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地一声,江寻月手中毛笔跌落案上,在纸上晕出一团墨迹。

    她撩开珠帘走出内室,便见晏珩长身玉立于厅前。

    男子今日一身月白衣裳,镶玉腰带作衬,华贵但不俗,衬的人如谪仙超凡。

    江寻月全然没有背后谈论他人被撞破的窘迫,言辞讥讽:“京都君子,竟有擅入闺阁之辈。”

    晏珩偏偏理直气壮:“我要说的话,江二小姐应该不会希望第三个人听到。”

    江寻月抬眼问他:“何事?”

    见她仍满心戒备,晏珩开口哄骗:“不必如此警惕,我此行只为询问你的意见。若你也对婚事无意,我会秉明皇兄解除婚约。”

    此话一出,江寻月只觉好笑:“殿下不必如此,你我之间并不是什么需要戴面具交流的关系。”

    她的回答在意料之外,但晏珩熟练地避重就轻:“你很懂我?”

    “我为何要懂你?”

    晏珩嘴角噙着淡淡笑意,这小姑娘倒是有趣。有几分洞察人心的聪明,但到底只是个不懂藏拙的孩子,却总扮作冷静老成的模样,让人不觉想要逗弄两句。

    “你及笄了吗?”眼中的嘲弄丝毫不加掩饰。

    江寻月冷笑一声,将话挑明:“莫非殿下并不将身份地位和父母之命放在眼里,天真到以为世人皆可自己选择姻缘?殿下不像何不食肉糜的人,那便是明知不可为而故问,想落个善心之名罢了。”

    被出言冒犯,晏珩却丝毫不恼。他习惯掌控一切,见江寻月一激便入套,反而乐于她的反应符合预料。

    他轻笑道:“我若想要善心之名又何须对一弱女子演戏。只是我此生于朝堂并无所追求,恐辜负了你。”

    “殿下不必困扰,天道所择,即我所愿。”

    “你所愿何为?”

    晏珩嘴角笑意刺目,江寻月却坦荡对上他的双眸:“山河犹在,四时如春,百姓安乐,社稷安宁。”

    这回答又是出乎晏珩所料。

    晏珩三岁启蒙,始龀即可作论治国之文,皇位他也曾拱手相让。于晏珩而言,朝堂权谋不过孩童游戏,万事不过唾手可得之物,得失成败于他毫无两样。

    晏珩不禁想起曾惶恐伏地劝谏他登位的那群老臣,便与江寻月现在一模一样,固执古板,年纪轻轻便是一副老态,真是可惜了这张俊俏的脸。

    明明话不投机,晏珩却含着笑意离去了。

    不速之客莫名其妙地来,又莫名其妙笑着离开。江寻月坐回桌案前,后知后觉方才竟入了晏珩的激将法。

    纸上墨渍扎眼,江寻月换了一张,端正写下“晏珩”二字。

    六爻成,卦象显。天乾地坤,上上卦。天选之子,无望不利。

    *

    三月初三,上巳春禧。

    京都春色已浓,王侯将相多于此日宴请宾客,曲水流觞,赋诗作对。深居妇人闺阁少女也多外出游园,踏青赏景,拜佛求福。

    自算出晏珩极可能是天下共主后,江寻月一直在寻机外出,想给师父去信禀明此事。

    上巳节江夫人本欲带江清蓉江寻月二人外出聚会,眼见机会来临,江寻月果断称病留下。

    在府中这些日子,她早已摸清偌大的相府地形。趁着午后困倦,江寻月乔装打扮找到了马厩。

    马夫正在厢房偷偷打盹,厩中几匹白马也打着瞌睡,江寻月蹑手蹑脚牵走一匹都无人发觉。

    侍卫已被梧桐引开,江寻月低垂着头,牵着马匆匆出了府门。

    晏珩的马车原本只是路过相府,恰巧碰见一抹偷偷摸摸的身影自府门而出。他伸手撩开马车遮光的帷幕,只见那抹身影熟练地上了马,缰绳一甩便向北而行。

    “跟上那骑马女子。”晏珩吩咐车夫。

    跟在一旁的剑竹一脸疑惑:“哪里是女子?那分明是名男子。殿下跟着他干嘛?”

