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茹胃部和腹部的疼痛越发剧烈,她强忍着这种不适,以至于感觉到背上沁出一层薄汗。她刚才从进教室,就对学生的纪律问题揣着不满,刺耳的笑声充斥着罗晓茹的耳膜,似乎没有人觉得这不该是好笑的事。
一股恼火涌上,罗晓茹还是忍住了,只是对雷轩道:“把这首诗抄到会为止。”
雷轩不敢有二话,连忙拿出练习本。
罗晓茹又随机抽查了几名学生,结果很不理想,六七名学生里,勉强有一个能全部背诵下来,可见私下里真正用功的学生并不多。
太差劲了。
说不上是烦躁还是生气,这种负面情绪和身体上的疼痛揪扯在一起时,让罗晓茹产生一种随时都会崩溃的感觉。终于,在又一阵强烈的胃痛袭来之际,罗晓茹抛下一句“你们好好背”,然后往门口走。
负面情绪也好,身上的疼痛也罢,她都尽量掩饰好。
还是有学生看出不对,问了句:“罗老师,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罗晓茹露了个笑,心里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淡漠。
她离开后,班上有几分钟处于绝对安静的状态,迟冉知道罗晓茹有胃疼的毛病,猜测她刚才可能是犯病了。
“操。”雷轩突然爆粗口,“老子那天明明会背的。”
罗晓茹回去办公室后,从抽屉里找出止痛片,就着温水服了几粒。她总吃这药,身体都有些免疫了,所以她加了剂量。
江鹏来得早,正在给窗台上的君子兰浇水,顺口问:“罗老师,胃痛又犯了?”
罗晓茹:“嗯,吃点药,等会儿就好了。”
江鹏习惯说话没顾忌:“一定得注意身体,要不迟早被这群兔崽子气死。”
江鹏:“一个个十七八岁了,什么事也不懂。”
他自顾自地浇花、念叨,罗晓茹一直都不适应他的言语习惯,面上敷衍几句,从笔筒里拿起一支红笔,开始判练习册。
止疼片的药效发挥作用,罗晓茹的疼痛缓解许多,紧绷的神经还没来得及松缓,她两弯细眉的距离再次凑近。
好几本雷同答案,抄作业痕迹很重,学生甚至都懒得稍微改动阅读题的回答,他们自作聪明地将两本练习册隔开好几本,以为这样就不会被老师发现。
罗晓茹气笑,他们到底是在自欺欺人,还是把老师当傻子?
屡次故技重施。
真正让罗晓茹无奈的,是她至少讲过三遍的病句,放到练习册上,一模一样的句式,还是有大把学生做错,其中不乏班级中的优等生。
罗晓茹陷入短暂放空,等她再次回过神,红色中性笔尖在学生的练习册上染下一点鲜红的油墨,她把纸巾叠成四方,用边角处吸那油墨,效果并不理想。
那一点红过分醒目,带有讽刺意味。
罗晓茹的胃痛又开始加剧。
-
上午第四节体育课,学生们照例先做拉伸,再绕操场跑步两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体育项目练习,等同于自由活动。
“群名还没想好”群里的同学自成一组,几个男生装样子拿了个铅球,一行人在操场上找了处空旷的地方。
宋森垣朝李露然开玩笑道:“这次你要再不说,我们就不客气了。”
李露然的声音很细绵:“拜托,要我忍着不说也很辛苦的。”
雷轩:“所以晓茹到底为什么调来十二中?”
十几人围在一起,目光齐聚在李露然身上,等待她揭晓神秘的答案。迟冉在这一刻竟有种说不出的紧张,不知不觉将崔漫的衣袖攥紧。
李露然不放心地扫了眼周围,确定不会有他人听到,才压着嗓音说道:“罗晓茹私下给学生有偿补课,被家长举报到学校去了。”
李露然:“实中怕名誉受损,低调处理了这件事,然后罗晓茹主动申请调动。”
她话音才落,好几个男生忍不住爆粗口,像是听到了难以置信的荒谬事,几个女生同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迟冉下意识也不相信,紧接着又想到某件事,便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
雷轩:“靠,我不信。”
谭琦:“开玩笑的吧?”
