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收徒,那就需要文卿元行拜师礼。
不过如今不是古代,拜师倒不用焚香沐浴那么麻烦,只不过需要文卿元给文彬奉三杯茶。
第一杯意喻饮水思源代代传。
第二杯意喻弟子感念恩师,愿得到其敦敦教诲,同时不负恩师,来日定学有所成。
第三杯,则是行传承礼。
对此,文卿元没有任何异议。
中医传承,礼不可废。
所以有了文彬的讲解和指示,文卿元当即在一旁的桌上倒了茶水。
在文彬面前行了奉茶礼之后,然后将茶杯递给了文彬。
前面两杯,文彬都接过毫不犹豫地喝了。
到第三杯的时候,文彬却没有立刻喝,见文卿元满脸疑惑,文彬笑了笑。
“丫头,你或许只听说我会医术,但却不知道我师承何人吧。”
文卿元点头,文彬的事情,他也有听文中华说,所以有大致了解。
正是因为知道文彬的厉害,所以文卿元才想拜文彬为师。
就算是没有系统,文卿元也是想成为文彬的弟子的。
不过现在听文彬这话的意思,他师承还不一般?
见文卿元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文彬正色道:“那你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便是我这一脉第三十五代传人,现在你跟我去祭拜祖师吧。”
说着,文彬就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往里屋走去,于是文卿元赶忙跟上。
很快,文卿元便跟着文彬来到了一个烟雾袅绕,但视野却极为开阔的房间。
这个房间的正东方位的墙上,挂着两张画像,画像上的两位老者皆是白发苍苍。
而在画像的下方,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设置了一个可烧香祭拜的神位。
香炉里插了很多燃尽的香,显然是时时有人祭拜。
文彬示意文卿元:“左边这位是皇甫谧祖师,右边这位是欧阳谨师祖,给两位老人家上个香吧。”
文彬话音刚落,文卿元看向了左侧画像的老人,眼里闪过讶然。
她没想到,文彬所谓的祖师,竟然是皇甫谧。
中国古代,有很多妙手回春的中医,他们是那个时代延续至今的佼佼者。
其中耳熟能详的,有比如被称为‘神医’的扁鹊,被称为‘外科圣手’的华佗。
还有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以及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等等。
但还有一位,他在医学史上极具盛名,但很多人却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
他便是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被称为‘针灸鼻祖’的皇甫谧。
其著作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除此之外,皇甫谧在文学史上也富有盛名,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列女传》等著作。
文卿元前世能知道这位皇甫谧,还是因为前世她在医院工作的时候,跟一位中医科的老教授关系非常好,所以才听了他讲了很多皇甫谧的事迹。
因为没想到这一世,还能和这位逝世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针灸鼻祖’扯上关系,成为他后世的医学传人。
不过想归想,文卿元手里却是一点都不耽误功夫,很快地在一旁取过香之后,给两位祖师上了香。
随后,文彬吩咐文卿元先去到药房,他取点东西一会儿就出来。
于是文卿元便出了祭拜的房间。
回到药房之后,文卿元大概等了五分钟,就看到文彬抱着四本泛黄的医书走了出来,递给了文卿元。
文卿元接过之后,将视线挪到最上面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写着‘黄帝内经’四个大字。
文卿元又看了第二本,封面上则写着‘针灸甲乙经’五个大字。
这两本书,便是文彬作为师父,给文卿元这个皇甫谧第三十五代传人的回礼。
而剩下的两本,则是《神龙本草经》译制卷剩余的两卷。
集齐三卷《神农本草经》译制卷,那么文卿元完整的记忆珠就到手了。
“叮,检测到《神农本草经》译制本剩余两卷,收录系统书籍库后,可获得二十点灵气值。”
“系统回收后,宿主将完成拜师任务,奖励宿主另外半颗记忆珠。”
“叮,检测到汉时编撰,清代手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原本各一本,收录系统书籍库后,可获得共五十点灵气值。”
“同时,由于回收书籍较为珍贵,系统特破格奖励宿主‘巨力丸’一枚!”
“巨力丸,服之可力大无穷,可随宿主的身体强度,逐步增强力量.....”
听着系统再次送来奖励,捧着手里的古医术,文卿元恨不得马上翻开看看。
难怪系统给了如此丰厚的奖励,清代抄写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还保存这么完好,妥妥的珍贵古籍。
见文卿元看着手里的古医术喜不自胜,文彬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神农本草经》原本我有一本明朝的手抄本原籍,不过不幸遗失了,这是年轻那会儿自制的译制本。”
“这本《针灸甲乙经》,是我们这一脉的传承,是皇甫谧祖师的弟子,欧阳谨师祖再次编撰的。”
“后面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又誊写了新的书籍,所以内容才能保留至今。”
“我们这一脉传承人不分男女,未来你遇到符合传承的弟子,可将这本《针灸甲乙经》誊抄一本传给对方。”
说完,文彬又指着文卿元翻到最上面的《黄帝内经》对文卿元道:“你知道我给你这本书的意义吗?”
