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风拂过脸颊,杨晚秋的心情愉悦。可仔细观察了自己目前的处境,杨晚秋笑不出来了。
现在的她,估摸着最多两岁,话还不会说,躺在木制的摇篮中,身旁坐着的老妇人漫不经心的摇晃着摇篮。
杨晚秋拥有现代人的记忆,成年人的思维,可她现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身处何年,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姑姑,可以把晚秋抱回帐篷里了,今天的太阳晒的足够多了”,身后的帐篷中走出来一个魁梧的男子,同老妇人说到。
“将军,您来抱还是我来”,老妇人笑着问道。
杨树说:”我来吧,今日得闲,让我多看看我的女儿”。
杨晚秋看向杨树,心想:“还行,最起码我现在还叫晚秋,看来这是我爹”。
不知道什么原因,杨晚秋来到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看老妇人和她这位亲爹的服饰装扮,估摸着像是很久以前的时代。
大概是由于杨晚秋的年龄还太小,杨树在同手下商议军中要事是从未避过她,他的手下也未曾提过异议。
在他们的交谈中,杨晚秋了解到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临安国,地处北境,放眼望去,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但似乎,在杨晚秋的记忆中,历史中没有那个阶段存在着这么一个国家。
她的父亲叫杨树,所以她还是叫杨晚秋,是临安国的将军,镇守在临安国的最南边。
这天,军营外来了一个男人,他的装束明显不是军中人的装扮,更为华丽与正式,杨树将来人请入帐中,恭敬道:“大祭司久居宁都,此次来到前线,所谓何事”。
男人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将军不必担忧”。
杨树回道:“不是什么大事,怎会劳烦大祭司亲自来到杨某人的帐中,大祭司不妨直说”。
“前两日寅时,宫中那位诞下一子,婴儿啼哭时,一轮红日破晓而出,霞光满天,百鸟齐鸣”,大祭司直言道,“百年难得一见的吉兆发生在那个孩子诞生之时,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上天给临安国带来的明君,君主赐名那个孩子赤乌,即刻便封了那位孩子为储君”。
“我在南疆倒也看到了那红光满天,可这与我有何关系”,杨树疑惑道。
大祭司郑重说到:“与你无关,与晚秋有关,伴随着那道立储旨意的,还有一道婚约,我来是接晚秋回宫的”。
杨树急道:“什么意思,你们明知道,晚秋是我夫人的遗腹子,她不在我身边,我放心不下”。
大祭司说:“婚约已定,君令难违,你也知道,储君的未婚妻是要陪着储君成长的,况且女子长在军营也是不合适的,难不成你还想让晚秋和你一样,成为皮糙肉厚的大将军”。
“将军的女儿成为将军也没什么不好的,她要愿意,有何不可”,杨树急道,“我知道君令难为,我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帝王怎么会突然想起杨某还有个女儿,劳烦大祭司给君主带个话,恕难从命,你们带不走晚秋,如果强行带走,莫怪杨某解甲归田,军权我不要,他的江山我也不守”。
大祭司沉思片刻,说到:“将军不必着急,我会像君主传达您的想法,这一趟,我不会带走晚秋,但下一趟,我便不知道了,告辞”。
杨树回道:“希望大祭司如实传达我的说辞”。
大祭司起身走出帐篷,骑着骏马扬长而去,留下杨树在原地叹息,他不知道晚秋的命运将会如何,无论如何,他会尽自己所能护晚秋一生无虞。
宁都宫中,大祭司站在殿前,望向坐在高台之上的君主,观察他的神色。
“怎么没将人带回来,大祭司”,君主不悦道。
大祭司回道:“杨树将军说,女子长在军营没有不妥之处,只要晚秋想,将军的女儿也可以成为将军”。
“他不让你带回来?”君主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如果您执意强行带走晚秋,那么他宁可卸甲归田,您的江山他不守”,大祭司答道,“他大概认为,只有晚秋在他的身边,他才能护住晚秋”。
“罢了,你去同他说,晚秋可以在他身边呆到赤乌十四周岁,但婚约不可毁”,君主道,“两个孩子在正式成婚前总归要见面的”。
大祭司震惊于君主的妥协,但也没有多说些什么,便领命前往南疆了。
“大将军,半月未见,近来可好”,大祭司向杨树问候到。
杨树回答道:“说实话,见到大祭司,我的心又提起来了”。
大祭司笑道:“好坏各一半,不知将军你要听哪一个”。
“有话直说吧,大祭司,我不敢猜,也猜不透”,杨树无奈道。
“君主说可以等到赤乌殿下十四周岁时再将晚秋接到宁都,但是婚约不会取消”,大祭司直言道。
