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你和三殿下都聊了些什么,说给母亲听听可好”应夫人打趣道。
“母亲,女儿学识浅薄,又能与三殿下聊些什么呢。只是委屈了三殿下倾听女儿说的那些无趣的话。”应书摇好似在自怪之弃。
“书摇说笑了,谁人不知应家大小姐天资聪慧,可是连太傅都夸赞了许久。书摇所说的,我倒是不觉得无趣”
应书摇步步紧逼道“那敢问殿下,是哪处有趣?我也好记下来,下次殿下来时再讲那有趣的”。
应夫人察觉到自己女儿的情绪好像不太对,便找理由打发了三皇子。
三皇子走后。
应夫人问道“扶摇这是怎的了,三皇子可是说错了什么……”
应夫人看应书摇脸色苍白,便也没敢继续问下去。
而应书摇这时则是紧紧的盯着应夫人,好似在看牢那失而复得的宝贝。
应书摇又想起上一世。
那为自己的婚事愁的满头白发的女子,如今的她,满头乌黑,没有一根青丝。
脸上也没有那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若年龄等抛开不谈,便看是位年芳20还未婚配的大小姐。
应书摇的视线逐渐模糊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应夫人看到了,便用帕子为应书摇擦掉落下的眼泪。
她以为是陆远之伤透了应书摇的心,便又在心中狠狠的画了陆远之一笔。
她却不知这是在为自己而哭。
过了许久后,应书摇才回神。应夫人问道“现在可还喜欢了?”
她知道她母亲现在正在想着什么,也刚好可以顺着台阶下
“母亲对不起,一切都是女儿的错。是女儿沉迷于情爱,把应家往风口上推。女儿知错了,母亲您罚女儿吧。”
因应书摇用应家人源、权势帮助陆远之,如今他已是能与太子肩并肩的。
皇上起了疑心,应家又重新被推到风口,风险持续上升。
应夫人多次劝说女儿,可她太过在意情爱。屡次不听,如今能悔改,虽有些晚,但也算的是好的了。
如今是要与三皇子撇清关系,重新站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可慢慢来,不可太宣扬。
除非让京城人人皆知,三皇子负了应家大小姐。
“过几日你大哥便回来了,竟知道错了,便在院中好好反省吧。”
她知母亲不忍罚她,说过几日大哥便回来,就是要在大哥快回来之前解她的禁足。
“母亲,女儿知道了,定会好好反省”
深夜,柔和的月光轻轻地抚摸着树枝,落下细碎的黑影。
女子站在书房门外,敲了敲那许久未去过的房间。
本来她是不想来的,她不想见到那个人。
可因女儿,她不得不来。
“进”
屋内传出一道浑厚带有威严的声音。
女子把门推开便走了进去,见到了那年少时所中意之人,如今却……
罢了,在一个屋檐下总归是要面对的。
女子自顾自走到了男子的对面,男子眼皮微抬,竟没想会是她。
连忙开口道“婉……你找我有何事”
他本想叫她小字的,可如今他们的感情,支离破碎,又怎能再叫小字呢。
唉,一切都是他的错。
可他如今也与年少时不同,年少时钟爱这位温小姐。
每日厚着脸皮,去找温阁老想与未来岳父搞好关系。
那时闹得京城沸沸扬扬,谁人不知他应小爷喜欢温阁老唯一的小姐。
温小姐年幼丧母,温阁老未再娶。
便宠着夫人留给他唯一的女儿,事关女儿的婚事,温阁老自是会为女儿相看那人的人品等是否极好。
温阁老同意他们的婚事是一次温婉去寺庙祈福,去的路上差点被山贼掳走。
若不是应常胜,恐怕……温阁老见应常胜是个好的归宿。
便同意了,把女儿嫁于他。
温阁老威胁到
“你若是敢负了婉儿,我就打断你的腿,再把婉儿接走,让你们永世不得相见。”
可如今应阁老已去,温婉再也没有了依靠。
如今的他也没有了年轻时那般少年意气,只有一身傲骨,不肯低头。
“应常胜,今日我来是为了扶摇的事”
也对,如今就只有扶摇的事才能让她来找他。
温婉向应常胜说了扶摇的事,应常胜一脸怒意,手拿配剑踏出门喊道
“我现在就去宰了陆远之那小子,让他知道我应家不是好惹的。
我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若不是扶摇,之前都不知道他要被打几百回”
“慢着,应常胜,你不要命了!
