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通向农场的平坦水泥路上,一对佳人骑着自行车。
“那顾明轩怎么回事啊。”自行车后座的马可心突然想来,昨晚都忘记这事了。
“啊,顾明轩是新来的,从京城来的,他爷爷在刚建厂的时候来帮忙指导过几年。”
马可心:“他咋来咱们这小地方了。”
李佳罗知道的也不是太详细:“听孙猴子说是家里出事了,送他来这避避,来那天还是老厂长送来的。”
马可心:“他刚来,你和他咋熟的。”
李佳罗:“其实我和他也不熟,前两天,厂里丢东西,他家里给他新邮的行李都丢了,里面还有块手表,后来是我发现的小偷,才把东西找回来。他就很感谢我,听到孙猴子说要来帮我搬家,非要来帮忙,我就带回来。”
马可心在后面拍了拍李佳罗肩膀“李同志非常能干啊,可以破案抓小偷了。”
李佳罗结婚后不久,厂里就发现丢了一些钢材,经过一番检查,不少单位宿舍员工也丢东西了。
宿舍人员杂乱,员工丢东西都以为是内部人偷的,但是钢材都在车间仓库放着,平时上锁,有钥匙的可没几个。
李佳罗作为保安队长,私下询问了有钥匙的领导。
都没问题,直到问到车间主任头上的时候,周主任突然想起来,周末去丈母娘家喝酒,自己喝多了,猜测会不会是他小舅子干的。
不怪周主任怀疑自己小舅子,他小舅子王建设从小偷鸡摸狗,自己家的东西拿的不胜其数,上次刚买的手表就被拿走了,自己媳妇也偏向娘家,真是要过不下去了,天天在家防贼。
李佳罗顺着这个思路,先去农场的几个废旧回收站问了一圈,没有人卖钢材。
又去王建设家里白天黑夜蹲了三天,才跟着王建设行踪找到了丢的钢材和员工物品。
这事除了王建设还有两个他的狐朋狗友,这些钢材目标太大,被藏在了“狐朋”的一个空房子里,在农村没人住,平时一直荒废着。他们是夜里行动,还真没被人看着过。
三人也不傻,知道不能在农场里卖,打算避几天风头,再偷偷把这些钢材运到市里卖了。
正巧王建设背着其他两人,偷摸去找找有没有好东西,结果被李佳罗跟个正着。
人脏并获,公安来了不少警察和厂里除了厂领导,丢东西的员工也都来了。
做贼心虚,“狐朋”和“狗友”也一直盯着这个院子,发现来了这么多人,害怕暴露,跟着去查看情况。
二人到现场发现王建设,用脚趾想也知道是来偷拿东西的。
本来三人定好,东西不能私拿,让人认出来就麻烦了,等都卖了三人平分,结果王建设居然违反约定,怒气上头站出来大骂王建设,结果三人当场被公安抓获。
后经警察调查才知道,他们刚开始只偷宿舍员工的私人东西,但都不值钱,又不好处理,目标才盯到车间周主任身上,把他灌醉,偷拿钥匙,配了新钥匙,又趁着李佳罗大婚当天,保安队只剩下几个当班人员,巡逻人员都去参加婚礼,这才得手偷了钢材,只不过刚到手,事情就暴漏了,还没来得及处理。
钢材值几百块钱,员工丢的都是些零钱,和不太值钱的物件,毕竟好东西谁也不放宿舍。
但没想到顾明轩包裹里的手表值一千多块,这就够判刑了,具体几年还不好说。
李佳罗:“因为这时候,这两天厂里决定罢免周主任。”
马可心感叹“还好我没弟弟,你放心吧。”马可心觉得车间周主任可太冤了。
李佳罗也有点可惜自己,婚前厂领导就透漏,年后自己可能就升管理层了,结果出这事,还是自己监管不严,估计也黄了。
第二天一早,张桂华和马国强就来了,生怕晚一步,工作就被别人买去了。
到苗洪丰家里时,一家三口正在吃饭,苗洪丰有一个三四岁的儿子。
“是嫂子吧,我是苗洪丰同学。”马可心看着苗洪丰媳妇,眼神锐利,眉眼中透漏出一股英气,想来也是当家做主的人。
