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墨色的天幕划开一道白色的口子,闷雷声如巨石滚过苍穹,轰隆一声,屹立风雨中的参天古木都为之一颤。
秋分已过,风雨中都裹挟着寒意。
嘭嘭嘭。
急促的敲门声,震得宁玉心头突突直跳,堪比索魂夺命。
“玉儿啊,纵然你厌了狗儿,也断不能如此糟践人呐。”
“你若是厌了他,同他和离便是,如今把人弄得残废又丢去淋雨,岂不是闹出人命!”妇人的声音带着责备和无奈。
宁玉睁开眼的瞬间,一张俊脸映入眼帘。男人浑身湿透,单薄的粗布衣裳吸满雨水,皱皱巴巴贴在身上,形容狼狈。然而凌乱墨发下的一张脸,面若冠玉,玉质金相,纵然落魄也难掩光华贵气。
两人靠得极近,宁玉清晰捕捉到他鹰隼般墨蓝色的眸中压抑着愠怒和厌恶,几欲将她拆吞嚼碎。
宁玉登时睡意全无,狠狠打了个冷颤,原主的记忆涌来。
眼前男人的一切都是她亲手造成!
是她把不能行走身上还带着伤的男人丢在院中,美其名曰乘凉,眼见着天边乌云滚滚,风雨凄凄,自己却回屋倒头睡去,任其自生自灭。
“娘,我睡熟了,没成想雨下得这样大。”宁玉朝妇人蹩脚地辩解,又心虚地问男人,“那个,你没事吧?”
男人脸色略显苍白,抿起冰冷的唇线,雨水顺着下巴滑落:“无事。”垂落的长睫遮掩住眸底一闪而过的厌恨,宁玉心有戚戚。
妇人又念叨了宁玉几句,叮嘱她给男人清理好,方才离去。
室内恢复安静,面对眼前简陋的土屋还有脑海中莫名多出的记忆,宁玉这才对于她穿了这件事有些实感。
这是个历史上没有记录的朝代礼朝,她所处的地方属南疆,是现代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
宁家是汉人,祖上被罢官全家流放至此,从祖父起全家以造纸为生。宁家有四女,原主和宁玉同名同姓,是家中老三。
原主在路边捡到了受重伤的男人,见色起意,强迎入赘,为了更好控制他甚至故意不给他治腿加重他的伤势,令其只能坐在轮椅上。
男人厌极她,从不曾与原主亲近。
恰时宁家纸坊需寻传人,造纸的手艺又有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宁家老爹寻了一个属意的赘婿人选,需从家中待嫁的女儿中选其一。
原主夫婿不仅是个瘸子,且有一双疑似异族人的墨蓝色眸,理所当然失去继承人的角逐资格。而男人婚后同原主极其疏离,有一次原主试图靠他近一些,险些被扭断手。原主人、财皆不得,久而久之,便对男人生了怨恨,对他不仅再无往日的耐心,还变着法儿折磨人。男人本有个正经名字姓萧起,原主却给他取了小名狗儿,还要家里人都这么喊他。
宁玉叹了口气。
原主捡萧起时,他衣着不俗,必然非富即贵,按照惯常套路,这种人开出渣男的概率极大。
她记得原主把男人丢在雨里前,喝了他给她倒的茶水,然后宁玉就穿了过来。
宁玉下意识看向桌上的茶水,扭头对上萧起阴冷的眼神,呼吸一窒,她小命还能救一救吗?
她翻着柜子找到一套干净衣服,并找了一块干净的麻布给他擦了擦头发上的雨水。
萧起的膝盖上受了伤,原主根本不给他处理伤口任其发展,表面有点化脓。
作孽哟!
