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之乱
“你猜,这些车辙通往何处?”突然出现的车辙一时令冷月联想万千,到底是这些车辙印太深了,深得让人一时很难想象出究竟是什么东西会有如此重量。冷月开口问裴十一,但她却看着苏文远发呆。
不知为何,冷月这次从李俶那边回来,裴十一总的眼神总是在她和苏文远之间横跳着;而且,她不是看着苏文远出神,就是把满脸忧郁留给自己。冷月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一如她现下不明白冷月因何一问。裴十一闻言抬起头,顺着车辙延伸而去的方向眺望了一眼,不屑答道:“岂不是废话,当然是北营门了。”
“……”冷月听完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她半嗔半恼,伸出手托住裴十一的下巴,将她的脑袋捎带着身子一并扭了一个圈,随后指着地下车辙来时的方向,咬牙切齿地说,“我说的是——这一边!”
“……”裴十一被她转得发蒙,好不容易站定,这又一看,当即哑然失笑。
不远处,苏小山正乖巧地依偎着苏文远,说着分别多日都不及倾吐的悄悄话。苏文远一边听着,一边把他往自己怀里揽了揽,替他摘去粘在头发上的草叶,可就在他想要苏小山躺在他怀里时,苏小山却如何都不肯。
苏文远笑了,笑得欣慰又涩然,随后便把冷泠泠的手伸进苏小山的衣服里,直到摸到他一直随身带着的所谓的平安符——那个五彩丝线缠绕的香包,才暂时松了一口气。
冷月和裴十一站在一起看着他们,但是彼此又都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冷月知道苏文远在摸什么,也下意识地将手放在腰间——她的平安符,已经被她牢牢地拴在了腰封上。
正思索间,忽有人传令,火房传讯可以开饭。冷月念及苏文远和苏小山几日来过得清苦,到现在都恹恹的打不起精神,便让裴十一先行带着二人去用饭,她自己则顺着车辙印来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走去。
军队才做过调整,对应的营区尚未分化,冷月看得分明,这车辙印正是从孙文涛的营地中出来的。她暗自忖着其中缘由,又想着既是无事,不如去拜见一下。听闻上次裴十一的炎月和他的冠军闹了不快,就当是同他叙叙旧,说点往事化解一下。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已然到了孙文涛的营门口。冷月对门口站岗的士兵说道:“你们孙将军现在何处,就说冷月前来拜见。”
“孙将军不在,冷将军请回!”
这可真的谁也没有料到,站岗的士兵毫不客气当即回绝,语气硬得仿佛知道冷月会来找他一般。
照常理,冷月作为将军,被一个士兵这般藐视,她完全有一百个理由将人扣下好好“教育”一番,可巧她偏不是这等跋扈的脾性。面对拒绝,冷月终归是尴尬一笑,再言道:“那待孙将军回来,请他到我帐中一叙。”
士兵执戈对冷月点头行了个军礼算是应诺,便不再多言。冷月亦不想再此处消磨太多时光,只是她想不明白,孙文涛的大营里,究竟会有什么重量级的物事?
她一边想着,一边又朝粮仓处走去,军粮丢了不少已是事实,却不能丢了就丢了。粮官已经更换了新人,而且又新增了两名,想来这次丟粮之事太过严重,影响也足够恶劣了。
围着粮仓处绕了一圈,冷月着实害怕惹人起疑,眼下又并无什么线索,也只好沿着来路回去。这时天色已晚,月色渐渐铺满了营区,像在人间洒下了一地的碎银,冷月往回走的工夫里,好像沐浴在清淡的牛乳中。眼下已经初春时节,早开的花躲在暗处偷偷地酝酿,冷月从没想过,原来在战乱无根的岁月里,自己还能有感知这些细碎美好的能力。
心静下来,头脑也便清楚了。她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再一次从孙文涛营前经过,仍然没有他回来的痕迹,冷月也不再多言,直接往整个驻地的北营门而去。
“将军!”
营门口的士兵见到冷月,恭敬地行礼。冷月略微示意后直接开口:“今日有没有马车出门?”
“有。”
“知道是哪个营的吗?”
“孙将军的奔雷营。”
“出营做什么?可有军令?”冷月一听有些急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自己猜测得八九不离十——怪不得孙文涛这么久不在营中,估计他也不会回来了。
“今天孙将军用了数十辆车,每个车上都有两名死去的士兵,说是这些士兵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因为害怕是传染病,所以要拉出去掩埋……”
“放屁!”士兵话没说完,冷月突然一拳砸在他旁边的壁门上,吓得士兵一哆嗦。冷月再一次蹲下来,看着嵌在地上的车辙印,突然明白了所有。
“这么晚了你去哪儿?”
