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凌凌和万里一早就去了幼稚园。林樾本来还担心他们两个被同学排挤,结果没想到等放了学去接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两人身边围了五六个小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都一脸崇拜的跟着两人。

    另一边,章健和几个小男孩也走了过来,凌凌一见到章健,立刻把周围的小朋友们护在身后,叉腰站在最前面,仰着头狠狠地瞪着章健,凶狠的说:“章健,你再欺负人,我和万里就一起揍你!”

    章健这边也不服气,几个小男孩学着凌凌的样子,也叉腰瞪回去。

    一群小孩子做出这个动作,又尬又好笑,林樾在门口看得差点笑出声来。

    章健突然想起什么,四下望了望,一眼就看到了在大门口处,手里牵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的林樾,他迅速把手放下,双手插进上衣的小口袋里,对他的同伴一甩头,故作成熟道:“一群小不点,我才不和你们一般计较呢,我们走!”

    章健走后,凌凌和万里很快也发现了林樾,两个孩子跑过来,扑到他们娘怀里。小蘑菇被娘牵在手里,用另一只手拽着自己的新衣服,大声叫:“姐姐!哥哥!”两兄妹回头看去,只见小家伙穿了一件白色的套头衫,上面缝了几朵黄色的花,小家伙揪着衣服上的小花给哥哥姐姐看,炫耀的说:“美!”

    这件衣服是万里和凌凌小时候穿的,两人虽然不记得了,但是看到娘拿出来补过,上面那几朵花的位置都是有脏污洗不掉的地方,他们还知道还有一件上面缝了粉红色的小花。

    凌凌和万里随便看了一眼,敷衍道:“美美美,你最美了!”扭头兴奋的拉着林樾的手说:“娘,我们中午可以不回去吃饭了吗?点点他们说可以在食堂里吃,要我们一起去食堂!”

    林樾听说过学校有食堂,点头笑道:“当然可以,你们这么快就交到好朋友了啊,走吧,娘和你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要交粮票!”

    幼稚园在小学里面,是单独围起来的一个小院子。食堂离幼稚园非常近,没走多远就到了。食堂面积不大,这会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有学生也有老师,幼稚园的老师也在,这会拿着小勺子正在喂几个年龄小的孩子吃饭。

    林樾和两人打了招呼,特意看了看,只看到这两位老师,并没有看到昨天的刘老师,看来昨天对她的处罚不算低。她不知道的是,因为私下和家长索要好处、打压别的孩子,林樾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再没有在幼稚园见到过这位说话温柔却十分偏心的老师了。

    林樾想着心事,跟着一群孩子到了打饭的窗口,详细询问了一下,这才放下心来。

    幼稚园的孩子们还小,很多都不认识字,让他们拿着钱票来打饭也不现实,学校里就干脆做了一些食堂专用的饭票,可以由家长或者学生自己到食堂兑换,一张饭票就是一顿饭,三菜一汤,随便吃。而且食堂里为了照顾到孩子来回拿着饭盒不方便,还准备了餐盘和碗筷,算是非常周到了。

    不过家长的食量要比孩子的大很多,除了老师和学校的一些职工外,是不允许大人在食堂里吃饭的。

    林樾兑了饭票,眼瞅着两个孩子激动的和小伙伴们排队打了饭,才带着两个小的笑着离开了。

    她刚才看了,今天的午饭是炒土豆、炖芋头和一道鱼丸汤,她听工作人员说,今天因为有鱼丸汤,所以只有这三道菜。

    大锅饭的味道不会有多好,而且林樾刚刚瞅了一眼,几个菜都是一点油花都没有,估计不会多好吃。不过看凌凌和万里兴奋的样子,应该能稀罕一段时间。

    下午的时候,部队里果然来了两个人,挨家挨户的统计随军人数和是不是有分田的意愿。部队给军属分田也不是无偿的,虽说算是自留地,但想要田的家庭,每年还是要交一些粮食给部队,这个形式很像十几年后的大包干。

    随军的家属有一些已经有工作了,还有一些人自己要照顾四五个孩子,这些人都不想要太多土地,但是又想要一块地方种点菜什么的,这会不管是问到的还是没问到的,都聚在走廊里打探消息,整栋楼都是吵吵嚷嚷的。林樾所住的家属楼一共五层,每层也有十几户了,两个小战士被一群嫂子婶子围住问东问西,身上出了一层汗,这一下午连一层都没统计完。

    张远东回来的时候顺便去幼稚园接回了凌凌和万里,三人到家得时候,林樾和隔壁的徐小娣还在走廊里探着头听楼下的热闹。

    张远东失笑道:“走吧,回家吧,我看这件事还有的磨呢,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又要放假,等统计到咱家,怎么说也得到下周了。”

    林樾笑笑,和徐小娣告别,跟着回家了。

    今天张远东回来的早,林樾还没来得及做饭。她有些想吃火锅了,就避开几个孩子,和张远东偷偷进了空间。

    一进了空间,张远东就发现了不同。

    空间里现在是大变了样,帐篷附近的样子倒是没变,但别的地方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了。原来帐篷前面不远处就是花田和小溪,除此之外就是白茫茫的一片了,而现在站在帐篷前往远处望去,小溪已经不再是尽头了,更远处还有一片连绵的土地,少说也有二十亩的样子。而以前偏置在角落里的的那个湖泊现在也挪到了远处的这片土地上,面积比之前大了不止一点,旁边还有一个小池塘与之相连。