宁玉怕自己变化太大被萧起看出异样,只是给他擦干净膝盖,找了块棉布草草包起来。
等男人挪动到床里面,她躺在侧边,拉过被子的一角盖在身上。
“把你丢在雨里是我不对,我喝完你的茶不知道怎么就晕乎乎睡过去了,真不是故意的。”宁玉再次道歉,观察着萧起的表情。
她表情看起来相当真挚,萧起静静看了她一会,冷冷“嗯”了一声,便闭眼假寐。
难道她想多了,茶水里没毒?宁玉心中生疑。
她翻身背对着萧起,想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离奇的事,本以为会失眠,没想到一会就睡着了。
床里侧,萧起若有所思地看着熟睡的女人,缓缓收回放在她纤白脖颈上的手。
“玉儿,起床打浆了。”
迷糊中,有人喊宁玉,她咕哝回:“晓得了。”翻个身继续睡。
过了会,那人又催促:“玉儿,快起。”
宁玉缓缓睁眼,眼前黑漆漆的一片,夜色沉冷如水。这会她神思才渐渐清晰,记起自己的处境。
宁家是个小型家庭纸坊,全家人都要参与劳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活,整麻、泡麻、跺麻、碾麻、抄纸……每一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
宁玉在现代是非遗古法造纸术传人,平时也会参与文化活动向观众展示古法造纸过程,对这些工序并不陌生。但最大的区别在于,之前她只是做宣传展示,现在她却要不停歇干一整天。简直比九九六还要辛苦。她摸黑穿好衣服,打着哈欠走到院子。
天边晨光熹微,微有亮色,皎洁的月光如水般静静流淌在地上,将农家小院衬得静谧而安详,一家人借着微弱的光线忙活。
宁玉和二姐宁禾负责舂麻,把已经剥掉堆沤好的麻切细,舂捣碾压,为做纸浆做准备。
家里没有驴,拉磨、舂捣全靠人力,二姐拉磨碾麻的时候,宁玉就坐着踩石臼舂麻,等累了两人便互相交换。
宁玉一下下踩着石臼,木槌锤在麻上,发出沉闷的敲击声。她记起屋里那个罗刹,面露愁容。
不过这阵子宁家一家人都愁云压顶,宁玉在其中并不显突兀。
宁家四个孩子都是女儿,造纸的手艺却是传男不传女。近两年张氏夫妻俩年纪渐长,为了纸坊发展还有日后一家人的生活,宁老爹不得不考虑起招赘找继承人的事。
纸坊虽然是个家庭小作坊,但起码是个吃饭的手艺,招赘自然不能只是家里多个男人,还需要这个男人有德行负责,能作为传人继承纸坊,担起宁家的担子。
这个人必然得和宁家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太近或者太远都不好。
宁老爹有个属意的人选,是他的远房侄子,唤作丁强。
“玉儿,爹真要把造纸的法子传给表哥么?若是他学去了咱家的手艺,却自立门户不照看我们,这可如何是好。”二姐叹气。
虽然宁丁两家结亲彼此已心照不宣,但宁家却迟迟没提起定亲事宜,就是有这层担心。
宁玉从脑海中搜刮出原主关于丁强少有的记忆,皱皱秀眉,直言:“我瞧着丁强不是可靠之人。”
丁强家在山里,打麻方便,他每隔一阵子都来给宁家送麻。
前两年,丁家遇了难处,宁老爹主动从丁家高价收麻帮衬他们,但难处过去,丁家不仅不同意调回麻价,竟怪起丁家对远亲苛刻。宁老爹顾念丁家确实清贫,只好作罢。
原本除了丁家,宁家的麻料还有其他乡亲供应。近一年由于宁丁两家走动频繁,丁家渐渐挤走其他人成为唯一供麻渠道。
宁老爹想着两家是远亲,便没计较这许多。
宁玉评价:“小心思忒多,不堪重托。他与我家交好,进来送麻虽带些吃食,不过是因对纸坊存着心思。从前我家那样帮衬于他家,他每回来不从家里顺走些东西就不错了,何曾想给我们带过一星半点的吃食?”
东方欲晓,晨光逐渐照亮大地,二姐靠着磨,停下歇脚。
她的额角挂着晶莹的汗珠,黑而红的脸上浮着淳朴而宽容的笑容:“我何尝不知丁强有贪小便宜的毛病,只是,只是男人不都这样么,他呀,算得上靠得住的!”
二姐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磨麻,她肩上缠着麻绳,转动拖着厚重的磨盘,看似单薄的身板中充满力量。
宁玉调侃:“二姐,莫不是你想嫁丁强,我记得你不是心悦村头的王家大哥吗?”
“哎呀,我……我何时说了!”宁玉不必看清二姐的脸色,单从声音就听出她又羞又急,“你休要乱说,王大哥家一穷二白,家里还有个生病的老娘,爹如何会同意。”
她的声音多了份伤感:“不若我同爹说,这门亲事我去。”
目前宁老爹还没定谁来招赘,如今大姐出嫁,二姐和四妹中选一个人。最合适的是宁禾,但丁强心仪的是看起来更为柔弱可欺的四妹。然而四妹胆小,见到丁强像老鼠见了猫。
“二姐,你若不喜,不嫁便是。四妹也不嫁。”宁玉说。
“你啊,还真是个孩子脾气,”二姐笑容略显无奈,黑亮的眼中含着对妹妹的宠溺,“如何能不嫁?爹娘年纪大了,家里再不添个男人,纸坊以后怎么办?”
