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沈谒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了,一出口,柏林心都吊到了嗓子眼。
看沈老夫人问话的意思,沈一折肯定是在逼问下,略过重点给了沈老夫人答案。
既然沈老夫人不知道,又瞒了那么多年,索性也不在乎瞒更多年。
悄悄伸手扯了扯沈谒的衣服,沈谒没有任何反应。
见他这样,柏林更加心焦,但厅里沈父大哥二哥,加上沈老夫人四双眼睛八只眼盯着,她也不敢动作太大,急得用贝齿碾着唇。
厅里寂宁得心慌,沈老夫人投注在沈谒身上的视线犹如冷刀子割肉,瞧得柏林煎熬。
沈谒依然面不改色,在沈老夫人的审视下平稳道:“当年是您觉得我心性沉稳,让我代为管教柏林。”
沈老夫人捏紧手杖:“是,那又怎么样?。”
“那么,柏林最后疏于管教,抛家弃口,就是我的责任。”沈谒沉沉下定,“无论她有什么错,您要怎么罚,我都替她受。”
风擦过了厅门前装饰的两个灯笼,红纸蒙布里的竹架撞在檐下风铃的垂线上,发出一串叮叮咚咚的声响。
声音融进了雨声里,沈谒揭过了陈年旧事。
沈老夫人锋利的视线在沈谒身上停了几秒,随着一个沉眼消失。
柏林松了一口气,边上的沈承瑜捧着茶杯,极轻地哼笑了一声。
有沈谒出头,沈老夫人明显摁住了气头,眼在柏林身上一停,沈老夫人愠道:“就你护着她。”
沈谒:“是我的错。”
他长身跪着,背挺如松,一直都挡在柏林的身前,不让开一步。
沈老夫人叹了一声:“就是你有错,这家里又有谁会罚你?起来吧。”
大哥沈谨去扶,沈谒站起来,伸手去搀柏林。
柏林看了沈老夫人一眼,没敢动。
沈老夫人撇头,把空茶杯往身边一放:“倒茶。”
柏林这才拉着沈谒起来,去给沈老夫人蓄满茶杯。
沈老夫人喝了,睨柏林脸上心惊胆战,无奈道:“奶奶是老虎?”
老太太脸色放了晴,柏林也眉开眼笑,道:“哪能呀,奶奶是柏林的大仙女。”
祖孙两人和络了气氛,厅里也没那么紧张了。
让洪妈上了晚饭,沈父和沈谨沈承瑜在饭桌相继问过柏林的现况,了解了住址和工作,也差不多到了十一点。
沈老夫人虽精神矍铄,今日心头大石放下心情高兴,但到底也是上了年纪。
扛着困意送柏林上了沈谒的车,沈老夫人看着车子走远,撑着拐杖被儿子和孙子扶进门,刚跨了个门槛,就伸出一只手,掴在了儿子沈传脑后。
五十多岁的沈父被打得一懵,“妈,您这是干什么?”
沈老夫人冷哼,颤颤巍巍地在椅子上坐下,“你真当我被哄过去了?”
她伸出拐杖指了指两个孙儿,“你们两个也是,真当我看不出来柏林那孩子跟阿谒有点什么?”
沈谨和沈承瑜双双大惊失色,一个泰山崩顶一个宛如狐狸掉了坑,直接跪在了地上。
沈老夫人看他们这样就烦:“得了,别跟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样,你奶奶我是活了八十年,但又不是真的古董,没那么迂腐。”
她看向沈父,问:“柏林追的阿谒?”
沈老夫人用词新颖,沈父听得别扭,但还是实话实说:“一开始是,但柏林回国后,是想绝了这个心。”
“一折说的?”
沈父颔首。
原本他是不知道的,是柏林走得太蹊跷,他查了一下,拿着证据到了沈一折面前,沈一折才招供了这事。
他是打算柏林要当这事不存在,那他也就当没这事,可有了柏林的消息后,沈谒却来找了他,商量了关于婚约的事。
沈老夫人皱眉:“那你怎么和阿谒说的?”
沈父:“……我说看柏林的意思。”
沈父憋不下去,“妈,我怎么看你的意思,是想撮合沈谒和柏林?”
这回反倒沈老夫人奇怪地看着他:“不然呢?”
“柏林喜欢,哪怕是月亮,你们几个都得给我摘下来。”沈老夫人理所应当道,“再说了,阿谒不好吗?这国内哪一个,能比他更合适我们柏林?”
沈父认可:“话是这么说,可……”
“可什么,你不是看到今天阿谒那模样了,你见过他什么时候这么护着一个人?”
沈老夫人摩挲着手杖靠过去,“你就不怕阿谒错过柏林,就从此孤家寡人?——阿传,蓝桥没了之后,你可有想过再娶?”