“也行,十四年过后,变数很大,起码现在晚秋可以呆在我的身边”,杨树释然道,“杨某在此谢过大祭司了”,言毕,杨树向大祭司行了半礼。
“你不用谢我,君主仁善”,大祭司回了礼,又说道,“那我便回去向君主复命了”。
杨树目送大祭司骑马离开了军营,进帐中看向尚在襁褓之中的杨晚秋,无奈地轻声向杨晚秋说道:“晚秋啊,其实父亲不想让你同赤乌定下什么婚约,那会是束缚你的枷锁,父亲只想你健康自由的长大,但君令难违,又幸好你还能在我身边呆上十四年,足够你学一身自保的本领了”。
于是,刚来到这个新世界不过半年的杨晚秋,知晓了自己十四年后要去往千里之外的宁都,成为储君赤乌的妻子。
杨晚秋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杨晚秋决定先活下去,再思考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或许她可能要在这个世界度过完整的一生,要是如此的话,她要尽快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秩序以及基本的生存常识。
好在,如今的她还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她还拥有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时间还很充裕。至于既定的婚约,未知的夫君,还有十四年,大不了到时候一逃了之,找个没有人生活的世外桃源,安然地度过此生,直至死去。
自杨晚秋来到这个世界始,她跟随着自己的父亲,长在军营。她学骑射,学摔跤,学任何一项军人保家卫国所必须的技能。从前在现代的记忆逐渐模糊,杨晚秋仿佛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临安国的子民,而不是来自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江南女子。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杨晚秋长成了姑娘模样,但将军的女儿怎会温柔似水。
"小姐,将军找",远处的小厮冲着杨晚秋喊道。
“知道了”,杨晚秋回道。
快步走入杨树的账中,杨晚秋问道:“父亲找我何事”。
杨树郑重道:“再过几天就是赤乌的十四周岁生辰了,你需要去宁都参加殿下的成人礼”。
“是要我履行十四年前的婚约吧,宫中来消息了?”杨晚秋问道。
杨树答道:“前几日宫中就传来信息了”。
“他们倒是着急,那我就去见见传说中的赤乌殿下,我未来的夫君,当然也可能不是”,杨晚秋走上前一步,直视杨树的眼睛道。
“你打算怎么去,需要我给你备马车吗?”,杨树询问道。
杨晚秋答道:“不用麻烦了,单枪匹马骑着去”。
杨树无奈地说:“那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宫中传来的信上说,大祭司明天就到,他亲自接你去宁都”。
“他倒是闲的慌,年年赤乌年下生辰之日过来提醒一番我还有道未曾履行的婚约,竟然还要亲自接我去宁都”,杨晚秋嗤笑道,“怎么他们怕我跑了,我真想跑,他们拦得住吗?”。
“这话你也就只能在我面前说,在旁人面前切忌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杨树严肃道。
“知道了,父亲,我未曾觉得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杨晚秋回道。
“在有心之人的耳中,话的意思会变的,在宁都不同于在南疆,小心行事为好”,杨树叮嘱道。
“我知道了,父亲”,杨晚秋回道。
宁都,储君殿。院子站着两名年轻的男子,一人身着黑色长袍,一人身着红色长袍。两人面容相似,但身着黑色长袍的男子看上去更为成熟,也更为粗矿,身着红色长袍的男子更为美貌。拿美貌来自形容男子不常见,但的确如此。
黑色长袍的男子开口说到:“赤乌,你未来的妻子几日后便随着大祭司一同来到宁都参加你的成人礼了”。
“她不一定是我未来的妻子,她叫杨晚秋,兄长”,红色长袍的男子笑道。
“怎么,你不喜欢她,你不想同她成婚,还是说你讨厌被安排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成为你的妻子”,黑色长袍的男子疑惑道。
“谈不上讨不讨厌,喜不喜欢,我总要先见见她,才知道我们的婚约应不应当履行”,赤乌望向他的兄长,看似不在意,又带着股认真道:“倘若我们两情相悦,婚约自当履行,除此之外,我会向父亲恳求,取消我们之间的婚约”。
你考虑的倒是周全,但是赤乌,父亲不一定会如你的意的”,黑袍男子道。
“父亲不如我的意的地方多了去了,我总要试试,比如这储君,我看倒不如让兄长你来当,或者将来我成为君主时,禅位于你,兄长你觉得如何”,赤乌说到。
黑袍男子回道:“切莫胡言乱语”。
