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因着眼疾,一路上自是不能少了魏莲的照顾,但这也势必会造成一个弊端,那便是魏莲挂念董明,许多事情做起来,多少会有些掣肘。比如说,当他们半夜在荒郊野外露宿时,当他们身处极度的黑暗中时,魏莲都不可能再像与冷月、裴十一他们初遇时那样,升起明堂堂的篝火。
就算小心翼翼也难保万无一失,万一引来了敌人,她肯定是要护着董明,如此这身功夫只怕就施展不开了。
可即便如此,董明还是没有按照预想的那般渐渐好起来。许是不分昼夜地赶路,天气又不甚凉爽,董明的眼睛竟然又开始发干发痒起来。
起初,魏莲和他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当是舟车劳顿伤处不能适应所致。怎奈过不几日,董明的眼窝开始隐隐疼痛起来,发作厉害时,竟足以令这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躬下身子□□不止。
魏莲心焦如焚,自忖着不能再耽搁下去,想着赶忙到最近的一处分舵,替董明寻个郎中。然而,董明终究没有撑到,临近长安,忠勇社的人赶到时,董明的一只眼睛已然是溃烂得不成样子,其苦痛更是不消多言。
魏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还要强忍着安慰董明,宽慰自己——董明现在已经失明,不必再经历一次失明的过程,或许已是上苍对他最大的眷顾了……
且说官军打下了长安城,全军皆兴奋不能自抑,尤其是叶护统领的这几千回纥人。
冷月心中确实喜悦,她看裴十一,看苏文远,看江小米、何进、苏小山、刘曦桡……凡是与她对视过的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她眸子里早已经盛装不下,就要溢泄出来的喜悦,因为他们同样喜悦——唯有苏文远。
冷月似乎喜悦甚了些,平日里洞察人心的那份睿智仿佛都被这过头的喜悦盖在了下面。她并没有从苏文远表情的微妙变化中读出那种隐忧、伤怀、忐忑以及犹豫。
若得早知,冷月许是不会再执着于攻打洛阳了。恨只恨,苏文远这个“胆小鬼”,依旧没有勇气开口。
“冷月姐,”这边冷月已经下马,她伸手抚摸着长安城门上斑驳的朱漆,胸膛中虽是喜悦,却也少不了被感怀占据,裴十一见她脚步犹豫,打马到她身边,也作提点,“长安城好玩的不少,你不应该等进去之后再细细品味吗?”
裴十一笑得欣慰,冷月闻言回神,恍惚觉得她似在调笑自己。她并不恼,轻声咳了两声,翻身重新坐到“踏雪”的身上,亦不知是说给谁听道:“是要进去的,太久没来了。”
冷月依稀记得,那年长安盛会,她跟着冷天峰来长安玩。正是玩性最大的年纪,冷月对这里的一切事物都好似三分热度,广撒网的结果,便是片痕不留,除了——她记得西市有一家茶馆,里面的小吃流月糕甚是美味。
那是一种类似月饼的糕点,所夹的馅料是一种咸甜鲜三味混杂的状如细沙的物什,因颜色金黄像极了夜空圆月,又因了自身似细沙可以缓缓流动的缘故,故而唤名为“流月糕”。
冷月那时年少,玩心颇重,平日对衣食住行又不作何挑剔,但这流月糕她却记得清楚。
适才裴十一又稍做提示,冷月便想起了这样一段往事。她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然落得欢喜,且在心中想着,一定要找时间去看看那个茶馆还在不在——当然,这次定是要带上那三个人的……
一边是长安城的大捷,另一边却是睢阳之战最艰难的时刻。
尹子奇自从被睢阳城守将张巡一连败了几次,终于认清了对待睢阳只能困其而死,不可硬碰硬的现实,是以,他改变了战术,开始长时间地围困睢阳。
此时此刻,睢阳城中的粮食早已吃光,面对城外的叛军,有人开始向张巡建议弃城而走。但是张巡与许远谋议,弃城实为下下之策:一则因为睢阳乃江淮门户,如果弃之而去,敌人一定长驱南下,那么江淮不复为朝廷所有;二则就现下情况来看,睢阳城中的守兵,皆已饥饿疲累,一旦离城,非但不能逃出魔爪,相反很快就会被敌人追杀净尽。