“你好你好,昨天洪丰都和我说了,这是叔和婶吧,快请坐。”苗家嫂子连忙起身,让三人坐下。
“我家洪丰爱学习,农场办高中是好事,这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
张桂华:“是,办高中可真是方便了,现在社会还是有文化的人吃香。”
两个强势女人十分有共同话题,你一句我一句,把家底都要聊出来了。
一看时间都过去半个多小时,还是苗洪丰在一旁打断,“先去把手续办了吧,回来再聊”。
“对对,先办手续。”张桂华把准备好的钱拿了出来。“这是五百,你数数。”
这时候马可心知道苗嫂子叫刘凤,也在玻璃厂上班。
刘凤:“说好四百五就四百五,这五十拿回去。”刘凤数出五张,要塞给张桂华。
张桂华往后挡,“五百我们买的都值,小苗上学,家里就靠你一个人工资,姨咋能还占你们便宜。”
两人撕扯了一会,眼看刘凤上班要迟到,才收下这五十元。
因为厂里都知道苗洪丰请假上学的事,对于马国强接替也没什么意见,走走手续,就可以直接上任了,办手续的时候,还有人偷摸打听多少钱买的,张桂华想着说多少钱都不合适,就说是自己家亲戚的,没花钱。
马国强干了一天活,不是很累,可是得走两个小时回家。
纺织厂在农场边缘,是离杏木村最远的位置。
平时走到农场就得一个小时,现在还需要再横跨整个农场,还得将近一个小时,马国强体力真是吃不消。
回家和张桂华说了,张桂华也心疼自己老伴,刚投资五百元,万万身体不能累完了。
两个方案,一是在农场租房子或者借住在谁家,另一个就是买个自行车。
张桂华思索一晚上,狠狠心,决定买台自行车。
张桂华早上起来:“我今天把家里粮食卖了,给你买辆自行车。”
马国强不当家,也不理解张桂华的心痛,如果有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够了,轻快不少,还是很开心的去上班了。
因着农场有粮库,可以拉稻子去那卖,单卖便宜些,如果等到粮库到村子里收粮,村里人一起卖,一斤能贵个一二分。
现在正是收粮季节,价钱一天一样,今天是一毛二一斤,老马家三口人,一人三亩八分地,张桂华总共卖了480块钱,还上春天欠的种子、化肥、农药的钱,就剩下不到二百块。
又去机械厂买了辆自行车,其实机械厂是不做自行车的,还是新上来的镇长,和机械厂领导商量,做了一批自行车,价格便宜,还方便农场人自己购买。
自行车一百一,张桂华挑了半天,选了一辆看起来最结实的,其实都一样。
骑着自行车回村,不大一会就到了,是方便,摸了摸兜里仅剩的六十多块钱,突然心痛了起来。
“哟,马嫂子,这是买自行车了。”
“还是新的呢,看着真亮堂。”
“这是拿闺女彩礼买的吧。”
张桂华骑着回家,村里一路风言风语,说什么都有,张桂华就当没听见,昂首挺胸骑回了家。
村口河套洗衣服的一妇女和她旁边人说:“瞅给她牛的,还不是拿买闺女钱买的,谁家嫁闺女要这么多彩礼啊。”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她旁边妇女不是别人,正是李佳罗二娘曹氏,这要是他老马家自己买的就没什么,要是彩礼可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妇女看热闹不嫌事大,还在拱火:“这彩礼可都是李瘸子出的,是不是当初分家,那李婶子偷给他们了。”李婶子就是李佳罗奶奶。
曹氏因为这事闹的全村没有不知道的,这人这么说真是戳曹氏麻劲上了。
“管好你自己,少打听别人家事。”曹氏衣服也不洗了,端起洗衣盆就走了。