赤乌垂下眸子,摸了摸右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低落的说到:“兄长就当我胡言乱语罢了”。
现在的她,估摸着最多两岁,话还不会说,躺在木制的摇篮中,身旁坐着的老妇人漫不经心的摇晃着摇篮。
杨晚秋拥有现代人的记忆,成年人的思维,可她现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身处何年,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
“姑姑,可以把晚秋抱回帐篷里了,今天的太阳晒的足够多了”,身后的帐篷中走出来一个魁梧的男子,同老妇人说到。
“将军,您来抱还是我来”,老妇人笑着问道。
杨树说:”我来吧,今日得闲,让我多看看我的女儿”。
杨晚秋看向杨树,心想:“还行,最起码我现在还叫晚秋,看来这是我爹”。
不知道什么原因,杨晚秋来到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看老妇人和她这位亲爹的服饰装扮,估摸着像是很久以前的时代。
大概是由于杨晚秋的年龄还太小,杨树在同手下商议军中要事是从未避过她,他的手下也未曾提过异议。
在他们的交谈中,杨晚秋了解到了一些基本情况,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临安国,地处北境,放眼望去,是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但似乎,在杨晚秋的记忆中,历史中没有那个阶段存在着这么一个国家。
她的父亲叫杨树,所以她还是叫杨晚秋,是临安国的将军,镇守在临安国的最南边。
这天,军营外来了一个男人,他的装束明显不是军中人的装扮,更为华丽与正式,杨树将来人请入帐中,恭敬道:“大祭司久居宁都,此次来到前线,所谓何事”。
男人笑道:“不是什么大事,将军不必担忧”。
杨树回道:“不是什么大事,怎会劳烦大祭司亲自来到杨某人的帐中,大祭司不妨直说”。
“前两日寅时,宫中那位诞下一子,婴儿啼哭时,一轮红日破晓而出,霞光满天,百鸟齐鸣”,大祭司直言道,“百年难得一见的吉兆发生在那个孩子诞生之时,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上天给临安国带来的明君,君主赐名那个孩子赤乌,即刻便封了那位孩子为储君”。
“我在南疆倒也看到了那红光满天,可这与我有何关系”,杨树疑惑道。
大祭司郑重说到:“与你无关,与晚秋有关,伴随着那道立储旨意的,还有一道婚约,我来是接晚秋回宫的”。
杨树急道:“什么意思,你们明知道,晚秋是我夫人的遗腹子,她不在我身边,我放心不下”。
大祭司说:“婚约已定,君令难违,你也知道,储君的未婚妻是要陪着储君成长的,况且女子长在军营也是不合适的,难不成你还想让晚秋和你一样,成为皮糙肉厚的大将军”。
“将军的女儿成为将军也没什么不好的,她要愿意,有何不可”,杨树急道,“我知道君令难为,我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帝王怎么会突然想起杨某还有个女儿,劳烦大祭司给君主带个话,恕难从命,你们带不走晚秋,如果强行带走,莫怪杨某解甲归田,军权我不要,他的江山我也不守”。
大祭司沉思片刻,说到:“将军不必着急,我会像君主传达您的想法,这一趟,我不会带走晚秋,但下一趟,我便不知道了,告辞”。
杨树回道:“希望大祭司如实传达我的说辞”。
大祭司起身走出帐篷,骑着骏马扬长而去,留下杨树在原地叹息,他不知道晚秋的命运将会如何,无论如何,他会尽自己所能护晚秋一生无虞。
宁都宫中,大祭司站在殿前,望向坐在高台之上的君主,观察他的神色。
“怎么没将人带回来,大祭司”,君主不悦道。
大祭司回道:“杨树将军说,女子长在军营没有不妥之处,只要晚秋想,将军的女儿也可以成为将军”。
“他不让你带回来?”君主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如果您执意强行带走晚秋,那么他宁可卸甲归田,您的江山他不守”,大祭司答道,“他大概认为,只有晚秋在他的身边,他才能护住晚秋”。
“罢了,你去同他说,晚秋可以在他身边呆到赤乌十四周岁,但婚约不可毁”,君主道,“两个孩子在正式成婚前总归要见面的”。
大祭司震惊于君主的妥协,但也没有多说些什么,便领命前往南疆了。
“大将军,半月未见,近来可好”,大祭司向杨树问候到。
杨树回答道:“说实话,见到大祭司,我的心又提起来了”。
大祭司笑道:“好坏各一半,不知将军你要听哪一个”。
“有话直说吧,大祭司,我不敢猜,也猜不透”,杨树无奈道。
“君主说可以等到赤乌殿下十四周岁时再将晚秋接到宁都,但是婚约不会取消”,大祭司直言道。
“也行,十四年过后,变数很大,起码现在晚秋可以呆在我的身边”,杨树释然道,“杨某在此谢过大祭司了”,言毕,杨树向大祭司行了半礼。
