,抬步出了产房,清新的空气让她心情好了一些,拿上一旁丫鬟送上的谢银道:“告诉你们夫人,以后这齐姨娘身子有恙可别找我,我可伺候不了脾气这么大的。”
一旁丫鬟听了断断续续地听到了些房里的声音,低头应了。
回到医馆算了算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不知道严嬷嬷有没有把事情办成。
严嬷嬷在马车里时不时探头往医馆方向瞧一眼,刚一掀开帘子,便看到了一张清丽秀美的脸,月光照的她脸色冷白,嘴角含笑,显得有些瘆人。
“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清秋将她推进马车,跟着爬了进去。外面的男人已经堵着嘴由杨婆子看管。车厢黑暗,李清秋捏着严嬷嬷的脖子,将药丸塞入她口中,而后将马车侧窗帘子拽下,塞入她的口中,拿出怀中的绳子,将人结结实实地捆上。
在李清秋塞药进她口中时,严嬷嬷就已经放弃了挣扎了,不一会儿,疼痛传来,严嬷嬷在车厢内不停蠕动,甩头挣扎。李清秋坐在车沿静静等着,差不多半刻钟后,李清秋将人扶起,拿出解药喂给她。
严嬷嬷宛若一条死狗躺在车内,低声喃喃:“奴才错了,奴才错了。”
看着她这副狼狈样子,李清秋淡淡开口:“六天,我给你六天的时间,别让我失望。”
她声音清冷,回荡在严嬷嬷耳边,而后下了马车,让杨婆子带着二人回去了。
推开虚掩的大门,只见刘父站在院子中央,见她拎着柴刀回来,迎上前来小声道:“你去了哪里?”
李清秋指了指那边的卧房也小声问道:“娘睡了吗?”
刘父点头,闻到她身上淡淡地血腥味,刘父皱眉:“深更半夜干嘛去了?受伤了?”
李清秋凑近刘父:“我发现一株药材,有止痛功效,只不过有些不好处理,刚有人受伤,我看您和娘已经歇下,便带着草药去了。”
刘父听闻有些欣喜:“当真?有用吗?”
“有用,只是用完了,明天我们回村里再采一些。”
刘父欣然应下,让她洗漱回房,李清秋松了口气,她前两天确实在山上看到了那种药材,也采了回来,这个世界的大夫大多直接用它熬药,没有外敷过,自然不清楚它外敷的效用。
没有两步又被刘父唤住:“那你拿着柴刀做甚?”
李清秋侧身将柴刀置于身侧,挡住了刘父的视线:“当然是为了安全着想,我一个姑娘家深夜出门,当然要警惕一些。”
刘父点头回了屋里,她打水洗漱还冲了冲柴刀上的血迹,回屋倒下,沉沉睡去。
翌日刘父天刚亮便过来敲门,父女二人背上背篓便坐牛车回了村里。到了村口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躲在树下,旁边围着几个汉子,见他们过来还打了招呼。
刘父走过去道:“这人是怎么了?”
牛婶子男人牛大田道:“他啊,从山上滚下来傻了,脚也跛了,家里也没有亲近的,昨天邻村的亲戚来接他走了,不知道咋着自己跑回来了。”
刘父上前一步想看看他的头,痴傻了一般都是碰到了头,刚靠近伸手便被那人挥开,而后大叫着,跌跌撞撞地跑走。
看着远去的背影,李清秋满意的勾了勾嘴角,那疯子就是齐来,衣服都没换,想来刘小纸的怨气应该消散许多。
又听牛大田继续道:“他欺负了齐家妹子,本来齐家要将人许给他的,谁成想一夜过去人疯了。”
刘父感叹:“恶有恶报。”
本来想问问齐草的状况,看到大家说起这事幸灾乐祸还有些嫌弃神态,李清秋没问出口,一个名声不好的女子,想来家里正是鸡飞狗跳的时候,齐草后半生是怎么也过不好的。
父女二人采了药材回了镇上,镇上突然多了很多马车,父女二人回到医馆,医馆更是被各式各样华丽的马车包围。
见到父女二人回来,被一群衣着华丽的妇人包围的齐氏赶忙道:“小纸,快去收拾一下出来看诊!”
李清秋点了点头,进去洗漱。等她再出来,妇人们已经排成一队等着她了。头一个是个面色有些发白的妇人,衣衫精致素雅,头上攒着一朵绢花,身后跟着一个丫鬟。
李清秋坐下,拿出脉枕:“夫人可有什么不适?”
