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诚然是挂着镇南王府家徽的马车,可紧随其后的,却是另一辆宝马香车。
那马车规制模样,皆非镇南王府所有,明锦虽常年不在府中,却也不至于认不得自己家中的马车。
兄长进观医治这样要紧的事情,怎生会有旁人的马车混在其中?
明锦目光牢牢锁着那辆马车,云郗见她神色有异,顺着视线看了过去,也看到那一辆与截然不同的车驾。
马车渐渐过来了,打头那辆的马车拉住了缰绳,车夫从上头跳下了车,冲着明锦一礼:“殿下。”
明锦认得这车夫,其人看着憨厚老实,其实却是外祖家的一员猛将,名唤马威。兄长顽疾未愈,前世里母妃也是着马威一直看顾着兄长的,其人很是忠直,前世里要了兄长命的那一桩祸事,马威以身相护,亦殒命在了那一场山洪之中。
明锦叫了他起来,目光缓缓地往那辆车驾上一放。马威瞬间明白了自家郡主殿下的意思,正欲回答,便听得身后马车一顿窸窣声响,随后车帘便被打了起来,露出明镌那张温和从容的面孔来。
“阿锦。”他在马车上,瞧见前头的妹妹整个人被笼在披风之中,面上就绽出一个笑来,“怎么亲自来接,这么冷,也不在屋中歇着。”
与家书中的跳脱不一样,他生得却是个温润模样,一面说着话,一面扶着马威的肩下了车。其人唇红齿白,生得与明锦有六七成相似,亦是绝世风姿。
“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明镌走到她身边来,揉了揉她的发顶,有几分揶揄。
要是平常,小姑娘定要跳起来和他论一论长短的,但面前明锦却红了眼眶——她已然太久太久不曾见过兄长了,久到上一世关于兄长的最后记忆,只剩下灵堂之中那块新制的灵位,以及满府的萧索。
“阿兄。”明锦如如燕归巢一般,一头扎进他怀里去了,忍着满腹的哽咽,悄悄将泪水滚入他的前襟。
阿兄从前,也是个打马捉鹰的好儿郎,滇南王侯的年前大猎,他哪回不是佼佼者?但她方才分明看见,如今就算是下马车,阿兄也需要扶着旁人才能下了。
而她像往常一样扑入兄长怀中,更是能够察觉到他原先很有几分宽厚的胸膛,现下已经单薄得不成样子。
“好啦好啦,知道你开心,先进观去吧,在这吹着风也怪冷的,一会儿你冻病了,母妃又要写家书来骂我。”明镌大这个妹妹快六岁,亲眼看着她从病猫儿似的婴孩长到如今这般聘聘婷婷的模样,何等宠爱宝贝,自然不舍得她在这儿吹风。
而明锦也反应过来,立即收拢好心绪,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滴,笑眯眯地拉着他进观。
而见她兄妹二人叙话完了,云郗才对他行礼颔首:“世子。”
明镌先前也常来观中,自然认得他的身份,亦回礼道:“少天师。”
只是行礼之中,他亦不着痕迹地打量其人几眼,见他比起三五年前还要气度高华,眼底不禁闪过一丝赞叹,观中竟能养出这样矜贵的道子。
明锦拉了拉他的衣袖,同他小小声说道:“阿兄,真人肯诊治一事,多亏少天师在其中周旋。”
明镌捏了捏她的脸颊,禁不住说道:“你写回家的家书说了百八十遍,你兄长我岂是这样不识恩人之人?”
说罢,他看了身后的马车一眼,朗声道:“句先生,还请献礼。”
随后,那辆明锦认不得来处的马车便打起了车帘,一位身量尚小的少年人从其中捧出一方剑匣,恭敬地下得马车前来,将剑匣捧至云郗面前。
明镌将剑匣打开,只见其中装着一柄长剑。那长剑通体雪白,上头缠着金丝锁链,竟与云郗腰间佩剑有些相似。
“小妹言及少天师多番襄助之恩,我心中感激不尽,听闻少天师佩剑乃是名剑‘练影’,便以此‘照夜’相赠,方不负少天师之恩情。”
明锦听得“练影”、“照夜”之名,便知晓这两柄法剑的来处,这两柄剑师出同门,传闻皆是斩厉鬼、杀奸邪的好剑,皆是道中极为稀罕的物件,足见兄长相谢之心。
见云郗未曾接过,明锦连忙朝他身边的聆竹使眼色,聆竹如今也渐渐醒悟过来,这位小殿下在自家少天师处说话的份量也不低,便立即上前去,抱剑收下了。
云郗看聆竹一眼,聆竹权当没看见。
有小殿下在这儿顶着呢,又没有什么要紧;
再说了,紫玉丹都舍出去了,不拿点好东西怎么行?
