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
孙琬祎在床上坐了一下午。
深蓝色星空图样的床帘垂下来,屏蔽窗外的阳光。
枕头边的手机里正播放着情景喜剧,风情万种的客栈老板娘有着浓重关中口音:“饿从一开始就不该嫁过来,如果饿不嫁过来,饿滴夫君也不会死,如果饿滴夫君不死……”
但孙琬祎笑不出来。
就在今天上午,她知道自己转专业失败了。
佟掌柜的话完美契合她的现状,“莫名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
好吧,伤心也不怎么伤心,就是有点遗憾。
毕竟那法学课本还在书架上摆着,像是嘲笑她这一年的无用功。
想当初朋友还惊讶问她,怎么突然想起来转专业?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
说起来都怪爹妈,当初高考报志愿时,说燕外的小语种是提前批,先填报上,就算没录取后面还能再报,多一个机会多条出路。
孙琬祎虽然不乐意,但又觉得父母说得有点道理,便半推半就答应了。
结果名单下来,最想学的法语没报上,被调剂到了俄语。
父母又说,都到这一步了,就学这个吧,燕外也算个名校,将来好找个体面的工作。
于是她又同意了,学起了这个天坑专业。
说起来,她好像一直在妥协,为了所谓安稳体面,不断放弃自己原本的想法。
旁人和父母聊天,都说你家姑娘是个学霸啊,上了个那么好的学校,她自己也只能笑笑,乖巧地说谢谢夸奖。
结果就是假期回家,父母听到期末成绩后,又是一阵责骂,说你高中成绩不挺好的吗,怎么大学里分这么低。全然忘了她外语似乎一直不咋滴,高考就是英语拖了后腿。
即使后来起了转专业的念头,也一直害怕失败。
一边学法律,一边又放不下俄语,顾此失彼,犹犹豫豫。
犹豫就会败北啊!
外边响起椅子拖动的声音,有人拉了拉床帘,是舍友李小琪。
孙琬祎宿舍是十二平米四人间,上床下桌,中间留出狭小的一点过道。和孙琬祎隔着过道的就是李小琪。
“吃饭去吗?”
李小琪见孙琬祎没说话,晃了晃手机:“五点半了,我记得你今晚还有课。”
孙琬祎听出她语气中的关心,赶紧笑了笑:“放心,我没什么事。”
像是为了证明自己,她利落从床上下来,问:“去哪吃?”
“地铁口那家披萨店行吗?有人约我在那吃晚饭。”
李小琪继续解释:“是……之前那个语伴活动,现在语伴来了,我不敢自己见他,你能陪我去吗?”
李小琪上学期报名了学生会国际交流部组织的语伴活动。
这个活动是让外语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结成朋友,互相锻炼听力口语。李小琪一时兴起报名了,如今新学年刚开学,新留学生们陆续来报道了,国交部开始对着名单分配人了。
李小琪支支吾吾:“国交部说今年俄语国家的女生来得有点少,问我介不介意分配一个男语伴,我……同意了。”
孙琬祎哭笑不得:“你被人家斯拉夫小帅哥的颜值迷惑了?”
