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以刘氏为代表的一些人,目的只是为了用一些言语让徐夫人对魏载恩的印象变差,从而放弃结姻。可没想到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竟然还准备了更为狠毒的手段来拆散这桩婚事。
就在众人于莲色中言笑晏晏的时候,一声尖锐的叫声传来:“不好了不好了,有人落水了!”
明义侯府的莲池极大,从尽东头到尽西头,成人正常走路都得花个两刻钟的时间,落水的位置是在靠近东头的地方。短短时间内,落水的呼喊声就传遍了整个府邸,几乎所有来赴约的人都听到了,然后一窝蜂地聚集到了落水的地方。
当德馨郡主也赶到此处时,家仆已经将水中的人救了上来。她原本平静的目光,在看到被救上来的人时蓦然一怔,流露出震惊意外。
怎么会?她不是已经提前做好安排了,为什么事情还是如期发展了?
“天啊?怎么是魏小郎君,那这位姑娘是,是荥阳郑氏的十七姑娘?”
人群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刘氏的脸上掩饰着得逞的高兴。谁说只有女子的清白能够被毁?男人固然不必承担道德层面的清白。可是啊,堂堂安国侯府,怎可能将自家嫡女下嫁给一个注定会已有妻室然后为妾的男人吗?
刘氏等人这一算计的确厉害。
荥阳郑氏的十七姑娘,即使是个因父母双亡,自幼寄人篱下,无人在意,家族只把她当成利益筹码的可怜姑娘。可因为荥阳郑氏的身份,魏载恩能不娶吗?能不以正妻之位迎娶吗。
哦豁,那安国侯府的亲事自然也就吹了。
至于魏载恩会不会因此迁怒于荥阳郑氏。那可是天下四大世族之一的郑家啊。先帝时身为旁支的邺城郑氏,哪怕犯了诛九族的大罪,先帝都没办法只能处置了当事人,连如今的皇后都没有牵扯,何况荥阳郑氏一族。
所以,就算魏载恩再气,可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至于说魏载恩不敢对荥阳郑氏怎么样,会不会私底下报复直接害了他和安国侯结亲好事的郑十七姑娘。哦,谁知道呢,夫为妻纲,一个无父无母不被重视的孤女,谁还给她做婚后的主啊,自己受着呗。
几乎肉眼可见地,这位郑十七姑娘将来会有怎样凄惨的命运。
一时间在场之人的心思百转千回,看破后纷纷或感慨或同情地看着地上浑身湿漉漉的魏载恩和郑十七姑娘。
“哎,荥阳郑氏百年世族,就连一公九侯都难以企及的高门。寻常人等哪有资格娶他们的姑娘,魏家小郎君,走运喽。”有人在耳边小声嘀咕,口口声声说着羡慕的话,语气里却是满满的幸灾乐祸。
有权有势的安国侯府嫡女。和如同弃子一样的世族孤女,对于事业上升期的少年人来说,傻子都知道哪一个更重要。
调侃的人仿佛是专门说给德馨郡主听的,她的眉头皱地更深了。此时她满脑子都是不可思议,明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什么还是朝这样的方向发展了,到底哪里出了错误?