不免提起另一件沉在宁家人之间的心事:“前阵子城里的老爷又来劝爹合伙开纸坊,谁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还不是想霸去宁家的造纸方子,爹说异族人做生意很不诚信。”
宁家纸坊规模很小,靠着宁爹会制不防虫切薄而韧的黄麻纸在附近小有名气。
但宁家没有高官显贵的亲戚,没有庇护,纸方早就被城里的老爷们盯上了。他们看准纸坊没有继承人,愈发欺负到宁家头上。
这也是宁老爹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入赘女婿的原因之一。
宁玉理着麻,浅笑:“纸坊不还有我和二姐吗?女子也能成事,如何非男子不可了。”
二姐只以为她在夸口,并未当回事:“咱们还是听爹的安排吧,他的主意总不会有错。”
“二姐,你真觉得爹安排准没错?”宁玉把切好的碎麻放在石臼里,进行下一轮舂麻。
“自然,爹是一家之主,我们自然要听他的。玉儿,你为何这样说?”二姐同她说着话,手上的活却没有停。
她拿着麻料加在磨盘里,粗糙的麻绳绑着肩膀,随着她拉磨的动作,手臂的肌肉绷紧,勾勒出不算粗壮却充满力量的弧度。
“前日大姐回来,我听到你和大姐叙话,你对爹有些怨言。”她捕捉到二姐面上一闪而过的窘迫,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议论父母是为不敬。
但宁玉此番实非为谴责,她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姐,我同意你,我也觉得爹有些想法不对,女儿为何不能传承衣钵?亲生的骨肉总比外姓更靠得住。”
“重点是,丁强阳奉阴违,不是能托付的人,我们都看得出来,爹如何看不出?”宁玉说,“只要有机会,女子也能像男子般干出一番事业,不会比男人差。”
宁禾目露惊讶,眼前的三妹有些陌生。她跟大姐说起时,尚被大姐忠告千万不要在爹娘面前说,未免惹他们不快。
她自是知晓,她虽希望爹能将纸坊传给女儿们,但总归是抱怨牢骚。就像爹所言,家里没有男人,就会被旁人欺负。女子如何能当家做主?
可是晨曦里少女青涩稚嫩的面庞却挂着坚定,宁禾心头微动,心底再次掀起那日同大姐闲聊之时的波澜。
秋分已过,风雨中都裹挟着寒意。
嘭嘭嘭。
急促的敲门声,震得宁玉心头突突直跳,堪比索魂夺命。
“玉儿啊,纵然你厌了狗儿,也断不能如此糟践人呐。”
“你若是厌了他,同他和离便是,如今把人弄得残废又丢去淋雨,岂不是闹出人命!”妇人的声音带着责备和无奈。
宁玉睁开眼的瞬间,一张俊脸映入眼帘。男人浑身湿透,单薄的粗布衣裳吸满雨水,皱皱巴巴贴在身上,形容狼狈。然而凌乱墨发下的一张脸,面若冠玉,玉质金相,纵然落魄也难掩光华贵气。
两人靠得极近,宁玉清晰捕捉到他鹰隼般墨蓝色的眸中压抑着愠怒和厌恶,几欲将她拆吞嚼碎。
宁玉登时睡意全无,狠狠打了个冷颤,原主的记忆涌来。
眼前男人的一切都是她亲手造成!
是她把不能行走身上还带着伤的男人丢在院中,美其名曰乘凉,眼见着天边乌云滚滚,风雨凄凄,自己却回屋倒头睡去,任其自生自灭。
“娘,我睡熟了,没成想雨下得这样大。”宁玉朝妇人蹩脚地辩解,又心虚地问男人,“那个,你没事吧?”