捧剑匣的少年人交了剑匣,又回了马车上,只听得那车上传来一声:“既已将剑送至,某便先告辞了。”
那声音微微有些沙哑,却又含着些清润之意,明锦只觉得哪儿有些奇怪,那马车便已经掉转头,离去了。
清虚真人不在,云郗身为少天师,自然要主事。明锦院子里的事情他已知晓了,那院子显然是住不得人了,便将临近清虚真人云房的一处院落修整了出来,带着明镌及其仆从等人过去,先安顿下来。
明镌见明锦还回头去看了看那马车离去的影子,再看她面上神情似有些思索之色,便笑呵呵地同她解释:“那是藏剑阁的句先生车驾,乃是照夜旧主。我欲答谢少天师周旋之情,求得句先生松口割爱,句先生亦怜惜宝剑颠簸,便亲自与我一同送剑来。”
藏剑阁之名明锦也有耳闻,旧主怜惜宝剑这话听上去本没错,只是明锦仍旧觉得怪怪的,忍不住问道:“父王母妃知道么?”
明镌疏朗一笑:“你兄我交游甚广,也不必事事都与母妃父王禀告吧。”
明锦听他自吹自擂,假笑起来:“是是是。”
“敷衍!”明镌立即又要去捏她的脸颊。
云郗在旁边瞧着她二人说话言谈,见他们兄妹情深果不作假,唇角微微勾起些笑意。
倒是明镌欺负过妹妹,见她脸颊气鼓鼓的,心满意足地笑了两声,无意之中撞进云郗看着他二人的眼神里,正好瞧见似有温情淌过里。
“少天师?”明镌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禁皱了皱眉,盯着他一顿猛看。
云郗倒也不畏之,平和地与其对视。
一时之间没人说话,气氛倒静默下来。
明锦看看自家阿兄,又看看云郗,只觉得哪儿不对,倒是身侧的兄长忽然又笑起来:“少天师,小妹说,少天师与我是故交,是以出手相助……我与少天师,竟有这样深的交情?”
明锦终于知道那点儿不对是什么了——若按云郗所说,他与阿兄是故交,怎生眼下交际,瞧着却有几分生疏?
她记得前世里少天师规劝自己时,曾提及兄长与他言说自己的事儿;今世重生之后,少天师也说过数次二人乃是故友,但如今眼见他二人相处,分明不是什么至交的模样。
二人对视着,竟似有些火花迸溅。
云郗却依旧是那般清冷出尘的模样,顿了一顿,却道:“某虽为少天师,却也时常游历。三五年前,某曾乔装往蜀地西行,在一黑店遭匪,世子仗义执言,又请了官府前来,救我脱困,乃是救命之人。某与世子温酒一壶,言谈至日出之时,便东西分头了。世子眼下不认得某,也是应当。”
明镌“唔”了一声,倒有些不记得了。三五年前他还没有眼下这档子大病,确实到处游历,也曾去过蜀地。他虽生得温润,却是个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性子,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他所说的确实也合自己性情。
是以他便歉然一笑,拱手道:“是我不曾认出少天师,勿怪。”
明锦听了,也觉得合理。这话说得确实是兄长能做出来的事,若说有救命之恩,少天师对自己与阿兄几番周旋,也是情理之中。至于生疏,乔装过的,认不出来乃人之常情。
更何况她今日心中都是前世不得善终的阿兄,也不愿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多费功夫。
几人言语间,便已经到了云郗为明镌选的院落前。他送到辄止,自有道童引路介绍各处,见兄妹二人先进去了,才带着聆竹折返回自己的云房之中。
聆竹抱着剑憋了一路,待进了院子没了外人,他才满脸八卦地小小声说:“少天师,以您的性子,若遇匪徒,一剑可斩十数人,怎会要世子出手相救?”
他自己心中嘀咕起来,这说辞,真有人信?
却不料云郗松了松氅衣,想了想明镌最后看他那包含深意的一眼,轻笑道:“殿下信,便够了。”
明家,没有半个蠢人,但皆是爱怜手足之人。
兴许明镌什么也想不起来,但见妹妹信重于他,又有救命之恩,他即便心有疑虑,亦会应下——横竖一桩无伤大雅的事,是或不是,也无甚紧要。
*
观中来人,病居于此的平阳真人与静圆女冠自是知晓。
明镌来时,她正在清心池的一畔扫叶片上的雪花,远远一眼,瞧见对面那三个人一同走来。
那二位是王侯贵胄,贵不可言,而云少天师在他们其中,却也丝毫不显庸俗,亦是一等一的矜贵。
静圆女冠上回被拒,这回也不想多看,本想扫了雪就回去煮茶,只是她回去的时候漫无边际地走着,忽然又想起来上一回的熟悉感。
回想起那三人在池边的模样,她竟觉得脑海之中似有什么场面亦是如此的。但待细想,她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马车规制模样,皆非镇南王府所有,明锦虽常年不在府中,却也不至于认不得自己家中的马车。
兄长进观医治这样要紧的事情,怎生会有旁人的马车混在其中?
