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三动作很快,约么半个时辰便回了府。
沈幼安得知事情的结果,已经没有先前那般紧张。
她问:“如何?高阳郡主可有告诉你祁宏轩是怎么回事?”
寅三:“属下提了您的名讳,郡主便没有隐瞒。”
他道:“郡主说,世子此番行事,并未事先告知霖王和霖王妃,只是突然宫里派了人来,才知道世子闯下这等祸事。”
“郡主还说,世子虽然……脑子不行,但是皇家的事情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还是拎的清的,今日他为何如此,府上谁也不知。”
“如今世子还没醒,待他醒了,郡主问过话后再给您传信。”
沈幼安点点头,看来跟祁淮猜的一样,祁宏轩应该是被人利用了。
打一顿长长记性也好,真是什么事都敢掺和。
左右祁淮那边没出岔子,沈幼安便也放了心。
她本以为事情应该就这样戏剧性收了场。
哪知第二日一大早,便有一道消息如惊雷般传了出来。
高振海被降了权。
高振海便是高皇后的父亲,高家的掌权人。
与这个消息一起的,还有皇帝下了召四皇子祁淮上朝的圣旨。
沈幼安听陆伯远说,高振海只是因为职务上了一件小事,便被皇帝在朝堂上指名道姓破口大骂,丝毫没有给国丈留面子。
不仅被罚了俸禄,还在一众大臣前失了颜面。
“你们没看见,散朝出宫时,高振海那老匹夫脸都黑成锅底了。”
陆伯远拍着大腿笑的椅子都坐不稳。
引的陆老太太狠狠剐了他一眼:“当着孩子的面呢,一点长辈的样子都没有。”
碍于母亲的威信,陆伯远干咳一声,连忙收敛笑意。
一旁的沈幼安心道,即便有了‘替死鬼’又如何。
高家触及了皇室威严,皇帝不可能视而不见。
至于下旨让祁淮上朝,估摸着,是为了面子,堵着坊间的流言蜚语吧。
用过早膳,陆伯远听闻钱氏要带着沈幼安和陆星河去巡视庄子,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说多带些护卫,以免有什么突发情况。
今日,钱氏要带她们巡视的庄子是当年太后赏给陆老夫人的庄子。
陆老夫人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而钱氏一向是经营的好手,陆老夫人便交给了她代为打理。
杨氏为人温婉,乐得清闲,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
庄子在城外郊区,沈幼安与钱氏同乘一辆马车。
惨遭自家母亲嫌弃的陆星河,被扔去了后面较小的马车上。
他倒也不生气,反倒乐呵呵的冲沈幼安摆了摆手。
子一与寅三同陆家的护卫随行。
一路上,沈幼安都躺在钱氏的腿上,聚精会神的听她讲刚接手庄子时,巡庄发生的趣事。
“那会儿我才嫁进陆家没两年,模样年轻的很,庄上的老管事还以为我不过是哪个家族娇养大的小姐,还想拿假账糊弄我。”
说着,双手叉在腰间,骄傲道:“可他哪知道,老娘自打记事起,就跟着我爹巡查铺子了。”
“就他们那假账做的,啧啧,还没我手下丫鬟做的好。”
沈幼安听到津津有味,催促她接着讲:“那后来呢后来呢?”
钱氏捏了一把她的小脸:“后来我本想将他送去衙门,但转头想想啊,这庄子毕竟是太后赏下来的,没有太后她老人家的旨意,哪能将人往大牢里送啊。”
“然后啊,我就让人把他给扔出了庄子,还将他欺主的事都宣扬了出去,估摸着也没有哪家敢收留他。”
将人打折一条腿的事,钱氏没敢说,小姑娘娇娇软软的,哪能听的来这些血腥的事。
沈幼安一脸艳羡的望着钱氏,陆星河算盘账目理的这么溜,应该都是遗传了她吧。
自己也就是沾了现世长大的福,单论这些技艺,她又哪里比得上从小接触的钱家人。
庄子距离城内不算远,约摸半个时辰的功夫便能到。
此时刚过了农收,佃户们将粮食储存起来后,正忙着侍弄田地。
在钱氏早些年将旧管事赶走后,便换了新的管事打理田庄。
新管事是个身材臃肿,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眼角细长,一看便是个精明之人。
贾管事一早便带着在庄子外侯着,看陆家的轿撵远远驶来,连忙上前迎接。
"小的贾肖仁见过夫人。"
贾肖仁?