通向农场的平坦水泥路上,一对佳人骑着自行车。
“那顾明轩怎么回事啊。”自行车后座的马可心突然想来,昨晚都忘记这事了。
“啊,顾明轩是新来的,从京城来的,他爷爷在刚建厂的时候来帮忙指导过几年。”
马可心:“他咋来咱们这小地方了。”
李佳罗知道的也不是太详细:“听孙猴子说是家里出事了,送他来这避避,来那天还是老厂长送来的。”
马可心:“他刚来,你和他咋熟的。”
李佳罗:“其实我和他也不熟,前两天,厂里丢东西,他家里给他新邮的行李都丢了,里面还有块手表,后来是我发现的小偷,才把东西找回来。他就很感谢我,听到孙猴子说要来帮我搬家,非要来帮忙,我就带回来。”
马可心在后面拍了拍李佳罗肩膀“李同志非常能干啊,可以破案抓小偷了。”
李佳罗结婚后不久,厂里就发现丢了一些钢材,经过一番检查,不少单位宿舍员工也丢东西了。
宿舍人员杂乱,员工丢东西都以为是内部人偷的,但是钢材都在车间仓库放着,平时上锁,有钥匙的可没几个。
李佳罗作为保安队长,私下询问了有钥匙的领导。
都没问题,直到问到车间主任头上的时候,周主任突然想起来,周末去丈母娘家喝酒,自己喝多了,猜测会不会是他小舅子干的。
不怪周主任怀疑自己小舅子,他小舅子王建设从小偷鸡摸狗,自己家的东西拿的不胜其数,上次刚买的手表就被拿走了,自己媳妇也偏向娘家,真是要过不下去了,天天在家防贼。
李佳罗顺着这个思路,先去农场的几个废旧回收站问了一圈,没有人卖钢材。
又去王建设家里白天黑夜蹲了三天,才跟着王建设行踪找到了丢的钢材和员工物品。
这事除了王建设还有两个他的狐朋狗友,这些钢材目标太大,被藏在了“狐朋”的一个空房子里,在农村没人住,平时一直荒废着。他们是夜里行动,还真没被人看着过。
三人也不傻,知道不能在农场里卖,打算避几天风头,再偷偷把这些钢材运到市里卖了。
正巧王建设背着其他两人,偷摸去找找有没有好东西,结果被李佳罗跟个正着。
人脏并获,公安来了不少警察和厂里除了厂领导,丢东西的员工也都来了。
做贼心虚,“狐朋”和“狗友”也一直盯着这个院子,发现来了这么多人,害怕暴露,跟着去查看情况。
二人到现场发现王建设,用脚趾想也知道是来偷拿东西的。
本来三人定好,东西不能私拿,让人认出来就麻烦了,等都卖了三人平分,结果王建设居然违反约定,怒气上头站出来大骂王建设,结果三人当场被公安抓获。
后经警察调查才知道,他们刚开始只偷宿舍员工的私人东西,但都不值钱,又不好处理,目标才盯到车间周主任身上,把他灌醉,偷拿钥匙,配了新钥匙,又趁着李佳罗大婚当天,保安队只剩下几个当班人员,巡逻人员都去参加婚礼,这才得手偷了钢材,只不过刚到手,事情就暴漏了,还没来得及处理。
钢材值几百块钱,员工丢的都是些零钱,和不太值钱的物件,毕竟好东西谁也不放宿舍。
但没想到顾明轩包裹里的手表值一千多块,这就够判刑了,具体几年还不好说。
李佳罗:“因为这时候,这两天厂里决定罢免周主任。”
马可心感叹“还好我没弟弟,你放心吧。”马可心觉得车间周主任可太冤了。
李佳罗也有点可惜自己,婚前厂领导就透漏,年后自己可能就升管理层了,结果出这事,还是自己监管不严,估计也黄了。
第二天一早,张桂华和马国强就来了,生怕晚一步,工作就被别人买去了。
到苗洪丰家里时,一家三口正在吃饭,苗洪丰有一个三四岁的儿子。
“是嫂子吧,我是苗洪丰同学。”马可心看着苗洪丰媳妇,眼神锐利,眉眼中透漏出一股英气,想来也是当家做主的人。
“你好你好,昨天洪丰都和我说了,这是叔和婶吧,快请坐。”苗家嫂子连忙起身,让三人坐下。
