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复叛
洛阳的消息传到安庆绪耳朵里时,他正与麾下将领谋划如何利用洛阳之利,以图东山再起之事,哪承想传来的不是捷报,竟是败迅。
他腾一声从座位上奋起,握着战报的手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惊惧而颤抖着,一双眼睛里爬满了疑惑——他怎么也不能相信,一个从未与自己正面交过手的女人,怎么就能摸清楚自己打下的算盘?
这当然得“感谢”冷月在收复洛阳时受的那次伤。
那时冷月刚刚苏醒,即便还不知道苏文远的真实身份,但也的的确确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后悔自己一时的冲动。所以在养伤期间,她一直潜心揣测叛军未来可能的动向,推演出十余种可能,而其中竟有六七成都指向安庆绪可能会再谋洛城。
她那时太想给孙芳洲报仇了,不惜撑着病体,彻夜钻研安庆绪还有他手下那些著名将领的著名打法,分析此前大小战役不下百场,而其中最引起她注意的便是安庆绪刚刚用过的这一条——想要夺取洛阳,在兵力受困的境遇中,也唯有掌握唐军防范的低谷期,派精兵潜入再里应外合这条计策最为合适。
所幸,冷月赌赢了。
她成功打破了安庆绪再图洛阳的计划,掐灭了安庆绪希望的火苗。当战报送出抵达安庆绪手中的那一刻,安庆绪知道,自己完了。
他仿佛看到唐军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相州城的样子,听到了昼夜不绝的鼓角马嘶。为了活下去,他终于做出了那个令他不堪启口的决定——向史思明低头求救。
诚然,唐军收复洛阳时,史思明把安庆绪丢在洛阳不管不顾是事实,但安庆绪一直都清楚,史思明根本没有真正要投降唐朝的意思。
他的心中有一座连作为皇帝的安庆绪都不得不瞻仰的高峰,身上更是反骨突出,他一直在等一样东西,安庆绪手里的东西——大燕皇帝的宝座!
安庆绪更知道,唯有满足了史思明,他的这身反骨才会成为唐朝的噩梦。
于是,安庆绪遣人连夜出相州,快马至范阳拜见史思明。因为史思明有斩杀使臣的前科,所以这次被派去出使的人一见到史思明就变得战战兢兢起来,不想如此作态,竟误打误撞地将安庆绪的讨好和奉承演绎得淋漓尽致,令史思明大悦。
但史思明并不表态,只先将使臣遣回,说自己有待考虑,实际却在他们走后,立刻为复叛做起了准备。
没有人不对皇帝的宝座不心动,何况一个投降了的叛军。所以,在听从部下建议投降唐朝不过短短几个月之后,史思明再一次起兵叛唐,范阳一带又一次落入叛军手里。
刚刚训练完士兵从校场回来,冷月就收到史思明复叛的消息,那感觉,不能比被人偷光了家财又把房子烧得一点不剩舒坦到哪里去。
当晚,冷月愁得茶饭不进,在偌大的将军府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转到明月朗照,风露渐浓。
“史思明,很厉害吗?”苏文远不知何时跟来的,猛不丁从身后出来道了这样一句,吓冷月一跳。回头再一看,裴十一和苏小山居然也来了。
史思明究竟实力几何,冷月不知道,但早就听闻他是个有野心,有头脑,既狡诈又残暴的疯狂之徒。不然,冷月也不致心乱到要靠在府里摸着黑遛弯儿来排解。
冷月没有回答,三个人只好跟在她身后,这样又走了一阵,走得裴十一不禁也心烦起来,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冷月也终于停下来,抬头望向星辰北斗,对众人道:“史思明这个老狐狸,从一开始就在耍着两头玩,他监视官军,拿捏安庆绪,图的正是那鹬蚌相争的渔翁之利。”
“是,这话没毛病。”裴十一十分认同冷月的话,但并不觉得事态有多么严重,毕竟,李光弼不是一直在那儿盯着史思明吗?