沈幼安听到这名字眼角抽了抽。
听着不像什么好人啊。
钱氏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交年赋的日子约么在年底,但今日钱氏正好来了,贾管事便也将账册拿出来给她过目。
陆星河悄无声息的站在钱氏身后,聚精会神的听着两人的议论。
沈幼安觉得无趣,便与钱氏打过招呼后,让寅三留在队伍里,带着子一到庄子上转悠。
此时地里的谷物已经收仓完毕,一望无际的田垄间,有不少佃户佝偻着身子拉着牛车埋头犁地。
身上满是补丁,浆洗到发白的布料,与沈幼安身上的锦绣绸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身后一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
“县主小心”
沈幼安还未回头,便被子一眼疾手快的扯到一旁。
差一点就要被撞倒。
她站稳后,缓缓回过神,便看到面前两个与她年纪稍小些的小孩。
稍大一些的小男孩脸上全是泥土,显然是刚做完活,小女孩虽然衣服上也满是补丁,却爽利干净。
两人见她衣着华贵,心下一惊,知道自己冲撞了贵人,赶忙顿住脚步。
小男孩看着沈幼安身后子一腰间别着的剑,不着痕迹的将妹妹护在身后,颤抖着身子道:“贵人恕罪,我们不是故意的。”
沈幼安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也是庄子上的?”
小姑娘小心的探出半个脑袋,点点头,举起手上缺了一角的海碗:“我们来给父亲送水。”
沈幼安这才看见,小男孩怀里还抱着一个灰扑扑有些年岁的陶罐。
照顾田地劳心费力,许多佃农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时忙起来甚是顾不上喝水,通常就着自家孩子送来的吃食对付几口。
穷人家的孩子交不起束脩,从小便只能学着干活种地。
沈幼安点点头,没有为难他们,侧过身给他们让开了路。
两人感激的看她一眼,随后并肩跑开了。
沈幼安听着两人小声议论。
“那位小姐身后的大块头好吓人,还带着剑。”
“怕什么,有兄长在呢,我保护你。”
“……”
身后,沈幼安站定在院里,目送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远,许久没有动。
子一有些疑惑,他以为小姑娘第一次见到与自己不同阶级的人,心中感触。
忍不住上前安慰:“县主?您……”
沈幼安回过神,淡淡道:“无事,我只是在想,我的积蓄还是太少,怪没安全感的,还得努力赚啊。”
以为她在可怜佃农穷困辛苦的子一:“……”
庄子很大,少说也有几百亩。
沈幼安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便到了一处流淌的溪水边。
那溪水很是清澈,一眼看去能清晰的看见河底的沙石。
隐约还有几个扁扁的河蚌夹在其中。
那些河蚌的个头不小,沈幼安伸手暗自比划了一下,得有自己两个巴掌大。
她顿时玩心大起,心底跃跃欲试。
她抬头看了看日头,担心钱氏查完账目找不到自己,便让子一回去同个信。
“你跑一趟,帮我同舅母说一声,我在庄子上四处逛逛,待走时再与她们汇合。”
子一有些迟疑,他若是离开,沈幼安身边没人,若是遇到什么危险……
沈幼安摆摆手:“我就在这坐着不动,能有什么危险,你快些回来就是。”
拗不过她,子一只好叮嘱她不要乱跑,不要靠近水流。
见沈幼安乖巧点头,他才转身,疾步而去。
见他走远,沈幼安起身,四处看看,找个根还算结实的木棍。
她人小身子短,不好下水,只能伸长树枝才堪堪够到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河蚌。
她使劲伸直手去拨它,一下两下……
河蚌卡在石缝间纹丝不动,沈幼安拨了半天拨不动,心下有些烦躁,手上下意识用了点力。
‘咔嚓’一声清脆,手上的树枝光荣的牺牲了,而石缝里的河蚌,依旧杵在原地,不曾被她移动分毫。
“哎呀,这是长石头上了吗?。”沈幼安气愤的将手中断了半截的树枝撇到一边,鼓着脸生闷气。
突然,却听身后传出一声低沉压抑的闷笑声。
“谁!”沈幼安大惊。
她也是要面子的,自娱自乐的傻模样可不能让旁人瞧了去。
