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有一会儿,杜绢花先让褚大队长稍稍放缓点速度,然后跳下车,“不好意思啊,两位大哥,还得劳烦你们再坚持一下”先对另一旁也走了许久的两个乡里人说了声抱歉,
然后转头看向走得有些踉踉跄跄的陆明翰,杜绢花丝毫不提陆明翰此时的虚弱够不够男人,而是一本正经地发挥团结友爱的美好品德,大义凛然地说着:“陆同志,我坐了这么多天的火车身板子硬地很,就让我下地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吧!”
陆明翰心里接受到杜绢花对自己的心意,也不逞强,直接扶着牛车上的栏板就坐了上去,避开旁人的眼光,不动声色地捶着自己有些麻木的两条腿,只有这样,陆明翰才觉得自己终于缓过来了。
刚刚在太阳底下拖着铅重的两条腿不知道走了多久,又渴又累还晒,真是快坚持不住了。
能够和明翰哥一起坐的这么近,苏叶宁心里高兴极了,再也不为刚刚自己慢一步让座而后悔,如果自己刚刚主动下车了,那现在和明翰哥坐得这么近的不就是姓杜的了吗?
庆幸自己聪明的苏叶宁开始找各种话题和陆明翰开聊,陆明翰有些不耐烦,本来就渴,还说这么多无聊的话!但陆明翰也不好在那么多人面前叫苏叶宁闭嘴,这样反倒承认自己的虚弱,也只好嗯嗯地点头回应。
底下的杜绢花一步一步地跟着牛车走,不一会儿,就有些气喘吁吁,但尽力照着自己多年以来牢记的养生习惯一样,鼻吸口呼,挺胸收腹,走成直线,下肢则试着臀部带动大腿,脚跟先着地,然后重心移到脚尖,让前脚掌着地,只有在感受到肚脐眼上提的时候,屁股也不自觉地稍微夹紧的程度,才说明自己走对了。
到了乡下,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身体素质过硬,否则其他都是空话,杜绢花牢记自己下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存活着。
褚振卫耳朵灵,隔着牛车有些好奇地看着这姓杜的女知青,居然把不用走路的机会主动给让出去了,这也太傻了吧!宁愿自己下地走路,喘气也不敢喘大声,还留那两人在车上悠闲说话,这也太死心眼了,真傻!
褚振卫的腹诽杜绢花丝毫不清楚,只知道自己走了快三里的地,有些坚持不住了。
临近中午,空气中的热浪让人有些燥热,杜绢花感受的出来,自己的额头上,脸颊旁肯定都是汗水,衣服也都被浸湿了吧。
杜绢花有些放空地想着,自己的身体还是不够强健,要是在城里,自己能快走个两里就算得上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到了乡下,这样子羸弱可不行,这得多费命啊!
杜绢花在得知自己已经推出来的第一时间,在愤怒绝望过后,就强打着精神去查阅了关于“如何在乡下好好过好日子”的n种方法,并一一做好了笔记。
“呼呼,”杜绢花刻意但不突兀地喘气出声,牛车上有些疲惫得迷眼的陆明翰终于意识到自己该换位了,和前面的褚大队长说了声,就跳下来想让杜绢花上去,杜绢花没有直接默认,
而是抬手在下颚处,似乎是不经意做出这个动作,只是想接住自己滴落的汗珠,把脸抬高45度,虚弱地出声,“轮到两位大哥了,要不——”
“不不,”肖大壮第一时间开口,“这段路我们都是走惯了的,不碍事,你都这么累了,你上去休息就好,是不是啊褚振卫?”
