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一路挣扎,李清秋带着人走进小巷才将人放下,恢复原来的声音问道:“你娘是不是姓朱?”
本来想找机会逃跑的小丫听到问话停止挣扎抬起头望着她。
李清秋抹了抹她脸上的泪,“别哭了,是牡丹姐姐让我救你出来的。”
小丫抓着她的衣袖,眼泪再次夺框而出,“娘,朱。救,姐姐。”
她声音嘶哑,口齿不清,李清秋猜个大概,“娘在家里,先回去看娘,过阵子再来救姐姐。”
小丫点头,李清秋牵着她的手往家走。
以防后面有人尾随,李清秋抱着小丫绕了许久才回到家。
朱婶子和两个姑娘在院里搬柴火,入冬柴火就该涨价了,朱婶子买了不少堆在院子里,一点一点挪去柴房。
李清秋一身男子装扮抱着个半大孩子从门口进来,朱婶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好奇道:“你穿成这样干嘛去了?这是谁家的孩子。”
把孩子递给她,李清秋实在受不了身上廉价的脂粉味,熏得她头疼,“朋友放在我这儿几天,我看她跟干娘有几分相似。”
朱婶子闻言把小丫的小脸抬起来,小丫仔细看着面前的朱婶子,有些不敢认,朱婶子被李清秋养的极好,脸上不见沧桑疲态。朱婶子倒是颤抖着手摸着小丫的脸,“圆圆,是我的圆圆吗?”
小丫听她叫自己的名字,哭着喊了声娘。母女二人抱做一团,哭的难舍难分。等李清秋洗完澡出来,把小丫的事情简单的说了。朱婶子边抹泪边拿着包裹道:“琳娘,牡丹是个好的,咱们救救她吧。干娘的银子都在这儿,咱们把她赎出来。”
“不急,她自有打算,银子我又,那能用干娘的。小丫还好吧。”李清秋道。小丫窝在朱婶子怀里睡着,朱婶子摸着她的头,“圆圆来的晚,我二十九岁才生下她,本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她了。呜呜呜…”
“干娘别哭,别哭坏了眼睛,圆圆回来了,你可不能出事。”李清秋劝道。
朱婶子点头,抱紧怀中的女儿。
李清秋退出屋子,一转身,喜鹊和燕子站在她身后,喜鹊眼眶红红,“大姐,婶子的孩子回来了吗?”
看出她的不安,李清秋将二人送回房间,“是啊,不过是家里多了个你爱的人,爱你的人。”
燕子点点头,“我会好好保护妹妹的。”
腊月初八,桦洪镇下了第一场雪,朱圆圆跟李清秋一起蹲在铺子门口,手里捏着点心啃着,“姐姐,雪花,冷。”
朱圆圆的户籍早就被衙门消了,朱婶子带她去办户籍,直接跟她自己姓。圆圆适应环境后开朗了不少,就是怎么吃点心都吃不够,李清秋怕她不正经吃饭,怕她吃坏牙齿,规定了一天只能吃两块。
“是啊,下雪了。”李清秋望着白雪,想起云霄来,他不畏寒,喜欢在院子里堆雪人,双手冻的通红,还喜欢用冰凉的手指碰她,跟她打闹。
远处一个熟人走了过来,李清秋站起身来拍了拍圆圆的小脑袋,“进去吧,外头冷。”
圆圆乖乖捧着点心打开门帘进了铺子。
李清秋看着眼前的陈氏,好奇道:“你怎么来了?”
陈氏上下打量她。李清秋今天穿了粉蓝色的厚袄,围着浅粉色的围脖,脸蛋被冷风吹的发红,甚是养眼。清了清嗓子;“我要给你大哥送冬衣,你去不去。”
临近年关,会有一段探监的时间。
李清秋点点头,“行啊。”回铺子里说了一声,跟着陈氏往大牢去。
路上陈氏不停看她,犹豫了想一下开口道:“琳娘你跟娘说实话,你是不是被那东家收入房中了?”