她刚要转身,脚下一扭,身子失衡,便要往前跌去。
眼看里水面越来越近,沈幼安挥舞着手试图抓住什么,心里止不住的哀嚎后悔。
做什么不听子一的,偏要到溪边玩水。
还有身后那天杀的,你下次敢不敢站在我面前笑。
就在她屏住了呼吸,准备变成落汤鸡时,忽然,她身后的衣领被人拎住。
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自己提留起来。
很快,双脚着陆,沈幼安捂着被衣服勒狠的脖子,坐在地上干咳。
“抱歉,一时情急,姑娘你还好吗?”身后的男子将人提到地上后,为了避嫌赶忙后退一步。
缓好后的沈幼安,慢慢抬起头。
已是深秋,面前的人为了方便下地,还挽着裤腿和衣袖,衣服虽破旧但也算整洁。
在往上看,才看到男子的正脸,约么十五六的年纪,发丝梳的一丝不苟,长相周正,微微弯着腰,目光含笑。
沈幼安有些狼狈的爬起身,仰着头,努力维持着形象:“没,没事。你是谁?为何在我身后鬼鬼祟祟的?”
那人颇为歉意的拱拱手:“在下左极,是这庄子上的佃农,本想来此处取水,却不成想惊扰了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年轻男子虽自称佃农,行为举止确彬彬有礼,完全不像京都贵人口中的泥腿子。
然而,真正让沈幼安震惊到待在原地的,却是他的名字。
沈幼安得知事情的结果,已经没有先前那般紧张。
她问:“如何?高阳郡主可有告诉你祁宏轩是怎么回事?”
寅三:“属下提了您的名讳,郡主便没有隐瞒。”
他道:“郡主说,世子此番行事,并未事先告知霖王和霖王妃,只是突然宫里派了人来,才知道世子闯下这等祸事。”
“郡主还说,世子虽然……脑子不行,但是皇家的事情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还是拎的清的,今日他为何如此,府上谁也不知。”
“如今世子还没醒,待他醒了,郡主问过话后再给您传信。”
沈幼安点点头,看来跟祁淮猜的一样,祁宏轩应该是被人利用了。
打一顿长长记性也好,真是什么事都敢掺和。
左右祁淮那边没出岔子,沈幼安便也放了心。
她本以为事情应该就这样戏剧性收了场。
哪知第二日一大早,便有一道消息如惊雷般传了出来。
高振海被降了权。
高振海便是高皇后的父亲,高家的掌权人。
与这个消息一起的,还有皇帝下了召四皇子祁淮上朝的圣旨。
沈幼安听陆伯远说,高振海只是因为职务上了一件小事,便被皇帝在朝堂上指名道姓破口大骂,丝毫没有给国丈留面子。
不仅被罚了俸禄,还在一众大臣前失了颜面。
“你们没看见,散朝出宫时,高振海那老匹夫脸都黑成锅底了。”
陆伯远拍着大腿笑的椅子都坐不稳。
引的陆老太太狠狠剐了他一眼:“当着孩子的面呢,一点长辈的样子都没有。”
碍于母亲的威信,陆伯远干咳一声,连忙收敛笑意。
一旁的沈幼安心道,即便有了‘替死鬼’又如何。
高家触及了皇室威严,皇帝不可能视而不见。
至于下旨让祁淮上朝,估摸着,是为了面子,堵着坊间的流言蜚语吧。
用过早膳,陆伯远听闻钱氏要带着沈幼安和陆星河去巡视庄子,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说多带些护卫,以免有什么突发情况。
今日,钱氏要带她们巡视的庄子是当年太后赏给陆老夫人的庄子。
陆老夫人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而钱氏一向是经营的好手,陆老夫人便交给了她代为打理。
杨氏为人温婉,乐得清闲,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
庄子在城外郊区,沈幼安与钱氏同乘一辆马车。
惨遭自家母亲嫌弃的陆星河,被扔去了后面较小的马车上。
他倒也不生气,反倒乐呵呵的冲沈幼安摆了摆手。
子一与寅三同陆家的护卫随行。
一路上,沈幼安都躺在钱氏的腿上,聚精会神的听她讲刚接手庄子时,巡庄发生的趣事。
“那会儿我才嫁进陆家没两年,模样年轻的很,庄上的老管事还以为我不过是哪个家族娇养大的小姐,还想拿假账糊弄我。”
说着,双手叉在腰间,骄傲道:“可他哪知道,老娘自打记事起,就跟着我爹巡查铺子了。”
“就他们那假账做的,啧啧,还没我手下丫鬟做的好。”
沈幼安听到津津有味,催促她接着讲:“那后来呢后来呢?”
