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婧眼睛红红的,低着头不大说话。
明雪岚已然问了些消息,于是小小声地说道:“阿姊,虽说事情有这样的缘故,但就算崔家娘子和沅沅姑娘没有正经户籍,却也是活生生的人,怎可任由她这样随意嫁出去?说好听些是嫁人,说难听些,和发卖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明锦点点头:“她这件事做错了,自然是不会轻易饶了她。只是此事牵连兴许有些大,是应当好好查查,等事情查明了,再一起定罪也不迟。”
“还是阿姊想的周全。”明雪岚微微笑着,依偎在明锦身边。她随她娘李夫人,身量修长,比明锦还要高上一些了,但神情却依赖的很。
明锦摸了摸她的头,看着一边孤零零的明诗婧低着头,又好似要哭起来的模样,终究是心软了些。
她也是个小姑娘,有些道理不明白,平素里也无人好好教导她,也不能一味苛责她。
明诗婧低着头,看着自己绣花的鞋尖,听着明锦与明雪岚亲亲热热地说话,不知怎的,泪水愈发糊了眼眶——她是无心之过,却不知道那句话原来说得这样不妥当,只是平素里听娘说的多的,她也没放在心上。
她也十三四岁了,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被明锦戳了肺管子,又是羞愧又是难受,如今又听到阿姊和妹妹在一起说话,仿佛只有她一个人是蠢货,她便愈发伤心。
却不想一双手忽然抬起她的下巴,香香的手帕子将她满脸的狼狈泪都细细擦去了,阿姊那张如珠似宝的笑靥就在眼前,正温和地看着她:“怎么哭成小花猫啦。”
见明锦面上不见责怪之意,她一下子哭得更多了,满眼的愧疚:“阿姊,我知道错了。”
明锦将她的泪擦干净了,一面说道:“知错能改,就是好事儿,阿姊又不会怪你。”
她轻轻朝鸣翎打了个眼色,叫鸣翎带她去更衣洗脸,然后小小声地同她说:“一会儿左侍郎家的姑娘来了,问我这个小花猫是谁,我可不知道怎么答。我家二妹最是要强的性子,镇南王府顶顶骄傲的二小姐,怎么会哭成小花猫,你说是不是?”
明诗婧不想她竟然早已经知道了,猛得抬起头来,在泪眼朦胧里怔怔地看着她。
明锦轻轻推了她一把:“去吧,换身衣裳,今日还没逛尽兴呢。
我听说那左侍郎家的姑娘最喜欢吹嘘她姑姑,整日说她姑姑给她赏赐这个好的那个好的。但是我悄悄和你说,左婕妤在宫中可不算受宠,赏赐给她的,其实未必是什么好东西,否则她今日怎么为了这琳琅阁新出的那一批首饰来了?待会儿她来了,阿姊就把最好看的全买下来给你和雪岚,叫她得意!”
后来,左二姑娘确实没讨得半点儿好处,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她阿姊一挥手将琳琅阁这一批新首饰全买了下来,还点了名儿把这些首饰分给她和雪岚,脸都气歪了,当场就走了。
明诗婧何曾在左二那里长出这样一口气?
左二姑娘是同她一样是庶出,但她娘乃是左侍郎府上的贵妾,娘又受宠,手头又富足,与嫡出也差不离多少了,是以常常讥讽她的出身,嘲笑她爹不疼娘不爱。她时常被欺负,那时候气昏了头,口不择言,才会拿郡主姐姐来打肿脸充胖子。
却不想阿姊竟知晓她与左二的不对付,明明今日事已了了,却还特意留下来,只为了买光左二想要的首饰,给她撑腰。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明诗婧都记得明锦今日说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话,也记得她笑眯眯又带着些狡黠的样子。
待到年老时膝下子孙成群的时候,也有孙儿问起他们的姨奶奶、那位名动天下的临真郡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儿,明诗婧一向严肃的脸上,也会露出一个温和的笑:“阿姊她,为人周正,性情敦厚温柔,是世上最好的人。”
*
明锦带着妹妹们出门的时候,木王妃正回了自己的院子小憩。
她倒很久没有睡过这样一场好觉了,醒来的时候,神清气爽。
赵嬷嬷替她更衣时,见她面上少有的精神,便问起:“娘娘,天师观的少天师刚刚遣人来了,送了些安神的香来。奴婢请医师看过了,乃是好东西,便在娘娘午睡的时候点了一笼,娘娘觉得如何?”
木王妃只觉得浑身顺畅,笑道:“确实不错。往日里午睡总是睡不着,或是缠绵不醒一身盗汗,今日却睡得舒坦。”
赵嬷嬷脸上也露出笑来,见她心情不错,便试探着说道:“那位少天师遣来的小道童还说,少天师听闻娘娘久病,欲请娘娘这些年的脉案与药方看看,奴婢不敢擅自决定,娘娘可允了?”
