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书院的主人远行未归,转眼又入夏了。

    莲池的水榭之上,二人正在弈棋。此处幽静,仅闻蝉鸣与落子之声。

    在山中居住了一年,女孩脸上早已褪去了黢黑,不似农人家长大的孩子了。

    她支着脑袋,盯着棋盘发呆,就连棋子未落在棋目上也并未发觉。

    周恒出言提醒她:“怎么了?心不在焉的。”

    池微拨正了方才落下的一子,随即问道:“师兄,入夏了,师父怎么还没回来?”

    周恒望向窗外的远山,叹道:“未有期,恐在夏至前后。”

    “罢了,今日便不下了。”这棋局再继续下去也无甚意思,他索性投了子。

    “反正也下不过你。”对面的少女依旧是叹息。

    “那是谁?”池微忽而转头瞥见有个人影穿过长廊,到后山去了。

    “师父回来了。”那散披的长发,不是师父又是谁呢?

    “别急——你慢着点。”周恒还未来得及阻拦,那少女已经扶着围栏,从水榭上一跃而下,落到山前的林地里,提着裙?跑远了。

    “哎。”周恒忍不住叹了口气,她已经是这副跳脱的性子。

    后山的紫藤萝与槐花开得正盛,蜂蝶绕树款款而飞。仙人今日脱去了青衫,只余一袭白衣,缓步行走在花丛之中。一只灵鸟停留在他的身侧,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似在迎接许久未见的旧友。

    池微立在山石后面,踟蹰不前,似乎不忍惊动仙境中的仙人。

    “池微,你来了。”宋聿没有回头,便知是她来了。

    池微攥着袖角,有些犹豫地走上前去。眼前长衫曳地的男子,风姿如旧,只是面色有些苍白。她忍不住发问:“师父是神仙吗?”

    宋聿问她:“你师兄都告诉你了?”

    池微摇了摇头,“告诉我什么?”

    “鬼神一事。”

    “师兄未曾说起。”

    “许是怕吓着你。”

    “鬼神有什么可怕的?”

    “是啊,没什么可怕的。纵是神仙将相,也都曾是凡人。”他走向那棵古老的槐木,轻轻拂去落在石桌上的槐花,随后又望着满树槐花怔怔出神,将从前的故事娓娓道来。

    “许多年以前,这里有一片槐林。”

    “世人在此封土、立树以为社。人们祈求社中之神保佑土地丰收,护佑阖境安宁。”

    “我师父原本只是田间的一个无名小农,死后顺着民众信仰而生,成了护佑社稷的神。”

    “那时山河破碎,战争四起,人人渴求避世,寻仙问道。”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亡国之社倒塌,他亦于乱世中陨落。曾经的槐林之社,也仅余这一棵槐树。”

    池微问:“这棵槐树,有什么寓意吗?”

    “没什么特别的。”宋聿望着满树的槐花,有些怀念地说道,“只是我一位故人,喜欢吃槐花蜜。”

    “如今,我无法继续为民祈福禳灾,亦阻止不了战乱。若无世人信仰,我也只是世间一抔土。”

    池微握住他的手腕,追问道:“最后会像师父的师父一样......消失吗?”

    宋聿垂着眸,没有回答。

    池微叹道:“原来神仙也并非无所不能。”

    宋聿道:“凡人之于仙人如芥子,仙人之于天外亦是微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罢了。”

    池微摇摇头,“听不太懂。”

    “一年未见,你长高了许多。”宋聿看着她澄澈的眼睛,无奈笑了笑。他转而掏出那支“弥尘”簪子,幻化成了一支玉簪的模样,戴在了池微头上。“抱歉,回来晚了,错过了你的生辰。这便算是我补上的生辰礼。”

    “多谢师父。”池微伸手摸了摸头发的发簪,簪上玉坠冷得沁人,“这支簪子好像不太一样?”

    “只是根普通簪子罢了。”宋聿道,“我不在这些时日,你师兄可有苛待你?”

    “师兄待我很好,还教我下棋。只是我总赢不了他。”池微接过宋聿推过来的一杯热茶,忍不住笑道,“他还常问,是不是师父看岔了眼,才收了我这样资质差的弟子。”

    宋聿宽慰道:“他不过开蒙早些,你比他差不到哪里去。”

    池微又继续问:“那师父为何收我为徒?书院里同窗众多,师父却只有两个弟子。”

    “哪有什么为什么?”宋聿摸了摸她的头,轻声笑道,“我不过是恰好南归途中捡到了你呀。”

    “是吗?”池微抬头看向他,仙人的眼中古井无波,瞧不出半分异样。她又问:“师父是在师祖陨落之后,才成仙的吗?”

    宋聿抿了口茶,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那我以后也会成为师父这样的人吗?”

    “你便是你,不必成为我。想这么多做什么?”宋聿转过头,没再去看她,只望着远山,怅然地说道:“师父宁愿你慢些长大才好。”

    忽有一只青鸟衔了信来,落在他的肩头。

    宋聿取出竹筒中的书信,纸上仅有两行潦草的字迹:

    “一别数月,各自奔走。而今诸事初歇,不妨秋后一叙,备新酒招待。”

    池微耐不住好奇,便也凑过去瞄了一眼。

    宋聿转头看她,问:“你识字了么?”

    池微有些心虚,支支吾吾地回答:“识得一些。不过——这人的字好难看懂。”

    宋聿看着落款处的“临江”二字,不禁笑道:“世人行书多讲求藏锋,而临江的字,亦如其人,锋芒毕露。”

    “临江?是师父的朋友吗?”

    想到临江那不肯让步半分的性子,宋聿思忖道:“他虽与我差了好几个辈分,姑且算是个朋友。你若见了他,得唤他一声前辈才是。”

    池微乖巧地点点头,道了声“知道了”。

    宋聿看着渐晚的天色,提醒她说:“你该下山去了,或许这几日,会与故人重逢。”

    “故人?”池微皱了皱眉,实在想不起她还有哪位故人。

    她又问:“那师父呢?不回书院吗?”

    宋聿本想独自再待一会,但是想到山下之人或许也是为见他而来,便说:“有客人来了,我同你一道回去吧。”

章节目录

归故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长衿酹江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衿酹江月并收藏归故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