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
僻静无人处,一名元婴女修横枪拦住白澈的去路。
“陆、陆前辈?”白澈小心翼翼地问。
陆绮将枪在地上一敲,说:“你怕什么?”
白澈看了看她的枪,又看了看她难看的脸色,觉得自己怕得很有道理。
“我问你,”陆绮说,“陆鸣失踪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场?”
她说的是一桩旧事。二十一年前,妙觉真人陆英华的幺子陆鸣忽然失踪。陆英华和女儿陆绮见他的魂灯没有熄灭,一直在找他。白澈与陆鸣走得近,因此常被陆氏母女俩询问细节。
“没有。”白澈否认。
这一次,陆绮却没有接受他的回答。日光下,银枪通体雪亮,熠熠生辉。陆绮又问:“陆鸣去哪了?”
“我不知道。”
“‘不知道’?”陆绮怒极反笑,“那就看看我这杆枪,撬不撬得开你的嘴!”说着,她一挽枪花,向白澈劈去。
白澈暗叫不好,扭头就跑。枪尖重重砸在地面上,一击不中,一击又至。白澈跑不过她,只能化出剑来,回身抵挡。短兵交接,白澈被震得虎口发麻,才知道她是来真的。
“陆前辈何必难为我!”白澈摆出防御姿态。
陆绮不答反问:“你又为什么要骗我?”说着,枪翻舞着攻去。
白澈招架不住,只有且战且退。他每退一步,陆绮就逼近一步。枪尖幌过,白澈双手持剑,使巧劲让枪尖从剑格滑到剑尖,正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之法。白澈睁大眼睛。这一式剑法他练了三年,总是摸不着诀窍,被陆绮一逼,竟然顺顺利利地使出来了。饶是危急关头,他也没能绷住表情,忍不住面露喜色。陆绮看见他还敢笑,生出恨意,银枪舞得更快。白澈躲闪不及,发冠被削去一半,灵气割伤脸颊,鲜血溢出。
“我再问你,”陆绮沉声道,“陆鸣到底是死是活?”
“魂灯明亮,就是还活着。”
魂灯,顾名思义,是反映神魂状态的灯。以法术点燃的火焰能够与灯主的神魂相呼应。无论相隔多远,如果灯主虚弱,魂灯也会微弱;灯主死亡,魂灯也会熄灭。无论是点燃还是维护魂灯都需要高昂的成本,但对陆英华这样的化神修士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与陆绮陆鸣的安危相比不值一提。此时白澈提到的魂灯,正是安置在陆家生祠中,代表陆鸣的那一盏。
即便知道这些,陆绮仍厉声说:“白澈,你渡劫结丹的时候还是我持枪给你护法,你这样骗我,难道就不亏心吗?!”
白澈是太瑛真人白圭的儿子,从小有父辈庇护,后来又被李伏收为亲传弟子,修行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从没面对过真正的杀意。而陆绮从小被放养,个性里自有一股狠辣劲。四目相对,白澈霎时不寒而栗。陆绮瞧出破绽,枪尖一挑,血花溅起。白澈只觉手腕一痛,剑已脱手。
“陆前辈!”
“你敢不敢发誓说,你刚才没说半句假话?”陆绮用枪指着白澈的眉心。
白澈迟疑。
陆绮见他不能立刻对答,冷笑着攥紧枪杆,作势要捅。
白澈大惊,叫道:“我愿意登上问心台!”
丹峰。
“你杀了湛全?”李伏问。
“谁?”封铮皱眉。
“凌虚阁上一任掌门。”
封铮反应过来:“对。”
“你为什么要杀他?”
“想杀就杀了。”
李伏停顿,又问:“郦自衡的凌虚阁,和湛全的凌虚阁有何不同?郦自衡能说服西岳的其他势力,又拿得出新的七十二聚灵阵图,是否有其他人襄助?”
“我怎么知道。”封铮莫名其妙。
李伏叹气。
“曾有修士喜爱豢养灵兽,其中有一头狮子,凶猛至极。”李伏说,“修士知道狮子不问是非,不辨善恶,所以故意放它去咬自己的仇家。仇家殒命,是修士的错,还是狮子的错?”
封铮说:“未必是错。”
李伏摇头。没等他再说些什么,就有元婴修士急急忙忙地朝他们过来。封铮在的时候,通常没人敢靠近丹峰。如今有人来拜见,恐怕出了什么不得不立即处理的大事。来者是执法堂长老侯远,拜过两位出窍道尊,对李伏说:“道尊,陆绮下诉白澈偷盗,要登问心台。”
听到消息,李伏皱眉。
陆绮是元婴修士,她要状告修为比她低的金丹修士白澈,这种情况,东岳谓之“下诉”。按说元婴和金丹修士的争执远不至于惊动李伏,但此事微妙在陆绮和白澈的身份——陆绮的母亲妙觉真人是东岳势力最大的化神修士,而白澈是西岳归藏门太瑛真人的儿子,兼是李伏的徒弟。侯长老哪敢论断他们俩的是非?于是他派人暂时安抚住陆绮,又赶紧来请示李伏。此外,侯长老还有一项疑虑:陆白两家素来亲厚,就算有矛盾也只会私下解决,从来不会闹上执法堂。今天是怎么回事?