钱氏捏了一把她的小脸:“后来我本想将他送去衙门,但转头想想啊,这庄子毕竟是太后赏下来的,没有太后她老人家的旨意,哪能将人往大牢里送啊。”
“然后啊,我就让人把他给扔出了庄子,还将他欺主的事都宣扬了出去,估摸着也没有哪家敢收留他。”
将人打折一条腿的事,钱氏没敢说,小姑娘娇娇软软的,哪能听的来这些血腥的事。
沈幼安一脸艳羡的望着钱氏,陆星河算盘账目理的这么溜,应该都是遗传了她吧。
自己也就是沾了现世长大的福,单论这些技艺,她又哪里比得上从小接触的钱家人。
庄子距离城内不算远,约摸半个时辰的功夫便能到。
此时刚过了农收,佃户们将粮食储存起来后,正忙着侍弄田地。
在钱氏早些年将旧管事赶走后,便换了新的管事打理田庄。
新管事是个身材臃肿,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眼角细长,一看便是个精明之人。
贾管事一早便带着在庄子外侯着,看陆家的轿撵远远驶来,连忙上前迎接。
"小的贾肖仁见过夫人。"
贾肖仁?
沈幼安听到这名字眼角抽了抽。
听着不像什么好人啊。
钱氏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交年赋的日子约么在年底,但今日钱氏正好来了,贾管事便也将账册拿出来给她过目。
陆星河悄无声息的站在钱氏身后,聚精会神的听着两人的议论。
沈幼安觉得无趣,便与钱氏打过招呼后,让寅三留在队伍里,带着子一到庄子上转悠。
此时地里的谷物已经收仓完毕,一望无际的田垄间,有不少佃户佝偻着身子拉着牛车埋头犁地。
身上满是补丁,浆洗到发白的布料,与沈幼安身上的锦绣绸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身后一阵孩童的嬉闹声传来。
“县主小心”
沈幼安还未回头,便被子一眼疾手快的扯到一旁。
差一点就要被撞倒。
她站稳后,缓缓回过神,便看到面前两个与她年纪稍小些的小孩。
稍大一些的小男孩脸上全是泥土,显然是刚做完活,小女孩虽然衣服上也满是补丁,却爽利干净。
两人见她衣着华贵,心下一惊,知道自己冲撞了贵人,赶忙顿住脚步。
小男孩看着沈幼安身后子一腰间别着的剑,不着痕迹的将妹妹护在身后,颤抖着身子道:“贵人恕罪,我们不是故意的。”
沈幼安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也是庄子上的?”