“不是这样的。”冷目摇了摇头,“当初官军收复洛阳,安庆绪百般向史思明求救无果,缘何今日一纸书信就令史思明再度反叛?”
裴十一:“定然是信里承诺了史贼什么好处呗,这还用说?”
“不错,但这个好处不是安庆绪想给的,而是他知道史思明在等不得不给的。”
冷月言语至此,苏文远顿时恍然大悟:“史思明,他也想当皇帝?!”
一语落定,众人皆惊,冷月沉着眸子看向他们,点了点头。裴十一终于明白冷月在担心什么了。
史思明如今盘踞在范阳,手握精兵八万甚至更多,倘若当真能够将他和他手下这些兵为官军所用,岂愁平叛大业不成?
可惜,他野心勃勃,如今连他的主子安庆绪都不肯放过,自然更不会放过唐朝,再好的愿景也只能破灭。他要称帝,眼下最合适的建都之所仍是洛阳,届时,只恐洛阳又要陷于水火之中了!
气氛一时有些冷硬,苏小山不知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叫道:“将军,史思明很有可能是报复。”
苏文远:“报复?”
冷月:“何以这般说?”
苏小山的眼睛转了转,似乎还有点不敢说,像是牵涉什么大人物。但架不住冷月和苏文远的眼神,他终于开口道:“前段时间,我跟着‘烛龙’哥去茶馆小坐,看见一个说书先生喝多了,趴在桌子上咧着嘴嚷嚷,说史思明刚刚投降时,咱们……咱们陛下……”
“陛下怎么了?”裴十一焦急嚷道。
苏小山索性把心一横,压低声音:“陛下曾经暗中派人欲杀死史思明,就是因为觉得他心计太重不能信任,可惜后来事发,史思明追问起来,皇帝陛下就让李光弼将军背黑锅,把自己……把自己撤了个干净。”苏小山的声音最终小了下去,听不见了。
“……”冷月和裴十一闻言一怔,继而相视,霎时无言……
他腾一声从座位上奋起,握着战报的手不知是因为愤怒还是惊惧而颤抖着,一双眼睛里爬满了疑惑——他怎么也不能相信,一个从未与自己正面交过手的女人,怎么就能摸清楚自己打下的算盘?
这当然得“感谢”冷月在收复洛阳时受的那次伤。
那时冷月刚刚苏醒,即便还不知道苏文远的真实身份,但也的的确确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后悔自己一时的冲动。所以在养伤期间,她一直潜心揣测叛军未来可能的动向,推演出十余种可能,而其中竟有六七成都指向安庆绪可能会再谋洛城。
她那时太想给孙芳洲报仇了,不惜撑着病体,彻夜钻研安庆绪还有他手下那些著名将领的著名打法,分析此前大小战役不下百场,而其中最引起她注意的便是安庆绪刚刚用过的这一条——想要夺取洛阳,在兵力受困的境遇中,也唯有掌握唐军防范的低谷期,派精兵潜入再里应外合这条计策最为合适。
所幸,冷月赌赢了。
她成功打破了安庆绪再图洛阳的计划,掐灭了安庆绪希望的火苗。当战报送出抵达安庆绪手中的那一刻,安庆绪知道,自己完了。
他仿佛看到唐军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相州城的样子,听到了昼夜不绝的鼓角马嘶。为了活下去,他终于做出了那个令他不堪启口的决定——向史思明低头求救。
诚然,唐军收复洛阳时,史思明把安庆绪丢在洛阳不管不顾是事实,但安庆绪一直都清楚,史思明根本没有真正要投降唐朝的意思。
他的心中有一座连作为皇帝的安庆绪都不得不瞻仰的高峰,身上更是反骨突出,他一直在等一样东西,安庆绪手里的东西——大燕皇帝的宝座!
