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镇(四)
大冬天的早上,如果不是上班或者上学,大概没有人会选择早起,因为那实在是太困难了。
那么大早上来敲门的人也是罪该万死。
“叩叩叩...”
沈照把被子蒙到了脑袋上。
“叩叩叩...”
沈照继续装死。
直到住最里面那个屋子的贺遂川被沈清叫了起来,走过来掀开了她的被子。
“敲门声响了快十分钟了,您可真是睡的稳当。”
“你们就去开呗,非得叫我干什么?!”
虽然这敲门声不重,但沈清和沈倩胆子小,不敢给陌生人开门,贺遂川是外客不便开,除了海胆,喘气的就剩下沈照了。
沈照在床上翻腾了几下,终于爬了起来:“我倒要看看,这大冬天的,大早上的,谁来谋财害命!”
一开门,寒风毫不留情的刮了进来,之间沈照的目光从平视到仰视,最后吼道:“你们来找事?!”
闻言,贺遂川立即站到了她旁边,只见大小茄子和昨天闹事的那帮孩子都站到了门口。
贺遂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打量他们一番,还未等他开言,这一排高矮不一的小子就一齐弯下了腰。
齐声道:“对不起!”
这一声力量十足的道歉蕴含着少年人还未褪去的稚嫩,却听不出半分轻狂和不情愿。
随后,大茄子带头直起身板:“沈家大姐,从前是我们欺负你小妹,是我们不对。”
其余几个点头如捣蒜。
这时候贺遂川把沈清推了出来,小丫头埋着头,缩着腰,抬头看了一眼便立即又低下去,似乎她才是来说抱歉的那一个。
“沈清。”贺遂川用平淡的口吻叫她。
沈清抬起头,看着他的时候,终于仰起了脖子。
“我昨天同你说什么了?”
贺遂川昨日说了许多,有些沈清听懂了,可有些她不懂。
但她想着那些话,眼神便坚定了起来,她上前一步,与沈照并肩站着。
沈照抱着双臂,看了沈清一眼,冲他们说:“我原谅你们没用,得我妹点头。”
沈清一愣,随即说出了她最硬气的一句话:“那你们...你们以后不许欺负我,不然...我就咬死你们!”
话音一落,大家都笑了,笑得阴沉的晨冬也艳阳高照了起来。
“行了行了,大冷天的,都进来坐,一会儿一起吃饭。”
沈照招呼他们进来,大茄子一脚刚迈进来,就被门框撞了头,惹得几个小娃娃咯咯乐个不停。
一群人在堂屋哄闹,沈照把贺遂川从纷乱中扯出来道:“你一会儿做饭,我去买菜。”
贺遂川冷笑:“诶,我有点好奇,当年程姥姥和程姨在外面忙生意,你带着沈清,接送她上下学也就罢了,你又不会做饭,不会顿顿都吃泡面吧?”
没等沈照回答,沈清便默默举起了小手:“我会做。”
“你?”
“嗯...我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做,但是一回生二回熟嘛,而且我姐不挑食,好养活,我做什么她都吃。”
贺遂川瞪圆了眼睛,指着沈照道:“你再说一遍,你确定是她不挑食?她好养活?”
沈清懵懂无知地点了点头。
沈照握住了贺遂川指向她的手指,把他拉到一边,干笑几声道:“她是小孩,我也不好太要求嘛。”
“哦,所以呢?你就要求我是吧?”
“我也没要求你啊...”
“行,都是我自作自受,我自愿的行了吧?”
沈照听得一笑,再看贺遂川的神色似乎真的有点不对劲:“我说着玩的,你生气了?”
贺遂川摆摆手:“没有,算了,我和沈清去买菜吧,你留在家。”
他瞥了一眼被围在里面的沈倩,看起来表情不太自然。
沈照也注意到了这点,立马走过去解围。
贺遂川走到沈清面前:“走吧,劳烦你带路,带我去你们的菜市场。”
沈清虽然慢热,但是和贺遂川已经算是半个熟人了,相处起来也不算尴尬。
而且贺遂川也算不上内敛,两个人一路上也很少沉默。
无论何时,菜市场似乎总是人声鼎沸,那拥挤的巷口泛着各种味道鱼腥味,脚下的青石板缝隙中混着不知哪百年前的泔水,和融化了的雪水一起流淌着,严寒的冬日里,热气就变得有形,白雾一样漂浮在空中,里面蕴含着糖炒栗子味,烤红薯,烧鸭腿,熏猪蹄…各种香味。
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吵闹闹的摊位,热闹无俦。
贺遂川这个年龄的小伙儿带着一个沈清这么大的小孩儿,这样的组合在菜市场里有些少见,不免引得不少热心大妈打趣盘问。
贺遂川倒是应对自如,沈清却有点怕生,被问得红了脸,躲到人后。
“没事的,她们就是随便问问,你有什么想吃的和我说。”
沈清拽着贺遂川的羽绒服衣摆,悄悄探了个头,说话间冒着一股股白烟:“可以吗?”