旁边的大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显得有些低气压,杜绢花拿不准主意,只能呆呆地接着走,也不敢直接上去坐着。
“上去。”褚振卫言简意赅,杜绢花同手同脚地爬了上去,其实再走下去,杜绢花也真是支撑不住了。
上去之后,杜绢花这才有空抽出自己的另一条手帕给自己擦汗。
可底下的人不知啊,褚振卫瞅着有点熟悉的手帕,低气压直接变得凝结成乌云,显得整个人古铜发黑。
褚振卫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克制不住,或许是那道娇到心里的话,也或许是自己真的生病了,不管是哪种情况,褚振卫都打定主意,以后要远离这个姓杜的女知青,免得自己变成另外一个陌生的人。
无关的人根本引不起杜绢花的半点注意,此时擦完汗的杜绢花还来不及思考更多,就看到顺着路旁的灌木丛,前边有一颗大榕树,树下有乘凉的村民,树旁直立着一座红砖瓦房,墙面上还用白色的颜料写着“为人民服务”,“团结就是力量”等标语。
杜绢花知道,目的地到了。
果然牛车走到大榕树旁,就缓缓惯性停下了,这时牛车周围早就围上好奇的乡亲,“这是新来的知青吧,长得都可俊俏了。”一个老奶奶笑呵呵道。
实在是三个人的穿着还带着很明显的城里人味道,男的白衬衣黑长裤,衣服虽然多出了很多的褶皱,但不难发现这套衣服的面料都是没有补丁,在太阳底下还微微发光。
重要的是,这个白衬衣是这么干净,除了火车上勉强带出的褶皱和灰尘,居然不见任何其他的污渍,这在缺衣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乡下来说可了不得啊!
其他的两个女知青穿着也不差,除了白得像鸡蛋的那位女知青衣服上勉强绣上了两个猫猫爪当掩饰,但这丝毫逃不过沉浸补丁事业多年的村里大娘的锐利目光,这个心灵手巧!
另一个可能家里十分有钱,居然大手笔地坐在发亮光的方箱上,这个发亮光一看就知道是大大大领导才能拥有的牛皮箱,听说县里的领导也才有一个手臂大的牛皮公文包,可这个女知青居然有两个!两个到大腿上那么高的牛皮箱子!还不在意地坐在屁股墩下!
天杀的,败家子啊!
注意到并快速得出结论的大娘们对这个女知青不淡定了,恨不能把被坐着的牛皮箱给抢过来好好擦拭保管。
“散开散开,”有事要忙的褚振国把赶牛车的活儿嘱托给褚振卫,便对围城里三圈外三圈的大爷大娘们招呼道,“快散开,牛车要走了,踢到人不管赔。”
“哪儿还用大队长赔,不用赔不用赔!”
“大队长,这个怎么用村里的牛车送啊?”以前也没这样啊!
褚振国也不想,可谁让这次来的三个知青行李都多,多得要派出两三个人去帮忙提,这样的话,还不如牛车送过去。
“走走,别挡道,我还有事要忙!”褚振国不回答,那人也不纠结,赶着回去传消息,这次来的三个知青都长得很好看!
牛车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村里的知青所,前面空地停下,褚振卫和一齐跟来的肖大壮开始帮三个知青搬包裹。
“这个是我的,”那道娇柔的声音又出现了,褚振卫顺着手指头的方向提起来一个土黑色帆布包样式的布包,里头还挺重的。
但褚振卫正值青壮年,轻松一甩就把布包扛到肩头,脚下生风地扛了进去,等大概商量好了放哪间屋子,褚振卫才把肩膀上的布包放到木门边上,然后直接大步流星拉着肖大壮出了知青所。
“等等,谢谢两位大哥,真是麻烦你们了!”褚振卫听音但不敢抬眼直看,等做好心理准备后,人已经走远了,张开的手心里躺着两颗水果糖。
“褚三子,你刚刚怎么那么好心?”觉得自己明察秋毫的肖大壮故意调侃道,“不会是看上谁了吧?”