男人脸色略显苍白,抿起冰冷的唇线,雨水顺着下巴滑落:“无事。”垂落的长睫遮掩住眸底一闪而过的厌恨,宁玉心有戚戚。
妇人又念叨了宁玉几句,叮嘱她给男人清理好,方才离去。
室内恢复安静,面对眼前简陋的土屋还有脑海中莫名多出的记忆,宁玉这才对于她穿了这件事有些实感。
这是个历史上没有记录的朝代礼朝,她所处的地方属南疆,是现代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
宁家是汉人,祖上被罢官全家流放至此,从祖父起全家以造纸为生。宁家有四女,原主和宁玉同名同姓,是家中老三。
原主在路边捡到了受重伤的男人,见色起意,强迎入赘,为了更好控制他甚至故意不给他治腿加重他的伤势,令其只能坐在轮椅上。
男人厌极她,从不曾与原主亲近。
恰时宁家纸坊需寻传人,造纸的手艺又有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宁家老爹寻了一个属意的赘婿人选,需从家中待嫁的女儿中选其一。
原主夫婿不仅是个瘸子,且有一双疑似异族人的墨蓝色眸,理所当然失去继承人的角逐资格。而男人婚后同原主极其疏离,有一次原主试图靠他近一些,险些被扭断手。原主人、财皆不得,久而久之,便对男人生了怨恨,对他不仅再无往日的耐心,还变着法儿折磨人。男人本有个正经名字姓萧起,原主却给他取了小名狗儿,还要家里人都这么喊他。
宁玉叹了口气。
原主捡萧起时,他衣着不俗,必然非富即贵,按照惯常套路,这种人开出渣男的概率极大。
她记得原主把男人丢在雨里前,喝了他给她倒的茶水,然后宁玉就穿了过来。
宁玉下意识看向桌上的茶水,扭头对上萧起阴冷的眼神,呼吸一窒,她小命还能救一救吗?
她翻着柜子找到一套干净衣服,并找了一块干净的麻布给他擦了擦头发上的雨水。
萧起的膝盖上受了伤,原主根本不给他处理伤口任其发展,表面有点化脓。
作孽哟!
宁玉怕自己变化太大被萧起看出异样,只是给他擦干净膝盖,找了块棉布草草包起来。
等男人挪动到床里面,她躺在侧边,拉过被子的一角盖在身上。
“把你丢在雨里是我不对,我喝完你的茶不知道怎么就晕乎乎睡过去了,真不是故意的。”宁玉再次道歉,观察着萧起的表情。
她表情看起来相当真挚,萧起静静看了她一会,冷冷“嗯”了一声,便闭眼假寐。
难道她想多了,茶水里没毒?宁玉心中生疑。
她翻身背对着萧起,想着发生在自己身上离奇的事,本以为会失眠,没想到一会就睡着了。
床里侧,萧起若有所思地看着熟睡的女人,缓缓收回放在她纤白脖颈上的手。
“玉儿,起床打浆了。”
迷糊中,有人喊宁玉,她咕哝回:“晓得了。”翻个身继续睡。
过了会,那人又催促:“玉儿,快起。”
宁玉缓缓睁眼,眼前黑漆漆的一片,夜色沉冷如水。这会她神思才渐渐清晰,记起自己的处境。
宁家是个小型家庭纸坊,全家人都要参与劳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活,整麻、泡麻、跺麻、碾麻、抄纸……每一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
宁玉在现代是非遗古法造纸术传人,平时也会参与文化活动向观众展示古法造纸过程,对这些工序并不陌生。但最大的区别在于,之前她只是做宣传展示,现在她却要不停歇干一整天。简直比九九六还要辛苦。她摸黑穿好衣服,打着哈欠走到院子。
天边晨光熹微,微有亮色,皎洁的月光如水般静静流淌在地上,将农家小院衬得静谧而安详,一家人借着微弱的光线忙活。
宁玉和二姐宁禾负责舂麻,把已经剥掉堆沤好的麻切细,舂捣碾压,为做纸浆做准备。
家里没有驴,拉磨、舂捣全靠人力,二姐拉磨碾麻的时候,宁玉就坐着踩石臼舂麻,等累了两人便互相交换。
宁玉一下下踩着石臼,木槌锤在麻上,发出沉闷的敲击声。她记起屋里那个罗刹,面露愁容。
不过这阵子宁家一家人都愁云压顶,宁玉在其中并不显突兀。
宁家四个孩子都是女儿,造纸的手艺却是传男不传女。近两年张氏夫妻俩年纪渐长,为了纸坊发展还有日后一家人的生活,宁老爹不得不考虑起招赘找继承人的事。
纸坊虽然是个家庭小作坊,但起码是个吃饭的手艺,招赘自然不能只是家里多个男人,还需要这个男人有德行负责,能作为传人继承纸坊,担起宁家的担子。
这个人必然得和宁家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太近或者太远都不好。
宁老爹有个属意的人选,是他的远房侄子,唤作丁强。
“玉儿,爹真要把造纸的法子传给表哥么?若是他学去了咱家的手艺,却自立门户不照看我们,这可如何是好。”二姐叹气。
虽然宁丁两家结亲彼此已心照不宣,但宁家却迟迟没提起定亲事宜,就是有这层担心。
宁玉从脑海中搜刮出原主关于丁强少有的记忆,皱皱秀眉,直言:“我瞧着丁强不是可靠之人。”
丁强家在山里,打麻方便,他每隔一阵子都来给宁家送麻。
前两年,丁家遇了难处,宁老爹主动从丁家高价收麻帮衬他们,但难处过去,丁家不仅不同意调回麻价,竟怪起丁家对远亲苛刻。宁老爹顾念丁家确实清贫,只好作罢。
原本除了丁家,宁家的麻料还有其他乡亲供应。近一年由于宁丁两家走动频繁,丁家渐渐挤走其他人成为唯一供麻渠道。
宁老爹想着两家是远亲,便没计较这许多。
宁玉评价:“小心思忒多,不堪重托。他与我家交好,进来送麻虽带些吃食,不过是因对纸坊存着心思。从前我家那样帮衬于他家,他每回来不从家里顺走些东西就不错了,何曾想给我们带过一星半点的吃食?”