木王妃沉默半晌。
赵嬷嬷心口其实有些提着——旁人不知,她这贴身伺候的嬷嬷却是最知晓的。自从娘娘得了那病症之后,长久不愈,换了许多医师也无济于事,娘娘的心气儿也一日日衰败下来。她也懒怠再看什么医师,只用了个妥帖的吃些药,就这般一日过一日,也没对自己的身子有何期望。
她自然是盼着娘娘还能好起来的,只是娘娘自个儿都不信,都不肯看医师,连王爷都劝不动,又如何能够病愈呢?
她如此试探着,也是看娘娘今日似乎因为小殿下生出些难得的斗志来,只是看娘娘模样,多半又是不肯的,便悄悄叹了口气。
倒不想木王妃沉默半晌,似乎想到了什么,竟点点头:“清虚真人很是信重于他,想必这位少天师是有些本事的,也信得过。既如此,那些药方脉案给他瞧瞧也无妨的,你去办吧。”
赵嬷嬷大喜,连忙往外去了。
木王妃看着她欢喜的背影,心中也难得地起了一丝波澜。
她一贯是对自己的身子是毫无指望的,只是想到云少天师,想到阿镌,想到自己从女卫和鸣翎嘴里得知的,女儿为了请清虚真人点头答应为阿镌诊治,出身尊贵如她,竟肯日复一日地在清虚真人面前点卯,只为给她的阿兄博一个生路,她那绝望的心也罕见地起了一丝涟漪。
若是她这幺女知道,她这个做娘的自己都没求生的心意,恐怕会心碎的罢——正是如此,她才生了那一丝动摇,终于肯点头,叫云少天师看看自己的脉案了。
有没有用还是两说,她只是不想明锦知道,对她伤心失望罢了。
后宅之中,有一丝风吹草动,其实都众人皆知,更何况木王妃在这件事上也没有想瞒着谁,于是赵嬷嬷欢喜鼓舞地去了之后,不到半个时辰,李夫人便过来拜见王妃,同王妃贺喜了。
金氏还在看顾着她那一对龙凤胎,钱氏素来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只有她一人过来,也是意料之中。
木王妃对这个御赐下来的女子并无太大的喜恶,但她诞育子嗣有功,且这些年也知冷知热,行事又妥帖,从未出过一丝差错,木王妃待她还是很有些香火情的,便请人叫她坐下,给她看茶。
李夫人用了茶,赞了茶香后,便关怀起木王妃的身子。
木王妃也同她随意说些话,两人言笑晏晏,倒是融洽。
再过了一会子,李夫人便从袖中取了一封信来,双手呈到木王妃面前,轻声说道:“妾不敢瞒着娘娘,这是阿兄夹带在赠礼里送来的家书,今日才发觉,请娘娘过目。”
其实按国朝例来说,寄给妾室的家书,是不得私下里这样来往,都是送到王府门房,再分发给妾室们的。但这样的规矩大部分时候都是名存实亡的,毕竟许多人也有些自己的本事,不会叫人查出来。
她这样坦诚,木王妃反倒有些惊讶:“家中给些家书也是常理,我倒也不至于连这点儿情面也不给你。”
李夫人却摇摇头:“妾能在王府中安身立命,这些年过着这样好的日子,又能将雪岚养在身边,皆是娘娘宽宏照拂,怎还敢做吃里扒外的事情?兄长私下投递家书,妾不敢隐瞒。”
她都这样说了,木王妃也不再矫情推辞。
这信上火漆都没开,想必是李夫人一发现便送过来了,木王妃开了信,随意扫了扫里头的内容。
前头的大抵都是问安的,木王妃一眼看过,待看到后头,便明白过来为何李兄不敢投递到王府来,只敢偷摸私下里送。
李夫人瞧见木王妃皱眉,不由得有些紧张。
木王妃便将信给了她,叫她自己看。
李夫人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到后头,果然有些发蒙。
她兄长前些日子犯了大事,被打发到滇地周边来上任了,李兄想求镇南王府的庇佑,就在姻亲上动了心思,想让李家与世子联姻,或是从王府这几个快要及笄的姑娘身上瞧瞧有没有机会。
这里头牵扯到木王妃最疼爱的一对子女,李夫人几乎是瞬间就变了脸色,一下子跪倒在木王妃跟前:“娘娘,阿兄糊涂!”
李夫人出了一身大汗,压根不敢抬头。
木王妃没叫她起来。
李夫人琢磨不准木王妃的意思,大气不敢出,也不知过了多久,木王妃将她扶了起来,面色倒是未改,只是意有所指地说道:“你兄长所说的确实不当,只是有一桩事情也没错。”
“姑娘们渐渐大了,也是该相看的时候了。”
“你说,将那天师观的少天师招婿进来,如何?”
