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救书生
翌日一早,苏锦楼在铜镜前束了一个高马尾,换了身玄红间色的男装,将桌上那张连夜写的拜师帖塞进怀中,虽然字迹潦草,但胜在真诚,她信心满满的抓起一把折扇一敲一拍的信步出门。
走至门口,随手拦住一辆车头标着“空”的黄骢马车。
一看是熟人,驾车师傅笑眯眯问候道,“哟,苏老板今日又扮男装?”
苏锦楼随手丢过五枚铜板上了车,“去水巷西头。”
“得嘞,坐好吧您内。”车夫伸手将车头那个“空”牌子翻转过来,赫然变换成一个一个“驾”字。
“驾——”车夫中气十足的长啸一声,一挥鞭子打在马屁股上,马吃了痛,扬起蹄子就向前跑去。
“哎哎哎我说老刘,超速了超速了,这是步行街,慢些!”苏锦楼因为惯性向后趔趄了一下,略微惊恐地抓着车窗叮嘱道。
“放心吧苏老板,咱这马车就一个字,稳当!”老刘爽朗大笑,他抓起缰绳指挥着黄骢马在街巷中左拐右绕,猛地停在了水巷西头。
“这明明......是两个字。”苏锦楼难得体验到晕车,她两眼冒金星的从车窗探出头干呕着。
老刘见状有些内疚的刚想道歉,却听见水巷西头一阵嘈杂声,他急忙攀爬着车顶观望了几眼,低头冲着还在干呕的苏锦楼道:“苏老板,那边打起来了,我看你还是不要过去了。”
打起来了?
苏锦楼爬上车顶将手遮在眉毛处举目远眺,只见一群地痞围着晏殊明那个写字摊子不知在吵吵什么,晏殊明被他们围在中间刁难,一身月白水衫气质非凡,果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啧啧,不看脸还真是个风流倜傥的美少年。
“是收保护费的吧,又是柳二溜子那群人,刚从牢里出来又重操本行了。”老刘神色有些担忧,“那个写字的年轻人来这条街还不到半年,这几年柳二溜子在吃牢饭,我听说昨日才放出来,今日就又开始为难人了。”
老刘边说边摇头,那个写字的年轻人今天恐怕是难以收场了,要么将辛苦钱都吐出去,要么就得废条胳膊。
正看着,他突然发现身边的苏老板不知何时就去到了那些人中间扇子一开一合间飞身踢腿将那几个人打退了。
“没想到呀没想到,苏老板竟还会些拳脚功夫。”他啧啧赞叹道。
一套狂风卷落叶般的动作,不良少年们人仰马翻,遍地狼籍。
苏锦楼将自己的扇子抵在柳二溜子的脖颈处,不耐烦道:“小爷今日还有事,你们识相的赶紧滚,再敢找他的麻烦,别怪我再把你们送进大牢去,我有的是法子。”
说着,扇面抵着肉皮又往前探了探,一道细红的血顺着流到了扇骨。
“我们走。”柳二溜子鼻青眼肿地对其他人使了个眼色,众人叫苦不迭的爬起来,搀扶着柳二溜子瘸瘸拐拐地逃将而去。
苏锦楼合住扇子目送他们离开,她转了转脖子扭头看向晏殊明,他蹲下身正从一地狼籍中正解救着自己的书和纸。
苏锦楼弯腰和他一同整理着,整理完毕,晏殊明擦了擦脸上的汗,长长的对着苏锦楼作了个揖。
“在下晏瑾,还不知小友名讳?”
“在下姓苏,单字一个玥。”
“原来是苏公子,多谢苏公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恩,此恩在下铭记于心,有什么我能做的,定为小友尽犬马之力。”
苏锦楼将他扶起来笑道,“不需要先生铭记于心,亦不需要先生尽犬马之力,只需先生陪我去一个地方,我确有一事有求于先生。”
晏殊明瞧着这个俊俏明艳的小兄弟,怎么听他的声音都觉得耳熟。
还未等晏殊明反应过来,苏锦楼便拉着他上了老刘的马车。
“去听风楼。”
“得嘞,您二位坐好喽!”