李清秋瞥了她一眼,“跟你有关系吗?”李清秋都不用想,陈氏能找到自己,还说出这种流言,百分百跟张老三脱不了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疆儿过了年就要下场了,你这做姐姐的不得拿些路费?”陈氏道。
“没有。”李清秋一口拒绝。
“你这一身都得值个二两银子吧,怎么会没有呢?琳娘,你弟弟考上功名对你找个好人家有帮助,一辈子见不得光算是什么事!”陈氏絮叨着。
李清秋懒得理她,到了门口跟守门的衙差报了叶强的名字,就进去看人了。
叶强缩在墙角,整个人畏畏缩缩,蓬头垢面,身上衣服也是衣不蔽体,相比上次见他清瘦了许多。
“儿啊!怎么成这样了,没人管管吗?”陈氏扑倒栅栏前哇的哭出声。
叶强听到陈母的声音,爬到栅栏旁,嘴里咿咿唔唔。
“谁会管啊,进了大牢就是熬日子,撑下来就活,撑不下来就死了。”李清秋看着叶强伤痕累累的样子,好像都站不起来了。
“不是,不是这样的,疆儿说官老爷不会随随便便就让人死了的。”陈氏摇头。
李清秋轻叹一声,“那是有权有势的人,像大哥这样的,随便说个风寒的借口,死了就死了,难道你敢去纠缠官老爷吗?”
叶强比陈母哭的还惨,张大嘴巴指着自己的喉咙,嗓子发出嚇嚇的声音。
李清秋眯了眯眼,大牢昏暗,蹲下身体掏出手帕覆在叶强喉间,摸索了片刻凝重道:“有人给你下药?”
叶强激动的点头,陈母疑惑,“你大哥怎么了?”
“让人喂了哑药了。”李清秋道。
“怎么会这样?我的儿啊,是谁要害你?”陈母一阵哭嚎。
李清秋看着叶强认真道:“大哥,能告诉我你们那天去偷了什么吗?”思来想去,一定是叶强知道了什么,才有人想让他闭嘴,张老三没事,那个吴世风没有消息,问题就在这货上了。
而且张家虽不算一贫如洗,但也不富裕,怎么能把许寡妇养的那么好?还来东街卖糕点?
叶强扯过李清秋的手帕,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了什么,又递给了她。李清秋站起身来展开手帕一看:盐。叶强不认得几个字,这个盐字写的歪歪扭扭。
本来想找机会逃跑的小丫听到问话停止挣扎抬起头望着她。
李清秋抹了抹她脸上的泪,“别哭了,是牡丹姐姐让我救你出来的。”
小丫抓着她的衣袖,眼泪再次夺框而出,“娘,朱。救,姐姐。”
她声音嘶哑,口齿不清,李清秋猜个大概,“娘在家里,先回去看娘,过阵子再来救姐姐。”
小丫点头,李清秋牵着她的手往家走。
以防后面有人尾随,李清秋抱着小丫绕了许久才回到家。
朱婶子和两个姑娘在院里搬柴火,入冬柴火就该涨价了,朱婶子买了不少堆在院子里,一点一点挪去柴房。
李清秋一身男子装扮抱着个半大孩子从门口进来,朱婶子拍了拍手上的灰好奇道:“你穿成这样干嘛去了?这是谁家的孩子。”
把孩子递给她,李清秋实在受不了身上廉价的脂粉味,熏得她头疼,“朋友放在我这儿几天,我看她跟干娘有几分相似。”
朱婶子闻言把小丫的小脸抬起来,小丫仔细看着面前的朱婶子,有些不敢认,朱婶子被李清秋养的极好,脸上不见沧桑疲态。朱婶子倒是颤抖着手摸着小丫的脸,“圆圆,是我的圆圆吗?”
小丫听她叫自己的名字,哭着喊了声娘。母女二人抱做一团,哭的难舍难分。等李清秋洗完澡出来,把小丫的事情简单的说了。朱婶子边抹泪边拿着包裹道:“琳娘,牡丹是个好的,咱们救救她吧。干娘的银子都在这儿,咱们把她赎出来。”
“不急,她自有打算,银子我又,那能用干娘的。小丫还好吧。”李清秋道。小丫窝在朱婶子怀里睡着,朱婶子摸着她的头,“圆圆来的晚,我二十九岁才生下她,本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她了。呜呜呜…”
“干娘别哭,别哭坏了眼睛,圆圆回来了,你可不能出事。”李清秋劝道。
朱婶子点头,抱紧怀中的女儿。
李清秋退出屋子,一转身,喜鹊和燕子站在她身后,喜鹊眼眶红红,“大姐,婶子的孩子回来了吗?”