明雪岚已然问了些消息,于是小小声地说道:“阿姊,虽说事情有这样的缘故,但就算崔家娘子和沅沅姑娘没有正经户籍,却也是活生生的人,怎可任由她这样随意嫁出去?说好听些是嫁人,说难听些,和发卖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明锦点点头:“她这件事做错了,自然是不会轻易饶了她。只是此事牵连兴许有些大,是应当好好查查,等事情查明了,再一起定罪也不迟。”
“还是阿姊想的周全。”明雪岚微微笑着,依偎在明锦身边。她随她娘李夫人,身量修长,比明锦还要高上一些了,但神情却依赖的很。
明锦摸了摸她的头,看着一边孤零零的明诗婧低着头,又好似要哭起来的模样,终究是心软了些。
她也是个小姑娘,有些道理不明白,平素里也无人好好教导她,也不能一味苛责她。
明诗婧低着头,看着自己绣花的鞋尖,听着明锦与明雪岚亲亲热热地说话,不知怎的,泪水愈发糊了眼眶——她是无心之过,却不知道那句话原来说得这样不妥当,只是平素里听娘说的多的,她也没放在心上。
她也十三四岁了,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被明锦戳了肺管子,又是羞愧又是难受,如今又听到阿姊和妹妹在一起说话,仿佛只有她一个人是蠢货,她便愈发伤心。
却不想一双手忽然抬起她的下巴,香香的手帕子将她满脸的狼狈泪都细细擦去了,阿姊那张如珠似宝的笑靥就在眼前,正温和地看着她:“怎么哭成小花猫啦。”
见明锦面上不见责怪之意,她一下子哭得更多了,满眼的愧疚:“阿姊,我知道错了。”
明锦将她的泪擦干净了,一面说道:“知错能改,就是好事儿,阿姊又不会怪你。”
她轻轻朝鸣翎打了个眼色,叫鸣翎带她去更衣洗脸,然后小小声地同她说:“一会儿左侍郎家的姑娘来了,问我这个小花猫是谁,我可不知道怎么答。我家二妹最是要强的性子,镇南王府顶顶骄傲的二小姐,怎么会哭成小花猫,你说是不是?”
明诗婧不想她竟然早已经知道了,猛得抬起头来,在泪眼朦胧里怔怔地看着她。
明锦轻轻推了她一把:“去吧,换身衣裳,今日还没逛尽兴呢。
我听说那左侍郎家的姑娘最喜欢吹嘘她姑姑,整日说她姑姑给她赏赐这个好的那个好的。但是我悄悄和你说,左婕妤在宫中可不算受宠,赏赐给她的,其实未必是什么好东西,否则她今日怎么为了这琳琅阁新出的那一批首饰来了?待会儿她来了,阿姊就把最好看的全买下来给你和雪岚,叫她得意!”
后来,左二姑娘确实没讨得半点儿好处,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她阿姊一挥手将琳琅阁这一批新首饰全买了下来,还点了名儿把这些首饰分给她和雪岚,脸都气歪了,当场就走了。
明诗婧何曾在左二那里长出这样一口气?
左二姑娘是同她一样是庶出,但她娘乃是左侍郎府上的贵妾,娘又受宠,手头又富足,与嫡出也差不离多少了,是以常常讥讽她的出身,嘲笑她爹不疼娘不爱。她时常被欺负,那时候气昏了头,口不择言,才会拿郡主姐姐来打肿脸充胖子。
却不想阿姊竟知晓她与左二的不对付,明明今日事已了了,却还特意留下来,只为了买光左二想要的首饰,给她撑腰。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明诗婧都记得明锦今日说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话,也记得她笑眯眯又带着些狡黠的样子。
待到年老时膝下子孙成群的时候,也有孙儿问起他们的姨奶奶、那位名动天下的临真郡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儿,明诗婧一向严肃的脸上,也会露出一个温和的笑:“阿姊她,为人周正,性情敦厚温柔,是世上最好的人。”
*
明锦带着妹妹们出门的时候,木王妃正回了自己的院子小憩。
她倒很久没有睡过这样一场好觉了,醒来的时候,神清气爽。
赵嬷嬷替她更衣时,见她面上少有的精神,便问起:“娘娘,天师观的少天师刚刚遣人来了,送了些安神的香来。奴婢请医师看过了,乃是好东西,便在娘娘午睡的时候点了一笼,娘娘觉得如何?”
木王妃只觉得浑身顺畅,笑道:“确实不错。往日里午睡总是睡不着,或是缠绵不醒一身盗汗,今日却睡得舒坦。”
赵嬷嬷脸上也露出笑来,见她心情不错,便试探着说道:“那位少天师遣来的小道童还说,少天师听闻娘娘久病,欲请娘娘这些年的脉案与药方看看,奴婢不敢擅自决定,娘娘可允了?”
