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西南,火光冲天。
一座雅致宅院内源源不断地冒出黑烟,无数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在门口,一言不发。
“沈家上下21口人的尸体,全数在这了,请大人一观。”
谢衍骑在马上,垂眸扫了一眼地上焦黑的21具尸体,勒马掉头:“葬了吧。”
还在院内的其他士兵们停下搜寻的动作,规规矩矩地跟在他的身后离开。
就在谢衍即将骑马跨出宅院的前一瞬,他回头,深邃的黑眸准确地锁定了院内一点。
那是一座正在燃烧的祠堂,上面供奉着的灵牌乱的一塌糊涂,他盯着供奉桌下看了几秒,扬鞭的同时收回了视线。
马踏尘土而去,很快这一行人就不见了踪影。
火势愈发大了,祠堂供桌之下跌出一个人来,她似是被这火烟呛得不行,跪在地上咳了许久,这才爬了起来。
她看着眼前如炼狱一般的场景,沉默了许久才走上前去,从其中一具尸体的脖子上扯下一个吊坠。
“我会想办法帮你们讨回公道的。”
……
“姑娘,这是去哪啊?”
天色还早,车马行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个彻夜工作的马夫倚在马车车厢上睡觉,他们睡得不沉,听见脚步声,立马从睡梦中醒来,热情地问着。
“我想去齐州,按你们这里最快的车马算,最多几日能到?”沈容月问道,那马夫一听他要去齐州,态度更殷勤了几分。
自越州到齐州那可是有好几千里,这回可是个大客户!
“姑娘若是着急,咱们可以从越州先到江州城,自江州从水路过去,左不过也就十来日便可到了。”
沈容月点点头,继续问道:“江州我不熟,你可有熟悉的船家?”
“姑娘你放心,我们干这一行的,哪个路线没几个朋友,你就交给我吧!”马夫笑眯了眼,信誓旦旦地说着。
“多少银子?”沈容月捏了捏自己的荷包,里头没装多少,也不知够不够。
“20两银子,这个价格不贵了,我还负责帮你找船呢。”
沈容月点点头,数了数荷包里的银子,先给了他十两,“到了江州上了船,我再把剩下十两给你。”
马夫接过银子,放嘴里咬了咬,心满意足地应了声道:“得嘞,姑娘你若是累了饿了想停车,叫我一声就行。”
“好。”沈容月踩着木凳上了马车,马夫把栓马的绳子解开,很快就上了路。
沈容月靠在木窗边上,撩开了那质量并不好的布帘子。
他们行在小道上,天边微亮,雾很大,看不了多远就是朦朦胧胧的一片。
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闭上了眼睛。
沈容月并不是沈家人,可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她从醒来就在沈家,距今也不过两月,前事如何她一概不知,沈家世代从医,沈夫人见她无处可去便认了她做干女儿,教她一些简单的医术。
她今日本是出城采药,越州城内却不知为何早早关了城门,她在城门外等了许久,看着西南方向的异常亮光,心里越发不安,这才找了个狗洞钻进来。
她回到沈家,这里成了一片火场,却显然刚燃上不久,她冲进去试图救出几个人,却发现所有人都死了。
脖子上一条血线,一刀致命。
随后就是凌乱的马蹄声,她慌乱地躲进祠堂,从缝隙里看着那些人。
沈家人是被这些人杀的吗?
沈容月不知道。
她躲在祠堂供桌下面,透过缝隙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们,眼看着他们就要离开,刚松了一口气却蓦然和那群人的领头人对视。
沈容月睁开眼睛,又回忆起了和那人对视时心悸的感觉。
那个人,到底有没有发现她呢?
不过无论他发没发现,她都是要帮沈家讨回公道的。
沈夫人出身显赫,沈容月记得她曾经说过,她的表兄是齐州的齐王,如今他们一家身死,那齐王是他们唯一的亲人了。
齐州,一定要去。
……
去江州的路程很短,不过两三天他们就进了城,沈容月听着周围小贩们嘈杂的吆喝声,这才有了身处人世间的真实感。
为了赶时间,她吃了一路的干粮,马车外隐隐约约传来了肉包子的气味,沈容月咽了咽口水,扣了扣车厢道:“在这买些吃的再去江边吧。”
马夫应了声,把马车停了下来,沈容月从马车上下来,发现不远处就有卖包子的地方,走过去,从荷包里掏出碎银子,买了几个包子带走。
“走吧,去江边吧。”她把其中一个包子递给马夫,利落的又上了马车,这是她这几天来第一次主动要求停车,马夫咬了一口热腾腾的包子,话匣子也打开了。
“姑娘啊,你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去齐州是要干嘛啊?”
