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两,才有饭吃
往日里,林柒三句话有两句要呛她,她们二人互看不顺眼。
李氏是个泼辣强势的,总爱插手她们二房屋里的事儿。
母亲陈婷又是个没主见的,一味尊敬长兄,长嫂。
总是劝她与人为善,吃亏是福!
父亲,哎!她的父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那圣贤书。
年年参考,年年落榜,毫不气馁。
家里的事儿从来不管不问,唯一值得夸赞的点儿,便是每每收了束脩,都毫无保留的交给母亲。
但那点银钱,远远不够养活一家老小,母亲便只能丢下几个孩子给她,想方设法的赚钱。
也许便是如此操劳,所以她才脾气暴躁,毫无耐心,一点就炸。
林柒是带大了妹妹,又带弟弟。
就烦!很烦!看见孩子都烦!
父亲都说了不在意男女,只因着伯母一句香火传承,母亲便拼了命的生,为了生个男丁,中间不知流过几个可伶的妹妹。
如今,落了一身的病,还自觉满意,对那伯母感恩戴德。
所以,她与伯母,是从来没有一句好话的,两人见面就掐。
林柒那张嘴儿,可是从不服输。
李氏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三天两头的挑事儿,总想找出点儿二房孩子不如他们孩子的地儿出来。
千不好万不好,看在前世,她偷偷扔给她的一两银子,便懒得同她计较了。
有些人便是盼你好,却不能比她好,若是你好过她,她就会想办法把你拉下去,若是你比她惨了,她又会可伶你,拉你一把。
“母亲,熠儿,萱萱,瑶瑶,走了,回家了。”
林柒淡淡朝着伯父点了点头,往门外走去。
林家二房,三女一子。
林柒是长姐,今年16。
两位妹妹,一位13岁,一位10岁。
弟弟最是年幼,今年才八岁。
弟弟妹妹几乎是林柒一手带大的,他们对这位长姐,很是亲近。
在林家,母亲虽骂人难听,但不会真动手,即便动手,只要长姐在,便有长姐护着。
但你要惹着林柒。
那可就完蛋了!
她下手那可是没轻没重,毫不手软,连母亲都拦不住。
他们二房的屋子分在西院,冬冷夏热,林柒心中不平,母亲却觉得他们辈分低,合该让着长兄嫂。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比如他们的地啊,都是分配的不好又远的地方,比如得了什么好吃好玩的啊,都要先孝敬伯母家,才能轮到他们。
更可恨的是,她竟然把银两交给伯母保管。
……
林柒觉得,她应该习惯了的。
然而回到西院,看到祖母大汗淋漓地坐在破旧的春凳上,犹如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一手还不停地编织着竹篮,旁边了好些个编织好的竹篓,竹筐…
她的心中,蓦地涌起一阵刺痛。
她是祖母带大的,自然感情深厚。
在阳光下,祖母的身影显得格外佝偻。
她以往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若是前世,以她的认知,定然觉得母亲说的对,伯父一家是长辈,要尊,要敬,要让,要退。
可她不是前世的林柒,她已经死过一次了。
什么是长辈?
祖母难道不是他们的长辈吗?
他们从来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只说让祖母来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便推给母亲,病了痛了都要母亲伺候照顾,他们是不出钱也不出力,只凭一张嘴指手画脚。
她那母亲,她那母亲!
自己乐在其中也就罢了,偏偏拖家带口的跟着一起吃亏折腾。
林柒可真是恨铁不成钢,不帮忙便算了,还一个劲儿的拖后腿。
重活一世,她再也不要这么憋屈了。
幸而,幸而
城主夫人走时,许她一个愿望。
升官发财,不适合林父,他的父亲是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名先生。
他才能不高,也毫无野心,说的好听点是随遇而安,说的难听点就是个快乐的废物。
让他去做官,她真怕林家断子绝孙。
就如前世,伯父便捞了一个小官,啥也不懂,啥也不会,一顿瞎搞,最终还是灰溜溜的滚下来了。
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另有城主求情,否则林家三代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指望父亲,不如指望林熠。
她为林熠求了青云书院的名额,这里面的学员,非富即贵。
她相信,不同的圈子能够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她希望弟弟以后的眼界能够宽一点儿,一步一步往上走。
她前世去过那个书院,那儿的孩子学的多,懂得多,教养的极好。
城主夫人是个通透人儿,见微知著,给了她两个名额。
另外又赠送她一座三进院的宅子,说是更换了她的名字再给她送来。
林柒觉得,这位未来婆婆,当真是个妙人儿。
行事作风令人舒坦顺心,比前世那位爱打感情牌儿,只知道诉苦的段位儿不知高了多少。
感情是难以捉摸的,只有利益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日,一大早
林柒便收到了未来婆婆送来的惊喜。
一份三进院的宅子地契,还有两百两银票。
林柒真是觉得自己上辈子猪油蒙了心,眼瞎的厉害。
清高有什么用?清高能当饭吃吗?