即使三皇子再不得陛下喜欢,也不可杀。伤害皇子,可是要灭九族的”
应常胜最先听到温婉那句你不要命了,还以为是在关心他。
听完了后才知,不是在关心他。
罢了,不厌恶他便已极好。
“那应当怎么办”
他询问温婉。
“如今便是找之前被你劝说支持三皇子的那派人,你亲自去找他们撇清应家与三皇子的关系。
再想办法让他身败名裂,这件事便由扶摇来做。
我们只需在扶摇需要我们的时候帮助即可”
母女连心,她自是知道扶摇心中所想。
谈完话后温婉走出房门。
只见墙角露出一块藕粉色衣裳的衣角。
她并未揭穿那人,只是轻轻摇头,便走了。
应常胜在窗旁看着那道曼妙身影,久久不曾移过视线。
阳光透过树叶,丝丝洒落,微风一吹,光影细碎交流动,清幽而闲适。
“小姐,等等奴婢”
一位少女正提着裙摆奔跑着,她后面跟着两个小丫鬟。
那少女身穿藕粉色长裙,扎着两个圆圆的似丸子一样的发髻,显得她活泼灵动。
鹅蛋形的脸庞上,面色如玉,肌肤瓷白如玉,一双杏仁眼明澈似水。
鼻子小巧精致,身形娇小玲珑,虽看似才13左右,但也依稀能看出以后准保是位美人儿。
她奔到院中,问院中的小丫鬟
“我阿姊可在屋中”
丫鬟行了一礼,便回答
“大小姐正在书房中呢,不知二小姐又有什么新鲜事,奴婢也想听听”
丫鬟之所以这么胆大的说,是因应桃为人和善,经常与丫鬟们玩闹在一起,所以府中的丫鬟总喜欢打趣她,让她讲些新鲜事。
“嘻嘻,我看阿姊近日心情不太好,便想着带阿姊出去散散心,我已经和母亲说过了。
悦姐姐,我先去找阿姊了,等我回来再与你说近日的新鲜事”
她又提起了裙摆小跑着。
书房内,身穿浅青色百褶裙的女子,头发随意的挽了一个松松的髻,斜插着一只羊脂色海棠发簪,显得几分随意却不失典雅。
她双眸似水,却带着淡淡的冷冰,似乎能看透一切。
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
那纤纤玉手正握着毛笔,眼神专注的盯着这正要抄写的经书。
屋外传来少女那清脆如铃的声音
“阿姊,我听闻前几日百道轩出了阿姊你最喜欢的海棠糕,阿姊如果今日无事,能否陪我出去逛逛,正好去百道轩买些海棠糕”
百道轩是吃饭的酒楼,因那糕点很是不错,便就有许多人去买。
应书摇放下手中毛笔,起身打开了门。往日那股清冷荡然无存,只余下温柔。
她自是喜欢的紧这位庶妹,她的这位庶妹因不是男儿身被亲生母亲所殴打辱骂,但她始终保持天真活泼的性格,实在是难得。
她那亲生母亲便是温婉身边的那个丫鬟,她趁应常胜喝醉酒,便打扮成温婉的样子。
她本身便与温婉有几分相像,打扮起来也就更加相像了。
她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让他们感情产生裂缝,自己再生上一子,他们感情破损后,应常胜肯定会来她的院子,这时就会沉溺在她的温柔乡中,逐渐厌弃温婉直到休妻,在娶自己为妻。
她从小便与温婉一起长大,温婉视她如姐妹,也让她以为自己是位小姐。
伺候温婉时她心里极为不满。
这种不满,直到温婉嫁于应家嫡子应常胜时,逐渐爆发。
她总是趁温婉不在时勾引应常胜,可应常胜根本不吃她那套,甚至还想把她打发出府。
若不是看在她是与温婉一同长大的,怕温婉舍不得。
也就是因为这样,让她有了可乘之机。
那日应常胜打了胜仗,被战友们拉去吃酒,被灌了好几坛,后又被送了回来。
走在院中险些摔倒被人扶了起来,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娘子,便被娘子扶回屋中。
一夜荒唐后才发现,这哪是他的娘子,明明是娘子身边的那个丫鬟
他顿时知道自己中计了。
而这时门被打开了,他看到了那个本该与他同床共枕的女子,出现在面前。
满脸悲愤的看着他
他想解释,可嗓子好似被堵住了般,一句话也说不出。
那女子气急攻心,吐了口血,便昏了过去。