“滚你的。”褚振卫脚下使劲坐上牛车,拍了拍牛屁股直接离开,哒哒哒的脚步声也不知道掩盖住从哪里传出来的砰砰砰的心跳声。
“哎,等等我啊!”肖大壮助跑几步跳上牛车板上,跳掉了自己想要问的话。
知青所里,老知青和新知青粗粗介绍过后,就留给新来的整理自己的包裹。
杜绢花在同屋的女知青的帮忙下,终于把放在门口边上的布包和一直拎着的藤箱搬到自己床边。
房间大概有九平方,靠墙的一面砌上了一张大火炕,瞧着上头原先就睡了四个人,加上自己就有五个人。
等原先的知青挪挪位置,空出一个靠墙的位置,杜绢花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先把被褥这些都给拿出来,拿出折叠成小方块的草席和一张薄被之后,把草席解了铺开,薄被放草席上,再从布包里拿出自己塞满了决明子显得有些鼓鼓囊囊的布枕头摆上头,简易的夏日被褥就铺好了。
坐在旁边围观一位女知青开口问道,“你家在哪儿呀,我是湘潭本地市里的。”
杜绢花抬头直视,微笑着回道,“我是粤省廣州市里的。”
“你们都是市里,我是三湘镇上的……”
介绍完来处,一个嘴唇有些厚名叫王爱梅的女知青指着杜绢花拿出的被褥和身上的衣服说,“绢花,你带来的东西都好新,这都是你家里人给你准备的吗?”
“嗯,这是一早就准备好的。”杜绢花原本直视说话人的明亮眼睛被微微半垂的眼皮给遮挡住,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好意思有些想家了。
聊到这个话题,原本屋里热络的气氛一下子冷却下来。
可王爱梅像不知道般,顺着夸道,“你家里人真疼你,给你准备了这么多又好又新的被褥和衣裳!
肯定花费了很多钱票吧?”
这年头,谁没有几个补丁,就连被子都不一定是完整的,可杜绢花的被褥硬生生看出九成九新,这不正是家里人疼爱的表现?
“嗯嗯,这是一早就准备好的。”看似正面回答,但实际上模糊了话里指向的主体。
可旁人只看到杜绢花的□□成新的衣裳和被褥,还有体面的行李,也没人去琢磨话里的深意,仅凭实际物质,就推断出杜绢花在家里的受宠。
下乡的女知青大多都是家里孩子多赶上趟了一块给送下乡来着,能下乡就说明家里还有更需要保护的人选,特别是早几年下乡的知青,那时候还没有规定一家只能留一个小孩在城里。
听了杜绢花没有丝毫炫耀的话语,赵秀花还是觉得心里难得地刺痛起来,摸摸自己已经好久没换过、洗得泛白、又不知道补了多少次的上衣,赵秀花直接起身跑了出去,屋里的张巧玲和楚琪琪也跟着追了出去。
然后转头看向走得有些踉踉跄跄的陆明翰,杜绢花丝毫不提陆明翰此时的虚弱够不够男人,而是一本正经地发挥团结友爱的美好品德,大义凛然地说着:“陆同志,我坐了这么多天的火车身板子硬地很,就让我下地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吧!”
陆明翰心里接受到杜绢花对自己的心意,也不逞强,直接扶着牛车上的栏板就坐了上去,避开旁人的眼光,不动声色地捶着自己有些麻木的两条腿,只有这样,陆明翰才觉得自己终于缓过来了。
刚刚在太阳底下拖着铅重的两条腿不知道走了多久,又渴又累还晒,真是快坚持不住了。
能够和明翰哥一起坐的这么近,苏叶宁心里高兴极了,再也不为刚刚自己慢一步让座而后悔,如果自己刚刚主动下车了,那现在和明翰哥坐得这么近的不就是姓杜的了吗?
庆幸自己聪明的苏叶宁开始找各种话题和陆明翰开聊,陆明翰有些不耐烦,本来就渴,还说这么多无聊的话!但陆明翰也不好在那么多人面前叫苏叶宁闭嘴,这样反倒承认自己的虚弱,也只好嗯嗯地点头回应。
底下的杜绢花一步一步地跟着牛车走,不一会儿,就有些气喘吁吁,但尽力照着自己多年以来牢记的养生习惯一样,鼻吸口呼,挺胸收腹,走成直线,下肢则试着臀部带动大腿,脚跟先着地,然后重心移到脚尖,让前脚掌着地,只有在感受到肚脐眼上提的时候,屁股也不自觉地稍微夹紧的程度,才说明自己走对了。
到了乡下,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身体素质过硬,否则其他都是空话,杜绢花牢记自己下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存活着。
褚振卫耳朵灵,隔着牛车有些好奇地看着这姓杜的女知青,居然把不用走路的机会主动给让出去了,这也太傻了吧!宁愿自己下地走路,喘气也不敢喘大声,还留那两人在车上悠闲说话,这也太死心眼了,真傻!