有银两,才有饭吃。
填饱了肚子,才能有闲情逸致去谈论那些风花雪月。
林柒心情极好,拿着地契便出门看院子。
青云城民风淳朴,女子是可以随意外出的,很多平民女子都会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
林柒到院子,发现城主夫人的丫鬟,采薇早已等她许久。
采薇看着来人,一身素衣,头上只斜斜插了一只木簪,随意自然,却已是人间绝色。
眉如远黛,鼻梁挺直,唇不点而朱,一张小脸干净白嫩。
她本应是清冷的,却因胸前的鼓囊而增添了几分妩媚,清冷与妩媚却又在她身上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难怪…还是夫人最懂少城主。
采薇很是有礼的为林柒介绍了院子的情况,熟悉了附近的铺子。
这座院子,是标准的三进四合院,是平民百姓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连采薇都羡慕极了。
可是想想她要付出的,采薇心中又有些怜惜的看向林柒。
林柒心中了然,只做懵懂感恩。
城主夫人心中有愧,所以用这些补偿她,她的聘礼堪比正妻,嫁妆以及所有出嫁所需的物品全部由城主府操办。
还特意给她五天时间,让她体面。
林柒觉得,有这份心,她往后的路,定然比前世好走。
正房,是最宽敞、最舒适的房间,她打算给祖母住。
“柒姐儿就是孝顺,那伯母便住东厢房吧。”李氏笑的灿烂。
李氏是个泼辣强势的,总爱插手她们二房屋里的事儿。
母亲陈婷又是个没主见的,一味尊敬长兄,长嫂。
总是劝她与人为善,吃亏是福!
父亲,哎!她的父亲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那圣贤书。
年年参考,年年落榜,毫不气馁。
家里的事儿从来不管不问,唯一值得夸赞的点儿,便是每每收了束脩,都毫无保留的交给母亲。
但那点银钱,远远不够养活一家老小,母亲便只能丢下几个孩子给她,想方设法的赚钱。
也许便是如此操劳,所以她才脾气暴躁,毫无耐心,一点就炸。
林柒是带大了妹妹,又带弟弟。
就烦!很烦!看见孩子都烦!
父亲都说了不在意男女,只因着伯母一句香火传承,母亲便拼了命的生,为了生个男丁,中间不知流过几个可伶的妹妹。
如今,落了一身的病,还自觉满意,对那伯母感恩戴德。
所以,她与伯母,是从来没有一句好话的,两人见面就掐。
林柒那张嘴儿,可是从不服输。
李氏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三天两头的挑事儿,总想找出点儿二房孩子不如他们孩子的地儿出来。
千不好万不好,看在前世,她偷偷扔给她的一两银子,便懒得同她计较了。
有些人便是盼你好,却不能比她好,若是你好过她,她就会想办法把你拉下去,若是你比她惨了,她又会可伶你,拉你一把。
“母亲,熠儿,萱萱,瑶瑶,走了,回家了。”
林柒淡淡朝着伯父点了点头,往门外走去。
林家二房,三女一子。
林柒是长姐,今年16。
两位妹妹,一位13岁,一位10岁。
弟弟最是年幼,今年才八岁。
弟弟妹妹几乎是林柒一手带大的,他们对这位长姐,很是亲近。
在林家,母亲虽骂人难听,但不会真动手,即便动手,只要长姐在,便有长姐护着。
但你要惹着林柒。
那可就完蛋了!
