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在浔州府尽数解放以后,周边的反清义军纷纷前来投靠战无不胜的太平军,加上之前俘虏的大量清军,以及拉拢来的民众,太平军光是军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6万。

    但这6万人仅仅是名义上的军人,其中大部分就是平民,真正拥有战斗力的不多。具体安排这些人做什么,是一个需要好好思考的事情。李初夏的选择是让缺乏战斗能力的兵团修筑堡垒和屯田,增加与清军长久作战的能力。

    “两广之地一面环海,三面环山,气候炎热不适合北方军人作战。内里钱粮充足,又可以与外国通商,离清妖首都更是最远,是我们天国伟业的绝佳根据地。”

    在桂平城中,李初夏与天国高层商讨着战略事宜。太平军人才济济,清王朝腐败无能,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是天国不可动摇的政治正确。但在具体实践上,还是需要客观分析敌我之间的优劣,选择最能够扬长避短的方案。

    清庭体量巨大,资源丰富,财政能力其实很强,可以源源不断地调集兵马来围剿反抗者。一旦双方陷入拉锯战,天国就免不了慢慢被清兵消耗死。但这并不代表天国就要避开拉锯,试图通过投机主义的北伐一举击溃清王朝,因为中国纵深实在太大,清军的机动性只会比他们强,速亡清朝在技术上做不到。

    那既然如此,就得培养己方的生产能力,不能物资全靠抢。

    “信使已经传来凌十八统率三千义军,自信宜北上郁林的消息。我们不妨趁此机会南下郁林州,与凌部会师,然后北上攻打桂林,测试我军攻克省会城池的能力。”杨秀清对着桌面上的两广地图道。

    “嗯。目前宜由全权整理内政,选任文官,整理田亩和人口数据,征收赋税。石达开率其部守家,辅辅冯维持当地治安,修建土磊,训练民兵。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洪秀全皆随我出征郁林。”

    决定了战略后,太平军随即南下,接连克服了兴业等地,清军畏惧太平军的威名,根本不敢与其一战。在郁林州首府玉林的城下,太平军点燃鞭炮,烟雾顺着风刮到城墙上,太平间借着烟雾登上城墙,夺取了州府。仅在修整一天后便与杀败了拦路团练的凌十八会和,双方合兵一处,开始北上。

    说回清军那里,在向荣临阵脱逃致使清军耻辱大败后,本应该将其革职查办。但他在军中有不低威望,为人也比较精通官场世故,便将上报战绩粉饰为了“毙敌三千,伤敌近万,寡不敌众下才率部突围”。

    这些天来向荣一边奔走运作,一边亡羊补牢,居然真的保住了自己的这顶帽子,还有将功赎罪的机会。清军那边还派出了广州副都统乌兰泰前来驰援,乌兰泰是满八旗将领,虽然这年代八旗已经堕落腐化了,但他们武器先进、装备质量高,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乌兰泰纠集八旗和绿营官兵,从梧州沿浔江西进,欲要攻打桂平。然而两地之间隔着山,分别坐落在浔江河段的两岸,只要守住了狭窄的山口,清军就没法让大部队通过。

    为了摧毁太平军在山口岭儿头一地的阵地,乌兰泰让炮兵营爬到山上布置火炮,轰炸山下的太平军。太平军在山上也有人,用着土炮和清军对射。清军的火炮比这伙太平军守军的土炮厉害得多,备用弹药也足,太平军被他们打得灰头土脸,弹药也基本用光了。

    无奈之下太平军炮兵直接拔出武器前去和清军炮兵近战,清炮兵整整一千人见个位数的太平军前锋来袭后竟然全部不战而逃,白白让出了火炮阵地。太平军缴获了火炮,扭转炮口轰炸乌兰泰的阵地,炸死了两百多个清军。乌兰泰见状不妙只得先撤军,逃回梧州后上报自己歼灭了太平军一千多人。

章节目录

清穿之太平圣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上原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原惠子并收藏清穿之太平圣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