明锦目光牢牢锁着那辆马车,云郗见她神色有异,顺着视线看了过去,也看到那一辆与截然不同的车驾。
马车渐渐过来了,打头那辆的马车拉住了缰绳,车夫从上头跳下了车,冲着明锦一礼:“殿下。”
明锦认得这车夫,其人看着憨厚老实,其实却是外祖家的一员猛将,名唤马威。兄长顽疾未愈,前世里母妃也是着马威一直看顾着兄长的,其人很是忠直,前世里要了兄长命的那一桩祸事,马威以身相护,亦殒命在了那一场山洪之中。
明锦叫了他起来,目光缓缓地往那辆车驾上一放。马威瞬间明白了自家郡主殿下的意思,正欲回答,便听得身后马车一顿窸窣声响,随后车帘便被打了起来,露出明镌那张温和从容的面孔来。
“阿锦。”他在马车上,瞧见前头的妹妹整个人被笼在披风之中,面上就绽出一个笑来,“怎么亲自来接,这么冷,也不在屋中歇着。”
与家书中的跳脱不一样,他生得却是个温润模样,一面说着话,一面扶着马威的肩下了车。其人唇红齿白,生得与明锦有六七成相似,亦是绝世风姿。
“怎么一点儿也没长高?”明镌走到她身边来,揉了揉她的发顶,有几分揶揄。
要是平常,小姑娘定要跳起来和他论一论长短的,但面前明锦却红了眼眶——她已然太久太久不曾见过兄长了,久到上一世关于兄长的最后记忆,只剩下灵堂之中那块新制的灵位,以及满府的萧索。
“阿兄。”明锦如如燕归巢一般,一头扎进他怀里去了,忍着满腹的哽咽,悄悄将泪水滚入他的前襟。
阿兄从前,也是个打马捉鹰的好儿郎,滇南王侯的年前大猎,他哪回不是佼佼者?但她方才分明看见,如今就算是下马车,阿兄也需要扶着旁人才能下了。
而她像往常一样扑入兄长怀中,更是能够察觉到他原先很有几分宽厚的胸膛,现下已经单薄得不成样子。
“好啦好啦,知道你开心,先进观去吧,在这吹着风也怪冷的,一会儿你冻病了,母妃又要写家书来骂我。”明镌大这个妹妹快六岁,亲眼看着她从病猫儿似的婴孩长到如今这般聘聘婷婷的模样,何等宠爱宝贝,自然不舍得她在这儿吹风。
而明锦也反应过来,立即收拢好心绪,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滴,笑眯眯地拉着他进观。
而见她兄妹二人叙话完了,云郗才对他行礼颔首:“世子。”
明镌先前也常来观中,自然认得他的身份,亦回礼道:“少天师。”
只是行礼之中,他亦不着痕迹地打量其人几眼,见他比起三五年前还要气度高华,眼底不禁闪过一丝赞叹,观中竟能养出这样矜贵的道子。
明锦拉了拉他的衣袖,同他小小声说道:“阿兄,真人肯诊治一事,多亏少天师在其中周旋。”
明镌捏了捏她的脸颊,禁不住说道:“你写回家的家书说了百八十遍,你兄长我岂是这样不识恩人之人?”
说罢,他看了身后的马车一眼,朗声道:“句先生,还请献礼。”
随后,那辆明锦认不得来处的马车便打起了车帘,一位身量尚小的少年人从其中捧出一方剑匣,恭敬地下得马车前来,将剑匣捧至云郗面前。
明镌将剑匣打开,只见其中装着一柄长剑。那长剑通体雪白,上头缠着金丝锁链,竟与云郗腰间佩剑有些相似。
“小妹言及少天师多番襄助之恩,我心中感激不尽,听闻少天师佩剑乃是名剑‘练影’,便以此‘照夜’相赠,方不负少天师之恩情。”
明锦听得“练影”、“照夜”之名,便知晓这两柄法剑的来处,这两柄剑师出同门,传闻皆是斩厉鬼、杀奸邪的好剑,皆是道中极为稀罕的物件,足见兄长相谢之心。
见云郗未曾接过,明锦连忙朝他身边的聆竹使眼色,聆竹如今也渐渐醒悟过来,这位小殿下在自家少天师处说话的份量也不低,便立即上前去,抱剑收下了。
云郗看聆竹一眼,聆竹权当没看见。
有小殿下在这儿顶着呢,又没有什么要紧;
再说了,紫玉丹都舍出去了,不拿点好东西怎么行?