褚振卫的腹诽杜绢花丝毫不清楚,只知道自己走了快三里的地,有些坚持不住了。
临近中午,空气中的热浪让人有些燥热,杜绢花感受的出来,自己的额头上,脸颊旁肯定都是汗水,衣服也都被浸湿了吧。
杜绢花有些放空地想着,自己的身体还是不够强健,要是在城里,自己能快走个两里就算得上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但到了乡下,这样子羸弱可不行,这得多费命啊!
杜绢花在得知自己已经推出来的第一时间,在愤怒绝望过后,就强打着精神去查阅了关于“如何在乡下好好过好日子”的n种方法,并一一做好了笔记。
“呼呼,”杜绢花刻意但不突兀地喘气出声,牛车上有些疲惫得迷眼的陆明翰终于意识到自己该换位了,和前面的褚大队长说了声,就跳下来想让杜绢花上去,杜绢花没有直接默认,
而是抬手在下颚处,似乎是不经意做出这个动作,只是想接住自己滴落的汗珠,把脸抬高45度,虚弱地出声,“轮到两位大哥了,要不——”
“不不,”肖大壮第一时间开口,“这段路我们都是走惯了的,不碍事,你都这么累了,你上去休息就好,是不是啊褚振卫?”
旁边的大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显得有些低气压,杜绢花拿不准主意,只能呆呆地接着走,也不敢直接上去坐着。
“上去。”褚振卫言简意赅,杜绢花同手同脚地爬了上去,其实再走下去,杜绢花也真是支撑不住了。
上去之后,杜绢花这才有空抽出自己的另一条手帕给自己擦汗。
可底下的人不知啊,褚振卫瞅着有点熟悉的手帕,低气压直接变得凝结成乌云,显得整个人古铜发黑。
褚振卫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克制不住,或许是那道娇到心里的话,也或许是自己真的生病了,不管是哪种情况,褚振卫都打定主意,以后要远离这个姓杜的女知青,免得自己变成另外一个陌生的人。
无关的人根本引不起杜绢花的半点注意,此时擦完汗的杜绢花还来不及思考更多,就看到顺着路旁的灌木丛,前边有一颗大榕树,树下有乘凉的村民,树旁直立着一座红砖瓦房,墙面上还用白色的颜料写着“为人民服务”,“团结就是力量”等标语。
杜绢花知道,目的地到了。
果然牛车走到大榕树旁,就缓缓惯性停下了,这时牛车周围早就围上好奇的乡亲,“这是新来的知青吧,长得都可俊俏了。”一个老奶奶笑呵呵道。
实在是三个人的穿着还带着很明显的城里人味道,男的白衬衣黑长裤,衣服虽然多出了很多的褶皱,但不难发现这套衣服的面料都是没有补丁,在太阳底下还微微发光。
重要的是,这个白衬衣是这么干净,除了火车上勉强带出的褶皱和灰尘,居然不见任何其他的污渍,这在缺衣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乡下来说可了不得啊!
其他的两个女知青穿着也不差,除了白得像鸡蛋的那位女知青衣服上勉强绣上了两个猫猫爪当掩饰,但这丝毫逃不过沉浸补丁事业多年的村里大娘的锐利目光,这个心灵手巧!
另一个可能家里十分有钱,居然大手笔地坐在发亮光的方箱上,这个发亮光一看就知道是大大大领导才能拥有的牛皮箱,听说县里的领导也才有一个手臂大的牛皮公文包,可这个女知青居然有两个!两个到大腿上那么高的牛皮箱子!还不在意地坐在屁股墩下!
天杀的,败家子啊!
注意到并快速得出结论的大娘们对这个女知青不淡定了,恨不能把被坐着的牛皮箱给抢过来好好擦拭保管。
“散开散开,”有事要忙的褚振国把赶牛车的活儿嘱托给褚振卫,便对围城里三圈外三圈的大爷大娘们招呼道,“快散开,牛车要走了,踢到人不管赔。”
“哪儿还用大队长赔,不用赔不用赔!”