后来他曾多次想与那女子解释,每到她院外,都会被那几位温阁老亲自挑选的丫鬟赶走
那几位丫鬟身负武艺,联合起来武艺不比他差多少。
虽说可以打过,但他知道那女子不想见他。
后来因为女儿,他们就在外面和女儿面前装作恩爱夫妇,可背地里是一句话也未说过。
他曾经想过在外无多少人时与她小声解释,可始终开不出口。
在外他是威严的常胜将军,在府中却是卑微到极致。
在府中,她不愿听他说。
在外,他开不出口。
便这样一直误会了下去。
而那次丫鬟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女,名为应桃。
应常胜迫不得已,只能封她为孙姨娘,后来便再也没有管过她。
应桃5岁那年她母亲不给她吃食,她饿的不行溜出院子,在园中找到了颗果子树,爬了上去摘果子。
正巧被应书摇看到,应桃以为那位小姐姐也是饿了,便把刚刚摘到的果子送给了小姐姐。
可小姐姐只是呆呆的盯着她身上的伤,还问她疼不疼。
后来她们成了朋友,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应书摇问过她身上的伤是怎么搞的,她说是不小心摔的。
应书摇知道她不想说,便开始调查了起来,原来是她那母亲所为。
可她丝毫未怪过她的母亲,还天真的以为是自己的错。
应书摇以为她无药可救,但她偏偏又在应书摇被欺负时,挺身而出。
虽说应书摇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但她想看看这位庶妹会怎么做。
却没成想,她竟然把那小子打跑了,还说道
“下次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阿姊,呐”
她不知从哪掏出面纱递到了应书摇的手中。
“阿姊,京城第一才女谁人不知,就这样出去,定会让他们瞧见,到时又要被那群人围着看,便没有时间去逛了”
就凭那未来太子妃的身份,哪个人不想去看看未来太子妃。
只不过这两年她干过的荒唐事太多了,有大部分人估计都是想看她的笑话。
不过如今应家已重新站队,支持三皇子的也越来越少。
若不是父母协助她,恐怕并不这么轻松。
现在外又有人传,应家大小姐与应家断绝关系,只为那三皇子。
“好,多谢桃桃妹妹”
她宠溺的看着少女,仿佛笑了一下。
少女定定的看着女子的脸,好似被惊呆了。
她第一次看到阿姊这么对她笑,以前都是这样对着三皇子笑的,让她很是妒忌。
如今却是对着她笑,心里好似刚吃了蜜饯般,乐的不行。
“桃桃在想什么呢,不如现在便出府?”
“阿姊你笑起来真好看,现在就出府吧,不然晚了就要连累阿姊被母亲训了”
“母亲,女儿学识浅薄,又能与三殿下聊些什么呢。只是委屈了三殿下倾听女儿说的那些无趣的话。”应书摇好似在自怪之弃。
“书摇说笑了,谁人不知应家大小姐天资聪慧,可是连太傅都夸赞了许久。书摇所说的,我倒是不觉得无趣”
应书摇步步紧逼道“那敢问殿下,是哪处有趣?我也好记下来,下次殿下来时再讲那有趣的”。
应夫人察觉到自己女儿的情绪好像不太对,便找理由打发了三皇子。
三皇子走后。
应夫人问道“扶摇这是怎的了,三皇子可是说错了什么……”
应夫人看应书摇脸色苍白,便也没敢继续问下去。
而应书摇这时则是紧紧的盯着应夫人,好似在看牢那失而复得的宝贝。
应书摇又想起上一世。
那为自己的婚事愁的满头白发的女子,如今的她,满头乌黑,没有一根青丝。
脸上也没有那被岁月侵蚀的痕迹。
若年龄等抛开不谈,便看是位年芳20还未婚配的大小姐。
应书摇的视线逐渐模糊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应夫人看到了,便用帕子为应书摇擦掉落下的眼泪。
她以为是陆远之伤透了应书摇的心,便又在心中狠狠的画了陆远之一笔。
她却不知这是在为自己而哭。
过了许久后,应书摇才回神。应夫人问道“现在可还喜欢了?”