文卿元当然不知道,于是摇了摇头。
于是文彬解释道:“古时候,师父赠弟子《黄帝内经》,意在鼓励弟子要有君子般的气节,和虚竹般的谦虚之心。”
文彬的医术自古延续至今,赠文卿元《黄帝内经》,对文卿元的祈盼,亦是如此。
文卿元瞬间表示受教,表示定不会辜负文彬的厚望。
“不仅仅是这些书籍,往后我这里拥有的古医书,我也会全部传给你,你都要一一熟记,融会贯通。”
文卿元重重点了点头。
于是这拜师礼,便是成了。
而文卿元的中医学医之路,也终是有了领路人。
不过如今不是古代,拜师倒不用焚香沐浴那么麻烦,只不过需要文卿元给文彬奉三杯茶。
第一杯意喻饮水思源代代传。
第二杯意喻弟子感念恩师,愿得到其敦敦教诲,同时不负恩师,来日定学有所成。
第三杯,则是行传承礼。
对此,文卿元没有任何异议。
中医传承,礼不可废。
所以有了文彬的讲解和指示,文卿元当即在一旁的桌上倒了茶水。
在文彬面前行了奉茶礼之后,然后将茶杯递给了文彬。
前面两杯,文彬都接过毫不犹豫地喝了。
到第三杯的时候,文彬却没有立刻喝,见文卿元满脸疑惑,文彬笑了笑。
“丫头,你或许只听说我会医术,但却不知道我师承何人吧。”
文卿元点头,文彬的事情,他也有听文中华说,所以有大致了解。
正是因为知道文彬的厉害,所以文卿元才想拜文彬为师。
就算是没有系统,文卿元也是想成为文彬的弟子的。
不过现在听文彬这话的意思,他师承还不一般?
见文卿元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文彬正色道:“那你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便是我这一脉第三十五代传人,现在你跟我去祭拜祖师吧。”
说着,文彬就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往里屋走去,于是文卿元赶忙跟上。
很快,文卿元便跟着文彬来到了一个烟雾袅绕,但视野却极为开阔的房间。
这个房间的正东方位的墙上,挂着两张画像,画像上的两位老者皆是白发苍苍。
而在画像的下方,摆放着一张桌子,上面设置了一个可烧香祭拜的神位。
香炉里插了很多燃尽的香,显然是时时有人祭拜。
文彬示意文卿元:“左边这位是皇甫谧祖师,右边这位是欧阳谨师祖,给两位老人家上个香吧。”
文彬话音刚落,文卿元看向了左侧画像的老人,眼里闪过讶然。
她没想到,文彬所谓的祖师,竟然是皇甫谧。
中国古代,有很多妙手回春的中医,他们是那个时代延续至今的佼佼者。
其中耳熟能详的,有比如被称为‘神医’的扁鹊,被称为‘外科圣手’的华佗。
还有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以及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等等。
但还有一位,他在医学史上极具盛名,但很多人却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
他便是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被称为‘针灸鼻祖’的皇甫谧。
其著作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除此之外,皇甫谧在文学史上也富有盛名,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列女传》等著作。
文卿元前世能知道这位皇甫谧,还是因为前世她在医院工作的时候,跟一位中医科的老教授关系非常好,所以才听了他讲了很多皇甫谧的事迹。
因为没想到这一世,还能和这位逝世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针灸鼻祖’扯上关系,成为他后世的医学传人。
不过想归想,文卿元手里却是一点都不耽误功夫,很快地在一旁取过香之后,给两位祖师上了香。
随后,文彬吩咐文卿元先去到药房,他取点东西一会儿就出来。
于是文卿元便出了祭拜的房间。
回到药房之后,文卿元大概等了五分钟,就看到文彬抱着四本泛黄的医书走了出来,递给了文卿元。
文卿元接过之后,将视线挪到最上面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写着‘黄帝内经’四个大字。
文卿元又看了第二本,封面上则写着‘针灸甲乙经’五个大字。
这两本书,便是文彬作为师父,给文卿元这个皇甫谧第三十五代传人的回礼。
而剩下的两本,则是《神龙本草经》译制卷剩余的两卷。
集齐三卷《神农本草经》译制卷,那么文卿元完整的记忆珠就到手了。
“叮,检测到《神农本草经》译制本剩余两卷,收录系统书籍库后,可获得二十点灵气值。”
“系统回收后,宿主将完成拜师任务,奖励宿主另外半颗记忆珠。”
“叮,检测到汉时编撰,清代手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原本各一本,收录系统书籍库后,可获得共五十点灵气值。”
“同时,由于回收书籍较为珍贵,系统特破格奖励宿主‘巨力丸’一枚!”
“巨力丸,服之可力大无穷,可随宿主的身体强度,逐步增强力量.....”
听着系统再次送来奖励,捧着手里的古医术,文卿元恨不得马上翻开看看。
难怪系统给了如此丰厚的奖励,清代抄写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还保存这么完好,妥妥的珍贵古籍。
见文卿元看着手里的古医术喜不自胜,文彬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神农本草经》原本我有一本明朝的手抄本原籍,不过不幸遗失了,这是年轻那会儿自制的译制本。”
“这本《针灸甲乙经》,是我们这一脉的传承,是皇甫谧祖师的弟子,欧阳谨师祖再次编撰的。”
“后面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又誊写了新的书籍,所以内容才能保留至今。”
“我们这一脉传承人不分男女,未来你遇到符合传承的弟子,可将这本《针灸甲乙经》誊抄一本传给对方。”
说完,文彬又指着文卿元翻到最上面的《黄帝内经》对文卿元道:“你知道我给你这本书的意义吗?”
文卿元当然不知道,于是摇了摇头。
于是文彬解释道:“古时候,师父赠弟子《黄帝内经》,意在鼓励弟子要有君子般的气节,和虚竹般的谦虚之心。”
文彬的医术自古延续至今,赠文卿元《黄帝内经》,对文卿元的祈盼,亦是如此。
文卿元瞬间表示受教,表示定不会辜负文彬的厚望。
“不仅仅是这些书籍,往后我这里拥有的古医书,我也会全部传给你,你都要一一熟记,融会贯通。”
文卿元重重点了点头。
于是这拜师礼,便是成了。
而文卿元的中医学医之路,也终是有了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