“载恩?发生了什么事。”
“十七娘啊!”一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妇人急急忙忙来到了郑十七姑娘面前。
一看到这场景,德馨郡主的头疼得更厉害了。果然如书中所言。郑十七姑娘的叔母和中书令的长媳李夫人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点出现了,然后抹着泪上演了一幕好戏。
话里,是在自责自己没有看好郑十七姑娘,落水了都是她这个做叔母的失责。话外,则是在强调郑十七姑娘光天化日之下落水,和陌生男人有了亲密的肢体接触,失了清白。
再看那郑十七姑娘,身上的衣服依旧是湿漉漉的,显得身形格外孱弱。明明是烈日下,却时不时有颤抖。可她的眼神却很荒芜,有着认命一样的死寂。
中书令魏大人有三个嫡子,魏载恩那位被除名的父亲魏振有本是嫡长子。李夫人则是原嫡次子魏振风的妻子。不过自魏振有死后,魏振风就成了名义上的嫡长子。府中上下都称其为大夫人,亦是魏家执掌中馈的人。
自然,她也算得上魏载恩名义上的长辈。
由她出面“好声劝阻”了郑十七姑娘的叔母,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做主定下魏载恩与郑十七姑娘的婚事。
从始至终,魏载恩一言未发,他垂着眼睛看着地面,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载恩,你是故意的?你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魏载恩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被神龙卫帮着见到了德馨郡主,听到她不解的疑问,一向寡言的少年抿了抿嘴。
“姨母,防不如疏。既然他们这么不想看到我和安国公结亲,定会不断地使出各种手段。就算我与安国侯府的小姐真的成了,日后也免不了各种挑拨离间。既如此,不如在这件事上退一步吧。”
德馨郡主只觉得一向机敏的外甥怎变得如此幼稚了,反驳他,“可即使你想退,不和安国侯府结亲。可也没有必要,非要如他们的愿娶郑家的女儿。这样一来,你身上就等于打上了荥阳郑氏,也就是皇后太子势力的标签。其他的不说,四皇子那里,你真的不怕离心离德吗?”
这正是德馨郡主想不明白的地方,自古天家多猜忌。即使四皇子明白魏载恩娶郑家姑娘是迫于无奈之举。可那是妻子,是枕边人,是最容易影响心智选择的存在。枕边风的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的。长此以往,四皇子怎能不猜忌。就连旻帝,恐怕也都不会再把他放心放在四皇子身边。
就像梦中那本书所说的,在魏载恩娶了郑十七姑娘不久后,旻帝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魏载恩外放到了太康。
魏载恩面对至亲之人的关切,戴久了无形面具的面容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切:“姨母,不瞒您说,如果是三个月前发生这种事,载恩一定会想方设法打碎郑家的算盘。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有您啊。”
魏载恩此生最信任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彼此最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起来的四皇子。还有一人,就是他至亲的姨母。
“你这孩子,”饶是德馨郡主有心板下脸来训他一顿,听得他话语里的舐犊和信赖之意,心里也不由得一软。
“其实郑十七姑娘是个不错的孩子,从你的终身大事上来说,我觉得并无不妥。只是从政治博弈的立场上来说……”德馨郡主想到方才魏载恩满满依赖的话,“你说得没错,如今有姨母在,定不会……不,是定会为你解决那些后顾之忧。”
她想说,定不会让书中所说的未来之事发生。她不会让魏载恩因为一桩婚姻,就被旻帝打发到太康处理流民之事,最终……惨死在流民的暴乱中。
梦中所说的故事里,并没有她的事情。因为在梦中所说的故事里,她只是委身于江维的一个孱弱女子,是个映照“女主”光明璀璨人生的一个不起眼的卑微人物。