“沈家人骨血里情深义重,沈谒的父亲是特例,沈谒却还是和你,和你父亲,你爷爷是一样的人。他明眼瞧着就是喜欢柏林,你忍心拦着,看他往后真像外头传的那样,从此孤零零的,做个冰块自己过一辈子?”
沈父垂眼,叹:“那总得看柏林的意思,当年若不是她父亲回头去拉蓝桥,她又怎会连最后一个亲人都没了。妈,我可怜沈谒,柏林却也如同我的女儿。”
谁说不是呢,柏林虽非沈家血亲,没被收养,但在沈家人眼里,那就是唯一的掌上明珠。
稍静了一会儿,还是沈承瑜发了声:“我瞧柏林是喜欢小叔叔的,藕断丝连。”
沈父看过来,沈承瑜道:“吕家那小子开了个影视公司,那天他去影视城探小女朋友的班,撞见小叔叔在汉延和柏林见面,两人好像还住一间,不过后来好像闹得有点不愉快,第二天说是一前一后冷着脸走的。”
沈老夫人下结论:“准是阿谒的问题。”
顿了顿,她有点不满,“今晚我也等着阿谒把他和柏林的事说明白,结果他掩过去了,可急死我。”
“——不行。”
撑着拐杖站起来,沈老夫人道:“再放着他们这么下去,你小叔叔必定是要玩完,这样,你抽个空把莫立辙那小朋友叫过来,我们仔细谈谈这事。”
“对了,还有你那些没结婚的小朋友,联络联络。阿谨……叫错了,你那些和尚朋友派不上用场。”
沈谨:“……奶奶,我是道士不是和尚,正一教也可以结婚的。”
*
把柏林送回片场,已经是做开拍准备的时间。
这场戏人多,场面乱耳目就杂,柏林防着狗仔,不敢让沈谒把她送进去,在路边就停了下来。
拿着分镜本和笔急急下车,柏林绊了一下,没摔,但鞋上的细带扣子开了,整只鞋要掉不掉的垂在脚上。
柏林拿着伞,手里包包本子笔乱成一团,一低头,长发就落下来,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打算关伞淋着雨把鞋穿好,沈谒下了车,走到她身边,单膝跪下。
“扶着我。”
沈谒敛眼,等她把手搭上肩,才伸手去握住她的右脚踝,替她把那只半掉的小高跟穿回去。
系上鞋扣,他站起来,从柏林的包上取下那根当做装饰的发带,替她拢上头发,编了个辫子。
他动作很快,最后还打了个蝴蝶结,和住在别墅那会儿他一大早给她梳的头发一模一样。
既没想到他还记得,也被最后那只蝴蝶结逗得忍俊不禁,柏林莞尔:“谢谢tony老师。”
“……”沈谒皱眉,“谁?”
柏林讶异:“你不知道吗?”
她挑了挑眉,边低头搜索出解释边嘀咕:“跟不上时代的洪流,是要当老古董的……”
沈谒听了个一清二楚,稍一抿唇,身后亮光忽扫。
柏林抬头,长街对面正驶来一辆黑色保姆车,后面还缀着条“尾巴”。
柏林常年接触镜头,立即认出了轿车里狗仔手里端着的东西。
眼角跳了跳,柏林伸手,把沈谒推进车里。
沈谒没回神,车门嘭一声重重关上,柏林疾步远离,头也不回。
秘书于靖也懵了,赶紧问:“孟小姐这是怎么了?”
刚才还欢声笑语的,突然之间就……
车影从窗外经过,停在停车场里。
于靖模糊的记得个车牌号,视线跟过去,看见下车的人,等他意识到自己在对着那人发愣,已经来不及了。
车外小雨淅沥沥,但并不防阻视线。
看着停车场里从保姆车上下来的徐朗宁,沈谒目光乌凝如深海寒冰。
系上外衣的扣子,沈谒回首:“准备明天一早去法国的飞机,然后通知莫立辙,思慕的案子这星期内拿不下来,投资他那条珠宝线的事,免谈。”
于靖战战兢兢地的答应,打过去的时候,莫立辙正在睡觉。
被搅扰清梦,莫立辙抱怨连天,拖着行李上私人飞机,坐在位置上喝着茶醒神,他无奈道:“你这是针对徐朗宁,他和柏林那些个视频我都看见过,就是同事。”
结果被沈谒横扫了一眼。
莫立辙是真想不通了,“你是哪儿觉得徐朗宁喜欢柏林了?”
