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村地处山区,相邻的几个村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样一个靠山吃山,交通和经济都十分落后的村镇里,大人出去打工之后,基本很多年才回一次。
甚至家里没老人的,根本就不回来了。
而村小学里的学生,要么就是土生土长,没有出去打工在家种田的庄稼汉生的。
要么就是外出打工的大人生的,很多因为条件不好,就会把孩子丢在老家让年迈的父母养,平时寄点生活费就行。
所以要说教育,真的也不是很重视。
而且,小学的课本里可不教怎么辨别野生菌,哪些有毒哪些没毒,还不都是依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
因此对于这个‘蛇蛋’是否能食用,虽然文卿元信誓旦旦,但王仙仙表示存疑。
在她们这附近的村子里,可都没人吃过这个玩意儿。
所以王仙仙没有勇于尝试的决心,所以索性将文小念背回来的竹荪,全部都留给了文卿元。
毕竟这次捡到的松茸,都是顶级松茸,品相又好,文卿元给她分了一半,等到晒干之后,她也能拿到镇上卖钱。
而竹荪王仙仙不要,文卿元自然照单全收。
野生菌冷藏的情况下,能放三到五天。
可惜文家村没通电,所以文卿元家里自然没有冰箱,所以只能将野生菌制作成干菌保存,到时候直接去镇上卖干的野生菌。
不过这批野生菌,质量实在是太好了,文卿元并不打算切片,而是采取整颗烘干的形式。
而整颗烘干,光靠太阳是不太现实的,还容易导致野生菌发霉。
因此文卿元便准备在家里修建一个简易的木材烘房。
不过这修烘干房房文卿元不懂,但文卿元倒是知道一个人,于是便跟陆菱烟说起了这个事,陆菱烟也觉得妥当。
这个帮忙修建的人,正是今天帮忙抬野猪的文良友。
文伟杰是村里出了名的泥瓦匠,村里不管有谁需要盖房,都会请他帮忙。
而文伟杰的两个儿子,也深的他的真传。
所以找文良友帮忙砌个烘干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很快,文江河四人便将野猪抬到文卿元家院子里。
因为野猪已经死了,因此不需要太多的人帮忙处理后续的工作,因此除了文松,其他人便准备回家。
至于为何说除了文松,是因为文松是村里的杀猪匠,野猪后续开膛破肚的工作,自然是需要留给他去处理的。
当然,文江河和文盛以及文伟杰一家人,是没有走成的,因为陆菱烟留了他们吃午饭。
“她二伯,三叔,中午你们就在这里吃,别回去了。”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文卿元是打算将野猪分一分,给几人带回去,给家里添点肉菜的。
这年头,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不好过,好不容易得了头野猪,大家还那么费力地帮忙抬回来,文卿元也没必要那么吝啬。
于是,有着陆菱烟的挽留,几人便留下来准备吃了午饭再走。
而因为有了一行人的加入,野猪处理得更快了。
先是烧水,然后就是一系列烫猪毛,刮猪毛,开膛破肚,切肉。
包括洗肠子的事情,都不需要文卿元一家人出手。
午饭的时候,文卿元便用野猪的各个部位,煮了顿丰盛的午餐犒劳众人。
野猪肉如果做得不好吃,就会特别柴,难以入口。
但文卿元前世没少研究美食,所以就算是野猪肉,做出来的口感也非常不赖,于是自然而然地又得到了一顿赞赏。
用过饭之后,除了文友良,其他人都带着文卿元给的野猪肉,各自回家了。
听说文卿元要修建烘房,文友良直接就应了下来,不过像水泥一类的材料,是需要文卿元花钱的。
对此文卿元也没有异议。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陆菱烟就在文卿元的旁边点头。
文良友虽然奇怪怎么全程都是文卿元在拿主意,但也没有多说。
见文卿元小小年纪这么干脆,文良友于是表示最快三天,就能将烘房修好。
文卿元自然喜不自胜。