“当然了。”
“可以买…榴莲吃吗?”
贺遂川一愣:“什么?”
沈清往远处一指:“就是那个...带刺的。”
榴莲的全身长满了尖锐的刺,就那样大大咧咧地放在外面——天然的大冰柜,肯定不会坏。
它的味道有些怪,有很多人不喜欢吃它,它也有些贵...
但是这些话贺遂川都没有说,他只是问:“你喜欢吃那个?”
沈清有些怯生生地看着他:“我没吃过…”
随后他们在菜市场里游荡的画面就变成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一个俊朗的贵公子和一个价值不菲的榴莲。
在回去的路上,贺遂川手里拎着大包小裹的蔬菜水果,而沈清则是两手空空,她几次三番想要帮忙分担,却都被婉拒了,这让她更加不好意思地走在人家身后。
贺遂川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忽然停了下来,沈清一个没刹住车就撞了上去。
贺遂川觉得这一幕实在似曾相识,只是一回头却不再是那样理直气壮的样子,不免有些惋惜,他择出来一个装着红薯的袋子递给沈清:“喏,这个你拎着。”
沈清眸光一闪,忙接过来,笑着点头,随后她望向那么大的一个黄刺头又敛了笑意:“榴莲那么大一个,要是吃不完多浪费。”
贺遂川这下知道她为什么总像没发开的面团一样,又瘦又小的,原来是心里总装着些有的没的。
吃不完就扔了呗,反正他贺大公子脑袋里从来没想过这些,不过他很会换位思考,这里的人们都是省吃俭用,穿坏了的衣服缝缝补补还能再穿,像榴莲这样的水果也根本不会劈成两边卖。
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这里养出来的孩子才会这样心思深沉,他思索了一阵才道:“没关系啊,你有那么同学,什么茄子紫甘蓝的,分给他们就一定吃得完。”
“那...你说我姐姐会不会喜欢?”
贺遂川听到沈照的名字便扬起了嘴角,听到沈清这个问题便更是笑出了声来。
会不会喜欢?他很想告诉沈清,你姐姐看见这个散发着异样味道的黄色刺头大发雷霆是个必然事件。
可他还是没有那么说,只是笑着拉沈清到一旁公园的长椅上歇了歇,冬日的暖阳在那一刻照了下来,吸进肺里的空气便少了些寒冷凛冽。
“你和我讲讲,你姐初中时候的事吧。你肯定清楚的吧?”贺遂川的眼眸被晨曦映照成琥珀色,澄澈得动人心魄。
沈清抱着红薯口袋,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为什么要问?”
贺遂川一愣,这丫头当真警惕的很,以后直接考保密局算了,看来一个榴莲根本没法收买。
“我又不会害你姐...”贺遂川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解释也会这样苍白。
果然沈清还是缄口不言,看着他的眼神好像在问,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贺遂川轻咳几声:“那这样,我答应你一个条件,你要怎么样都行。”
沈清定定地看着贺遂川,她生着一双和沈照三四分相似的眉眼,这样的眼神让贺遂川有片刻的恍惚。
在这样一场无声的对峙之中,贺遂川很快败下阵来,因为他早就心有旁骛,心猿意马。
她已经是他心上一块再也好不了的伤疤,让他总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就在贺遂川意欲这样算了的时候,沈清忽然伸出小指;“那说好了,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许反悔。”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贺遂川欣然与她拉勾为誓。
待到两人回家后,沈照跑到自己房间翻出了一本尘封的日记簿,轻轻在上面一吹,灰尘就像精灵一般在空中漂扬,浮浮沉沉。
“这是我小学写的日记,最后两页,是我姐走之后,我闲的没事写的,你看吧。”
沈清将本子递给贺遂川时,恍然间看向窗外有棵枯死了的海棠树,表情有些难言的淡漠。
她在日记里的言语稀松平常,像是在描述课本上一篇无聊的课文,运用的语言却格外连贯,逻辑清晰,根本不像是一个小学生能写出来的。
贺遂川回忆起自己小学时候,恐怕连最基础的标点符号,的地得都用不好,更别提这样长篇大论。
他只觉得每一页纸都如石碑般,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翻看他错过的,关于沈照的那几年。
那么大早上来敲门的人也是罪该万死。
“叩叩叩...”