小姑娘小心的探出半个脑袋,点点头,举起手上缺了一角的海碗:“我们来给父亲送水。”
沈幼安这才看见,小男孩怀里还抱着一个灰扑扑有些年岁的陶罐。
照顾田地劳心费力,许多佃农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时忙起来甚是顾不上喝水,通常就着自家孩子送来的吃食对付几口。
穷人家的孩子交不起束脩,从小便只能学着干活种地。
沈幼安点点头,没有为难他们,侧过身给他们让开了路。
两人感激的看她一眼,随后并肩跑开了。
沈幼安听着两人小声议论。
“那位小姐身后的大块头好吓人,还带着剑。”
“怕什么,有兄长在呢,我保护你。”
“……”
身后,沈幼安站定在院里,目送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远,许久没有动。
子一有些疑惑,他以为小姑娘第一次见到与自己不同阶级的人,心中感触。
忍不住上前安慰:“县主?您……”
沈幼安回过神,淡淡道:“无事,我只是在想,我的积蓄还是太少,怪没安全感的,还得努力赚啊。”
以为她在可怜佃农穷困辛苦的子一:“……”
庄子很大,少说也有几百亩。
沈幼安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便到了一处流淌的溪水边。
那溪水很是清澈,一眼看去能清晰的看见河底的沙石。
隐约还有几个扁扁的河蚌夹在其中。
那些河蚌的个头不小,沈幼安伸手暗自比划了一下,得有自己两个巴掌大。
她顿时玩心大起,心底跃跃欲试。
她抬头看了看日头,担心钱氏查完账目找不到自己,便让子一回去同个信。
“你跑一趟,帮我同舅母说一声,我在庄子上四处逛逛,待走时再与她们汇合。”
子一有些迟疑,他若是离开,沈幼安身边没人,若是遇到什么危险……
沈幼安摆摆手:“我就在这坐着不动,能有什么危险,你快些回来就是。”
拗不过她,子一只好叮嘱她不要乱跑,不要靠近水流。
见沈幼安乖巧点头,他才转身,疾步而去。
见他走远,沈幼安起身,四处看看,找个根还算结实的木棍。
她人小身子短,不好下水,只能伸长树枝才堪堪够到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河蚌。
她使劲伸直手去拨它,一下两下……
河蚌卡在石缝间纹丝不动,沈幼安拨了半天拨不动,心下有些烦躁,手上下意识用了点力。
‘咔嚓’一声清脆,手上的树枝光荣的牺牲了,而石缝里的河蚌,依旧杵在原地,不曾被她移动分毫。
“哎呀,这是长石头上了吗?。”沈幼安气愤的将手中断了半截的树枝撇到一边,鼓着脸生闷气。
突然,却听身后传出一声低沉压抑的闷笑声。
“谁!”沈幼安大惊。
她也是要面子的,自娱自乐的傻模样可不能让旁人瞧了去。
她刚要转身,脚下一扭,身子失衡,便要往前跌去。
眼看里水面越来越近,沈幼安挥舞着手试图抓住什么,心里止不住的哀嚎后悔。
做什么不听子一的,偏要到溪边玩水。
还有身后那天杀的,你下次敢不敢站在我面前笑。
就在她屏住了呼吸,准备变成落汤鸡时,忽然,她身后的衣领被人拎住。
一股巨大的力量将自己提留起来。
很快,双脚着陆,沈幼安捂着被衣服勒狠的脖子,坐在地上干咳。
“抱歉,一时情急,姑娘你还好吗?”身后的男子将人提到地上后,为了避嫌赶忙后退一步。
缓好后的沈幼安,慢慢抬起头。
已是深秋,面前的人为了方便下地,还挽着裤腿和衣袖,衣服虽破旧但也算整洁。
在往上看,才看到男子的正脸,约么十五六的年纪,发丝梳的一丝不苟,长相周正,微微弯着腰,目光含笑。
沈幼安有些狼狈的爬起身,仰着头,努力维持着形象:“没,没事。你是谁?为何在我身后鬼鬼祟祟的?”
那人颇为歉意的拱拱手:“在下左极,是这庄子上的佃农,本想来此处取水,却不成想惊扰了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年轻男子虽自称佃农,行为举止确彬彬有礼,完全不像京都贵人口中的泥腿子。
然而,真正让沈幼安震惊到待在原地的,却是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