又是一个趔趄,背对着老刘坐的苏锦楼一下子撞进晏殊明的臂弯。
晏殊明的脸升起一抹红晕。
苏锦楼摸着咯的生疼的胳膊龇牙咧嘴道,“不知晏兄袖里藏了什么好东西,竟这么咯人。”
晏殊明讪讪地从袖中摸出一个用木头雕刻的小兔子,放在手心让苏锦楼看,“是前几日在市集上买的,看着很有眼缘,便随身带着了。”
苏锦楼深觉好笑,拿在手里来回把玩,“没想到晏兄还有如此爱好,此木雕着实精致。”
晏殊明道:“难得苏兄如此喜欢,这兔子便赠与小友,以谢苏兄出手相助之恩。”
苏锦楼却之不恭,笑眯眯的收下了。
行过一道桥,走在潭州城的大路上,景色明显与水巷那边不同,街道两旁的景观树也从梨花变成了朝天柳。
“这朝天柳与旁的柳树不同,叶宽,枝粗,遮阴避雨胜过寻常柳树,更重要的是,三月无飞絮。”苏锦楼看晏殊明好奇,扇子一开,为他解惑。
“难怪这潭州城三月没有飞絮,如此也算为民造福了。”
苏锦楼闻言却以扇遮面噗嗤一声笑出来,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桀骜不驯的纨绔身影,“这朝天柳可不是什么为民造福,只是上位者为博女子一笑耳。”
晏殊明虽不解其中深意,却也没有追问,目光所到之处,却是苏锦楼执扇的手背浮现几条红梗。
“苏公子这是何故?”
苏锦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是红疹,只是有些特殊,只要用力划过后皮肤便会顺着划横红肿,小半日才能消退,大约是方才不知从哪磕碰住了。”
马车停下了,老刘大声道:“二位,听风楼到了。”
两人下车,晏殊明抬眼看着面前这座金碧辉煌的酒楼,纵使他走南闯北许多年,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好排场。
听风楼是潭州城最大的一个风月消遣处,朱红翠瓦层层叠嶂,五层高楼玲珑辉煌,硕大的匾额挂在正中间,上有听风楼三字,以金笔题字,挥毫泼墨龙飞凤舞,一股我与天下谁敢尔的王者霸气从一撇一捺中毫不收敛的肆意外放。
此中伶人技艺绝妙,饭菜味道鲜美,纵有文人骚客不远千里只为一观此楼,故有诗云:徒得万千愁滋味,不如小楼去听风。
“请吧,晏公子。”苏锦楼折扇一开,拉着晏殊明大摇大摆的就进了听风楼。
走至门口,随手拦住一辆车头标着“空”的黄骢马车。
一看是熟人,驾车师傅笑眯眯问候道,“哟,苏老板今日又扮男装?”
苏锦楼随手丢过五枚铜板上了车,“去水巷西头。”
“得嘞,坐好吧您内。”车夫伸手将车头那个“空”牌子翻转过来,赫然变换成一个一个“驾”字。
“驾——”车夫中气十足的长啸一声,一挥鞭子打在马屁股上,马吃了痛,扬起蹄子就向前跑去。
“哎哎哎我说老刘,超速了超速了,这是步行街,慢些!”苏锦楼因为惯性向后趔趄了一下,略微惊恐地抓着车窗叮嘱道。
“放心吧苏老板,咱这马车就一个字,稳当!”老刘爽朗大笑,他抓起缰绳指挥着黄骢马在街巷中左拐右绕,猛地停在了水巷西头。
“这明明......是两个字。”苏锦楼难得体验到晕车,她两眼冒金星的从车窗探出头干呕着。
老刘见状有些内疚的刚想道歉,却听见水巷西头一阵嘈杂声,他急忙攀爬着车顶观望了几眼,低头冲着还在干呕的苏锦楼道:“苏老板,那边打起来了,我看你还是不要过去了。”
打起来了?