转头裴十一刚陪着苏文远和苏小山散步回来,就见冷月牵着踏雪要出营去。她心中蓦然一惊,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下意识也要往马厩那边窜,却被冷月挥枪拦下:
“孙文涛很有可能叛变了,我现在要去面见元帅。你在这儿给我盯着,奔雷营所有人员均不准外出,如有可疑人员扣下再说!”
冷月来不及给裴十一说明白,也说不明白,就连她也是不久前才想到,那深得几乎嵌在地上的车辙绝不会是两个士兵的重量所能留下的。如此,就只有可能是——军粮!
这件事终于传到了李俶的耳朵里,他的脸色几乎是在刹那间变得铁青,好似吃了毒药一般难看。不过,冷月依稀记得,好像她来时,李俶的脸色就不怎么能看了。
是冷月来早了。就在不久前,朝廷刚刚下了一道旨意,李俶接旨后正要召集新任命的将领们前来议事。这议事的内容也足够让人汗颜,那便是一直被肃宗宠着的永王李璘,打着要援救睢阳城的名义,于江淮地区起兵了。
由于李璘的这场行动并没有经过肃宗准允,且早在半个多月前,李璘就以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领,军势浩大地发兵广陵。当时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写信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的意图,没想到竟被李璘二话不说直接派遣部将浑惟明给袭击了。随后李璘便公开在江淮地区大肆用兵,惹得江淮地区颇为震动。故而,肃宗将李璘的这次行动定性为——叛乱,要求诸将即刻发兵平定。
冷月是诸将中最早知道的人。
说实话,初闻消息时,她的脸色也惨白得吓人。只不过,就她个人而言,真正令她心忧的,是这场叛乱又会给收复两京的计划制造多少麻烦?
她心心念念要回的故园,就是在这些外力的阻挠下一次又一次与她失之交臂。她现下站在李俶身边,恍觉自己如一个刚刚收拾好外出的行李,就被人警告永久不能外出的孩子——除了失望,别无所感。冷月紧紧盯着被李俶抓在手里的那份圣旨,心头焦灼难耐险些流出眼泪,最终她无奈地叹了四个字——道阻且长!
不知为何,冷月这次从李俶那边回来,裴十一总的眼神总是在她和苏文远之间横跳着;而且,她不是看着苏文远出神,就是把满脸忧郁留给自己。冷月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一如她现下不明白冷月因何一问。裴十一闻言抬起头,顺着车辙延伸而去的方向眺望了一眼,不屑答道:“岂不是废话,当然是北营门了。”
“……”冷月听完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她半嗔半恼,伸出手托住裴十一的下巴,将她的脑袋捎带着身子一并扭了一个圈,随后指着地下车辙来时的方向,咬牙切齿地说,“我说的是——这一边!”
“……”裴十一被她转得发蒙,好不容易站定,这又一看,当即哑然失笑。
不远处,苏小山正乖巧地依偎着苏文远,说着分别多日都不及倾吐的悄悄话。苏文远一边听着,一边把他往自己怀里揽了揽,替他摘去粘在头发上的草叶,可就在他想要苏小山躺在他怀里时,苏小山却如何都不肯。
苏文远笑了,笑得欣慰又涩然,随后便把冷泠泠的手伸进苏小山的衣服里,直到摸到他一直随身带着的所谓的平安符——那个五彩丝线缠绕的香包,才暂时松了一口气。
冷月和裴十一站在一起看着他们,但是彼此又都在想着其他的事情。冷月知道苏文远在摸什么,也下意识地将手放在腰间——她的平安符,已经被她牢牢地拴在了腰封上。
正思索间,忽有人传令,火房传讯可以开饭。冷月念及苏文远和苏小山几日来过得清苦,到现在都恹恹的打不起精神,便让裴十一先行带着二人去用饭,她自己则顺着车辙印来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走去。
军队才做过调整,对应的营区尚未分化,冷月看得分明,这车辙印正是从孙文涛的营地中出来的。她暗自忖着其中缘由,又想着既是无事,不如去拜见一下。听闻上次裴十一的炎月和他的冠军闹了不快,就当是同他叙叙旧,说点往事化解一下。
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已然到了孙文涛的营门口。冷月对门口站岗的士兵说道:“你们孙将军现在何处,就说冷月前来拜见。”
“孙将军不在,冷将军请回!”