她知道李小琪是个资深颜控,平日最喜欢上刷各种帅哥短视频,x博上还关注着十几个网红小哥。
李小琪头埋得更低了:“因为……那天……是唐哲……来问得我。”
哦,孙琬祎顿时理解了。
不是斯拉夫帅哥,但本质还是看脸。
每个学校里都有那么一个校园男神的传说,燕外也不例外。
在传说中,这种人长得俊俏,学习拔尖,擅长运动,还还多才多艺,永远是学校风云人物,吸引一大票迷弟迷妹。
虽然传说总有夸张成分,但唐哲姑且可以算得上是这样的人。
唐哲与孙琬祎李小琪一届,是法语系学生,大一时便通过了跳级考试,所以现在虽然是大二,却是跟着大三的学长学姐一起上课。
传闻他懂英法双语,还自学过一点日语和西班牙语,平日常被教授带出去做口译,年纪轻轻便已经济独立,业务能力有目共睹。
其实孙琬祎在上大学之前就知道唐哲了。
那是她高中,参加了一个英语比赛,因为抽到的题目提前都准备过,侥幸苟到了省赛。
省赛演讲环节时,排在她前一位的选手,就是唐哲。
那天天气很好,少年穿着白色衬衣,站在走廊里等候入场。他看上去并不紧张,甚至还有闲心去逗窗台上觅食的一只麻雀,手指在玻璃上敲出音符。
窗外是一树盛开的玉兰,风过树间,花瓣随风动,如海天尽头翻飞的白鸟。
那场比赛唐哲是第一名,五个评委里有三个给了他满分,还有一个也是接近满分。
而孙琬祎则因为在他后一个入场,对比过于惨烈,被毫不留情刷掉了。
你见识过了真正优秀的人,便开始有了无力的感觉。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用处,你恐惧即使耗费一辈子心血与精力,也填补不了两人之间的巨大鸿沟。
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孙琬祎便对学外语失去了信心。
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开始悄悄关注唐哲。
去披萨店的路上,李小琪一直和语伴发微信,还和孙琬祎分享两人的对话。
“这人大概是刚到国内,连个微信都是刚刚注册的。”
“我想和他练俄语,他却坚持要讲中文。”
李小琪把手机屏幕竖起来给孙琬祎看。
第一行是一条中文消息:你好,我现在有微信了。
微信写的还是英语。
李小琪用俄语发了个“你好”。
对方回复:“你的俄语很好,我也会说俄语。”
还配了个微笑的表情。
“他大概不知道这个表情在我们这被当做嘲讽。”李小琪笑着和孙琬祎吐槽,“他说他也会俄语是什么意思,他会俄语不是应该的嘛?”
“你俩都想白嫖一个口语陪练。”孙琬祎打趣。
李小琪忽然拔高了音量。
“等等,这人什么意思?!”
孙琬祎接过她手机,看到对方问了句:“你将会是我的女朋友吗?”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
“这什么油腻男,张嘴就想勾搭女生?”李小琪顿时下头了,“要不别去了。”
孙琬祎冷静了一下:“说不定他只是中文不好,先观望观望。你都约了人家了,临时跑路不太好。”
披萨店在地铁口旁的一个小巷子里。
这条巷子有好几家小吃店,价格亲民,所以一到饭点,就有成群结队的学生来改善伙食。
孙琬祎和李小琪在披萨店对面观察半天,锁定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白人。
这人大概一米九高,深目高鼻,穿着套头T恤,胸肌瞩目,平时肯定没少举铁。
只是这人浑身透着浓浓的美国甜心味,丝毫看不出一点战斗民族的影子。
“应该错不了,”孙琬祎指指那人鞋子,“你看,他穿着阿迪呢。”(1)
李小琪噗嗤一笑,不安的情绪稍稍放松。她用手机发了条微信,几乎同时,对面传来“叮”的一声响。
对面的人也锁定了她们,露出灿烂微笑。
孙琬祎和李小琪走过去问好,结果对面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两人大跌眼镜。
“你们……谁是我的女朋友?”
他的视线在李小琪和孙琬祎身上转来转去,神色疑惑:“我只能有一个女朋友。”
他竖起手指比划:“Only one girlfriend.”
???
你还挺有底线的?
孙琬祎和李小琪对视一眼。
“我们不会做你女朋友的,我们是来练口语的。”李小琪鼓起勇气说。
小哥脸色一僵,颇受打击。
“你们……只想……学外语?”
等等,你怎么还先委屈上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对方像有那个大病。
孙琬祎终于觉得不对劲:“我们是不是认错人了?”
李小琪皱眉:“是他主动加的我啊。”
那人也一脸纳闷:“你不是蒋妍吗?”
孙琬祎和李小琪一愣。
“你等的是大姐头?”