李露然急了:“昨天我爸带我参加饭局,这件事是一个教育局的叔叔亲口说的,不会有假。”
李露然:“我也觉得很难相信。”
大家都知道,李露然家境优渥,和她父母打交道的人非富即贵,以前有从她这里传出的小道消息,在后来都得到证实。
一圈人沉默,远处有人将篮球砸到篮板上,“嘭”一声赫然入耳。
他们理解了昨天李露然在群里的一系列“震惊”发言,原来真的不是故弄玄虚。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心情无一例外。
崔漫迟疑着开口:“我觉得罗老师不像是那种人。”
宋森垣有理有据:“没错,咱们年级好多学生家长给罗晓茹送礼,她都没收。”
罗晓茹去年刚一调来十二中,就有众多家长慕名去拉近关系,希望自家孩子可以多得到些照顾。毕竟对高考生而言,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分,都可以让结果天差地别。
宋森垣:“李露然,你爸不是也给晓茹送礼来着,被她拒绝了。”
算不上是光彩的事,李露然赧然,却没法反驳。她爸曾想送罗晓茹一块价值万元的手表,拜托她多关照李露然,罗晓茹干脆而客气地拒绝。
谭琦:“我听我妈说,像罗晓茹这种资历的老师,年薪少说十几万,她哪会缺钱?”
又是一阵沉默,他们都看得出来,罗晓茹不缺钱。
崔漫:“冉冉,你怎么看这件事?”
“知人知面不知心。”迟冉低头用脚尖摩擦地面,声音听起来有失落。
雷轩:“话是这么说,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比如咱以前的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他私下没少收过家长的东西。可是罗晓茹……反正目前我没听说。”
大家各抒己见,都觉得罗晓茹不像唯利是图的人,李露然态度中立:“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说出来,信不信由你们,还有这件事千万别再往外传。”
其余人赞同。
这件事关乎罗晓茹的个人声誉,他们哪怕有时候口无遮拦,也还是清楚有些事不宜乱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都不讨厌罗晓茹。
如果换成是江鹏,雷轩半小时之内,就会让全校同学知道他的“丑闻”。
迟冉坐在看台上,反复思忖,她需要细致地消化一下这件事。
李露然带来的真相,别人都倾向于不信,可迟冉大概是信了,因为这个事实更接近她后来对罗晓茹的认知。
她是那样的人吧。
崔漫双手托腮,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罗晓茹挺好的,冉冉,你记不记得,去年刚入秋的时候,罗晓茹请咱们班同学喝奶茶,给外班羡慕坏了。”
去年突然流行“入秋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大家都会让关系亲近的人请自己喝奶茶,那时罗晓茹刚来十二中,文三班的学生没好意思和她提这个。
可某一天晚自习,罗晓茹叫走几个男生,过了会儿他们拎上来四十几杯奶茶,当时罗晓茹半开玩笑道:“我在这个秋天请你们喝奶茶,你们不用羡慕别人。”
班上的同学激动坏了,下课有人专门拿着奶茶去外班炫耀,很多人都发了朋友圈,迟冉当时也发了一张奶茶的照片,配文:【别人家的班主任?-没错,我们的班主任。】
那条朋友圈下面,她收获了一堆点赞加“实名羡慕”。
罗晓茹第一次出现在文三班时,迟冉就觉得她和别的老师不同。
别的老师往往做个程序化的自我介绍,然后初步认识下班里的同学,而罗晓茹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以后,开始介绍语文这门学科。
她说,语文的全称是语言和文字,她认为语文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的精髓在于想象和探索,同一篇文章,甚至同一句话,当不同的人阅读它,却会有不同理解。
罗晓茹在黑板上写下“他手里拿着一把刀”,她问同学们看到这句话时想到什么。
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
雷轩:“我想到一个很酷的剑客,他正要去与仇家决一死战。”
谭琦:“我想他是个屠夫,正要去宰杀一头强壮的牛。”
宋森垣:“那把刀应该是个古董,他正准备拿去给专家鉴定。”
崔漫小声说:“他拿的可能是个刮眉刀,要帮心爱的女孩修眉。”