于是文卿元就开始着手挑选野生菌,分类,去除野生菌根部泥土,清洁等工作。
第三天的时候,文卿元的烘房修建好了,于是文卿元便开始进行野生菌的烘制工作。
文卿元先烘制的是竹荪,然后才是松茸。
野生菌烘干之后,就会严重缩水,十斤新鲜的野生菌,才能烘制出一斤的干菇。
而其他的一些杂菌,文卿元是没打算售卖的,只打算留着自家人吃。
一小部分杂菌直接吃新鲜的,或炒或煮,味道都十分鲜美。
不过这次进山捡的杂菌数量也不少,所以文卿元决定等竹荪和松茸全部烘干之后,也将这些杂菌也烘干一部分保存起来。
想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这些干野生菌泡发,然后用来炒腊肉,那味道简直不要太美味。
当然,陆菱烟还让文卿元将这些新鲜的杂菌,给文中华送去了一部分,等到其他的烘干之后,也会给文中华送去一些。
而对于此次进山得到的野生菌,文卿元对于这个结果是十分满意的。
而三姐妹尝到了甜头,第三天早上,文小念又到了文卿元家里,要喊她一起继续进山。
文卿元自然欣然同意,不过鉴于在之前的山遇到了野猪和黑狼,这次她带着文紫鸢和问小念换了片山。
这次进的山,是文卿元自家的,比之前的那座山还要远一些。
不过这次三人自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再遇到成片的松茸。
但是文卿元运气不错,竟然遇到了不少的牛肝菌和鸡枞菌,加起来装了三分之一的背篓,大概得有三十斤。
尤其是鸡枞菌,文卿元是十分欣喜的,和松茸一样,比较好卖。
而因为是她发现的,所以自然归她所有,文小念也只有羡慕的份。
不过羡慕归羡慕,文小念倒没别的心思。
这一路上,她虽然没有遇到很珍贵的野生菌,不过像青头菌,红菌以及鸡油菌之类的,也捡到了不少,直接装了半背篓。
也算是收获颇丰。
“三姐。”
文卿元原本正在低头捡菌子,突然听到旁边不远处的文紫鸢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文卿元直起身来,就看到文紫鸢侧身,眼神瞟向一侧的密林。
于是文卿元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
在这样一个靠山吃山,交通和经济都十分落后的村镇里,大人出去打工之后,基本很多年才回一次。
甚至家里没老人的,根本就不回来了。
而村小学里的学生,要么就是土生土长,没有出去打工在家种田的庄稼汉生的。
要么就是外出打工的大人生的,很多因为条件不好,就会把孩子丢在老家让年迈的父母养,平时寄点生活费就行。
所以要说教育,真的也不是很重视。
而且,小学的课本里可不教怎么辨别野生菌,哪些有毒哪些没毒,还不都是依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
因此对于这个‘蛇蛋’是否能食用,虽然文卿元信誓旦旦,但王仙仙表示存疑。
在她们这附近的村子里,可都没人吃过这个玩意儿。
所以王仙仙没有勇于尝试的决心,所以索性将文小念背回来的竹荪,全部都留给了文卿元。
毕竟这次捡到的松茸,都是顶级松茸,品相又好,文卿元给她分了一半,等到晒干之后,她也能拿到镇上卖钱。
而竹荪王仙仙不要,文卿元自然照单全收。
野生菌冷藏的情况下,能放三到五天。
可惜文家村没通电,所以文卿元家里自然没有冰箱,所以只能将野生菌制作成干菌保存,到时候直接去镇上卖干的野生菌。
不过这批野生菌,质量实在是太好了,文卿元并不打算切片,而是采取整颗烘干的形式。
而整颗烘干,光靠太阳是不太现实的,还容易导致野生菌发霉。
因此文卿元便准备在家里修建一个简易的木材烘房。
不过这修烘干房房文卿元不懂,但文卿元倒是知道一个人,于是便跟陆菱烟说起了这个事,陆菱烟也觉得妥当。
这个帮忙修建的人,正是今天帮忙抬野猪的文良友。
文伟杰是村里出了名的泥瓦匠,村里不管有谁需要盖房,都会请他帮忙。
而文伟杰的两个儿子,也深的他的真传。
所以找文良友帮忙砌个烘干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很快,文江河四人便将野猪抬到文卿元家院子里。