她知道她母亲现在正在想着什么,也刚好可以顺着台阶下
“母亲对不起,一切都是女儿的错。是女儿沉迷于情爱,把应家往风口上推。女儿知错了,母亲您罚女儿吧。”
因应书摇用应家人源、权势帮助陆远之,如今他已是能与太子肩并肩的。
皇上起了疑心,应家又重新被推到风口,风险持续上升。
应夫人多次劝说女儿,可她太过在意情爱。屡次不听,如今能悔改,虽有些晚,但也算的是好的了。
如今是要与三皇子撇清关系,重新站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可慢慢来,不可太宣扬。
除非让京城人人皆知,三皇子负了应家大小姐。
“过几日你大哥便回来了,竟知道错了,便在院中好好反省吧。”
她知母亲不忍罚她,说过几日大哥便回来,就是要在大哥快回来之前解她的禁足。
“母亲,女儿知道了,定会好好反省”
深夜,柔和的月光轻轻地抚摸着树枝,落下细碎的黑影。
女子站在书房门外,敲了敲那许久未去过的房间。
本来她是不想来的,她不想见到那个人。
可因女儿,她不得不来。
“进”
屋内传出一道浑厚带有威严的声音。
女子把门推开便走了进去,见到了那年少时所中意之人,如今却……
罢了,在一个屋檐下总归是要面对的。
女子自顾自走到了男子的对面,男子眼皮微抬,竟没想会是她。
连忙开口道“婉……你找我有何事”
他本想叫她小字的,可如今他们的感情,支离破碎,又怎能再叫小字呢。
唉,一切都是他的错。
可他如今也与年少时不同,年少时钟爱这位温小姐。
每日厚着脸皮,去找温阁老想与未来岳父搞好关系。
那时闹得京城沸沸扬扬,谁人不知他应小爷喜欢温阁老唯一的小姐。
温小姐年幼丧母,温阁老未再娶。
便宠着夫人留给他唯一的女儿,事关女儿的婚事,温阁老自是会为女儿相看那人的人品等是否极好。
温阁老同意他们的婚事是一次温婉去寺庙祈福,去的路上差点被山贼掳走。
若不是应常胜,恐怕……温阁老见应常胜是个好的归宿。
便同意了,把女儿嫁于他。
温阁老威胁到
“你若是敢负了婉儿,我就打断你的腿,再把婉儿接走,让你们永世不得相见。”
可如今应阁老已去,温婉再也没有了依靠。
如今的他也没有了年轻时那般少年意气,只有一身傲骨,不肯低头。
“应常胜,今日我来是为了扶摇的事”
也对,如今就只有扶摇的事才能让她来找他。
温婉向应常胜说了扶摇的事,应常胜一脸怒意,手拿配剑踏出门喊道
“我现在就去宰了陆远之那小子,让他知道我应家不是好惹的。
我早就看那小子不顺眼了,若不是扶摇,之前都不知道他要被打几百回”
“慢着,应常胜,你不要命了!
即使三皇子再不得陛下喜欢,也不可杀。伤害皇子,可是要灭九族的”
应常胜最先听到温婉那句你不要命了,还以为是在关心他。
听完了后才知,不是在关心他。
罢了,不厌恶他便已极好。
“那应当怎么办”
他询问温婉。
“如今便是找之前被你劝说支持三皇子的那派人,你亲自去找他们撇清应家与三皇子的关系。
再想办法让他身败名裂,这件事便由扶摇来做。
我们只需在扶摇需要我们的时候帮助即可”
母女连心,她自是知道扶摇心中所想。
谈完话后温婉走出房门。
只见墙角露出一块藕粉色衣裳的衣角。
她并未揭穿那人,只是轻轻摇头,便走了。
应常胜在窗旁看着那道曼妙身影,久久不曾移过视线。
阳光透过树叶,丝丝洒落,微风一吹,光影细碎交流动,清幽而闲适。
“小姐,等等奴婢”
一位少女正提着裙摆奔跑着,她后面跟着两个小丫鬟。
那少女身穿藕粉色长裙,扎着两个圆圆的似丸子一样的发髻,显得她活泼灵动。
鹅蛋形的脸庞上,面色如玉,肌肤瓷白如玉,一双杏仁眼明澈似水。
鼻子小巧精致,身形娇小玲珑,虽看似才13左右,但也依稀能看出以后准保是位美人儿。
她奔到院中,问院中的小丫鬟
“我阿姊可在屋中”
丫鬟行了一礼,便回答
“大小姐正在书房中呢,不知二小姐又有什么新鲜事,奴婢也想听听”
丫鬟之所以这么胆大的说,是因应桃为人和善,经常与丫鬟们玩闹在一起,所以府中的丫鬟总喜欢打趣她,让她讲些新鲜事。
“嘻嘻,我看阿姊近日心情不太好,便想着带阿姊出去散散心,我已经和母亲说过了。
悦姐姐,我先去找阿姊了,等我回来再与你说近日的新鲜事”
她又提起了裙摆小跑着。
书房内,身穿浅青色百褶裙的女子,头发随意的挽了一个松松的髻,斜插着一只羊脂色海棠发簪,显得几分随意却不失典雅。
她双眸似水,却带着淡淡的冷冰,似乎能看透一切。
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
那纤纤玉手正握着毛笔,眼神专注的盯着这正要抄写的经书。
屋外传来少女那清脆如铃的声音