“你不用谢我,君主仁善”,大祭司回了礼,又说道,“那我便回去向君主复命了”。
杨树目送大祭司骑马离开了军营,进帐中看向尚在襁褓之中的杨晚秋,无奈地轻声向杨晚秋说道:“晚秋啊,其实父亲不想让你同赤乌定下什么婚约,那会是束缚你的枷锁,父亲只想你健康自由的长大,但君令难违,又幸好你还能在我身边呆上十四年,足够你学一身自保的本领了”。
于是,刚来到这个新世界不过半年的杨晚秋,知晓了自己十四年后要去往千里之外的宁都,成为储君赤乌的妻子。
杨晚秋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原则,杨晚秋决定先活下去,再思考能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或许她可能要在这个世界度过完整的一生,要是如此的话,她要尽快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秩序以及基本的生存常识。
好在,如今的她还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她还拥有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时间还很充裕。至于既定的婚约,未知的夫君,还有十四年,大不了到时候一逃了之,找个没有人生活的世外桃源,安然地度过此生,直至死去。
自杨晚秋来到这个世界始,她跟随着自己的父亲,长在军营。她学骑射,学摔跤,学任何一项军人保家卫国所必须的技能。从前在现代的记忆逐渐模糊,杨晚秋仿佛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临安国的子民,而不是来自遥远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江南女子。
一晃十四年过去了,杨晚秋长成了姑娘模样,但将军的女儿怎会温柔似水。
"小姐,将军找",远处的小厮冲着杨晚秋喊道。
“知道了”,杨晚秋回道。
快步走入杨树的账中,杨晚秋问道:“父亲找我何事”。
杨树郑重道:“再过几天就是赤乌的十四周岁生辰了,你需要去宁都参加殿下的成人礼”。
“是要我履行十四年前的婚约吧,宫中来消息了?”杨晚秋问道。
杨树答道:“前几日宫中就传来信息了”。
“他们倒是着急,那我就去见见传说中的赤乌殿下,我未来的夫君,当然也可能不是”,杨晚秋走上前一步,直视杨树的眼睛道。
“你打算怎么去,需要我给你备马车吗?”,杨树询问道。
杨晚秋答道:“不用麻烦了,单枪匹马骑着去”。
杨树无奈地说:“那恐怕不能如你所愿了,宫中传来的信上说,大祭司明天就到,他亲自接你去宁都”。
“他倒是闲的慌,年年赤乌年下生辰之日过来提醒一番我还有道未曾履行的婚约,竟然还要亲自接我去宁都”,杨晚秋嗤笑道,“怎么他们怕我跑了,我真想跑,他们拦得住吗?”。
“这话你也就只能在我面前说,在旁人面前切忌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杨树严肃道。
“知道了,父亲,我未曾觉得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杨晚秋回道。
“在有心之人的耳中,话的意思会变的,在宁都不同于在南疆,小心行事为好”,杨树叮嘱道。
“我知道了,父亲”,杨晚秋回道。
宁都,储君殿。院子站着两名年轻的男子,一人身着黑色长袍,一人身着红色长袍。两人面容相似,但身着黑色长袍的男子看上去更为成熟,也更为粗矿,身着红色长袍的男子更为美貌。拿美貌来自形容男子不常见,但的确如此。
黑色长袍的男子开口说到:“赤乌,你未来的妻子几日后便随着大祭司一同来到宁都参加你的成人礼了”。
“她不一定是我未来的妻子,她叫杨晚秋,兄长”,红色长袍的男子笑道。
“怎么,你不喜欢她,你不想同她成婚,还是说你讨厌被安排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成为你的妻子”,黑色长袍的男子疑惑道。
“谈不上讨不讨厌,喜不喜欢,我总要先见见她,才知道我们的婚约应不应当履行”,赤乌望向他的兄长,看似不在意,又带着股认真道:“倘若我们两情相悦,婚约自当履行,除此之外,我会向父亲恳求,取消我们之间的婚约”。
你考虑的倒是周全,但是赤乌,父亲不一定会如你的意的”,黑袍男子道。
“父亲不如我的意的地方多了去了,我总要试试,比如这储君,我看倒不如让兄长你来当,或者将来我成为君主时,禅位于你,兄长你觉得如何”,赤乌说到。
黑袍男子回道:“切莫胡言乱语”。
赤乌垂下眸子,摸了摸右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低落的说到:“兄长就当我胡言乱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