沈谒把平板扔给他,是一段沈一折发来的电影节影片。
进度条正在前行,画面里还没出现柏林,只有徐朗宁。
他正在找位置,走到左下角座位的时候,他确认了一下,就走向了空置的一处。
拉大画面,可以看见他停留的地方正是他后来一直坐的位置,而那被他“坐错”的位置,正是柏林的座位。
什么通稿意外——
都是套路。
沈谒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了,一出口,柏林心都吊到了嗓子眼。
看沈老夫人问话的意思,沈一折肯定是在逼问下,略过重点给了沈老夫人答案。
既然沈老夫人不知道,又瞒了那么多年,索性也不在乎瞒更多年。
悄悄伸手扯了扯沈谒的衣服,沈谒没有任何反应。
见他这样,柏林更加心焦,但厅里沈父大哥二哥,加上沈老夫人四双眼睛八只眼盯着,她也不敢动作太大,急得用贝齿碾着唇。
厅里寂宁得心慌,沈老夫人投注在沈谒身上的视线犹如冷刀子割肉,瞧得柏林煎熬。
沈谒依然面不改色,在沈老夫人的审视下平稳道:“当年是您觉得我心性沉稳,让我代为管教柏林。”
沈老夫人捏紧手杖:“是,那又怎么样?。”
“那么,柏林最后疏于管教,抛家弃口,就是我的责任。”沈谒沉沉下定,“无论她有什么错,您要怎么罚,我都替她受。”
风擦过了厅门前装饰的两个灯笼,红纸蒙布里的竹架撞在檐下风铃的垂线上,发出一串叮叮咚咚的声响。
声音融进了雨声里,沈谒揭过了陈年旧事。
沈老夫人锋利的视线在沈谒身上停了几秒,随着一个沉眼消失。
柏林松了一口气,边上的沈承瑜捧着茶杯,极轻地哼笑了一声。
有沈谒出头,沈老夫人明显摁住了气头,眼在柏林身上一停,沈老夫人愠道:“就你护着她。”
沈谒:“是我的错。”
他长身跪着,背挺如松,一直都挡在柏林的身前,不让开一步。
沈老夫人叹了一声:“就是你有错,这家里又有谁会罚你?起来吧。”
大哥沈谨去扶,沈谒站起来,伸手去搀柏林。
柏林看了沈老夫人一眼,没敢动。
沈老夫人撇头,把空茶杯往身边一放:“倒茶。”
柏林这才拉着沈谒起来,去给沈老夫人蓄满茶杯。
沈老夫人喝了,睨柏林脸上心惊胆战,无奈道:“奶奶是老虎?”
老太太脸色放了晴,柏林也眉开眼笑,道:“哪能呀,奶奶是柏林的大仙女。”
祖孙两人和络了气氛,厅里也没那么紧张了。
让洪妈上了晚饭,沈父和沈谨沈承瑜在饭桌相继问过柏林的现况,了解了住址和工作,也差不多到了十一点。
沈老夫人虽精神矍铄,今日心头大石放下心情高兴,但到底也是上了年纪。
扛着困意送柏林上了沈谒的车,沈老夫人看着车子走远,撑着拐杖被儿子和孙子扶进门,刚跨了个门槛,就伸出一只手,掴在了儿子沈传脑后。
五十多岁的沈父被打得一懵,“妈,您这是干什么?”
沈老夫人冷哼,颤颤巍巍地在椅子上坐下,“你真当我被哄过去了?”
她伸出拐杖指了指两个孙儿,“你们两个也是,真当我看不出来柏林那孩子跟阿谒有点什么?”
沈谨和沈承瑜双双大惊失色,一个泰山崩顶一个宛如狐狸掉了坑,直接跪在了地上。
沈老夫人看他们这样就烦:“得了,别跟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样,你奶奶我是活了八十年,但又不是真的古董,没那么迂腐。”
她看向沈父,问:“柏林追的阿谒?”
沈老夫人用词新颖,沈父听得别扭,但还是实话实说:“一开始是,但柏林回国后,是想绝了这个心。”
“一折说的?”
沈父颔首。
原本他是不知道的,是柏林走得太蹊跷,他查了一下,拿着证据到了沈一折面前,沈一折才招供了这事。
他是打算柏林要当这事不存在,那他也就当没这事,可有了柏林的消息后,沈谒却来找了他,商量了关于婚约的事。
沈老夫人皱眉:“那你怎么和阿谒说的?”
沈父:“……我说看柏林的意思。”
沈父憋不下去,“妈,我怎么看你的意思,是想撮合沈谒和柏林?”
这回反倒沈老夫人奇怪地看着他:“不然呢?”
“柏林喜欢,哪怕是月亮,你们几个都得给我摘下来。”沈老夫人理所应当道,“再说了,阿谒不好吗?这国内哪一个,能比他更合适我们柏林?”
沈父认可:“话是这么说,可……”
“可什么,你不是看到今天阿谒那模样了,你见过他什么时候这么护着一个人?”
沈老夫人摩挲着手杖靠过去,“你就不怕阿谒错过柏林,就从此孤家寡人?——阿传,蓝桥没了之后,你可有想过再娶?”