    晏珩瞥他一眼,眸色深沉。一身好功夫,便配个猪脑子。

    “那是江二小姐。”

    “江二小姐?”剑竹一脸不可置信,忙探头望去,却只能遥遥看见个骑马的背影,“殿下怎么看出她是江二小姐的?”

    晏珩着实无语:“用眼睛看。”

    那江寻月走路与世家小姐天差地别,每一步都四平八稳,颇具特色,但凡长了眼睛之人都能看出来。

    江寻月全然不知身后有人跟踪。

    她对于京都非常陌生,即使看过地图,知道驿站在城北,也只能摸索着前行,因此速度缓慢。

    京都的街道宽敞,路两旁商铺琳琅满目。平日里便极热闹,今日逢节,挂灯结彩,行人如织,更是繁华。

    街旁一处人群围聚,人声嘈杂。江寻月以为是卖艺表演之流,本想打马而过。

    谁知刚才靠近些,便听见人群中吵闹作一团,夹杂着女子凄厉的哭喊声。江寻月蹙着眉下了马,想要探个究竟。

    只见一武夫打扮的肥硕男子,满脸横肉,一把揪起伏在地上哭泣的女子,骂道:“你个没用的娼妇,生不出来儿子,如今连给老子做个饭也推三阻四,娶你有何用?”

    一旁老媪摇头窃窃私语:“这刘屠夫一吃醉了酒便打婆娘,真是造孽。”

    眼见刘屠夫越骂越猖狂,又抡圆了胳膊直要往那女子脸上招呼,江寻月一把拨开人群,两步上前,精准摸到屠夫右臂上的麻筋处猛地一按。

    “哎哟!”刘屠夫忙不迭撒开那女子,捧着右胳膊直龇牙咧嘴,这才发现方才攻击自己的人,竟是一清秀俊俏的小郎君。

    一时更火从心起,刘屠夫跳脚怒骂:“我就知道这娼妇不老实,都背着我勾搭上别的男人了,你们这对奸夫□□,我要报官抓你们!把你们通通沉塘!”

    江寻月始终噤声,可刘屠夫越骂越不堪入耳,越骂火气越大,甚至叫嚷着扑向江寻月,誓要给她点儿颜色瞧瞧,让江寻月彻底没了耐心。

    手起,一记手刀落下,庞大的身躯瞬间软绵绵瘫倒在地上。

    周围围观的百姓唯恐出了人命沾染到自己,纷纷作鸟兽散。唯剩下两个好心的汉子,壮着胆子将屠夫拖回铺子里。

    江寻月冷眼旁观,本欲拂袖离去,却见倒在地上的女子哭得更甚。

    “你还哭什么?”

    地上女子听闻如此俊俏的小郎君一张口却是一副女声,愣了一瞬,随即悲戚道:“姑娘出手相助,我感激不尽。只是这次你救了我,下次他打我更狠,我感叹自己遇人不淑罢了。”

    言语间便可知这女子知书识理,不知怎会嫁给如此恶劣莽夫。江寻月提醒道:“大燕律法规定可以和离。”

    听闻此话,那女子更是止不住泪:“姑娘定是未出阁,律法又如何?我活这么大只见休妻,哪有和离?况且这世道女子养活自己谈何容易。”

    江寻月儿时听闻师父曾与一贵女两情相悦,却被世俗不容。那女子被逼嫁与他人,不到一年便郁郁而终。

    因而他常与江寻月讲述世间女子如何不易,然而当这律法之后的阴暗被剖开,血淋淋地摆在她面前,却仍令人不忍。

    江寻月望着女子脸上的青紫伤痕,沉默良久,从衣袋中掏出身上带的五十两银票,悉数递给女子。

    “我只打晕了他,不会有大碍。待他醒来,你便说你为他拼命求得十两赔偿,他应该不会为难你。剩下四十两你自己收着,若有一天大燕律法不再是纸上空谈,便以此傍身。”

    那女子尚未来得及推脱,铺子内有人来喊说屠夫醒了。女子一时想不到更好的由头,又怕丈夫误会二人有私情,只得千恩万谢地收下银子。

    江寻月伫立在原地,望着那女子起身,裙摆尘土尚不及拍打,便匆匆跑进铺子。

    “去请江二小姐上车。”