木王妃沉默半晌。
赵嬷嬷心口其实有些提着——旁人不知,她这贴身伺候的嬷嬷却是最知晓的。自从娘娘得了那病症之后,长久不愈,换了许多医师也无济于事,娘娘的心气儿也一日日衰败下来。她也懒怠再看什么医师,只用了个妥帖的吃些药,就这般一日过一日,也没对自己的身子有何期望。
她自然是盼着娘娘还能好起来的,只是娘娘自个儿都不信,都不肯看医师,连王爷都劝不动,又如何能够病愈呢?
她如此试探着,也是看娘娘今日似乎因为小殿下生出些难得的斗志来,只是看娘娘模样,多半又是不肯的,便悄悄叹了口气。
倒不想木王妃沉默半晌,似乎想到了什么,竟点点头:“清虚真人很是信重于他,想必这位少天师是有些本事的,也信得过。既如此,那些药方脉案给他瞧瞧也无妨的,你去办吧。”
赵嬷嬷大喜,连忙往外去了。
木王妃看着她欢喜的背影,心中也难得地起了一丝波澜。
她一贯是对自己的身子是毫无指望的,只是想到云少天师,想到阿镌,想到自己从女卫和鸣翎嘴里得知的,女儿为了请清虚真人点头答应为阿镌诊治,出身尊贵如她,竟肯日复一日地在清虚真人面前点卯,只为给她的阿兄博一个生路,她那绝望的心也罕见地起了一丝涟漪。
若是她这幺女知道,她这个做娘的自己都没求生的心意,恐怕会心碎的罢——正是如此,她才生了那一丝动摇,终于肯点头,叫云少天师看看自己的脉案了。
有没有用还是两说,她只是不想明锦知道,对她伤心失望罢了。
后宅之中,有一丝风吹草动,其实都众人皆知,更何况木王妃在这件事上也没有想瞒着谁,于是赵嬷嬷欢喜鼓舞地去了之后,不到半个时辰,李夫人便过来拜见王妃,同王妃贺喜了。
金氏还在看顾着她那一对龙凤胎,钱氏素来见了她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只有她一人过来,也是意料之中。
木王妃对这个御赐下来的女子并无太大的喜恶,但她诞育子嗣有功,且这些年也知冷知热,行事又妥帖,从未出过一丝差错,木王妃待她还是很有些香火情的,便请人叫她坐下,给她看茶。
李夫人用了茶,赞了茶香后,便关怀起木王妃的身子。
木王妃也同她随意说些话,两人言笑晏晏,倒是融洽。
再过了一会子,李夫人便从袖中取了一封信来,双手呈到木王妃面前,轻声说道:“妾不敢瞒着娘娘,这是阿兄夹带在赠礼里送来的家书,今日才发觉,请娘娘过目。”
其实按国朝例来说,寄给妾室的家书,是不得私下里这样来往,都是送到王府门房,再分发给妾室们的。但这样的规矩大部分时候都是名存实亡的,毕竟许多人也有些自己的本事,不会叫人查出来。
她这样坦诚,木王妃反倒有些惊讶:“家中给些家书也是常理,我倒也不至于连这点儿情面也不给你。”
李夫人却摇摇头:“妾能在王府中安身立命,这些年过着这样好的日子,又能将雪岚养在身边,皆是娘娘宽宏照拂,怎还敢做吃里扒外的事情?兄长私下投递家书,妾不敢隐瞒。”
她都这样说了,木王妃也不再矫情推辞。
这信上火漆都没开,想必是李夫人一发现便送过来了,木王妃开了信,随意扫了扫里头的内容。
前头的大抵都是问安的,木王妃一眼看过,待看到后头,便明白过来为何李兄不敢投递到王府来,只敢偷摸私下里送。
李夫人瞧见木王妃皱眉,不由得有些紧张。
木王妃便将信给了她,叫她自己看。
李夫人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到后头,果然有些发蒙。
她兄长前些日子犯了大事,被打发到滇地周边来上任了,李兄想求镇南王府的庇佑,就在姻亲上动了心思,想让李家与世子联姻,或是从王府这几个快要及笄的姑娘身上瞧瞧有没有机会。
这里头牵扯到木王妃最疼爱的一对子女,李夫人几乎是瞬间就变了脸色,一下子跪倒在木王妃跟前:“娘娘,阿兄糊涂!”
李夫人出了一身大汗,压根不敢抬头。
木王妃没叫她起来。
李夫人琢磨不准木王妃的意思,大气不敢出,也不知过了多久,木王妃将她扶了起来,面色倒是未改,只是意有所指地说道:“你兄长所说的确实不当,只是有一桩事情也没错。”
“姑娘们渐渐大了,也是该相看的时候了。”
“你说,将那天师观的少天师招婿进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