张巡心中存着一丝侥幸,因着睢阳周围有不少将领如尚衡、许叔冀、贺兰进明、张镐等,与睢阳相距皆不算太远。且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纷争,常会出现危难时刻互相救援的情况。张巡相信这些将领,就算不看在他的面子上,合该看在李亨的面子上以大局为重,不可能不发兵相救。比起前面考虑的种种,唯有坚守不出,等待援兵方为上策。
但是显然,张巡的算盘打错了,援兵遥遥无期,粮食问题成了最要命的问题。张巡心头焦灼,但仍然没有逃跑的打算。早已经断粮的人们开始搜罗各种能吃的、不能吃的:茶纸吃光了,就吃战马;战马吃光了,就捉野雀,掘老鼠;雀、鼠也吃光了,眼看着就要因为饥饿被阎罗王带走,张巡居然拔剑杀死自己的爱妾,许远杀死自己的家奴,将肉分给战士们吃。
战至后来,整个睢阳城仿佛炼狱,被饥饿困扰着的兵将和百姓,甚至开始搜刮城中的妇女,杀了充为军粮;妇女吃光了,又将目标放在城中老弱不能打仗的男子身上……
如此惨剧,千古未有,每个人都知道必死无疑,却没有一个人背叛。他们就这样凭借最残忍的手段克服着眼前的一切困难,死守睢阳。
十月九日,睢阳城中人人都已经坚持到了极限,尹子奇见时机终于成熟,便派出精兵,从睢阳城的西南角登上城墙。此时守城将士的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了极限,自是无力抵抗,睢阳城在坚守了近一年后终于失陷。张巡、许远被敌人俘虏,不久又都被杀害……
十月,当真不是一个平凡的月份。
在官军以破竹之势反攻下长安的大捷声中,睢阳城的丧钟却令人心惊地突然悲鸣起来。
就算小心翼翼也难保万无一失,万一引来了敌人,她肯定是要护着董明,如此这身功夫只怕就施展不开了。
可即便如此,董明还是没有按照预想的那般渐渐好起来。许是不分昼夜地赶路,天气又不甚凉爽,董明的眼睛竟然又开始发干发痒起来。
起初,魏莲和他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当是舟车劳顿伤处不能适应所致。怎奈过不几日,董明的眼窝开始隐隐疼痛起来,发作厉害时,竟足以令这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躬下身子□□不止。
魏莲心焦如焚,自忖着不能再耽搁下去,想着赶忙到最近的一处分舵,替董明寻个郎中。然而,董明终究没有撑到,临近长安,忠勇社的人赶到时,董明的一只眼睛已然是溃烂得不成样子,其苦痛更是不消多言。
魏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还要强忍着安慰董明,宽慰自己——董明现在已经失明,不必再经历一次失明的过程,或许已是上苍对他最大的眷顾了……
且说官军打下了长安城,全军皆兴奋不能自抑,尤其是叶护统领的这几千回纥人。
冷月心中确实喜悦,她看裴十一,看苏文远,看江小米、何进、苏小山、刘曦桡……凡是与她对视过的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她眸子里早已经盛装不下,就要溢泄出来的喜悦,因为他们同样喜悦——唯有苏文远。
冷月似乎喜悦甚了些,平日里洞察人心的那份睿智仿佛都被这过头的喜悦盖在了下面。她并没有从苏文远表情的微妙变化中读出那种隐忧、伤怀、忐忑以及犹豫。
若得早知,冷月许是不会再执着于攻打洛阳了。恨只恨,苏文远这个“胆小鬼”,依旧没有勇气开口。
“冷月姐,”这边冷月已经下马,她伸手抚摸着长安城门上斑驳的朱漆,胸膛中虽是喜悦,却也少不了被感怀占据,裴十一见她脚步犹豫,打马到她身边,也作提点,“长安城好玩的不少,你不应该等进去之后再细细品味吗?”