“大队长,这个怎么用村里的牛车送啊?”以前也没这样啊!
褚振国也不想,可谁让这次来的三个知青行李都多,多得要派出两三个人去帮忙提,这样的话,还不如牛车送过去。
“走走,别挡道,我还有事要忙!”褚振国不回答,那人也不纠结,赶着回去传消息,这次来的三个知青都长得很好看!
牛车再走半个小时就到了村里的知青所,前面空地停下,褚振卫和一齐跟来的肖大壮开始帮三个知青搬包裹。
“这个是我的,”那道娇柔的声音又出现了,褚振卫顺着手指头的方向提起来一个土黑色帆布包样式的布包,里头还挺重的。
但褚振卫正值青壮年,轻松一甩就把布包扛到肩头,脚下生风地扛了进去,等大概商量好了放哪间屋子,褚振卫才把肩膀上的布包放到木门边上,然后直接大步流星拉着肖大壮出了知青所。
“等等,谢谢两位大哥,真是麻烦你们了!”褚振卫听音但不敢抬眼直看,等做好心理准备后,人已经走远了,张开的手心里躺着两颗水果糖。
“褚三子,你刚刚怎么那么好心?”觉得自己明察秋毫的肖大壮故意调侃道,“不会是看上谁了吧?”
“滚你的。”褚振卫脚下使劲坐上牛车,拍了拍牛屁股直接离开,哒哒哒的脚步声也不知道掩盖住从哪里传出来的砰砰砰的心跳声。
“哎,等等我啊!”肖大壮助跑几步跳上牛车板上,跳掉了自己想要问的话。
知青所里,老知青和新知青粗粗介绍过后,就留给新来的整理自己的包裹。
杜绢花在同屋的女知青的帮忙下,终于把放在门口边上的布包和一直拎着的藤箱搬到自己床边。
房间大概有九平方,靠墙的一面砌上了一张大火炕,瞧着上头原先就睡了四个人,加上自己就有五个人。
等原先的知青挪挪位置,空出一个靠墙的位置,杜绢花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先把被褥这些都给拿出来,拿出折叠成小方块的草席和一张薄被之后,把草席解了铺开,薄被放草席上,再从布包里拿出自己塞满了决明子显得有些鼓鼓囊囊的布枕头摆上头,简易的夏日被褥就铺好了。
坐在旁边围观一位女知青开口问道,“你家在哪儿呀,我是湘潭本地市里的。”
杜绢花抬头直视,微笑着回道,“我是粤省廣州市里的。”
“你们都是市里,我是三湘镇上的……”
介绍完来处,一个嘴唇有些厚名叫王爱梅的女知青指着杜绢花拿出的被褥和身上的衣服说,“绢花,你带来的东西都好新,这都是你家里人给你准备的吗?”
“嗯,这是一早就准备好的。”杜绢花原本直视说话人的明亮眼睛被微微半垂的眼皮给遮挡住,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好意思有些想家了。
聊到这个话题,原本屋里热络的气氛一下子冷却下来。
可王爱梅像不知道般,顺着夸道,“你家里人真疼你,给你准备了这么多又好又新的被褥和衣裳!
肯定花费了很多钱票吧?”
这年头,谁没有几个补丁,就连被子都不一定是完整的,可杜绢花的被褥硬生生看出九成九新,这不正是家里人疼爱的表现?
“嗯嗯,这是一早就准备好的。”看似正面回答,但实际上模糊了话里指向的主体。
可旁人只看到杜绢花的□□成新的衣裳和被褥,还有体面的行李,也没人去琢磨话里的深意,仅凭实际物质,就推断出杜绢花在家里的受宠。
下乡的女知青大多都是家里孩子多赶上趟了一块给送下乡来着,能下乡就说明家里还有更需要保护的人选,特别是早几年下乡的知青,那时候还没有规定一家只能留一个小孩在城里。
听了杜绢花没有丝毫炫耀的话语,赵秀花还是觉得心里难得地刺痛起来,摸摸自己已经好久没换过、洗得泛白、又不知道补了多少次的上衣,赵秀花直接起身跑了出去,屋里的张巧玲和楚琪琪也跟着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