“我家洪丰爱学习,农场办高中是好事,这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
张桂华:“是,办高中可真是方便了,现在社会还是有文化的人吃香。”
两个强势女人十分有共同话题,你一句我一句,把家底都要聊出来了。
一看时间都过去半个多小时,还是苗洪丰在一旁打断,“先去把手续办了吧,回来再聊”。
“对对,先办手续。”张桂华把准备好的钱拿了出来。“这是五百,你数数。”
这时候马可心知道苗嫂子叫刘凤,也在玻璃厂上班。
刘凤:“说好四百五就四百五,这五十拿回去。”刘凤数出五张,要塞给张桂华。
张桂华往后挡,“五百我们买的都值,小苗上学,家里就靠你一个人工资,姨咋能还占你们便宜。”
两人撕扯了一会,眼看刘凤上班要迟到,才收下这五十元。
因为厂里都知道苗洪丰请假上学的事,对于马国强接替也没什么意见,走走手续,就可以直接上任了,办手续的时候,还有人偷摸打听多少钱买的,张桂华想着说多少钱都不合适,就说是自己家亲戚的,没花钱。
马国强干了一天活,不是很累,可是得走两个小时回家。
纺织厂在农场边缘,是离杏木村最远的位置。
平时走到农场就得一个小时,现在还需要再横跨整个农场,还得将近一个小时,马国强体力真是吃不消。
回家和张桂华说了,张桂华也心疼自己老伴,刚投资五百元,万万身体不能累完了。
两个方案,一是在农场租房子或者借住在谁家,另一个就是买个自行车。
张桂华思索一晚上,狠狠心,决定买台自行车。
张桂华早上起来:“我今天把家里粮食卖了,给你买辆自行车。”
马国强不当家,也不理解张桂华的心痛,如果有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够了,轻快不少,还是很开心的去上班了。
因着农场有粮库,可以拉稻子去那卖,单卖便宜些,如果等到粮库到村子里收粮,村里人一起卖,一斤能贵个一二分。
现在正是收粮季节,价钱一天一样,今天是一毛二一斤,老马家三口人,一人三亩八分地,张桂华总共卖了480块钱,还上春天欠的种子、化肥、农药的钱,就剩下不到二百块。
又去机械厂买了辆自行车,其实机械厂是不做自行车的,还是新上来的镇长,和机械厂领导商量,做了一批自行车,价格便宜,还方便农场人自己购买。
自行车一百一,张桂华挑了半天,选了一辆看起来最结实的,其实都一样。
骑着自行车回村,不大一会就到了,是方便,摸了摸兜里仅剩的六十多块钱,突然心痛了起来。
“哟,马嫂子,这是买自行车了。”
“还是新的呢,看着真亮堂。”
“这是拿闺女彩礼买的吧。”
张桂华骑着回家,村里一路风言风语,说什么都有,张桂华就当没听见,昂首挺胸骑回了家。
村口河套洗衣服的一妇女和她旁边人说:“瞅给她牛的,还不是拿买闺女钱买的,谁家嫁闺女要这么多彩礼啊。”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她旁边妇女不是别人,正是李佳罗二娘曹氏,这要是他老马家自己买的就没什么,要是彩礼可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妇女看热闹不嫌事大,还在拱火:“这彩礼可都是李瘸子出的,是不是当初分家,那李婶子偷给他们了。”李婶子就是李佳罗奶奶。
曹氏因为这事闹的全村没有不知道的,这人这么说真是戳曹氏麻劲上了。
“管好你自己,少打听别人家事。”曹氏衣服也不洗了,端起洗衣盆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