蒋妍也是孙琬祎和李小琪的舍友,气场足,性格强势。
大一还没开学时,曾有学长在新生群起哄,非要让新进群的学弟学妹爆照。
大多人虽不愿但也不敢出头,唯有蒋妍,直接在大群发了个“滚”,还在学长跳脚后,与其对呛四十分钟,把学长逼到退群。
蒋妍从此一战成名,被舍友们尊称为“大姐头”,久而久之,她自己也默认了外号。
大姐头的脾气大家都是知道的,孙琬祎和李小琪对视一眼,麻利掏出手机,打电话给蒋妍。
五分钟后,一个穿着风衣的高个子姑娘踩着高跟鞋,风风火火出现在了孙琬祎和李小琪面前。
孙李二人急忙把她拉到一边。
“你之前认识这人吗?他刚才说想让你做他女朋友。”
两个姑娘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小哥,又回过头来瞪着大姐头。
表情严肃,生怕舍友被渣男骗身骗心。
谁知蒋妍很淡定:“我知道啊。”
“啊?”孙李两人傻眼,“你知道?”
“对啊,我参加了校园七日情侣活动,填表时候说想要个外国帅哥,估计系统分配的就是他了。”
原来,蒋妍报名了学校现在很火的“一周情侣活动”,而那外国小哥是今年新来的留学生,入住留学生公寓时碰到了来发宣传单的同学,一时好奇也报了名。二人在抽签系统里匹配成功,所以他喜滋滋地来面基了。
出门前为了国际形象,还特意往头上抹了发胶。
李小琪不解了:“那为什么他会加我的微信?”
她怕蒋妍误会,赶紧补充:“我参加的是语伴活动,纯练口语的。”
蒋妍柳眉倒竖:“他想脚踩两条船?”
三个人警觉望去,外国小哥还傻傻站在原地,见她们望过来,露出八颗牙的标准美式微笑。
仨姑娘正准备再去找外国小哥要个说法,但谁知这时,披萨店门口传来个愤怒的女声。
“你要分手你早说啊,我特地花了一千三给你买礼物,你昨天收的时候怎么不说?!”
(1)玩梗,俄罗斯人对阿迪的情有独钟
孙琬祎在床上坐了一下午。
深蓝色星空图样的床帘垂下来,屏蔽窗外的阳光。
枕头边的手机里正播放着情景喜剧,风情万种的客栈老板娘有着浓重关中口音:“饿从一开始就不该嫁过来,如果饿不嫁过来,饿滴夫君也不会死,如果饿滴夫君不死……”
但孙琬祎笑不出来。
就在今天上午,她知道自己转专业失败了。
佟掌柜的话完美契合她的现状,“莫名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
好吧,伤心也不怎么伤心,就是有点遗憾。
毕竟那法学课本还在书架上摆着,像是嘲笑她这一年的无用功。
想当初朋友还惊讶问她,怎么突然想起来转专业?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
说起来都怪爹妈,当初高考报志愿时,说燕外的小语种是提前批,先填报上,就算没录取后面还能再报,多一个机会多条出路。
孙琬祎虽然不乐意,但又觉得父母说得有点道理,便半推半就答应了。
结果名单下来,最想学的法语没报上,被调剂到了俄语。
父母又说,都到这一步了,就学这个吧,燕外也算个名校,将来好找个体面的工作。
于是她又同意了,学起了这个天坑专业。
说起来,她好像一直在妥协,为了所谓安稳体面,不断放弃自己原本的想法。
旁人和父母聊天,都说你家姑娘是个学霸啊,上了个那么好的学校,她自己也只能笑笑,乖巧地说谢谢夸奖。
结果就是假期回家,父母听到期末成绩后,又是一阵责骂,说你高中成绩不挺好的吗,怎么大学里分这么低。全然忘了她外语似乎一直不咋滴,高考就是英语拖了后腿。
即使后来起了转专业的念头,也一直害怕失败。
一边学法律,一边又放不下俄语,顾此失彼,犹犹豫豫。
犹豫就会败北啊!
外边响起椅子拖动的声音,有人拉了拉床帘,是舍友李小琪。
孙琬祎宿舍是十二平米四人间,上床下桌,中间留出狭小的一点过道。和孙琬祎隔着过道的就是李小琪。
“吃饭去吗?”