因为野猪已经死了,因此不需要太多的人帮忙处理后续的工作,因此除了文松,其他人便准备回家。
至于为何说除了文松,是因为文松是村里的杀猪匠,野猪后续开膛破肚的工作,自然是需要留给他去处理的。
当然,文江河和文盛以及文伟杰一家人,是没有走成的,因为陆菱烟留了他们吃午饭。
“她二伯,三叔,中午你们就在这里吃,别回去了。”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文卿元是打算将野猪分一分,给几人带回去,给家里添点肉菜的。
这年头,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不好过,好不容易得了头野猪,大家还那么费力地帮忙抬回来,文卿元也没必要那么吝啬。
于是,有着陆菱烟的挽留,几人便留下来准备吃了午饭再走。
而因为有了一行人的加入,野猪处理得更快了。
先是烧水,然后就是一系列烫猪毛,刮猪毛,开膛破肚,切肉。
包括洗肠子的事情,都不需要文卿元一家人出手。
午饭的时候,文卿元便用野猪的各个部位,煮了顿丰盛的午餐犒劳众人。
野猪肉如果做得不好吃,就会特别柴,难以入口。
但文卿元前世没少研究美食,所以就算是野猪肉,做出来的口感也非常不赖,于是自然而然地又得到了一顿赞赏。
用过饭之后,除了文友良,其他人都带着文卿元给的野猪肉,各自回家了。
听说文卿元要修建烘房,文友良直接就应了下来,不过像水泥一类的材料,是需要文卿元花钱的。
对此文卿元也没有异议。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陆菱烟就在文卿元的旁边点头。
文良友虽然奇怪怎么全程都是文卿元在拿主意,但也没有多说。
见文卿元小小年纪这么干脆,文良友于是表示最快三天,就能将烘房修好。
文卿元自然喜不自胜。
于是文卿元就开始着手挑选野生菌,分类,去除野生菌根部泥土,清洁等工作。
第三天的时候,文卿元的烘房修建好了,于是文卿元便开始进行野生菌的烘制工作。
文卿元先烘制的是竹荪,然后才是松茸。
野生菌烘干之后,就会严重缩水,十斤新鲜的野生菌,才能烘制出一斤的干菇。
而其他的一些杂菌,文卿元是没打算售卖的,只打算留着自家人吃。
一小部分杂菌直接吃新鲜的,或炒或煮,味道都十分鲜美。
不过这次进山捡的杂菌数量也不少,所以文卿元决定等竹荪和松茸全部烘干之后,也将这些杂菌也烘干一部分保存起来。
想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这些干野生菌泡发,然后用来炒腊肉,那味道简直不要太美味。
当然,陆菱烟还让文卿元将这些新鲜的杂菌,给文中华送去了一部分,等到其他的烘干之后,也会给文中华送去一些。
而对于此次进山得到的野生菌,文卿元对于这个结果是十分满意的。
而三姐妹尝到了甜头,第三天早上,文小念又到了文卿元家里,要喊她一起继续进山。
文卿元自然欣然同意,不过鉴于在之前的山遇到了野猪和黑狼,这次她带着文紫鸢和问小念换了片山。
这次进的山,是文卿元自家的,比之前的那座山还要远一些。
不过这次三人自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再遇到成片的松茸。
但是文卿元运气不错,竟然遇到了不少的牛肝菌和鸡枞菌,加起来装了三分之一的背篓,大概得有三十斤。
尤其是鸡枞菌,文卿元是十分欣喜的,和松茸一样,比较好卖。
而因为是她发现的,所以自然归她所有,文小念也只有羡慕的份。
不过羡慕归羡慕,文小念倒没别的心思。
这一路上,她虽然没有遇到很珍贵的野生菌,不过像青头菌,红菌以及鸡油菌之类的,也捡到了不少,直接装了半背篓。
也算是收获颇丰。
“三姐。”
文卿元原本正在低头捡菌子,突然听到旁边不远处的文紫鸢喊了一声。
听到声音,文卿元直起身来,就看到文紫鸢侧身,眼神瞟向一侧的密林。
于是文卿元也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