沈容月听见马夫的问话,想了想道:“我去做生意嘛,我家里人全死了,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又不想留在家乡,还不如出去闯荡闯荡。”
“哎呦,做生意怎么想着去齐州啊?那地方可不适合做生意。”
马夫走南闯北的,显然对于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都极为了解,“要想做生意,这江州就是最好做生意的地处。”
“大哥还懂这些?那大哥,你给我讲讲那齐州怎么就不适合做生意了。”
沈容月只有两个月的记忆,而且她这一两个月基本都待在沈家药铺里学医,顶多识得越州城的路线,其他地方的情况,她真是一概不知。
“这齐州啊,在咱们越澜和大昌的边界,那地方苦寒,恶徒又多,你再看看这江州,三面环水,土地肥沃,交通又发达,这不什么生意都好做吗?”
马夫说着,又开始劝她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如果真要做生意,就在这江州得了,那齐州做不了什么好生意。”
“谢谢啊大哥,其实我有一个亲戚在齐州,我本来是想先投奔他,再考虑做生意的事情的。”沈容月了解了个大概,不卑不亢地道了谢,不再说话。
倒是马夫,话匣子开了根本收不住,在外面絮絮叨叨的说:“你这姑娘也是苦命,瞧着也没多大,父母就全没了,只剩个那么远的亲戚……”
沈容月听着,时不时应一句,倒也聊的愉快。
“老张,这边。”马夫话说到一半,突然喊道,同时马车渐渐停了下来,沈容月估摸着应该是到了江边,便掀开帘子下了车。
这是一处热闹的码头,来往的人们要么在搬货,要么背着包袱准备离开江州。
她一个姑娘家只身出现在这,也不算怪异。
“老张在水上讨生活十多年了,船又稳又快,姑娘你跟他去齐州,准没问题。”
马夫回头跟她说着,视线时不时往她腰间系着的荷包瞟去,沈容月解下荷包,从中掏出几块碎银子递了过去。
“我想再问问大哥,咱们在水上要行几天?”
“从江州到齐州最快的就是水路,在水上漂个五六日也就到了齐州隔壁了。”老张接过银子,掂量着有个十五两左右,把银子装进了荷包。
“姑娘准备好了就上船吧?”老张从船舱里拿出一套蓑衣和斗笠递给她,沈容月却没接,道:“要在江上飘个五六日,我先去城里置办些东西,明日再走行吗?”
老张点点头,没强求:“那姑娘就快些置办吧,明日午时之后我可就接新的生意了。”
和船家交涉完毕之后,沈容月才转身离开了码头,她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基本上一路问着人来到了江州的商业区。
今天或许正是江州的集会,街上人不是一般的多,各路商贩都在道路边上支起小摊,小孩儿们围着做糖人的摊子,女眷们则在脂粉铺子间来回穿梭。
沈容月无心研究时下最时兴的脂粉,她身上带的干粮已经不多,买完吃食还得找个合适的居所度过今天,时间并不算充裕。
等她买完路上的干粮,找好了歇脚的客栈,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她忙着采买东西,到现在都没吃饭,仅靠着中午那两个肉包子垫着肚子,她揉了揉肚子,来到客栈大堂道:“小二,来两个菜。”
“哟,姑娘是外地人吧?”
小二放下手里的抹布,殷勤地跑到她面前,却怎么也不肯说后文,沈容月无奈,只得从自己又瘪了一圈的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
那小二拿了银子,心满意足的说道:“咱们江州城啊,三面环水,城中不少人都信仰河神,每年的五六月是祭祀的日子,有头有脸的人都不做吃食生意,怕丢了祭祀的虔诚。”
“丢了祭祀的虔诚?”沈容月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她对江州的信仰不抱任何想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可是这还有丢虔诚一说?
“咱们江州历史上曾经发过大水,淹死了不少人,最后是在当年的知府赵知府的带领下才发展存活下来,他就是大家信仰的河神,而赵知府有个癖好,五六月份不吃荤食。”
“所以你们就延续了这个传统?”沈容月把这当个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随后又想到如今的时节,疑惑问道:“可如今也不是五六月间啊,如今……也才四月十三吧?”
