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早上,天空是阴阴的,她已经坐在书桌前做完了一套数学卷。
爸爸照例在沙发上听新闻联播,妈妈走进房间,准备叫弟弟起床,一看见她正在学习的模样,就轻轻拍了弟弟的头,呢喃着:“快起床。”
她轻轻放下了笔,整理了自己的书包,只留了一个空白的本子和一把雨伞,剩下的空间用来装成子桦的书。
来到客厅,她的碗里是堆成小山的米饭,默默地把米饭盛回去半碗。
“多吃点!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看看你弟吃得多香。”
妈妈做的饭菜大多数都不合她的胃口,每次都吃不了多少,这句话已经数不清出现多少次了。
“我吃饱了,我胃小,今天出去学习,告诉你们一下。”
到了约好的时间,拿上先前准备好的书包,到楼下的凉皮店买了一份凉皮。
雨滴渐渐落下,雨伞缓缓地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行走在小区的路上。
秋风吹来泥土的气息,她来回踱步,浅粉色的衬衫略显单薄,还好头发披散着,多少起点保暖的作用。
男孩一眼就找到她,一抹淡淡的笑浮现在嘴角。
“早上好!”
“早!走吧。”
她不仅身体冷,语气也冷冷的,还拿着一份冷冷的凉皮。
坐上了那辆13路班车,休息日车上的人很少。
她坐在他的前面,把凉皮递给他,“谢谢你,上次。”
她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哪句话又被他看出什么,又要滔滔不绝了。
希望不要提到学习以外的任何话题。
“没事,不客气。”
他接过凉皮,提在了手上。
他很少会在周末出门,尤其还是下雨天,不太喜欢潮湿的空气。
第一次见文一多披散着头发,不长不短,梳上去正好,散下来又很直并且是特别乌黑的颜色。
她的发色经常被人误会是染的呢。
——
一进门,一股暖流袭来,“哇,好暖和。”
主色调是灰色的,窗帘也半掩着,使整个房间黑漆漆的,有一种空旷的感觉。
一间卧室被改造成书房,成子桦打开了书房里的灯。
两边的墙壁是两排书架,陈列得整整齐齐,玻璃窗前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
没有多余的装饰,很实用。
灯光是淡淡的黄色,她站在那里很拘谨,粗略地扫视了一圈。
“没事,你随便看,随便翻,我在这坐一会。”
说着顺势坐在了椅子上,一只胳膊撑在桌子上若无其事地看着她。
没办法大大方方的,但也放松了一些,她凑近些,拿起了一本书。
是《文学概论》,她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类书籍,又看了周围的几本书,《现代写作教程》《文心雕龙》……
她产生了好奇,翻开《文学理论》,宛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世界”“读者”“作品”“作家”几个小精灵翻着跟头出场了,这本书,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又翻开《现代写作教程》,一道练习题里的一句话让她眼前一亮,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树写之。”
哇,写得好棒,也带回去研究。
又往前走了走,看了看,看到一本很熟悉的书,听老师提起过,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她小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学过《秋天的怀念》,对史铁生有一点了解,从中间翻开来。
“更因为,一个明确走在晴天朗照中的人,很可能正在心魂的黑暗与迷茫中挣扎,黑夜与白昼之比因而更其悬殊。”
那把这本也带上。
她不能借太多书,为了不耽误学习的时间,她还给自己设了一个规定,那就是每天读书不能超过30分钟。
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恋恋不舍地浏览着书架上的书,控制住了自己的手,脸上写满了期待。
太过于投入都没有注意到那个男孩正对着自己发呆,他们身处同一处小小的空间,却沉浸在不同的的世界。
山雨欲来风满楼,窗外的大树摇晃不止,顷刻间大雨倾泻而出,窗子蒙上水珠。
良久,他从发呆中回过神,猝不及防对上她的视线,又慌张地转头。
他在她的眼神中看见了自己的心跳。
“我拿这三本好了。”
“哦,哦,可以。”他不敢再看着她。
“你怎么了?”