沈照把被子蒙到了脑袋上。
“叩叩叩...”
沈照继续装死。
直到住最里面那个屋子的贺遂川被沈清叫了起来,走过来掀开了她的被子。
“敲门声响了快十分钟了,您可真是睡的稳当。”
“你们就去开呗,非得叫我干什么?!”
虽然这敲门声不重,但沈清和沈倩胆子小,不敢给陌生人开门,贺遂川是外客不便开,除了海胆,喘气的就剩下沈照了。
沈照在床上翻腾了几下,终于爬了起来:“我倒要看看,这大冬天的,大早上的,谁来谋财害命!”
一开门,寒风毫不留情的刮了进来,之间沈照的目光从平视到仰视,最后吼道:“你们来找事?!”
闻言,贺遂川立即站到了她旁边,只见大小茄子和昨天闹事的那帮孩子都站到了门口。
贺遂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打量他们一番,还未等他开言,这一排高矮不一的小子就一齐弯下了腰。
齐声道:“对不起!”
这一声力量十足的道歉蕴含着少年人还未褪去的稚嫩,却听不出半分轻狂和不情愿。
随后,大茄子带头直起身板:“沈家大姐,从前是我们欺负你小妹,是我们不对。”
其余几个点头如捣蒜。
这时候贺遂川把沈清推了出来,小丫头埋着头,缩着腰,抬头看了一眼便立即又低下去,似乎她才是来说抱歉的那一个。
“沈清。”贺遂川用平淡的口吻叫她。
沈清抬起头,看着他的时候,终于仰起了脖子。
“我昨天同你说什么了?”
贺遂川昨日说了许多,有些沈清听懂了,可有些她不懂。
但她想着那些话,眼神便坚定了起来,她上前一步,与沈照并肩站着。
沈照抱着双臂,看了沈清一眼,冲他们说:“我原谅你们没用,得我妹点头。”
沈清一愣,随即说出了她最硬气的一句话:“那你们...你们以后不许欺负我,不然...我就咬死你们!”
话音一落,大家都笑了,笑得阴沉的晨冬也艳阳高照了起来。
“行了行了,大冷天的,都进来坐,一会儿一起吃饭。”
沈照招呼他们进来,大茄子一脚刚迈进来,就被门框撞了头,惹得几个小娃娃咯咯乐个不停。
一群人在堂屋哄闹,沈照把贺遂川从纷乱中扯出来道:“你一会儿做饭,我去买菜。”
贺遂川冷笑:“诶,我有点好奇,当年程姥姥和程姨在外面忙生意,你带着沈清,接送她上下学也就罢了,你又不会做饭,不会顿顿都吃泡面吧?”
没等沈照回答,沈清便默默举起了小手:“我会做。”
“你?”
“嗯...我也不是一开始就会做,但是一回生二回熟嘛,而且我姐不挑食,好养活,我做什么她都吃。”
贺遂川瞪圆了眼睛,指着沈照道:“你再说一遍,你确定是她不挑食?她好养活?”
沈清懵懂无知地点了点头。
沈照握住了贺遂川指向她的手指,把他拉到一边,干笑几声道:“她是小孩,我也不好太要求嘛。”
“哦,所以呢?你就要求我是吧?”
“我也没要求你啊...”
“行,都是我自作自受,我自愿的行了吧?”
沈照听得一笑,再看贺遂川的神色似乎真的有点不对劲:“我说着玩的,你生气了?”
贺遂川摆摆手:“没有,算了,我和沈清去买菜吧,你留在家。”
他瞥了一眼被围在里面的沈倩,看起来表情不太自然。
沈照也注意到了这点,立马走过去解围。
贺遂川走到沈清面前:“走吧,劳烦你带路,带我去你们的菜市场。”
沈清虽然慢热,但是和贺遂川已经算是半个熟人了,相处起来也不算尴尬。
而且贺遂川也算不上内敛,两个人一路上也很少沉默。
无论何时,菜市场似乎总是人声鼎沸,那拥挤的巷口泛着各种味道鱼腥味,脚下的青石板缝隙中混着不知哪百年前的泔水,和融化了的雪水一起流淌着,严寒的冬日里,热气就变得有形,白雾一样漂浮在空中,里面蕴含着糖炒栗子味,烤红薯,烧鸭腿,熏猪蹄…各种香味。
熙熙攘攘的人群,吵吵闹闹的摊位,热闹无俦。
贺遂川这个年龄的小伙儿带着一个沈清这么大的小孩儿,这样的组合在菜市场里有些少见,不免引得不少热心大妈打趣盘问。
贺遂川倒是应对自如,沈清却有点怕生,被问得红了脸,躲到人后。
“没事的,她们就是随便问问,你有什么想吃的和我说。”
沈清拽着贺遂川的羽绒服衣摆,悄悄探了个头,说话间冒着一股股白烟:“可以吗?”