这可真的谁也没有料到,站岗的士兵毫不客气当即回绝,语气硬得仿佛知道冷月会来找他一般。
照常理,冷月作为将军,被一个士兵这般藐视,她完全有一百个理由将人扣下好好“教育”一番,可巧她偏不是这等跋扈的脾性。面对拒绝,冷月终归是尴尬一笑,再言道:“那待孙将军回来,请他到我帐中一叙。”
士兵执戈对冷月点头行了个军礼算是应诺,便不再多言。冷月亦不想再此处消磨太多时光,只是她想不明白,孙文涛的大营里,究竟会有什么重量级的物事?
她一边想着,一边又朝粮仓处走去,军粮丢了不少已是事实,却不能丢了就丢了。粮官已经更换了新人,而且又新增了两名,想来这次丟粮之事太过严重,影响也足够恶劣了。
围着粮仓处绕了一圈,冷月着实害怕惹人起疑,眼下又并无什么线索,也只好沿着来路回去。这时天色已晚,月色渐渐铺满了营区,像在人间洒下了一地的碎银,冷月往回走的工夫里,好像沐浴在清淡的牛乳中。眼下已经初春时节,早开的花躲在暗处偷偷地酝酿,冷月从没想过,原来在战乱无根的岁月里,自己还能有感知这些细碎美好的能力。
心静下来,头脑也便清楚了。她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再一次从孙文涛营前经过,仍然没有他回来的痕迹,冷月也不再多言,直接往整个驻地的北营门而去。
“将军!”
营门口的士兵见到冷月,恭敬地行礼。冷月略微示意后直接开口:“今日有没有马车出门?”
“有。”
“知道是哪个营的吗?”
“孙将军的奔雷营。”
“出营做什么?可有军令?”冷月一听有些急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自己猜测得八九不离十——怪不得孙文涛这么久不在营中,估计他也不会回来了。
“今天孙将军用了数十辆车,每个车上都有两名死去的士兵,说是这些士兵得了重病不治而亡。因为害怕是传染病,所以要拉出去掩埋……”
“放屁!”士兵话没说完,冷月突然一拳砸在他旁边的壁门上,吓得士兵一哆嗦。冷月再一次蹲下来,看着嵌在地上的车辙印,突然明白了所有。
“这么晚了你去哪儿?”
转头裴十一刚陪着苏文远和苏小山散步回来,就见冷月牵着踏雪要出营去。她心中蓦然一惊,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下意识也要往马厩那边窜,却被冷月挥枪拦下:
“孙文涛很有可能叛变了,我现在要去面见元帅。你在这儿给我盯着,奔雷营所有人员均不准外出,如有可疑人员扣下再说!”
冷月来不及给裴十一说明白,也说不明白,就连她也是不久前才想到,那深得几乎嵌在地上的车辙绝不会是两个士兵的重量所能留下的。如此,就只有可能是——军粮!
这件事终于传到了李俶的耳朵里,他的脸色几乎是在刹那间变得铁青,好似吃了毒药一般难看。不过,冷月依稀记得,好像她来时,李俶的脸色就不怎么能看了。
是冷月来早了。就在不久前,朝廷刚刚下了一道旨意,李俶接旨后正要召集新任命的将领们前来议事。这议事的内容也足够让人汗颜,那便是一直被肃宗宠着的永王李璘,打着要援救睢阳城的名义,于江淮地区起兵了。
由于李璘的这场行动并没有经过肃宗准允,且早在半个多月前,李璘就以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领,军势浩大地发兵广陵。当时吴郡太守、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写信责问他擅自发兵东下的意图,没想到竟被李璘二话不说直接派遣部将浑惟明给袭击了。随后李璘便公开在江淮地区大肆用兵,惹得江淮地区颇为震动。故而,肃宗将李璘的这次行动定性为——叛乱,要求诸将即刻发兵平定。
冷月是诸将中最早知道的人。
说实话,初闻消息时,她的脸色也惨白得吓人。只不过,就她个人而言,真正令她心忧的,是这场叛乱又会给收复两京的计划制造多少麻烦?
她心心念念要回的故园,就是在这些外力的阻挠下一次又一次与她失之交臂。她现下站在李俶身边,恍觉自己如一个刚刚收拾好外出的行李,就被人警告永久不能外出的孩子——除了失望,别无所感。冷月紧紧盯着被李俶抓在手里的那份圣旨,心头焦灼难耐险些流出眼泪,最终她无奈地叹了四个字——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