安庆绪更知道,唯有满足了史思明,他的这身反骨才会成为唐朝的噩梦。
于是,安庆绪遣人连夜出相州,快马至范阳拜见史思明。因为史思明有斩杀使臣的前科,所以这次被派去出使的人一见到史思明就变得战战兢兢起来,不想如此作态,竟误打误撞地将安庆绪的讨好和奉承演绎得淋漓尽致,令史思明大悦。
但史思明并不表态,只先将使臣遣回,说自己有待考虑,实际却在他们走后,立刻为复叛做起了准备。
没有人不对皇帝的宝座不心动,何况一个投降了的叛军。所以,在听从部下建议投降唐朝不过短短几个月之后,史思明再一次起兵叛唐,范阳一带又一次落入叛军手里。
刚刚训练完士兵从校场回来,冷月就收到史思明复叛的消息,那感觉,不能比被人偷光了家财又把房子烧得一点不剩舒坦到哪里去。
当晚,冷月愁得茶饭不进,在偌大的将军府里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直转到明月朗照,风露渐浓。
“史思明,很厉害吗?”苏文远不知何时跟来的,猛不丁从身后出来道了这样一句,吓冷月一跳。回头再一看,裴十一和苏小山居然也来了。
史思明究竟实力几何,冷月不知道,但早就听闻他是个有野心,有头脑,既狡诈又残暴的疯狂之徒。不然,冷月也不致心乱到要靠在府里摸着黑遛弯儿来排解。
冷月没有回答,三个人只好跟在她身后,这样又走了一阵,走得裴十一不禁也心烦起来,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冷月也终于停下来,抬头望向星辰北斗,对众人道:“史思明这个老狐狸,从一开始就在耍着两头玩,他监视官军,拿捏安庆绪,图的正是那鹬蚌相争的渔翁之利。”
“是,这话没毛病。”裴十一十分认同冷月的话,但并不觉得事态有多么严重,毕竟,李光弼不是一直在那儿盯着史思明吗?
“不是这样的。”冷目摇了摇头,“当初官军收复洛阳,安庆绪百般向史思明求救无果,缘何今日一纸书信就令史思明再度反叛?”
裴十一:“定然是信里承诺了史贼什么好处呗,这还用说?”
“不错,但这个好处不是安庆绪想给的,而是他知道史思明在等不得不给的。”
冷月言语至此,苏文远顿时恍然大悟:“史思明,他也想当皇帝?!”
一语落定,众人皆惊,冷月沉着眸子看向他们,点了点头。裴十一终于明白冷月在担心什么了。
史思明如今盘踞在范阳,手握精兵八万甚至更多,倘若当真能够将他和他手下这些兵为官军所用,岂愁平叛大业不成?
可惜,他野心勃勃,如今连他的主子安庆绪都不肯放过,自然更不会放过唐朝,再好的愿景也只能破灭。他要称帝,眼下最合适的建都之所仍是洛阳,届时,只恐洛阳又要陷于水火之中了!
气氛一时有些冷硬,苏小山不知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叫道:“将军,史思明很有可能是报复。”
苏文远:“报复?”
冷月:“何以这般说?”
苏小山的眼睛转了转,似乎还有点不敢说,像是牵涉什么大人物。但架不住冷月和苏文远的眼神,他终于开口道:“前段时间,我跟着‘烛龙’哥去茶馆小坐,看见一个说书先生喝多了,趴在桌子上咧着嘴嚷嚷,说史思明刚刚投降时,咱们……咱们陛下……”
“陛下怎么了?”裴十一焦急嚷道。
苏小山索性把心一横,压低声音:“陛下曾经暗中派人欲杀死史思明,就是因为觉得他心计太重不能信任,可惜后来事发,史思明追问起来,皇帝陛下就让李光弼将军背黑锅,把自己……把自己撤了个干净。”苏小山的声音最终小了下去,听不见了。
“……”冷月和裴十一闻言一怔,继而相视,霎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