“当然了。”
“可以买…榴莲吃吗?”
贺遂川一愣:“什么?”
沈清往远处一指:“就是那个...带刺的。”
榴莲的全身长满了尖锐的刺,就那样大大咧咧地放在外面——天然的大冰柜,肯定不会坏。
它的味道有些怪,有很多人不喜欢吃它,它也有些贵...
但是这些话贺遂川都没有说,他只是问:“你喜欢吃那个?”
沈清有些怯生生地看着他:“我没吃过…”
随后他们在菜市场里游荡的画面就变成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一个俊朗的贵公子和一个价值不菲的榴莲。
在回去的路上,贺遂川手里拎着大包小裹的蔬菜水果,而沈清则是两手空空,她几次三番想要帮忙分担,却都被婉拒了,这让她更加不好意思地走在人家身后。
贺遂川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忽然停了下来,沈清一个没刹住车就撞了上去。
贺遂川觉得这一幕实在似曾相识,只是一回头却不再是那样理直气壮的样子,不免有些惋惜,他择出来一个装着红薯的袋子递给沈清:“喏,这个你拎着。”
沈清眸光一闪,忙接过来,笑着点头,随后她望向那么大的一个黄刺头又敛了笑意:“榴莲那么大一个,要是吃不完多浪费。”
贺遂川这下知道她为什么总像没发开的面团一样,又瘦又小的,原来是心里总装着些有的没的。
吃不完就扔了呗,反正他贺大公子脑袋里从来没想过这些,不过他很会换位思考,这里的人们都是省吃俭用,穿坏了的衣服缝缝补补还能再穿,像榴莲这样的水果也根本不会劈成两边卖。
大概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这里养出来的孩子才会这样心思深沉,他思索了一阵才道:“没关系啊,你有那么同学,什么茄子紫甘蓝的,分给他们就一定吃得完。”
“那...你说我姐姐会不会喜欢?”
贺遂川听到沈照的名字便扬起了嘴角,听到沈清这个问题便更是笑出了声来。
会不会喜欢?他很想告诉沈清,你姐姐看见这个散发着异样味道的黄色刺头大发雷霆是个必然事件。
可他还是没有那么说,只是笑着拉沈清到一旁公园的长椅上歇了歇,冬日的暖阳在那一刻照了下来,吸进肺里的空气便少了些寒冷凛冽。
“你和我讲讲,你姐初中时候的事吧。你肯定清楚的吧?”贺遂川的眼眸被晨曦映照成琥珀色,澄澈得动人心魄。
沈清抱着红薯口袋,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为什么要问?”
贺遂川一愣,这丫头当真警惕的很,以后直接考保密局算了,看来一个榴莲根本没法收买。
“我又不会害你姐...”贺遂川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解释也会这样苍白。
果然沈清还是缄口不言,看着他的眼神好像在问,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贺遂川轻咳几声:“那这样,我答应你一个条件,你要怎么样都行。”
沈清定定地看着贺遂川,她生着一双和沈照三四分相似的眉眼,这样的眼神让贺遂川有片刻的恍惚。
在这样一场无声的对峙之中,贺遂川很快败下阵来,因为他早就心有旁骛,心猿意马。
她已经是他心上一块再也好不了的伤疤,让他总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就在贺遂川意欲这样算了的时候,沈清忽然伸出小指;“那说好了,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不许反悔。”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贺遂川欣然与她拉勾为誓。
待到两人回家后,沈照跑到自己房间翻出了一本尘封的日记簿,轻轻在上面一吹,灰尘就像精灵一般在空中漂扬,浮浮沉沉。
“这是我小学写的日记,最后两页,是我姐走之后,我闲的没事写的,你看吧。”
沈清将本子递给贺遂川时,恍然间看向窗外有棵枯死了的海棠树,表情有些难言的淡漠。
她在日记里的言语稀松平常,像是在描述课本上一篇无聊的课文,运用的语言却格外连贯,逻辑清晰,根本不像是一个小学生能写出来的。
贺遂川回忆起自己小学时候,恐怕连最基础的标点符号,的地得都用不好,更别提这样长篇大论。
他只觉得每一页纸都如石碑般,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翻看他错过的,关于沈照的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