那本梦中的书里说,江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宠她,甚至还准备在他发妻去世后抬她做正妻。虽然最终还是因为镇北公上下的反对而失败了。所以,至始至终,她都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室。既是妾室,又怎么有机会离开那四四方方的宅院,更别提像今日一样赴各种诗会了。
她也至死,都没见过几次魏载恩。
每每想到书中所说的那些“未来”,她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诚然当年她的确动摇过,要不要答应成为江维的女人。可她怎么都没想到,当她选择这条路后,会慢慢被磨去所有的自尊和棱角,成了自己最无法接受的那种人。
所以五年前,德馨郡主毅然决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她正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对至亲子侄的命运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
只可惜她千算万算,没算到魏载恩竟然自愿入局。
好在,那郑十七姑娘是个不错的女孩。她和魏载恩感情甚笃,对其更是一心一意。
明义侯府处处耳目,两人不能说太多话,魏载恩最后压着声音告诉她:“今日的赏莲会,你我二人皆是他人的翁中之物。载恩已入局,不过载恩的事情说到底只是私事,可大可小。但姨母不同,他们为的,是传闻中时相带进坟墓的秘密。您,一定要小心。”
魏载恩只恨如今的自己实力和年纪一样尚弱,即使再如何聪明绝顶,在权势面前能做的事情也终究有限。就像接下来被人布下天罗地网将要落下的局,他明明知道是什么,却根本无从破解。
德馨郡主眸子倒是一亮,看着魏载恩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她这外甥,不愧是旻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比她想得还要聪明。
天罗地网吗,她倒想看看,那些人是怎么布局的。
继郑十七姑娘和魏家小郎君落水风波后,新的风波果然很快又上演了,而且这次的焦点直指明义侯府原来的小主人——德馨郡主。
先前,郑十七姑娘和魏载恩同时落水,府中下人营救之时,有一人从池中摸到一个机关盒。开始明义侯府的苏大夫人“以为”是来赴宴的客人掉进去的,大张旗鼓询问是何人的机关盒。
这时却有人认出,机关盒的表案像极了传说中的青龙令。
来参加赏莲会的,也有一些是什么都不了解,纯粹被拉来凑人数的贵人,他们也没听过青龙令,又见身边人露出震惊的神情,好奇地追问什么是青龙令。
“那是很久以前的传说了。据说,前朝覆灭时,前朝哀帝命人将大批的宝藏藏了起来,藏宝地便是前朝的皇陵。而那前朝皇陵唯一的入口,是由当世墨家大师倾力打造,非神鬼之力莫能开。据说大师临死前,将开启皇陵的暂时分为四份,分别为青龙令、白虎令、朱雀令、玄武令。只要集齐这四方神兽令,就可以打开皇陵。传言……得宝藏者,得天下。”
最后一句话有些放肆,解释的人都是小声说的,闻者瞪大了眼睛:“宝藏?”听起来就很神奇的样子。
就在众人于莲色中言笑晏晏的时候,一声尖锐的叫声传来:“不好了不好了,有人落水了!”
明义侯府的莲池极大,从尽东头到尽西头,成人正常走路都得花个两刻钟的时间,落水的位置是在靠近东头的地方。短短时间内,落水的呼喊声就传遍了整个府邸,几乎所有来赴约的人都听到了,然后一窝蜂地聚集到了落水的地方。
当德馨郡主也赶到此处时,家仆已经将水中的人救了上来。她原本平静的目光,在看到被救上来的人时蓦然一怔,流露出震惊意外。
怎么会?她不是已经提前做好安排了,为什么事情还是如期发展了?
“天啊?怎么是魏小郎君,那这位姑娘是,是荥阳郑氏的十七姑娘?”
人群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刘氏的脸上掩饰着得逞的高兴。谁说只有女子的清白能够被毁?男人固然不必承担道德层面的清白。可是啊,堂堂安国侯府,怎可能将自家嫡女下嫁给一个注定会已有妻室然后为妾的男人吗?