她下手那可是没轻没重,毫不手软,连母亲都拦不住。
他们二房的屋子分在西院,冬冷夏热,林柒心中不平,母亲却觉得他们辈分低,合该让着长兄嫂。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比如他们的地啊,都是分配的不好又远的地方,比如得了什么好吃好玩的啊,都要先孝敬伯母家,才能轮到他们。
更可恨的是,她竟然把银两交给伯母保管。
……
林柒觉得,她应该习惯了的。
然而回到西院,看到祖母大汗淋漓地坐在破旧的春凳上,犹如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一手还不停地编织着竹篮,旁边了好些个编织好的竹篓,竹筐…
她的心中,蓦地涌起一阵刺痛。
她是祖母带大的,自然感情深厚。
在阳光下,祖母的身影显得格外佝偻。
她以往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若是前世,以她的认知,定然觉得母亲说的对,伯父一家是长辈,要尊,要敬,要让,要退。
可她不是前世的林柒,她已经死过一次了。
什么是长辈?
祖母难道不是他们的长辈吗?
他们从来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只说让祖母来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便推给母亲,病了痛了都要母亲伺候照顾,他们是不出钱也不出力,只凭一张嘴指手画脚。
她那母亲,她那母亲!
自己乐在其中也就罢了,偏偏拖家带口的跟着一起吃亏折腾。
林柒可真是恨铁不成钢,不帮忙便算了,还一个劲儿的拖后腿。
重活一世,她再也不要这么憋屈了。
幸而,幸而
城主夫人走时,许她一个愿望。
升官发财,不适合林父,他的父亲是学院里最普通的一名先生。
他才能不高,也毫无野心,说的好听点是随遇而安,说的难听点就是个快乐的废物。
让他去做官,她真怕林家断子绝孙。
就如前世,伯父便捞了一个小官,啥也不懂,啥也不会,一顿瞎搞,最终还是灰溜溜的滚下来了。
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另有城主求情,否则林家三代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指望父亲,不如指望林熠。
她为林熠求了青云书院的名额,这里面的学员,非富即贵。
她相信,不同的圈子能够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她希望弟弟以后的眼界能够宽一点儿,一步一步往上走。
她前世去过那个书院,那儿的孩子学的多,懂得多,教养的极好。
城主夫人是个通透人儿,见微知著,给了她两个名额。
另外又赠送她一座三进院的宅子,说是更换了她的名字再给她送来。
林柒觉得,这位未来婆婆,当真是个妙人儿。
行事作风令人舒坦顺心,比前世那位爱打感情牌儿,只知道诉苦的段位儿不知高了多少。
感情是难以捉摸的,只有利益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日,一大早
林柒便收到了未来婆婆送来的惊喜。
一份三进院的宅子地契,还有两百两银票。
林柒真是觉得自己上辈子猪油蒙了心,眼瞎的厉害。
清高有什么用?清高能当饭吃吗?
有银两,才有饭吃。
填饱了肚子,才能有闲情逸致去谈论那些风花雪月。
林柒心情极好,拿着地契便出门看院子。
青云城民风淳朴,女子是可以随意外出的,很多平民女子都会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
林柒到院子,发现城主夫人的丫鬟,采薇早已等她许久。
采薇看着来人,一身素衣,头上只斜斜插了一只木簪,随意自然,却已是人间绝色。
眉如远黛,鼻梁挺直,唇不点而朱,一张小脸干净白嫩。
她本应是清冷的,却因胸前的鼓囊而增添了几分妩媚,清冷与妩媚却又在她身上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难怪…还是夫人最懂少城主。
采薇很是有礼的为林柒介绍了院子的情况,熟悉了附近的铺子。
这座院子,是标准的三进四合院,是平民百姓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的,连采薇都羡慕极了。
可是想想她要付出的,采薇心中又有些怜惜的看向林柒。
林柒心中了然,只做懵懂感恩。
城主夫人心中有愧,所以用这些补偿她,她的聘礼堪比正妻,嫁妆以及所有出嫁所需的物品全部由城主府操办。
还特意给她五天时间,让她体面。
林柒觉得,有这份心,她往后的路,定然比前世好走。
正房,是最宽敞、最舒适的房间,她打算给祖母住。
“柒姐儿就是孝顺,那伯母便住东厢房吧。”李氏笑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