迟冉心想:他是个卖刀的,他会站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吆喝“九块九一把,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她被自己的想法逗笑,还有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有够离谱,罗晓茹带着恬淡的笑意,眼里有一种温和的包容。
等大家都回答完,罗晓茹说,这就是她喜欢语文并教授这门科目的原因,文学可以让答案不拘泥于某一种,而她永远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收获新的发现。
她说:“你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有趣、惊喜,希望在接下来两年的相处中,我也可以带给你们这样的感受。”
当时迟冉觉得,罗晓茹已经做到了。
一股恼火涌上,罗晓茹还是忍住了,只是对雷轩道:“把这首诗抄到会为止。”
雷轩不敢有二话,连忙拿出练习本。
罗晓茹又随机抽查了几名学生,结果很不理想,六七名学生里,勉强有一个能全部背诵下来,可见私下里真正用功的学生并不多。
太差劲了。
说不上是烦躁还是生气,这种负面情绪和身体上的疼痛揪扯在一起时,让罗晓茹产生一种随时都会崩溃的感觉。终于,在又一阵强烈的胃痛袭来之际,罗晓茹抛下一句“你们好好背”,然后往门口走。
负面情绪也好,身上的疼痛也罢,她都尽量掩饰好。
还是有学生看出不对,问了句:“罗老师,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罗晓茹露了个笑,心里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淡漠。
她离开后,班上有几分钟处于绝对安静的状态,迟冉知道罗晓茹有胃疼的毛病,猜测她刚才可能是犯病了。
“操。”雷轩突然爆粗口,“老子那天明明会背的。”
罗晓茹回去办公室后,从抽屉里找出止痛片,就着温水服了几粒。她总吃这药,身体都有些免疫了,所以她加了剂量。
江鹏来得早,正在给窗台上的君子兰浇水,顺口问:“罗老师,胃痛又犯了?”
罗晓茹:“嗯,吃点药,等会儿就好了。”
江鹏习惯说话没顾忌:“一定得注意身体,要不迟早被这群兔崽子气死。”
江鹏:“一个个十七八岁了,什么事也不懂。”
他自顾自地浇花、念叨,罗晓茹一直都不适应他的言语习惯,面上敷衍几句,从笔筒里拿起一支红笔,开始判练习册。
止疼片的药效发挥作用,罗晓茹的疼痛缓解许多,紧绷的神经还没来得及松缓,她两弯细眉的距离再次凑近。
好几本雷同答案,抄作业痕迹很重,学生甚至都懒得稍微改动阅读题的回答,他们自作聪明地将两本练习册隔开好几本,以为这样就不会被老师发现。
罗晓茹气笑,他们到底是在自欺欺人,还是把老师当傻子?
屡次故技重施。
真正让罗晓茹无奈的,是她至少讲过三遍的病句,放到练习册上,一模一样的句式,还是有大把学生做错,其中不乏班级中的优等生。
罗晓茹陷入短暂放空,等她再次回过神,红色中性笔尖在学生的练习册上染下一点鲜红的油墨,她把纸巾叠成四方,用边角处吸那油墨,效果并不理想。
那一点红过分醒目,带有讽刺意味。
罗晓茹的胃痛又开始加剧。
-
上午第四节体育课,学生们照例先做拉伸,再绕操场跑步两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体育项目练习,等同于自由活动。
“群名还没想好”群里的同学自成一组,几个男生装样子拿了个铅球,一行人在操场上找了处空旷的地方。
宋森垣朝李露然开玩笑道:“这次你要再不说,我们就不客气了。”
李露然的声音很细绵:“拜托,要我忍着不说也很辛苦的。”
雷轩:“所以晓茹到底为什么调来十二中?”
十几人围在一起,目光齐聚在李露然身上,等待她揭晓神秘的答案。迟冉在这一刻竟有种说不出的紧张,不知不觉将崔漫的衣袖攥紧。
李露然不放心地扫了眼周围,确定不会有他人听到,才压着嗓音说道:“罗晓茹私下给学生有偿补课,被家长举报到学校去了。”
李露然:“实中怕名誉受损,低调处理了这件事,然后罗晓茹主动申请调动。”
她话音才落,好几个男生忍不住爆粗口,像是听到了难以置信的荒谬事,几个女生同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迟冉下意识也不相信,紧接着又想到某件事,便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
雷轩:“靠,我不信。”
谭琦:“开玩笑的吧?”