“阿姊,我听闻前几日百道轩出了阿姊你最喜欢的海棠糕,阿姊如果今日无事,能否陪我出去逛逛,正好去百道轩买些海棠糕”
百道轩是吃饭的酒楼,因那糕点很是不错,便就有许多人去买。
应书摇放下手中毛笔,起身打开了门。往日那股清冷荡然无存,只余下温柔。
她自是喜欢的紧这位庶妹,她的这位庶妹因不是男儿身被亲生母亲所殴打辱骂,但她始终保持天真活泼的性格,实在是难得。
她那亲生母亲便是温婉身边的那个丫鬟,她趁应常胜喝醉酒,便打扮成温婉的样子。
她本身便与温婉有几分相像,打扮起来也就更加相像了。
她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让他们感情产生裂缝,自己再生上一子,他们感情破损后,应常胜肯定会来她的院子,这时就会沉溺在她的温柔乡中,逐渐厌弃温婉直到休妻,在娶自己为妻。
她从小便与温婉一起长大,温婉视她如姐妹,也让她以为自己是位小姐。
伺候温婉时她心里极为不满。
这种不满,直到温婉嫁于应家嫡子应常胜时,逐渐爆发。
她总是趁温婉不在时勾引应常胜,可应常胜根本不吃她那套,甚至还想把她打发出府。
若不是看在她是与温婉一同长大的,怕温婉舍不得。
也就是因为这样,让她有了可乘之机。
那日应常胜打了胜仗,被战友们拉去吃酒,被灌了好几坛,后又被送了回来。
走在院中险些摔倒被人扶了起来,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娘子,便被娘子扶回屋中。
一夜荒唐后才发现,这哪是他的娘子,明明是娘子身边的那个丫鬟
他顿时知道自己中计了。
而这时门被打开了,他看到了那个本该与他同床共枕的女子,出现在面前。
满脸悲愤的看着他
他想解释,可嗓子好似被堵住了般,一句话也说不出。
那女子气急攻心,吐了口血,便昏了过去。
后来他曾多次想与那女子解释,每到她院外,都会被那几位温阁老亲自挑选的丫鬟赶走
那几位丫鬟身负武艺,联合起来武艺不比他差多少。
虽说可以打过,但他知道那女子不想见他。
后来因为女儿,他们就在外面和女儿面前装作恩爱夫妇,可背地里是一句话也未说过。
他曾经想过在外无多少人时与她小声解释,可始终开不出口。
在外他是威严的常胜将军,在府中却是卑微到极致。
在府中,她不愿听他说。
在外,他开不出口。
便这样一直误会了下去。
而那次丫鬟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女,名为应桃。
应常胜迫不得已,只能封她为孙姨娘,后来便再也没有管过她。
应桃5岁那年她母亲不给她吃食,她饿的不行溜出院子,在园中找到了颗果子树,爬了上去摘果子。
正巧被应书摇看到,应桃以为那位小姐姐也是饿了,便把刚刚摘到的果子送给了小姐姐。
可小姐姐只是呆呆的盯着她身上的伤,还问她疼不疼。
后来她们成了朋友,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应书摇问过她身上的伤是怎么搞的,她说是不小心摔的。
应书摇知道她不想说,便开始调查了起来,原来是她那母亲所为。
可她丝毫未怪过她的母亲,还天真的以为是自己的错。
应书摇以为她无药可救,但她偏偏又在应书摇被欺负时,挺身而出。
虽说应书摇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但她想看看这位庶妹会怎么做。
却没成想,她竟然把那小子打跑了,还说道
“下次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阿姊,呐”
她不知从哪掏出面纱递到了应书摇的手中。
“阿姊,京城第一才女谁人不知,就这样出去,定会让他们瞧见,到时又要被那群人围着看,便没有时间去逛了”
就凭那未来太子妃的身份,哪个人不想去看看未来太子妃。
只不过这两年她干过的荒唐事太多了,有大部分人估计都是想看她的笑话。
不过如今应家已重新站队,支持三皇子的也越来越少。
若不是父母协助她,恐怕并不这么轻松。
现在外又有人传,应家大小姐与应家断绝关系,只为那三皇子。
“好,多谢桃桃妹妹”
她宠溺的看着少女,仿佛笑了一下。
少女定定的看着女子的脸,好似被惊呆了。
她第一次看到阿姊这么对她笑,以前都是这样对着三皇子笑的,让她很是妒忌。
如今却是对着她笑,心里好似刚吃了蜜饯般,乐的不行。
“桃桃在想什么呢,不如现在便出府?”
“阿姊你笑起来真好看,现在就出府吧,不然晚了就要连累阿姊被母亲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