捧剑匣的少年人交了剑匣,又回了马车上,只听得那车上传来一声:“既已将剑送至,某便先告辞了。”
那声音微微有些沙哑,却又含着些清润之意,明锦只觉得哪儿有些奇怪,那马车便已经掉转头,离去了。
清虚真人不在,云郗身为少天师,自然要主事。明锦院子里的事情他已知晓了,那院子显然是住不得人了,便将临近清虚真人云房的一处院落修整了出来,带着明镌及其仆从等人过去,先安顿下来。
明镌见明锦还回头去看了看那马车离去的影子,再看她面上神情似有些思索之色,便笑呵呵地同她解释:“那是藏剑阁的句先生车驾,乃是照夜旧主。我欲答谢少天师周旋之情,求得句先生松口割爱,句先生亦怜惜宝剑颠簸,便亲自与我一同送剑来。”
藏剑阁之名明锦也有耳闻,旧主怜惜宝剑这话听上去本没错,只是明锦仍旧觉得怪怪的,忍不住问道:“父王母妃知道么?”
明镌疏朗一笑:“你兄我交游甚广,也不必事事都与母妃父王禀告吧。”
明锦听他自吹自擂,假笑起来:“是是是。”
“敷衍!”明镌立即又要去捏她的脸颊。
云郗在旁边瞧着她二人说话言谈,见他们兄妹情深果不作假,唇角微微勾起些笑意。
倒是明镌欺负过妹妹,见她脸颊气鼓鼓的,心满意足地笑了两声,无意之中撞进云郗看着他二人的眼神里,正好瞧见似有温情淌过里。
“少天师?”明镌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禁皱了皱眉,盯着他一顿猛看。
云郗倒也不畏之,平和地与其对视。
一时之间没人说话,气氛倒静默下来。
明锦看看自家阿兄,又看看云郗,只觉得哪儿不对,倒是身侧的兄长忽然又笑起来:“少天师,小妹说,少天师与我是故交,是以出手相助……我与少天师,竟有这样深的交情?”
明锦终于知道那点儿不对是什么了——若按云郗所说,他与阿兄是故交,怎生眼下交际,瞧着却有几分生疏?
她记得前世里少天师规劝自己时,曾提及兄长与他言说自己的事儿;今世重生之后,少天师也说过数次二人乃是故友,但如今眼见他二人相处,分明不是什么至交的模样。
二人对视着,竟似有些火花迸溅。
云郗却依旧是那般清冷出尘的模样,顿了一顿,却道:“某虽为少天师,却也时常游历。三五年前,某曾乔装往蜀地西行,在一黑店遭匪,世子仗义执言,又请了官府前来,救我脱困,乃是救命之人。某与世子温酒一壶,言谈至日出之时,便东西分头了。世子眼下不认得某,也是应当。”
明镌“唔”了一声,倒有些不记得了。三五年前他还没有眼下这档子大病,确实到处游历,也曾去过蜀地。他虽生得温润,却是个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的性子,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他所说的确实也合自己性情。
是以他便歉然一笑,拱手道:“是我不曾认出少天师,勿怪。”
明锦听了,也觉得合理。这话说得确实是兄长能做出来的事,若说有救命之恩,少天师对自己与阿兄几番周旋,也是情理之中。至于生疏,乔装过的,认不出来乃人之常情。
更何况她今日心中都是前世不得善终的阿兄,也不愿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多费功夫。
几人言语间,便已经到了云郗为明镌选的院落前。他送到辄止,自有道童引路介绍各处,见兄妹二人先进去了,才带着聆竹折返回自己的云房之中。
聆竹抱着剑憋了一路,待进了院子没了外人,他才满脸八卦地小小声说:“少天师,以您的性子,若遇匪徒,一剑可斩十数人,怎会要世子出手相救?”
他自己心中嘀咕起来,这说辞,真有人信?
却不料云郗松了松氅衣,想了想明镌最后看他那包含深意的一眼,轻笑道:“殿下信,便够了。”
明家,没有半个蠢人,但皆是爱怜手足之人。
兴许明镌什么也想不起来,但见妹妹信重于他,又有救命之恩,他即便心有疑虑,亦会应下——横竖一桩无伤大雅的事,是或不是,也无甚紧要。
*
观中来人,病居于此的平阳真人与静圆女冠自是知晓。
明镌来时,她正在清心池的一畔扫叶片上的雪花,远远一眼,瞧见对面那三个人一同走来。
那二位是王侯贵胄,贵不可言,而云少天师在他们其中,却也丝毫不显庸俗,亦是一等一的矜贵。
静圆女冠上回被拒,这回也不想多看,本想扫了雪就回去煮茶,只是她回去的时候漫无边际地走着,忽然又想起来上一回的熟悉感。
回想起那三人在池边的模样,她竟觉得脑海之中似有什么场面亦是如此的。但待细想,她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