    晏珩端坐马车中,看了全程闹剧,便也早已发现江寻月的马被人趁乱牵走了。

    可笑京都为大燕治安最严之处,却仍是偷盗遍地。他生于斯长于斯,将其繁华下掩盖的晦暗看得清清楚楚。

    马儿丢失,仅靠双脚不知何时才能找到驿站。剑竹来请,江寻月自然也没矫情,几步走过来,上了马车。

    这马车外面雕花镶玉颇为奢侈,车厢内也是极宽敞。三面座皆以绸缎内裹棉花为垫,正中放一香炉,檀香幽幽,沁人心脾。

    晏珩居中而坐,他今日打扮较随意,瀑布似的墨发仅以玉簪束起,空青色衣裳以银线绣竹,低调又不失华贵,像位不染世俗的翩翩君子。

    见江寻月上来,他也只抬眸淡淡一眼,毫无寒暄之意。

    “幽王殿下安好。”江寻月依着礼节给他行礼,未等回应,便自顾入座。

    “去哪?”

    “城北驿站。”

    晏珩扫一眼坐在自己右手边的女子,今日一身素白男子衣裳,一根木簪束发,白面红唇,俨然一清俊郎君打扮,怨不得那屠夫唤她作奸夫。

    想到这儿,他不禁调笑道:“寄信给情郎?”

    师父若知他一把年纪还能被人称作情郎,不知要高兴成什么模样。

    自己要辅佐的未来天下共主便是这样烂泥扶不上墙之辈?江寻月毫不客气:“殿下整日脑子里除了情爱便无其他吗?”

    “今日上巳节,少女会情郎,理之自然。”晏珩神色坦然,话锋一转又针对起江寻月,“倒是你,怎么火气这般大。怎么?发现拯救苍生并不如你所想一般容易,便泄气了?”

    江寻月本想反唇相讥,但想起师父曾与她讲述过,先帝的俪贵妃、晏珩的母亲,在三子夺嫡之时因病蹊跷暴毙,世人皆言先帝欲立晏珩为储,是以去母留子。

    想来晏珩虽难以言理,但也是感受过母子情深之人,于是她决定采取软硬兼施之法,以情感之。

    “您可曾见过母亲落泪?”

    晏珩望过来的双眸中,玩味陡然消失,像是涟漪消失重归平静的墨色湖面,深不见底:“你想说什么?”

    一见他反应,江寻月便知此举赌对了,遂继续循循善诱:“俪贵妃宠冠六宫尚且有身不由己之事,何况普通女子。”

    原来“母亲”指的是俪贵妃,晏珩收起袖箭,杀意隐去。也是,一相府庶女怎会知晓当年之事,原是他多虑了。

    俪贵妃这名字久违被提起,她当初在他掌中挣扎求生的模样重又浮现眼前。晏珩嘴角笑意重现,便当做哄孩子,顺着江寻月道:“你以为此事是天下男子之过?”

    “非男子之过,更非女子之过。君昏则臣佞,律法如同摆设,非一时之过。”江寻月全然不知方才电光火石间,她已历经死生之际。

    说法倒新鲜,一口大锅盖给天子。此言虽不无道理,但要求君明则臣忠,太过理想化,犹如纸上谈兵。

    “你可知你此话足以枭首。”晏珩这话虽是玩笑语气,却是事实。

    “京都繁盛,阴影之处尚如此,贫瘠郡县又当如何?我自知力如蝼蚁,但若因我辈之言便能改变,虽九死不悔。”

    “杞人忧天。”

    江寻月望向他的目光平静而坚定:“那便期盼天下安稳,再无杞人。”

    说得倒是声声铿锵,但那又能如何?

    多智如晏珩,早已深知大燕弊害。这艘大船如今仍平稳行驶,可底板早已被群蚁蚕食,漏水翻船之日可以预见。

    可,这一切又与他有何关系?他所想要的,此生已无法得到。那么大燕兴亡,百姓苦乐,于他皆无意义。

    但总有自不量力的匹夫,空有孤勇毫无谋略,以为凭借一颗济世之心便可拯救大燕造福百姓,何其荒谬。

    江寻月在他心中,与他们毫无两样。

    马车稳稳停在城北驿站,江寻月掀开帷帘下了车。

    驿站门口几个守镖的大汉正歇脚,她本想上前询问他们去往何处,视野中却忽的撞进一抹熟悉白衣背影。

    “师兄?”

章节目录

月满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水色森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色森森并收藏月满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