东方欲晓,晨光逐渐照亮大地,二姐靠着磨,停下歇脚。
她的额角挂着晶莹的汗珠,黑而红的脸上浮着淳朴而宽容的笑容:“我何尝不知丁强有贪小便宜的毛病,只是,只是男人不都这样么,他呀,算得上靠得住的!”
二姐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磨麻,她肩上缠着麻绳,转动拖着厚重的磨盘,看似单薄的身板中充满力量。
宁玉调侃:“二姐,莫不是你想嫁丁强,我记得你不是心悦村头的王家大哥吗?”
“哎呀,我……我何时说了!”宁玉不必看清二姐的脸色,单从声音就听出她又羞又急,“你休要乱说,王大哥家一穷二白,家里还有个生病的老娘,爹如何会同意。”
她的声音多了份伤感:“不若我同爹说,这门亲事我去。”
目前宁老爹还没定谁来招赘,如今大姐出嫁,二姐和四妹中选一个人。最合适的是宁禾,但丁强心仪的是看起来更为柔弱可欺的四妹。然而四妹胆小,见到丁强像老鼠见了猫。
“二姐,你若不喜,不嫁便是。四妹也不嫁。”宁玉说。
“你啊,还真是个孩子脾气,”二姐笑容略显无奈,黑亮的眼中含着对妹妹的宠溺,“如何能不嫁?爹娘年纪大了,家里再不添个男人,纸坊以后怎么办?”
不免提起另一件沉在宁家人之间的心事:“前阵子城里的老爷又来劝爹合伙开纸坊,谁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还不是想霸去宁家的造纸方子,爹说异族人做生意很不诚信。”
宁家纸坊规模很小,靠着宁爹会制不防虫切薄而韧的黄麻纸在附近小有名气。
但宁家没有高官显贵的亲戚,没有庇护,纸方早就被城里的老爷们盯上了。他们看准纸坊没有继承人,愈发欺负到宁家头上。
这也是宁老爹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入赘女婿的原因之一。
宁玉理着麻,浅笑:“纸坊不还有我和二姐吗?女子也能成事,如何非男子不可了。”
二姐只以为她在夸口,并未当回事:“咱们还是听爹的安排吧,他的主意总不会有错。”
“二姐,你真觉得爹安排准没错?”宁玉把切好的碎麻放在石臼里,进行下一轮舂麻。
“自然,爹是一家之主,我们自然要听他的。玉儿,你为何这样说?”二姐同她说着话,手上的活却没有停。
她拿着麻料加在磨盘里,粗糙的麻绳绑着肩膀,随着她拉磨的动作,手臂的肌肉绷紧,勾勒出不算粗壮却充满力量的弧度。
“前日大姐回来,我听到你和大姐叙话,你对爹有些怨言。”她捕捉到二姐面上一闪而过的窘迫,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议论父母是为不敬。
但宁玉此番实非为谴责,她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姐,我同意你,我也觉得爹有些想法不对,女儿为何不能传承衣钵?亲生的骨肉总比外姓更靠得住。”
“重点是,丁强阳奉阴违,不是能托付的人,我们都看得出来,爹如何看不出?”宁玉说,“只要有机会,女子也能像男子般干出一番事业,不会比男人差。”
宁禾目露惊讶,眼前的三妹有些陌生。她跟大姐说起时,尚被大姐忠告千万不要在爹娘面前说,未免惹他们不快。
她自是知晓,她虽希望爹能将纸坊传给女儿们,但总归是抱怨牢骚。就像爹所言,家里没有男人,就会被旁人欺负。女子如何能当家做主?
可是晨曦里少女青涩稚嫩的面庞却挂着坚定,宁禾心头微动,心底再次掀起那日同大姐闲聊之时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