    帐篷的后面,之前的那个小山丘变成了连绵的一片山岭,成半包围状,坐落在这片土地的一头,阻挡住了往更远处窥探的视线。

    以他们所在的帐篷附近为参照,现在的空间布局可以说是真正的依山傍水了。可惜的是房子依然没有建起来,还是原来的那个帐篷立在那里,唯一的区别就是帐篷换了一个花色。

    林樾见他四处打量,目光最后又落在了帐篷上,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道:“别看了,你说好了要给我盖房子的,我自己肯定不可能动手的,就等着你给我盖呢!”

    张远东回过神,也想到了两年前自己说过的话,脸上红了红,保证道:“你放心,我一有空就进来盖房子,保证今年完成任务!”

    看他那认真样,林樾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提着一个地龙,带着张远东越过那片山。待看清对面的景象,张远东几乎是愣在了原地。他的眼前豁然出现了一片汪洋的水泽,甚至还有一片沙滩。

    他瞪大了眼睛,手指着前方,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林樾叉腰骄傲道:“怎么样,没想到吧,我知道要来随军,就在空间里制造了一片海!”

    其实说海也不合适,这片水域不到100亩,和一个普通的小区差不多大。

    两人从山丘上下来,来到一个池塘样式的地方,这是林樾专门留出的一个虾池。虾池岸边的土地十分坚硬,上面有不少的小洞,那是小沙蟹的窝。岸边的土地上还长了很多红红的、叶子细圆的菜,小县城那边把这种菜叫做海蓬子菜。

    林樾往地笼里塞了一些馒头和生肉,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把地笼放了下去,指着岸边对张远东说:“等过几天咱可以摘点海蓬子菜,蒸包子吃!”

    张远东还处于大脑宕机的状态,如果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就看到这样的景色,虽然也震惊,但是必不会比这次的震撼更大。

    他听着林樾喋喋不休的计划着过段时间要来赶海,被拉着又翻过山丘,按她的指挥抓到了一头羊,又重新回到了帐篷附近,才终于回过了神。

    张远东一直都话不是很多,此时脸上又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所以林樾并没有发现他的不正常,她留张远东在河边处理羊肉,自己则去准备蔬菜。

    空间里蔬菜的种类很多,这几年在农村,只要能收集到的种子,林樾多少都种了一些。她从菜园里拔了一棵白菜,又摘了一些生菜、茼蒿、菠菜、土豆、黄瓜,种类太多,她洗干净后干脆拿了两个洗菜的盆子,放到盆子里一下子全装了。

    空间里有几棵老树,上面经常会长木耳,但是新鲜的木耳不能吃,林樾偶尔也会摘一些晒干存起来,可惜她好就都没有弄了,现在没有存货了。

    虽然不能吃木耳,不过好在靠近河边的树林里还长着不少的蘑菇。林樾循着记忆,在一片比较潮湿的松林里找到了不少蘑菇,有榛蘑、落叶松蘑、平菇、鹅膏菌,林樾一路采摘过去,大大小小的采了满满一篮子,算是过了一把采蘑菇的瘾。

    张远东的速度很快,已经清洗好了羊肉,只差切片了。

    涮火锅的肉片当然是薄一点的好,新鲜的肉不容易切片,林樾就让张远东提着处理好的羊肉和羊排,带着他去了地窖。

    这几年,林樾一直没有找到控制空间温度的方法,不过她去年冬天的时候挖了一个地窖,里面存了很多冰,有一个区域是专门放肉的,充当大冰箱用。这些肉正好可以放在里面,把需要切片的羊肉冻得稍硬,方便切片,剩下的羊肉和羊排则留到明天中秋节用。

    从地窖出来,她把一个渔网塞到张远东手里,让他去小池塘抓一条黑鱼,自己则去海边收地笼。

    地笼里抓到的虾不算多,不过也有两斤左右。里面还有几个小蟹子,不过都不大。林樾把里面个头较小的虾和几个蟹子又捡出来仍回虾池里,提着地笼回去了。

    张远东已经抓到了黑鱼,正在收拾。林樾把地笼举给他看,炫耀道:“看我抓的虾,怎么样,还不错吧!”

    张远东笑道:“这个尼龙网可不容易弄到,亏你怎么想到的,用这种笼子网虾。”

    “可不,这还是秀香嫂子帮我找来的,她娘家靠海,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织网,不过他们是下海捕鱼,没有这么细的渔网。秀香嫂子帮我找人织了这个孔小的,正好用来网虾。”

    林樾一边说话,手上的动作也没停,她把虾肉扒出来,去虾线,剁好后合着鸡蛋清做成了虾滑。

    两人在空间里忙活了好几个小时,等把所有的东西都处理好后,外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了。两人出了空间,就见四个孩子都在客厅里,轻手轻脚的,说话的声音都很小。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养娃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谭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谭鹿并收藏六零年代养娃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