裴十一笑得欣慰,冷月闻言回神,恍惚觉得她似在调笑自己。她并不恼,轻声咳了两声,翻身重新坐到“踏雪”的身上,亦不知是说给谁听道:“是要进去的,太久没来了。”
冷月依稀记得,那年长安盛会,她跟着冷天峰来长安玩。正是玩性最大的年纪,冷月对这里的一切事物都好似三分热度,广撒网的结果,便是片痕不留,除了——她记得西市有一家茶馆,里面的小吃流月糕甚是美味。
那是一种类似月饼的糕点,所夹的馅料是一种咸甜鲜三味混杂的状如细沙的物什,因颜色金黄像极了夜空圆月,又因了自身似细沙可以缓缓流动的缘故,故而唤名为“流月糕”。
冷月那时年少,玩心颇重,平日对衣食住行又不作何挑剔,但这流月糕她却记得清楚。
适才裴十一又稍做提示,冷月便想起了这样一段往事。她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然落得欢喜,且在心中想着,一定要找时间去看看那个茶馆还在不在——当然,这次定是要带上那三个人的……
一边是长安城的大捷,另一边却是睢阳之战最艰难的时刻。
尹子奇自从被睢阳城守将张巡一连败了几次,终于认清了对待睢阳只能困其而死,不可硬碰硬的现实,是以,他改变了战术,开始长时间地围困睢阳。
此时此刻,睢阳城中的粮食早已吃光,面对城外的叛军,有人开始向张巡建议弃城而走。但是张巡与许远谋议,弃城实为下下之策:一则因为睢阳乃江淮门户,如果弃之而去,敌人一定长驱南下,那么江淮不复为朝廷所有;二则就现下情况来看,睢阳城中的守兵,皆已饥饿疲累,一旦离城,非但不能逃出魔爪,相反很快就会被敌人追杀净尽。
张巡心中存着一丝侥幸,因着睢阳周围有不少将领如尚衡、许叔冀、贺兰进明、张镐等,与睢阳相距皆不算太远。且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纷争,常会出现危难时刻互相救援的情况。张巡相信这些将领,就算不看在他的面子上,合该看在李亨的面子上以大局为重,不可能不发兵相救。比起前面考虑的种种,唯有坚守不出,等待援兵方为上策。
但是显然,张巡的算盘打错了,援兵遥遥无期,粮食问题成了最要命的问题。张巡心头焦灼,但仍然没有逃跑的打算。早已经断粮的人们开始搜罗各种能吃的、不能吃的:茶纸吃光了,就吃战马;战马吃光了,就捉野雀,掘老鼠;雀、鼠也吃光了,眼看着就要因为饥饿被阎罗王带走,张巡居然拔剑杀死自己的爱妾,许远杀死自己的家奴,将肉分给战士们吃。
战至后来,整个睢阳城仿佛炼狱,被饥饿困扰着的兵将和百姓,甚至开始搜刮城中的妇女,杀了充为军粮;妇女吃光了,又将目标放在城中老弱不能打仗的男子身上……
如此惨剧,千古未有,每个人都知道必死无疑,却没有一个人背叛。他们就这样凭借最残忍的手段克服着眼前的一切困难,死守睢阳。
十月九日,睢阳城中人人都已经坚持到了极限,尹子奇见时机终于成熟,便派出精兵,从睢阳城的西南角登上城墙。此时守城将士的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了极限,自是无力抵抗,睢阳城在坚守了近一年后终于失陷。张巡、许远被敌人俘虏,不久又都被杀害……
十月,当真不是一个平凡的月份。
在官军以破竹之势反攻下长安的大捷声中,睢阳城的丧钟却令人心惊地突然悲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