那小二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这就是我要跟姑娘说的第二件事了,前段日子,江州城里河神显灵了。”
一座雅致宅院内源源不断地冒出黑烟,无数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在门口,一言不发。
“沈家上下21口人的尸体,全数在这了,请大人一观。”
谢衍骑在马上,垂眸扫了一眼地上焦黑的21具尸体,勒马掉头:“葬了吧。”
还在院内的其他士兵们停下搜寻的动作,规规矩矩地跟在他的身后离开。
就在谢衍即将骑马跨出宅院的前一瞬,他回头,深邃的黑眸准确地锁定了院内一点。
那是一座正在燃烧的祠堂,上面供奉着的灵牌乱的一塌糊涂,他盯着供奉桌下看了几秒,扬鞭的同时收回了视线。
马踏尘土而去,很快这一行人就不见了踪影。
火势愈发大了,祠堂供桌之下跌出一个人来,她似是被这火烟呛得不行,跪在地上咳了许久,这才爬了起来。
她看着眼前如炼狱一般的场景,沉默了许久才走上前去,从其中一具尸体的脖子上扯下一个吊坠。
“我会想办法帮你们讨回公道的。”
……
“姑娘,这是去哪啊?”
天色还早,车马行里的人并不多,只有几个彻夜工作的马夫倚在马车车厢上睡觉,他们睡得不沉,听见脚步声,立马从睡梦中醒来,热情地问着。
“我想去齐州,按你们这里最快的车马算,最多几日能到?”沈容月问道,那马夫一听他要去齐州,态度更殷勤了几分。
自越州到齐州那可是有好几千里,这回可是个大客户!
“姑娘若是着急,咱们可以从越州先到江州城,自江州从水路过去,左不过也就十来日便可到了。”
沈容月点点头,继续问道:“江州我不熟,你可有熟悉的船家?”
“姑娘你放心,我们干这一行的,哪个路线没几个朋友,你就交给我吧!”马夫笑眯了眼,信誓旦旦地说着。
“多少银子?”沈容月捏了捏自己的荷包,里头没装多少,也不知够不够。
“20两银子,这个价格不贵了,我还负责帮你找船呢。”
沈容月点点头,数了数荷包里的银子,先给了他十两,“到了江州上了船,我再把剩下十两给你。”
马夫接过银子,放嘴里咬了咬,心满意足地应了声道:“得嘞,姑娘你若是累了饿了想停车,叫我一声就行。”
“好。”沈容月踩着木凳上了马车,马夫把栓马的绳子解开,很快就上了路。
沈容月靠在木窗边上,撩开了那质量并不好的布帘子。
他们行在小道上,天边微亮,雾很大,看不了多远就是朦朦胧胧的一片。
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闭上了眼睛。
沈容月并不是沈家人,可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
她从醒来就在沈家,距今也不过两月,前事如何她一概不知,沈家世代从医,沈夫人见她无处可去便认了她做干女儿,教她一些简单的医术。
她今日本是出城采药,越州城内却不知为何早早关了城门,她在城门外等了许久,看着西南方向的异常亮光,心里越发不安,这才找了个狗洞钻进来。
她回到沈家,这里成了一片火场,却显然刚燃上不久,她冲进去试图救出几个人,却发现所有人都死了。
脖子上一条血线,一刀致命。
随后就是凌乱的马蹄声,她慌乱地躲进祠堂,从缝隙里看着那些人。
沈家人是被这些人杀的吗?
沈容月不知道。
她躲在祠堂供桌下面,透过缝隙小心翼翼地看着他们,眼看着他们就要离开,刚松了一口气却蓦然和那群人的领头人对视。
沈容月睁开眼睛,又回忆起了和那人对视时心悸的感觉。
那个人,到底有没有发现她呢?
不过无论他发没发现,她都是要帮沈家讨回公道的。
沈夫人出身显赫,沈容月记得她曾经说过,她的表兄是齐州的齐王,如今他们一家身死,那齐王是他们唯一的亲人了。
齐州,一定要去。
……
去江州的路程很短,不过两三天他们就进了城,沈容月听着周围小贩们嘈杂的吆喝声,这才有了身处人世间的真实感。
为了赶时间,她吃了一路的干粮,马车外隐隐约约传来了肉包子的气味,沈容月咽了咽口水,扣了扣车厢道:“在这买些吃的再去江边吧。”
马夫应了声,把马车停了下来,沈容月从马车上下来,发现不远处就有卖包子的地方,走过去,从荷包里掏出碎银子,买了几个包子带走。
“走吧,去江边吧。”她把其中一个包子递给马夫,利落的又上了马车,这是她这几天来第一次主动要求停车,马夫咬了一口热腾腾的包子,话匣子也打开了。
“姑娘啊,你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去齐州是要干嘛啊?”
