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杨依又有了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公司参与了奥运项目,可以做一些文章。

    她等这个机会,早已忘眼欲穿。

    她对常雪其实一无所知,她的段位还只停留在标签识人,再加上言情小说的荼毒以及她自己的主观意愿,常雪在她的脑中已经成了一个人品好、素质佳、有正义感、深情专一、脾气不好但会独宠她一人的霸道总裁。

    她本来以为她是够不上他的,但上次见面他那么直白的暗示,又让她看到了无限可能。

    这三个月里,她和常雪的联络其实是很淡漠的。她七拐八拐地找着工作理由,鼓起勇气给他发消息,但他的回复有时不来,有时过很久才来,最长有超过一个星期。很偶尔,常雪会给她发条消息,但是她欣喜地回过去,他人就不见了。

    她半开玩笑地问过他为什么不回消息,他过很久后,才从这六字里选俩字回她:采访、写稿、调查。

    她为他脑补了无数他奋勇工作必须关机的场景,她为他骄傲,越发爱他,她需要见到他,把关系推进一步。

    杨依打电话给方进,说这次奥运项目的宣传,需要媒体多发力。一些重量级的媒体,她这趟过来可以去拜访和Social一下。

    方进很爽快地应了。没多久就回电话过来:最有高度和影响力的媒体,那肯定就是常哥了。我和他特熟,我跟他一说,他把原来的事给推了,今晚来见您。原本今晚我们郑总和服务团队要给您接风的,我调整一下,今晚我们仨先小聚,您看成不?

    杨依控制语调,平静地说“行,听你安排”。

    杨依在心里感慨自己也有绿茶的能力,任由着心里的花撒欢一样欢欢喜喜地长出来,开满了深圳飞往北京的这一路。

    晚饭约在北京后海的“烤肉季”。灯光又黄又暖,铁盘烤肉滋滋响,也冒起热腾腾的烟。

    常雪这天穿了件横条纹的Polo衫,有红黄蓝三个颜色,Polo衫的领子一半竖着一半翻下来,看得出放松和随意。

    相比一下,杨依就穿得毫无亮点:黑色的薄羊绒在飞机上揉皱了,牛仔裤和白色板鞋在飞机上舒适,在这非一般地素。

    杨依脸上有懊恼一闪而过,方进捕捉到了,他略带点夸张的笑笑说:杨经理这身装扮,就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嘛,太年轻太好看了。

    杨依带点感激地笑笑,在常雪对面坐下来。

    可能因为衣服的艳色衬托,常雪的皮肤在灯光下有吹弹可破的白嫩。

    杨依脑子一快,说:常记者皮肤真好啊,比我还白。

    常雪笑着回道:我也很少见到能和我比皮肤白的。

    杨依说:常记者哪里人?

    常雪说:我常州的。

    杨依说:常州人杰地灵,哈,咱们是老乡。

    方进插话进来说:有一种说法,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犹太人,中国最聪明的人是常州人。我也是上次和常哥吃饭,听别人说的。常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常哥是常州人里的No.1。

    方进对着常雪举起大拇指,马屁拍得又直又热乎。

    杨依对着方进撇了下嘴,但也顺着话说:难怪常记者商业Sense这么敏感,财经报道写得那么好,太厉害了。

    常雪可能被恭维惯了,丝毫不谦虚地说:这个敏感是天生的,学不来。我是遗传我妈。

    话题就这样扩展开,年纪、星座、父母职业、毕业经历。。。几乎就是相亲问答的翻版,两人都表现出对上眼的好心情,再有方进的插科打诨来适度稀释暖昧,浓度刚刚好。

    老乡,四岁年龄差,父母高知,求学和职场一路开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双重成功。

    杨依了解越多,越满意,心里也越不安。她的学历工作长相也都过得去,但比常雪还是差远了。

    常雪并没有很主动地去问她的详细情况,很明显的有下级目录的问题,他都没有继续追问。相对于上次给她的解围,给她的直接暗示,他虽然笑着,但也有点淡淡的。

    常雪戴副没框眼镜,单眼皮,眼睛不大,但很犀利,可能是职业习惯,说话喜欢与人直视。

    杨依在他的注视下,觉得自己是透明的,但她看不懂常雪。

    吃过饭还早,方进带着他俩去烟袋斜街逛逛。

    这条街很有腔调,各式特色摆件、工艺品、老物件,热闹但不喧哗。

    方进走在前面一个身位,买买特色小吃、饮料,张罗下走哪进哪。

    杨依和常雪并排走着,身体偶尔浅浅的触碰。

    在一个卖着麻辣烫的旧式公社货柜里,常雪挑了个万花筒,递给杨依说:欢迎来到花花世界。

章节目录

假如爱是真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茶一曲一妙人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茶一曲一妙人儿并收藏假如爱是真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