那妇人将手搭在脉枕上,声音细弱:“每到月事我都腹痛难忍,成婚三年了也没有好消息,今早听闻您很擅长妇人之证,治好了不好女子,立刻从府城赶了过来。”
李清秋伸手搭上妇人手腕,表情不变,片刻后收手提笔开方:“照着这个方子,三碗水煎一碗,喝上三个月便可,少吃凉性食物。”
妇人闻言大喜:“真的?”她看过不少大夫,无一不是一脸凝重,银子花出去了,身子却没好,今日听了雨花镇女医的传闻便立刻赶来,没想到这么痛快就得了方子。
立刻给了银子带着丫鬟找齐氏抓药,后面妇人看她欢天喜地的模样,本来等的不耐烦也安静了下来。一整天李清秋都没得休息,后面医馆里的药材都抓光了,只能让她们去别处抓。
这样过了几日,赶来雨花镇的马车才渐渐少了些许。
李清秋这几天抓紧时间制作了很多药丸,美容养颜的,养气血的,除疤痕的,壮阳的等等,这些药丸买的很快,刘父还根据她给出的方子进行改良,成功制作了止痛的药粉,短短几日,刘家的进项剧增。现在刘家的资产已经堪比镇上的富户了。李清秋还联系其他医馆,批量销售药丸,还准备运往外地,还有很多定金没收,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边忙的火热,府城那边严嬷嬷的日子过的胆战心惊。严嬷嬷回去告命后便散播了关于李清秋妙手回春最善医治女子的传闻,琢磨着怎么把人弄出去,杨婆子还帮忙拦着消息,不让消息传入林夫人耳中。
因为医馆实在太忙,刘父便招了药童在医馆帮忙,今年十岁,家里只剩他娘许氏一人,身体有亏,时常吃药,听说刘父招人,母子俩便找上门来,许氏是个勤快的,儿子天意也很乖巧,家里原来是贩药的,认识不少药材。
这日李清秋正在药房研究养肤方子,天意匆匆跑进来道:“悦来酒楼东家的姨娘难产,请您过去看看。”
收好东西锁了小药房的门,李清秋跟着来人上了马车。这悦来酒楼东家姓赵,他的姨娘李清秋也认识,是齐草的姨母,严嬷嬷当初会找到齐草,这中间必然是有纽带的。
到了赵府便被人请去了内院,赵老爷看到她来激动地将人请进产房,产婆见她进来直接道:“已经生了半天了,就是生不下来。”
检查了床上齐姨娘的情况直接道:“让人熬碗参汤送进来,孩子头太大了,产妇没有力气可生不下来。”没有大碍,就是吃的太好,胎儿太大,生的困难,叫她来也是在边上看着有危险就救治,镇上就她一个女大夫,这事不是第一回了。
喝了参汤不久,一个产婆不断鼓励,另一个则一直按压齐姨娘的肚子,在惨叫中终于将孩子生下,李清秋上前检查一番,是个男孩,在肚子里憋了太久,有些缺氧,所幸没有大碍。
配了补身子的药亲自熬了,来到床前,扶起床上的齐姨娘道:“姨娘醒醒,把药喝了。”
早已脱力的齐姨娘悠悠转醒,没有抬头,顺着李清秋的手将药喝下,李清秋在她耳边低声询问:“齐草是你介绍给严嬷嬷的吗?”
虚弱的齐姨娘闻言睁大眼睛看向扶着自己的人,看到李清秋,害怕的双唇颤抖:“你…你怎么在这儿。”
李清秋看她反应,心里也有数了,慢条斯理开口:“我是大夫啊,你喝的药都是我熬的。”
听李清秋这么说,又想到她刚刚喂的药,急忙推开她趴在床边呕吐,将喝下的药汁吐出大半,此时屋里只剩下两个丫鬟,其余人早已抱着孩子出去了。
齐姨娘根本没有力气抬头,趴在床上问道:“你给我喝了什么?”
“补药啊!”
“我不相信!你都知道了,哪会那么好心!”齐姨娘声音嘶哑。
得到了想知道的,李清秋将碗放在床沿,也懒得再喂,起身边走边道:“是你们赵家请我来的,又不是我自己要来的,不过你刚刚说过的话我可都听到了,你以后千万要小心吃食,注意着身体。”
没管身后的人,抬步出了产房,清新的空气让她心情好了一些,拿上一旁丫鬟送上的谢银道:“告诉你们夫人,以后这齐姨娘身子有恙可别找我,我可伺候不了脾气这么大的。”
一旁丫鬟听了断断续续地听到了些房里的声音,低头应了。
回到医馆算了算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不知道严嬷嬷有没有把事情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