刘氏等人这一算计的确厉害。
荥阳郑氏的十七姑娘,即使是个因父母双亡,自幼寄人篱下,无人在意,家族只把她当成利益筹码的可怜姑娘。可因为荥阳郑氏的身份,魏载恩能不娶吗?能不以正妻之位迎娶吗。
哦豁,那安国侯府的亲事自然也就吹了。
至于魏载恩会不会因此迁怒于荥阳郑氏。那可是天下四大世族之一的郑家啊。先帝时身为旁支的邺城郑氏,哪怕犯了诛九族的大罪,先帝都没办法只能处置了当事人,连如今的皇后都没有牵扯,何况荥阳郑氏一族。
所以,就算魏载恩再气,可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至于说魏载恩不敢对荥阳郑氏怎么样,会不会私底下报复直接害了他和安国侯结亲好事的郑十七姑娘。哦,谁知道呢,夫为妻纲,一个无父无母不被重视的孤女,谁还给她做婚后的主啊,自己受着呗。
几乎肉眼可见地,这位郑十七姑娘将来会有怎样凄惨的命运。
一时间在场之人的心思百转千回,看破后纷纷或感慨或同情地看着地上浑身湿漉漉的魏载恩和郑十七姑娘。
“哎,荥阳郑氏百年世族,就连一公九侯都难以企及的高门。寻常人等哪有资格娶他们的姑娘,魏家小郎君,走运喽。”有人在耳边小声嘀咕,口口声声说着羡慕的话,语气里却是满满的幸灾乐祸。
有权有势的安国侯府嫡女。和如同弃子一样的世族孤女,对于事业上升期的少年人来说,傻子都知道哪一个更重要。
调侃的人仿佛是专门说给德馨郡主听的,她的眉头皱地更深了。此时她满脑子都是不可思议,明明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什么还是朝这样的方向发展了,到底哪里出了错误?
“载恩?发生了什么事。”
“十七娘啊!”一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妇人急急忙忙来到了郑十七姑娘面前。
一看到这场景,德馨郡主的头疼得更厉害了。果然如书中所言。郑十七姑娘的叔母和中书令的长媳李夫人在恰到好处的时间点出现了,然后抹着泪上演了一幕好戏。
话里,是在自责自己没有看好郑十七姑娘,落水了都是她这个做叔母的失责。话外,则是在强调郑十七姑娘光天化日之下落水,和陌生男人有了亲密的肢体接触,失了清白。
再看那郑十七姑娘,身上的衣服依旧是湿漉漉的,显得身形格外孱弱。明明是烈日下,却时不时有颤抖。可她的眼神却很荒芜,有着认命一样的死寂。
中书令魏大人有三个嫡子,魏载恩那位被除名的父亲魏振有本是嫡长子。李夫人则是原嫡次子魏振风的妻子。不过自魏振有死后,魏振风就成了名义上的嫡长子。府中上下都称其为大夫人,亦是魏家执掌中馈的人。
自然,她也算得上魏载恩名义上的长辈。
由她出面“好声劝阻”了郑十七姑娘的叔母,最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做主定下魏载恩与郑十七姑娘的婚事。
从始至终,魏载恩一言未发,他垂着眼睛看着地面,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载恩,你是故意的?你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魏载恩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被神龙卫帮着见到了德馨郡主,听到她不解的疑问,一向寡言的少年抿了抿嘴。
“姨母,防不如疏。既然他们这么不想看到我和安国公结亲,定会不断地使出各种手段。就算我与安国侯府的小姐真的成了,日后也免不了各种挑拨离间。既如此,不如在这件事上退一步吧。”
德馨郡主只觉得一向机敏的外甥怎变得如此幼稚了,反驳他,“可即使你想退,不和安国侯府结亲。可也没有必要,非要如他们的愿娶郑家的女儿。这样一来,你身上就等于打上了荥阳郑氏,也就是皇后太子势力的标签。其他的不说,四皇子那里,你真的不怕离心离德吗?”