“没事没事。”
“那就好,对了,这个书房蛮适合学习,很安静,不会被打扰。”
她刚进门的时候看见他的书本全都摆在茶几上,旁边还有零食,茶水。
“好,我一会就把书本拿过来。”
那个房间的门一直是关着的,要不是她的提醒,他压根想不起来。
“考单词。”
——
他们一起学习到了中午,雨也渐渐地下小了,文一多准备回家了。
她想在外面吃完午饭后再回去,小区楼下有一家她在喜欢的麻辣烫店,她家的辣椒不是一般的辣,辣得让人停不下来。
“我先回家了。”
“路上注意安全。”
他本来想说送她回去或者一起吃饭,想了想,她肯定会拒绝,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在手机里找了一些网课,基础实在太差,要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学起了。
把学习用品转移到了书房里,利用支架把手机立在面前,一杯柠檬水放在斜前方,还放了个小面包。
手机突然跳出弹窗,“雨快停了,在大约3小时后。”
准备就绪,再给自己打个气。
“一元二次方程……”
等成子桦再次抬起头,窗外已经换了另一幅景象,风停了,雨也停了。
好像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时间流逝的速度,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看动漫,趴在学校的桌子上睡觉。
原来“学习也很累”是这样一种感觉啊。果然没有躺着舒服,但是给他一种“还不算太烂”的感觉,
他伸了个懒腰,摇摇手腕,活动一下颈椎。
一会出去吃碗牛肉面,犒劳一下自己。
他下定决心和过去浑浑噩噩的生活说拜拜,再也不见。
——
窗外的雨停了,文一多放下手中的笔,去冰箱里拿了一个冰激凌。
早上昨晚的数学卷子对了答案,状态比前几天好,前面的小题完全正确,而后面的大题却没什么进步。
“唉——”
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拿出了《病隙随笔》。
就看一会,就当放松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有些句子她读不懂,仔细斟酌,还是不明白,习惯性地扣着头发。
想起老师曾说过,现在读不懂,也无需焦虑,以后的经历会让你读懂它,便硬着头皮,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妈妈在餐桌前大喊一声:“吃饭了。”
金灿灿的锅包肉夹杂着五颜六色的菜丝,是妈妈为数不多的拿手菜。一口下去,酸甜酥脆,心灵得到满足。
吃饱饭,又要战斗了,这回拿起了物理练习册。
接下来的日子,她的生活只剩下学习、吃饭和读书。连上体育课都要带着一本书,朋友们也都理解她,她坐在离她们不远的台阶上,一边学习,一边时不时看看她们。
无聊日子里治愈她的是读书,以及朋友们投喂的零食。
每周末去辅导成子桦,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谈,两个人都有进步。
时光一直向前走着,一直走一直走。
下一次考试即将开始,她的心情始终紧绷着,无法放松下来。
爸爸照例在沙发上听新闻联播,妈妈走进房间,准备叫弟弟起床,一看见她正在学习的模样,就轻轻拍了弟弟的头,呢喃着:“快起床。”
她轻轻放下了笔,整理了自己的书包,只留了一个空白的本子和一把雨伞,剩下的空间用来装成子桦的书。
来到客厅,她的碗里是堆成小山的米饭,默默地把米饭盛回去半碗。
“多吃点!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看看你弟吃得多香。”
妈妈做的饭菜大多数都不合她的胃口,每次都吃不了多少,这句话已经数不清出现多少次了。
“我吃饱了,我胃小,今天出去学习,告诉你们一下。”
到了约好的时间,拿上先前准备好的书包,到楼下的凉皮店买了一份凉皮。
雨滴渐渐落下,雨伞缓缓地撑起,五颜六色的雨伞行走在小区的路上。
秋风吹来泥土的气息,她来回踱步,浅粉色的衬衫略显单薄,还好头发披散着,多少起点保暖的作用。
男孩一眼就找到她,一抹淡淡的笑浮现在嘴角。
“早上好!”