李露然急了:“昨天我爸带我参加饭局,这件事是一个教育局的叔叔亲口说的,不会有假。”
李露然:“我也觉得很难相信。”
大家都知道,李露然家境优渥,和她父母打交道的人非富即贵,以前有从她这里传出的小道消息,在后来都得到证实。
一圈人沉默,远处有人将篮球砸到篮板上,“嘭”一声赫然入耳。
他们理解了昨天李露然在群里的一系列“震惊”发言,原来真的不是故弄玄虚。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心情无一例外。
崔漫迟疑着开口:“我觉得罗老师不像是那种人。”
宋森垣有理有据:“没错,咱们年级好多学生家长给罗晓茹送礼,她都没收。”
罗晓茹去年刚一调来十二中,就有众多家长慕名去拉近关系,希望自家孩子可以多得到些照顾。毕竟对高考生而言,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分,都可以让结果天差地别。
宋森垣:“李露然,你爸不是也给晓茹送礼来着,被她拒绝了。”
算不上是光彩的事,李露然赧然,却没法反驳。她爸曾想送罗晓茹一块价值万元的手表,拜托她多关照李露然,罗晓茹干脆而客气地拒绝。
谭琦:“我听我妈说,像罗晓茹这种资历的老师,年薪少说十几万,她哪会缺钱?”
又是一阵沉默,他们都看得出来,罗晓茹不缺钱。
崔漫:“冉冉,你怎么看这件事?”
“知人知面不知心。”迟冉低头用脚尖摩擦地面,声音听起来有失落。
雷轩:“话是这么说,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比如咱以前的班主任,大家都知道他私下没少收过家长的东西。可是罗晓茹……反正目前我没听说。”
大家各抒己见,都觉得罗晓茹不像唯利是图的人,李露然态度中立:“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说出来,信不信由你们,还有这件事千万别再往外传。”
其余人赞同。
这件事关乎罗晓茹的个人声誉,他们哪怕有时候口无遮拦,也还是清楚有些事不宜乱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都不讨厌罗晓茹。
如果换成是江鹏,雷轩半小时之内,就会让全校同学知道他的“丑闻”。
迟冉坐在看台上,反复思忖,她需要细致地消化一下这件事。
李露然带来的真相,别人都倾向于不信,可迟冉大概是信了,因为这个事实更接近她后来对罗晓茹的认知。
她是那样的人吧。
崔漫双手托腮,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罗晓茹挺好的,冉冉,你记不记得,去年刚入秋的时候,罗晓茹请咱们班同学喝奶茶,给外班羡慕坏了。”
去年突然流行“入秋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大家都会让关系亲近的人请自己喝奶茶,那时罗晓茹刚来十二中,文三班的学生没好意思和她提这个。
可某一天晚自习,罗晓茹叫走几个男生,过了会儿他们拎上来四十几杯奶茶,当时罗晓茹半开玩笑道:“我在这个秋天请你们喝奶茶,你们不用羡慕别人。”
班上的同学激动坏了,下课有人专门拿着奶茶去外班炫耀,很多人都发了朋友圈,迟冉当时也发了一张奶茶的照片,配文:【别人家的班主任?-没错,我们的班主任。】
那条朋友圈下面,她收获了一堆点赞加“实名羡慕”。
罗晓茹第一次出现在文三班时,迟冉就觉得她和别的老师不同。
别的老师往往做个程序化的自我介绍,然后初步认识下班里的同学,而罗晓茹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以后,开始介绍语文这门学科。
她说,语文的全称是语言和文字,她认为语文是一门艺术学科,它的精髓在于想象和探索,同一篇文章,甚至同一句话,当不同的人阅读它,却会有不同理解。
罗晓茹在黑板上写下“他手里拿着一把刀”,她问同学们看到这句话时想到什么。
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
雷轩:“我想到一个很酷的剑客,他正要去与仇家决一死战。”
谭琦:“我想他是个屠夫,正要去宰杀一头强壮的牛。”
宋森垣:“那把刀应该是个古董,他正准备拿去给专家鉴定。”
崔漫小声说:“他拿的可能是个刮眉刀,要帮心爱的女孩修眉。”
迟冉心想:他是个卖刀的,他会站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吆喝“九块九一把,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她被自己的想法逗笑,还有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有够离谱,罗晓茹带着恬淡的笑意,眼里有一种温和的包容。
等大家都回答完,罗晓茹说,这就是她喜欢语文并教授这门科目的原因,文学可以让答案不拘泥于某一种,而她永远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收获新的发现。
她说:“你们的回答让我觉得有趣、惊喜,希望在接下来两年的相处中,我也可以带给你们这样的感受。”
当时迟冉觉得,罗晓茹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