苏锦楼爬上车顶将手遮在眉毛处举目远眺,只见一群地痞围着晏殊明那个写字摊子不知在吵吵什么,晏殊明被他们围在中间刁难,一身月白水衫气质非凡,果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啧啧,不看脸还真是个风流倜傥的美少年。
“是收保护费的吧,又是柳二溜子那群人,刚从牢里出来又重操本行了。”老刘神色有些担忧,“那个写字的年轻人来这条街还不到半年,这几年柳二溜子在吃牢饭,我听说昨日才放出来,今日就又开始为难人了。”
老刘边说边摇头,那个写字的年轻人今天恐怕是难以收场了,要么将辛苦钱都吐出去,要么就得废条胳膊。
正看着,他突然发现身边的苏老板不知何时就去到了那些人中间扇子一开一合间飞身踢腿将那几个人打退了。
“没想到呀没想到,苏老板竟还会些拳脚功夫。”他啧啧赞叹道。
一套狂风卷落叶般的动作,不良少年们人仰马翻,遍地狼籍。
苏锦楼将自己的扇子抵在柳二溜子的脖颈处,不耐烦道:“小爷今日还有事,你们识相的赶紧滚,再敢找他的麻烦,别怪我再把你们送进大牢去,我有的是法子。”
说着,扇面抵着肉皮又往前探了探,一道细红的血顺着流到了扇骨。
“我们走。”柳二溜子鼻青眼肿地对其他人使了个眼色,众人叫苦不迭的爬起来,搀扶着柳二溜子瘸瘸拐拐地逃将而去。
苏锦楼合住扇子目送他们离开,她转了转脖子扭头看向晏殊明,他蹲下身正从一地狼籍中正解救着自己的书和纸。
苏锦楼弯腰和他一同整理着,整理完毕,晏殊明擦了擦脸上的汗,长长的对着苏锦楼作了个揖。
“在下晏瑾,还不知小友名讳?”
“在下姓苏,单字一个玥。”
“原来是苏公子,多谢苏公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恩,此恩在下铭记于心,有什么我能做的,定为小友尽犬马之力。”
苏锦楼将他扶起来笑道,“不需要先生铭记于心,亦不需要先生尽犬马之力,只需先生陪我去一个地方,我确有一事有求于先生。”
晏殊明瞧着这个俊俏明艳的小兄弟,怎么听他的声音都觉得耳熟。
还未等晏殊明反应过来,苏锦楼便拉着他上了老刘的马车。
“去听风楼。”
“得嘞,您二位坐好喽!”
又是一个趔趄,背对着老刘坐的苏锦楼一下子撞进晏殊明的臂弯。
晏殊明的脸升起一抹红晕。
苏锦楼摸着咯的生疼的胳膊龇牙咧嘴道,“不知晏兄袖里藏了什么好东西,竟这么咯人。”
晏殊明讪讪地从袖中摸出一个用木头雕刻的小兔子,放在手心让苏锦楼看,“是前几日在市集上买的,看着很有眼缘,便随身带着了。”
苏锦楼深觉好笑,拿在手里来回把玩,“没想到晏兄还有如此爱好,此木雕着实精致。”
晏殊明道:“难得苏兄如此喜欢,这兔子便赠与小友,以谢苏兄出手相助之恩。”
苏锦楼却之不恭,笑眯眯的收下了。
行过一道桥,走在潭州城的大路上,景色明显与水巷那边不同,街道两旁的景观树也从梨花变成了朝天柳。
“这朝天柳与旁的柳树不同,叶宽,枝粗,遮阴避雨胜过寻常柳树,更重要的是,三月无飞絮。”苏锦楼看晏殊明好奇,扇子一开,为他解惑。
“难怪这潭州城三月没有飞絮,如此也算为民造福了。”
苏锦楼闻言却以扇遮面噗嗤一声笑出来,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桀骜不驯的纨绔身影,“这朝天柳可不是什么为民造福,只是上位者为博女子一笑耳。”
晏殊明虽不解其中深意,却也没有追问,目光所到之处,却是苏锦楼执扇的手背浮现几条红梗。
“苏公子这是何故?”
苏锦楼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是红疹,只是有些特殊,只要用力划过后皮肤便会顺着划横红肿,小半日才能消退,大约是方才不知从哪磕碰住了。”
马车停下了,老刘大声道:“二位,听风楼到了。”
两人下车,晏殊明抬眼看着面前这座金碧辉煌的酒楼,纵使他走南闯北许多年,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好排场。
听风楼是潭州城最大的一个风月消遣处,朱红翠瓦层层叠嶂,五层高楼玲珑辉煌,硕大的匾额挂在正中间,上有听风楼三字,以金笔题字,挥毫泼墨龙飞凤舞,一股我与天下谁敢尔的王者霸气从一撇一捺中毫不收敛的肆意外放。
此中伶人技艺绝妙,饭菜味道鲜美,纵有文人骚客不远千里只为一观此楼,故有诗云:徒得万千愁滋味,不如小楼去听风。
“请吧,晏公子。”苏锦楼折扇一开,拉着晏殊明大摇大摆的就进了听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