“沈家人骨血里情深义重,沈谒的父亲是特例,沈谒却还是和你,和你父亲,你爷爷是一样的人。他明眼瞧着就是喜欢柏林,你忍心拦着,看他往后真像外头传的那样,从此孤零零的,做个冰块自己过一辈子?”
沈父垂眼,叹:“那总得看柏林的意思,当年若不是她父亲回头去拉蓝桥,她又怎会连最后一个亲人都没了。妈,我可怜沈谒,柏林却也如同我的女儿。”
谁说不是呢,柏林虽非沈家血亲,没被收养,但在沈家人眼里,那就是唯一的掌上明珠。
稍静了一会儿,还是沈承瑜发了声:“我瞧柏林是喜欢小叔叔的,藕断丝连。”
沈父看过来,沈承瑜道:“吕家那小子开了个影视公司,那天他去影视城探小女朋友的班,撞见小叔叔在汉延和柏林见面,两人好像还住一间,不过后来好像闹得有点不愉快,第二天说是一前一后冷着脸走的。”
沈老夫人下结论:“准是阿谒的问题。”
顿了顿,她有点不满,“今晚我也等着阿谒把他和柏林的事说明白,结果他掩过去了,可急死我。”
“——不行。”
撑着拐杖站起来,沈老夫人道:“再放着他们这么下去,你小叔叔必定是要玩完,这样,你抽个空把莫立辙那小朋友叫过来,我们仔细谈谈这事。”
“对了,还有你那些没结婚的小朋友,联络联络。阿谨……叫错了,你那些和尚朋友派不上用场。”
沈谨:“……奶奶,我是道士不是和尚,正一教也可以结婚的。”
*
把柏林送回片场,已经是做开拍准备的时间。
这场戏人多,场面乱耳目就杂,柏林防着狗仔,不敢让沈谒把她送进去,在路边就停了下来。
拿着分镜本和笔急急下车,柏林绊了一下,没摔,但鞋上的细带扣子开了,整只鞋要掉不掉的垂在脚上。
柏林拿着伞,手里包包本子笔乱成一团,一低头,长发就落下来,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打算关伞淋着雨把鞋穿好,沈谒下了车,走到她身边,单膝跪下。
“扶着我。”
沈谒敛眼,等她把手搭上肩,才伸手去握住她的右脚踝,替她把那只半掉的小高跟穿回去。
系上鞋扣,他站起来,从柏林的包上取下那根当做装饰的发带,替她拢上头发,编了个辫子。
他动作很快,最后还打了个蝴蝶结,和住在别墅那会儿他一大早给她梳的头发一模一样。
既没想到他还记得,也被最后那只蝴蝶结逗得忍俊不禁,柏林莞尔:“谢谢tony老师。”
“……”沈谒皱眉,“谁?”
柏林讶异:“你不知道吗?”
她挑了挑眉,边低头搜索出解释边嘀咕:“跟不上时代的洪流,是要当老古董的……”
沈谒听了个一清二楚,稍一抿唇,身后亮光忽扫。
柏林抬头,长街对面正驶来一辆黑色保姆车,后面还缀着条“尾巴”。
柏林常年接触镜头,立即认出了轿车里狗仔手里端着的东西。
眼角跳了跳,柏林伸手,把沈谒推进车里。
沈谒没回神,车门嘭一声重重关上,柏林疾步远离,头也不回。
秘书于靖也懵了,赶紧问:“孟小姐这是怎么了?”
刚才还欢声笑语的,突然之间就……
车影从窗外经过,停在停车场里。
于靖模糊的记得个车牌号,视线跟过去,看见下车的人,等他意识到自己在对着那人发愣,已经来不及了。
车外小雨淅沥沥,但并不防阻视线。
看着停车场里从保姆车上下来的徐朗宁,沈谒目光乌凝如深海寒冰。
系上外衣的扣子,沈谒回首:“准备明天一早去法国的飞机,然后通知莫立辙,思慕的案子这星期内拿不下来,投资他那条珠宝线的事,免谈。”
于靖战战兢兢地的答应,打过去的时候,莫立辙正在睡觉。
被搅扰清梦,莫立辙抱怨连天,拖着行李上私人飞机,坐在位置上喝着茶醒神,他无奈道:“你这是针对徐朗宁,他和柏林那些个视频我都看见过,就是同事。”
结果被沈谒横扫了一眼。
莫立辙是真想不通了,“你是哪儿觉得徐朗宁喜欢柏林了?”
沈谒把平板扔给他,是一段沈一折发来的电影节影片。
进度条正在前行,画面里还没出现柏林,只有徐朗宁。
他正在找位置,走到左下角座位的时候,他确认了一下,就走向了空置的一处。
拉大画面,可以看见他停留的地方正是他后来一直坐的位置,而那被他“坐错”的位置,正是柏林的座位。
什么通稿意外——
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