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李俶并不知道仆固怀恩和李嗣业的明争暗斗,在他看来,把战斗力较强的将领集结起来围攻一处,对长安方面的战局有百利而无一害;又或者,李俶一早就知道仆固怀恩和李嗣业之间那些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恩恩怨怨,将这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将领放在一起,恰好可以利用二者互不服气而触发的军事较量,从而推动战局的进一步发展——强大的胜负欲,势必造成勇猛的战斗力——这一点,李俶的分寸拿捏得很好。

    只是李俶千算万算,终究忽视了仆固怀恩的暴躁脾气,也就自然而然忽视了他可能做出来的偏激行为。

    仆固怀恩与李嗣业一路上竞赛一般将拦劫在前进路上的的敌人一一端掉,很快就攻下了长安城外的数座州府。

    如果将长安城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仆固怀恩此刻所在的地方,几乎可以算是脚踝的位置了。命令才下的当日,李嗣业任前锋先行出发,王思礼与仆固怀恩随后同时出发,不料这才几日,仆固怀恩竟然比李嗣业这个前锋到得都快,其心急的程度不言而喻。

    “兄弟,你说你这是何苦。”李嗣业眼见仆固怀恩早早到来,还刻意摆出浩大的军阵来“迎接”自己,心中已知他又较起真来。

    但他平日也不是个吃气的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挖苦仆固怀恩的机会,只见他一边下马朝仆固怀恩走去,对他说道:“收夏两京又非一将可成,功成何须在我,兄弟你为将多年,难道——不晓得这个道理?”

    “你……”果然不出李嗣业所料,仆固怀恩嘴拙委实不假,不然不会才说了一句话,就噎得他难以启口。

    李嗣业不觉已走到了仆固怀恩身边,用眼神剜了仆固怀恩一眼,却又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又狂荡又响亮几乎难以停下。笑了一会儿,他才在仆固怀恩愤恨的眼神中,伸出手搭在仆固怀恩的肩膀上:“走吧,还跟我装,喝两杯?”

    哪知这回仆固怀思脑子转得倒快,李嗣业话音才落,只见仆固怀恩猛然发力推开了他,一脸得意地叫嚷道:“大战在即,你敢喝酒!”

    李嗣业自是不料他会反将一军,一边当场笑得弯了腰,一边连连摆手口称“不敢”……

    且说马璘不久前领罪,被派去平定永王之乱。他绝对没有想到,这第一战竟会如此传奇。

    那是在一个雨夜。这场雨下得十分怪异。马璘出发前还是星光满天、河汉皎皎,可不知为何,从他踏入敌营可监视范围的那一刻,几乎是于刹那间掀起了狂风。

    风沙席卷过叛军营地,将营火吹得闪烁不定、忽明忽暗,叛军尚不及抢救,大雨已然倾盆而至,将本就奄奄一息的营火悉数浇灭。

    这对于奇袭的马璘而言,是天赐的优势,大军几乎不用过多隐藏,可直接冲入敌营。如此反复几次,岂有不获胜的道理?

    一想到这些,马磷的血脉瞬间贲张起来,毕竟这一战的胜利应该远比想象中来得顺利。就在他的大脑飞速排演着战争过程时,突然听得两将谈话之声。

    这两个声音一粗犷一清冽,一熟悉一陌生,但是马磷细听过去,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直娘贼,原来你躲到这儿逍遥来了,老子可被你害惨了!”马璘在心里暗骂道,恨不得冲上前去把孙文涛的脑袋拧下来。但是当他看到孙文涛身边的另外一名将领时,很快又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因为那不是别人,而是当朝名将季广琛。

    起初,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孙文涛投靠了安庆绪,没想到他会来永王这边。不过看到季广琛的瞬间,马璘就觉得这件事情的合理性了。

    孙文涛和季广琛是同乡,两人关系虽不是多么亲密,但也有传言孙文涛年幼时家里穷得吃不起饭,是季广琛时不时施舍他一二,如此看来,他投奔永王,更是合乎情理之中的。

    不过再合情合理的事情,对马璘而言都没有什么可以宽恕他的理由,正巧眼下借着这一场雨,说不定可以顺利摘掉孙文涛的脑袋。

    兵贵神速,马璘敢想敢干,立刻大吼一声冲了进去……

    孙文涛最终还是死在了马璘的手里,只是在具体的交锋中,季广琛是马璘的劲敌。他多次阻挠马璘的进军和行动,甚至奇袭了他的骑兵营,若非那日多数将士不在营房,才降低了伤亡,战马却险些被抢掠一空。

    后来,曾是李璘幕府实权人物,受到很多部将的认可和信赖的高适,衔皇命而来讨伐李璘。高适的这一举动,等于将李璘及其麾下的叛乱罪名坐实,眼下正是平叛的关键时期,谁又愿意给自己按上一个“叛军”的名头呢?故而李璘的很多部下也开始离心离德。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璘虽然手握重兵,但他本人并不懂军事上的一些问题,无非靠季广琛,高仙琦等将领。这就势必导致了他的队伍和唐朝廷的讨伐军刚一接触,就接二连三开始战败。战事日渐不利,再加上高适等人不断以“叛军”之名施压,永王集团开始走向了分崩离析。

    很快,老将季广琛见大势已去,终于死了一条顽固到底的心,也带着大批军队脱离了永王阵营,归顺了唐廷。江西采访使皇甫铣见季广琛都已经投降,说明这场战斗委实没有什么坚持下去的必要了。他索性倒戈兵变,杀了李璘全家,永王之乱就此结束。

    这就好比一场大火,刚开始的燎原之势十分吓人,然而因为缺少补充的柴草,终究不能成势。

    马璘此次平叛完胜,截获永王粮草数万石,功过相抵,官复原职。

    只是李璘的兵败,害苦了李白,因了当时不知天高地厚写得那几组诗,他差点丢了性命。当时李泌正在肃宗身边出谋划策,凭他拼力相救,李白最终被流放……

    长安城外,李嗣业、仆固怀恩、王思礼逐渐集结起来,在一路赶过来的途中,他们将叛军的地盘几乎做了一次清场。郭子仪临时接到委任,半路率军支援李嗣业等人,冷月则与李俶继续像一把刀,直插长安与洛阳之间的军事要道。

    本来以为,叛军已是强弩之末,没成想一切看到的皆是假象,安庆绪不知何处得到的消息,一场更大的危机,正笼罩在唐军的头上……

章节目录

长安。长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只稳如老狗的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只稳如老狗的猫并收藏长安。长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