这正是德馨郡主想不明白的地方,自古天家多猜忌。即使四皇子明白魏载恩娶郑家姑娘是迫于无奈之举。可那是妻子,是枕边人,是最容易影响心智选择的存在。枕边风的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的。长此以往,四皇子怎能不猜忌。就连旻帝,恐怕也都不会再把他放心放在四皇子身边。
就像梦中那本书所说的,在魏载恩娶了郑十七姑娘不久后,旻帝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魏载恩外放到了太康。
魏载恩面对至亲之人的关切,戴久了无形面具的面容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切:“姨母,不瞒您说,如果是三个月前发生这种事,载恩一定会想方设法打碎郑家的算盘。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有您啊。”
魏载恩此生最信任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彼此最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起来的四皇子。还有一人,就是他至亲的姨母。
“你这孩子,”饶是德馨郡主有心板下脸来训他一顿,听得他话语里的舐犊和信赖之意,心里也不由得一软。
“其实郑十七姑娘是个不错的孩子,从你的终身大事上来说,我觉得并无不妥。只是从政治博弈的立场上来说……”德馨郡主想到方才魏载恩满满依赖的话,“你说得没错,如今有姨母在,定不会……不,是定会为你解决那些后顾之忧。”
她想说,定不会让书中所说的未来之事发生。她不会让魏载恩因为一桩婚姻,就被旻帝打发到太康处理流民之事,最终……惨死在流民的暴乱中。
梦中所说的故事里,并没有她的事情。因为在梦中所说的故事里,她只是委身于江维的一个孱弱女子,是个映照“女主”光明璀璨人生的一个不起眼的卑微人物。
那本梦中的书里说,江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宠她,甚至还准备在他发妻去世后抬她做正妻。虽然最终还是因为镇北公上下的反对而失败了。所以,至始至终,她都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室。既是妾室,又怎么有机会离开那四四方方的宅院,更别提像今日一样赴各种诗会了。
她也至死,都没见过几次魏载恩。
每每想到书中所说的那些“未来”,她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诚然当年她的确动摇过,要不要答应成为江维的女人。可她怎么都没想到,当她选择这条路后,会慢慢被磨去所有的自尊和棱角,成了自己最无法接受的那种人。
所以五年前,德馨郡主毅然决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她正在改变自己的命运,对至亲子侄的命运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
只可惜她千算万算,没算到魏载恩竟然自愿入局。
好在,那郑十七姑娘是个不错的女孩。她和魏载恩感情甚笃,对其更是一心一意。
明义侯府处处耳目,两人不能说太多话,魏载恩最后压着声音告诉她:“今日的赏莲会,你我二人皆是他人的翁中之物。载恩已入局,不过载恩的事情说到底只是私事,可大可小。但姨母不同,他们为的,是传闻中时相带进坟墓的秘密。您,一定要小心。”
魏载恩只恨如今的自己实力和年纪一样尚弱,即使再如何聪明绝顶,在权势面前能做的事情也终究有限。就像接下来被人布下天罗地网将要落下的局,他明明知道是什么,却根本无从破解。
德馨郡主眸子倒是一亮,看着魏载恩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她这外甥,不愧是旻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比她想得还要聪明。
天罗地网吗,她倒想看看,那些人是怎么布局的。
继郑十七姑娘和魏家小郎君落水风波后,新的风波果然很快又上演了,而且这次的焦点直指明义侯府原来的小主人——德馨郡主。
先前,郑十七姑娘和魏载恩同时落水,府中下人营救之时,有一人从池中摸到一个机关盒。开始明义侯府的苏大夫人“以为”是来赴宴的客人掉进去的,大张旗鼓询问是何人的机关盒。
这时却有人认出,机关盒的表案像极了传说中的青龙令。
来参加赏莲会的,也有一些是什么都不了解,纯粹被拉来凑人数的贵人,他们也没听过青龙令,又见身边人露出震惊的神情,好奇地追问什么是青龙令。
“那是很久以前的传说了。据说,前朝覆灭时,前朝哀帝命人将大批的宝藏藏了起来,藏宝地便是前朝的皇陵。而那前朝皇陵唯一的入口,是由当世墨家大师倾力打造,非神鬼之力莫能开。据说大师临死前,将开启皇陵的暂时分为四份,分别为青龙令、白虎令、朱雀令、玄武令。只要集齐这四方神兽令,就可以打开皇陵。传言……得宝藏者,得天下。”
最后一句话有些放肆,解释的人都是小声说的,闻者瞪大了眼睛:“宝藏?”听起来就很神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