看出她的不安,李清秋将二人送回房间,“是啊,不过是家里多了个你爱的人,爱你的人。”
燕子点点头,“我会好好保护妹妹的。”
腊月初八,桦洪镇下了第一场雪,朱圆圆跟李清秋一起蹲在铺子门口,手里捏着点心啃着,“姐姐,雪花,冷。”
朱圆圆的户籍早就被衙门消了,朱婶子带她去办户籍,直接跟她自己姓。圆圆适应环境后开朗了不少,就是怎么吃点心都吃不够,李清秋怕她不正经吃饭,怕她吃坏牙齿,规定了一天只能吃两块。
“是啊,下雪了。”李清秋望着白雪,想起云霄来,他不畏寒,喜欢在院子里堆雪人,双手冻的通红,还喜欢用冰凉的手指碰她,跟她打闹。
远处一个熟人走了过来,李清秋站起身来拍了拍圆圆的小脑袋,“进去吧,外头冷。”
圆圆乖乖捧着点心打开门帘进了铺子。
李清秋看着眼前的陈氏,好奇道:“你怎么来了?”
陈氏上下打量她。李清秋今天穿了粉蓝色的厚袄,围着浅粉色的围脖,脸蛋被冷风吹的发红,甚是养眼。清了清嗓子;“我要给你大哥送冬衣,你去不去。”
临近年关,会有一段探监的时间。
李清秋点点头,“行啊。”回铺子里说了一声,跟着陈氏往大牢去。
路上陈氏不停看她,犹豫了想一下开口道:“琳娘你跟娘说实话,你是不是被那东家收入房中了?”
李清秋瞥了她一眼,“跟你有关系吗?”李清秋都不用想,陈氏能找到自己,还说出这种流言,百分百跟张老三脱不了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疆儿过了年就要下场了,你这做姐姐的不得拿些路费?”陈氏道。
“没有。”李清秋一口拒绝。
“你这一身都得值个二两银子吧,怎么会没有呢?琳娘,你弟弟考上功名对你找个好人家有帮助,一辈子见不得光算是什么事!”陈氏絮叨着。
李清秋懒得理她,到了门口跟守门的衙差报了叶强的名字,就进去看人了。
叶强缩在墙角,整个人畏畏缩缩,蓬头垢面,身上衣服也是衣不蔽体,相比上次见他清瘦了许多。
“儿啊!怎么成这样了,没人管管吗?”陈氏扑倒栅栏前哇的哭出声。
叶强听到陈母的声音,爬到栅栏旁,嘴里咿咿唔唔。
“谁会管啊,进了大牢就是熬日子,撑下来就活,撑不下来就死了。”李清秋看着叶强伤痕累累的样子,好像都站不起来了。
“不是,不是这样的,疆儿说官老爷不会随随便便就让人死了的。”陈氏摇头。
李清秋轻叹一声,“那是有权有势的人,像大哥这样的,随便说个风寒的借口,死了就死了,难道你敢去纠缠官老爷吗?”
叶强比陈母哭的还惨,张大嘴巴指着自己的喉咙,嗓子发出嚇嚇的声音。
李清秋眯了眯眼,大牢昏暗,蹲下身体掏出手帕覆在叶强喉间,摸索了片刻凝重道:“有人给你下药?”
叶强激动的点头,陈母疑惑,“你大哥怎么了?”
“让人喂了哑药了。”李清秋道。
“怎么会这样?我的儿啊,是谁要害你?”陈母一阵哭嚎。
李清秋看着叶强认真道:“大哥,能告诉我你们那天去偷了什么吗?”思来想去,一定是叶强知道了什么,才有人想让他闭嘴,张老三没事,那个吴世风没有消息,问题就在这货上了。
而且张家虽不算一贫如洗,但也不富裕,怎么能把许寡妇养的那么好?还来东街卖糕点?
叶强扯过李清秋的手帕,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了什么,又递给了她。李清秋站起身来展开手帕一看:盐。叶强不认得几个字,这个盐字写的歪歪扭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