李小琪见孙琬祎没说话,晃了晃手机:“五点半了,我记得你今晚还有课。”
孙琬祎听出她语气中的关心,赶紧笑了笑:“放心,我没什么事。”
像是为了证明自己,她利落从床上下来,问:“去哪吃?”
“地铁口那家披萨店行吗?有人约我在那吃晚饭。”
李小琪继续解释:“是……之前那个语伴活动,现在语伴来了,我不敢自己见他,你能陪我去吗?”
李小琪上学期报名了学生会国际交流部组织的语伴活动。
这个活动是让外语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结成朋友,互相锻炼听力口语。李小琪一时兴起报名了,如今新学年刚开学,新留学生们陆续来报道了,国交部开始对着名单分配人了。
李小琪支支吾吾:“国交部说今年俄语国家的女生来得有点少,问我介不介意分配一个男语伴,我……同意了。”
孙琬祎哭笑不得:“你被人家斯拉夫小帅哥的颜值迷惑了?”
她知道李小琪是个资深颜控,平日最喜欢上刷各种帅哥短视频,x博上还关注着十几个网红小哥。
李小琪头埋得更低了:“因为……那天……是唐哲……来问得我。”
哦,孙琬祎顿时理解了。
不是斯拉夫帅哥,但本质还是看脸。
每个学校里都有那么一个校园男神的传说,燕外也不例外。
在传说中,这种人长得俊俏,学习拔尖,擅长运动,还还多才多艺,永远是学校风云人物,吸引一大票迷弟迷妹。
虽然传说总有夸张成分,但唐哲姑且可以算得上是这样的人。
唐哲与孙琬祎李小琪一届,是法语系学生,大一时便通过了跳级考试,所以现在虽然是大二,却是跟着大三的学长学姐一起上课。
传闻他懂英法双语,还自学过一点日语和西班牙语,平日常被教授带出去做口译,年纪轻轻便已经济独立,业务能力有目共睹。
其实孙琬祎在上大学之前就知道唐哲了。
那是她高中,参加了一个英语比赛,因为抽到的题目提前都准备过,侥幸苟到了省赛。
省赛演讲环节时,排在她前一位的选手,就是唐哲。
那天天气很好,少年穿着白色衬衣,站在走廊里等候入场。他看上去并不紧张,甚至还有闲心去逗窗台上觅食的一只麻雀,手指在玻璃上敲出音符。
窗外是一树盛开的玉兰,风过树间,花瓣随风动,如海天尽头翻飞的白鸟。
那场比赛唐哲是第一名,五个评委里有三个给了他满分,还有一个也是接近满分。
而孙琬祎则因为在他后一个入场,对比过于惨烈,被毫不留情刷掉了。
你见识过了真正优秀的人,便开始有了无力的感觉。你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用处,你恐惧即使耗费一辈子心血与精力,也填补不了两人之间的巨大鸿沟。
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孙琬祎便对学外语失去了信心。
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开始悄悄关注唐哲。
去披萨店的路上,李小琪一直和语伴发微信,还和孙琬祎分享两人的对话。
“这人大概是刚到国内,连个微信都是刚刚注册的。”
“我想和他练俄语,他却坚持要讲中文。”
李小琪把手机屏幕竖起来给孙琬祎看。
第一行是一条中文消息:你好,我现在有微信了。
微信写的还是英语。
李小琪用俄语发了个“你好”。
对方回复:“你的俄语很好,我也会说俄语。”
还配了个微笑的表情。
“他大概不知道这个表情在我们这被当做嘲讽。”李小琪笑着和孙琬祎吐槽,“他说他也会俄语是什么意思,他会俄语不是应该的嘛?”
“你俩都想白嫖一个口语陪练。”孙琬祎打趣。
李小琪忽然拔高了音量。
“等等,这人什么意思?!”