“早!走吧。”
她不仅身体冷,语气也冷冷的,还拿着一份冷冷的凉皮。
坐上了那辆13路班车,休息日车上的人很少。
她坐在他的前面,把凉皮递给他,“谢谢你,上次。”
她有些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哪句话又被他看出什么,又要滔滔不绝了。
希望不要提到学习以外的任何话题。
“没事,不客气。”
他接过凉皮,提在了手上。
他很少会在周末出门,尤其还是下雨天,不太喜欢潮湿的空气。
第一次见文一多披散着头发,不长不短,梳上去正好,散下来又很直并且是特别乌黑的颜色。
她的发色经常被人误会是染的呢。
——
一进门,一股暖流袭来,“哇,好暖和。”
主色调是灰色的,窗帘也半掩着,使整个房间黑漆漆的,有一种空旷的感觉。
一间卧室被改造成书房,成子桦打开了书房里的灯。
两边的墙壁是两排书架,陈列得整整齐齐,玻璃窗前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
没有多余的装饰,很实用。
灯光是淡淡的黄色,她站在那里很拘谨,粗略地扫视了一圈。
“没事,你随便看,随便翻,我在这坐一会。”
说着顺势坐在了椅子上,一只胳膊撑在桌子上若无其事地看着她。
没办法大大方方的,但也放松了一些,她凑近些,拿起了一本书。
是《文学概论》,她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类书籍,又看了周围的几本书,《现代写作教程》《文心雕龙》……
她产生了好奇,翻开《文学理论》,宛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世界”“读者”“作品”“作家”几个小精灵翻着跟头出场了,这本书,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又翻开《现代写作教程》,一道练习题里的一句话让她眼前一亮,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花树写之。”
哇,写得好棒,也带回去研究。
又往前走了走,看了看,看到一本很熟悉的书,听老师提起过,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她小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学过《秋天的怀念》,对史铁生有一点了解,从中间翻开来。
“更因为,一个明确走在晴天朗照中的人,很可能正在心魂的黑暗与迷茫中挣扎,黑夜与白昼之比因而更其悬殊。”
那把这本也带上。
她不能借太多书,为了不耽误学习的时间,她还给自己设了一个规定,那就是每天读书不能超过30分钟。
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恋恋不舍地浏览着书架上的书,控制住了自己的手,脸上写满了期待。
太过于投入都没有注意到那个男孩正对着自己发呆,他们身处同一处小小的空间,却沉浸在不同的的世界。
山雨欲来风满楼,窗外的大树摇晃不止,顷刻间大雨倾泻而出,窗子蒙上水珠。
良久,他从发呆中回过神,猝不及防对上她的视线,又慌张地转头。
他在她的眼神中看见了自己的心跳。
“我拿这三本好了。”
“哦,哦,可以。”他不敢再看着她。
“你怎么了?”
“没事没事。”
“那就好,对了,这个书房蛮适合学习,很安静,不会被打扰。”
她刚进门的时候看见他的书本全都摆在茶几上,旁边还有零食,茶水。
“好,我一会就把书本拿过来。”
那个房间的门一直是关着的,要不是她的提醒,他压根想不起来。
“考单词。”
——
他们一起学习到了中午,雨也渐渐地下小了,文一多准备回家了。
她想在外面吃完午饭后再回去,小区楼下有一家她在喜欢的麻辣烫店,她家的辣椒不是一般的辣,辣得让人停不下来。
“我先回家了。”
“路上注意安全。”
他本来想说送她回去或者一起吃饭,想了想,她肯定会拒绝,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在手机里找了一些网课,基础实在太差,要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学起了。
把学习用品转移到了书房里,利用支架把手机立在面前,一杯柠檬水放在斜前方,还放了个小面包。
手机突然跳出弹窗,“雨快停了,在大约3小时后。”
准备就绪,再给自己打个气。
“一元二次方程……”
等成子桦再次抬起头,窗外已经换了另一幅景象,风停了,雨也停了。
好像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时间流逝的速度,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看动漫,趴在学校的桌子上睡觉。
原来“学习也很累”是这样一种感觉啊。果然没有躺着舒服,但是给他一种“还不算太烂”的感觉,
他伸了个懒腰,摇摇手腕,活动一下颈椎。
一会出去吃碗牛肉面,犒劳一下自己。
他下定决心和过去浑浑噩噩的生活说拜拜,再也不见。
——
窗外的雨停了,文一多放下手中的笔,去冰箱里拿了一个冰激凌。
早上昨晚的数学卷子对了答案,状态比前几天好,前面的小题完全正确,而后面的大题却没什么进步。
“唉——”
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拿出了《病隙随笔》。
就看一会,就当放松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有些句子她读不懂,仔细斟酌,还是不明白,习惯性地扣着头发。
想起老师曾说过,现在读不懂,也无需焦虑,以后的经历会让你读懂它,便硬着头皮,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妈妈在餐桌前大喊一声:“吃饭了。”
金灿灿的锅包肉夹杂着五颜六色的菜丝,是妈妈为数不多的拿手菜。一口下去,酸甜酥脆,心灵得到满足。
吃饱饭,又要战斗了,这回拿起了物理练习册。
接下来的日子,她的生活只剩下学习、吃饭和读书。连上体育课都要带着一本书,朋友们也都理解她,她坐在离她们不远的台阶上,一边学习,一边时不时看看她们。
无聊日子里治愈她的是读书,以及朋友们投喂的零食。
每周末去辅导成子桦,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谈,两个人都有进步。
时光一直向前走着,一直走一直走。
下一次考试即将开始,她的心情始终紧绷着,无法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