沈容月听见马夫的问话,想了想道:“我去做生意嘛,我家里人全死了,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又不想留在家乡,还不如出去闯荡闯荡。”
“哎呦,做生意怎么想着去齐州啊?那地方可不适合做生意。”
马夫走南闯北的,显然对于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都极为了解,“要想做生意,这江州就是最好做生意的地处。”
“大哥还懂这些?那大哥,你给我讲讲那齐州怎么就不适合做生意了。”
沈容月只有两个月的记忆,而且她这一两个月基本都待在沈家药铺里学医,顶多识得越州城的路线,其他地方的情况,她真是一概不知。
“这齐州啊,在咱们越澜和大昌的边界,那地方苦寒,恶徒又多,你再看看这江州,三面环水,土地肥沃,交通又发达,这不什么生意都好做吗?”
马夫说着,又开始劝她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如果真要做生意,就在这江州得了,那齐州做不了什么好生意。”
“谢谢啊大哥,其实我有一个亲戚在齐州,我本来是想先投奔他,再考虑做生意的事情的。”沈容月了解了个大概,不卑不亢地道了谢,不再说话。
倒是马夫,话匣子开了根本收不住,在外面絮絮叨叨的说:“你这姑娘也是苦命,瞧着也没多大,父母就全没了,只剩个那么远的亲戚……”
沈容月听着,时不时应一句,倒也聊的愉快。
“老张,这边。”马夫话说到一半,突然喊道,同时马车渐渐停了下来,沈容月估摸着应该是到了江边,便掀开帘子下了车。
这是一处热闹的码头,来往的人们要么在搬货,要么背着包袱准备离开江州。
她一个姑娘家只身出现在这,也不算怪异。
“老张在水上讨生活十多年了,船又稳又快,姑娘你跟他去齐州,准没问题。”
马夫回头跟她说着,视线时不时往她腰间系着的荷包瞟去,沈容月解下荷包,从中掏出几块碎银子递了过去。
“我想再问问大哥,咱们在水上要行几天?”
“从江州到齐州最快的就是水路,在水上漂个五六日也就到了齐州隔壁了。”老张接过银子,掂量着有个十五两左右,把银子装进了荷包。
“姑娘准备好了就上船吧?”老张从船舱里拿出一套蓑衣和斗笠递给她,沈容月却没接,道:“要在江上飘个五六日,我先去城里置办些东西,明日再走行吗?”
老张点点头,没强求:“那姑娘就快些置办吧,明日午时之后我可就接新的生意了。”
和船家交涉完毕之后,沈容月才转身离开了码头,她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基本上一路问着人来到了江州的商业区。
今天或许正是江州的集会,街上人不是一般的多,各路商贩都在道路边上支起小摊,小孩儿们围着做糖人的摊子,女眷们则在脂粉铺子间来回穿梭。
沈容月无心研究时下最时兴的脂粉,她身上带的干粮已经不多,买完吃食还得找个合适的居所度过今天,时间并不算充裕。
等她买完路上的干粮,找好了歇脚的客栈,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她忙着采买东西,到现在都没吃饭,仅靠着中午那两个肉包子垫着肚子,她揉了揉肚子,来到客栈大堂道:“小二,来两个菜。”
“哟,姑娘是外地人吧?”
小二放下手里的抹布,殷勤地跑到她面前,却怎么也不肯说后文,沈容月无奈,只得从自己又瘪了一圈的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
那小二拿了银子,心满意足的说道:“咱们江州城啊,三面环水,城中不少人都信仰河神,每年的五六月是祭祀的日子,有头有脸的人都不做吃食生意,怕丢了祭祀的虔诚。”
“丢了祭祀的虔诚?”沈容月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她对江州的信仰不抱任何想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可是这还有丢虔诚一说?
“咱们江州历史上曾经发过大水,淹死了不少人,最后是在当年的知府赵知府的带领下才发展存活下来,他就是大家信仰的河神,而赵知府有个癖好,五六月份不吃荤食。”
“所以你们就延续了这个传统?”沈容月把这当个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的,随后又想到如今的时节,疑惑问道:“可如今也不是五六月间啊,如今……也才四月十三吧?”
那小二凑过来,神神秘秘地说:“这就是我要跟姑娘说的第二件事了,前段日子,江州城里河神显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