孙琬祎接过她手机,看到对方问了句:“你将会是我的女朋友吗?”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
“这什么油腻男,张嘴就想勾搭女生?”李小琪顿时下头了,“要不别去了。”
孙琬祎冷静了一下:“说不定他只是中文不好,先观望观望。你都约了人家了,临时跑路不太好。”
披萨店在地铁口旁的一个小巷子里。
这条巷子有好几家小吃店,价格亲民,所以一到饭点,就有成群结队的学生来改善伙食。
孙琬祎和李小琪在披萨店对面观察半天,锁定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白人。
这人大概一米九高,深目高鼻,穿着套头T恤,胸肌瞩目,平时肯定没少举铁。
只是这人浑身透着浓浓的美国甜心味,丝毫看不出一点战斗民族的影子。
“应该错不了,”孙琬祎指指那人鞋子,“你看,他穿着阿迪呢。”(1)
李小琪噗嗤一笑,不安的情绪稍稍放松。她用手机发了条微信,几乎同时,对面传来“叮”的一声响。
对面的人也锁定了她们,露出灿烂微笑。
孙琬祎和李小琪走过去问好,结果对面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两人大跌眼镜。
“你们……谁是我的女朋友?”
他的视线在李小琪和孙琬祎身上转来转去,神色疑惑:“我只能有一个女朋友。”
他竖起手指比划:“Only one girlfriend.”
???
你还挺有底线的?
孙琬祎和李小琪对视一眼。
“我们不会做你女朋友的,我们是来练口语的。”李小琪鼓起勇气说。
小哥脸色一僵,颇受打击。
“你们……只想……学外语?”
等等,你怎么还先委屈上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对方像有那个大病。
孙琬祎终于觉得不对劲:“我们是不是认错人了?”
李小琪皱眉:“是他主动加的我啊。”
那人也一脸纳闷:“你不是蒋妍吗?”
孙琬祎和李小琪一愣。
“你等的是大姐头?”
蒋妍也是孙琬祎和李小琪的舍友,气场足,性格强势。
大一还没开学时,曾有学长在新生群起哄,非要让新进群的学弟学妹爆照。
大多人虽不愿但也不敢出头,唯有蒋妍,直接在大群发了个“滚”,还在学长跳脚后,与其对呛四十分钟,把学长逼到退群。
蒋妍从此一战成名,被舍友们尊称为“大姐头”,久而久之,她自己也默认了外号。
大姐头的脾气大家都是知道的,孙琬祎和李小琪对视一眼,麻利掏出手机,打电话给蒋妍。
五分钟后,一个穿着风衣的高个子姑娘踩着高跟鞋,风风火火出现在了孙琬祎和李小琪面前。
孙李二人急忙把她拉到一边。
“你之前认识这人吗?他刚才说想让你做他女朋友。”
两个姑娘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小哥,又回过头来瞪着大姐头。
表情严肃,生怕舍友被渣男骗身骗心。
谁知蒋妍很淡定:“我知道啊。”
“啊?”孙李两人傻眼,“你知道?”
“对啊,我参加了校园七日情侣活动,填表时候说想要个外国帅哥,估计系统分配的就是他了。”
原来,蒋妍报名了学校现在很火的“一周情侣活动”,而那外国小哥是今年新来的留学生,入住留学生公寓时碰到了来发宣传单的同学,一时好奇也报了名。二人在抽签系统里匹配成功,所以他喜滋滋地来面基了。
出门前为了国际形象,还特意往头上抹了发胶。
李小琪不解了:“那为什么他会加我的微信?”
她怕蒋妍误会,赶紧补充:“我参加的是语伴活动,纯练口语的。”
蒋妍柳眉倒竖:“他想脚踩两条船?”
三个人警觉望去,外国小哥还傻傻站在原地,见她们望过来,露出八颗牙的标准美式微笑。
仨姑娘正准备再去找外国小哥要个说法,但谁知这时,披萨店门口传来个愤怒的女声。
“你要分手你早说啊,我特地花了一千三给你买礼物,你昨天收的时候怎么不说?!”
(1)玩梗,俄罗斯人对阿迪的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