“正常处理,你负责主持。等我过去再开始。”李伏说。侯长老领命,匆匆离去。
李伏又转向封铮,却看见封铮手里捏着黄纸,纸在他指间燃作灰烬。这是短距离传递讯息的法术。李伏颇感意外。东岳有谁给他传讯了?
李伏说:“你在东岳还有什么事吗?”
封铮说:“我等人。”
问心台下。
得到了李伏的首肯,侯远指挥着众修士,为登问心台做准备。陆绮抱臂站在旁边,盯着他们人来人往地张罗。白澈特意在离她比较远的地方呆着,偷偷给自己施了几个治疗的法术。
忽然,陆绮看到执法堂的队伍里混进一个生面孔。她立刻快步走过去,对陌生的金丹女修发难道:“我没见过你。”她眯起眼睛,“你是哪里的修士?”
侯远直冒冷汗。此人是他找来的。
问心术涉及神魂,是很危险的法术。如果施法者比白澈修为更高,神魂的力量差异太大,就会无可避免地伤到白澈。而执法堂里负责施展问心术的法修们都是元婴——也不怪侯远没有准备,一者问心术深奥又冷僻,施法条件苛刻,很少有人会学;二者,要不是陆绮和白澈坚持要求,“金丹修士偷盗”的案子哪里用上问心台?低阶修士惹不出什么大事,让他们发誓从实招来也就够了。修士的誓言会与天道感应,背誓自有天罚,不必大费周章登问心台,因此,执法堂自然也没有培养会用问心术的金丹修士。正当侯远为难的时候,这女修毛遂自荐,说她会施展问心术。看她施法确实像模像样,侯远顾不得多问,就把她推出来了。
左右执法堂那群法修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得罪人的差使,没人反对让她施法。
玲揖礼:“晚辈凌虚阁修士,玲。”
陆绮狐疑地打量她:“郦自衡的人?你来东岳做什么?”
“广武道尊拜访东岳,我也随行。”
陆绮的表情变了。说不好她是变得更重视还是更轻视玲,她只冷言说:“知道了。”
李伏统领东岳,得知他要亲自见证处理陆白二人的纷争,执法堂众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只要李伏在,就连不知为何停留在不远处,还时不时往问心台这边看的广武道尊都没那么让人毛骨悚然了。
李伏很快到达问心台下。众人齐刷刷地躬身行礼。混迹于众东岳修士中,玲不动声色地审视他。
这是玲第一次见到严能道尊李伏。
李伏是修道界资历最长、修为最高的修士。封铮虽然与他同阶,但早在封铮晋阶出窍之前,他就已经当了千百年的出窍修士。他面貌既不年轻也不年老,俨然端肃,不怒自威。玲看他束发于冠,法袍严整古朴,没有一处是乱的。
玲又看向封铮。封铮飞快地捕捉到她的注视,视线遥遥交汇。玲回以一笑。
有修士说:“兹事体大,问讯白澈,必须有妙觉、太瑛真人同时在场。”
又有修士说:“不可!此事有定论前,绝不能闹大。”
“此事由我监督,他们来不来没有区别。”李伏说,“准备登台吧。”
问心台有十二层,每层之间又有十二阶。修士们以李伏为首,步步攀登。每到一层,都有一些修士留下,登上最高处的只有数人。李伏站到主位,法袍猎猎生风。
侯长老先拜过李伏,再问陆绮:“陆绮,你为何要求查验白澈的记忆?”
陆绮揖手:“二十一年前,陆鸣忽然失踪。那天他与白澈一起去过归藏门,白澈正是最后见过陆鸣的人。刚才,我查验陆鸣的魂灯,发现他的魂灯竟然被换成了白澈的!”她对白澈说,“你说不知道陆鸣的去处。我们信你,才没让你上问心台核实,现在看来,真是信错了人。魂灯被换,你带着陆鸣去归藏门,之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是怎么回事,我竟不敢想。”又说,“物证已经交由执法堂审查。”
有执法堂修士上前一步,亦揖手道:“物证已查验,诚如陆绮所言。”
侯长老颔首说:“白澈,你上前来。”
白澈在问心台的中央跪下。玲亦上前。辅助施法的修士捧着琉璃盏,玲拢袖,手指在盏中轻轻一沾,盏内清水漾起波纹。她低诵咒文,水随她的指尖而动,化出一面水镜。最后一滴水逸出琉璃盏时,玲的指尖正好点在白澈的额心。
问心术与问心台相互呼应,水镜里呈现出白澈的记忆。
“陆、陆前辈?”白澈小心翼翼地问。
陆绮将枪在地上一敲,说:“你怕什么?”
白澈看了看她的枪,又看了看她难看的脸色,觉得自己怕得很有道理。
“我问你,”陆绮说,“陆鸣失踪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场?”
她说的是一桩旧事。二十一年前,妙觉真人陆英华的幺子陆鸣忽然失踪。陆英华和女儿陆绮见他的魂灯没有熄灭,一直在找他。白澈与陆鸣走得近,因此常被陆氏母女俩询问细节。
“没有。”白澈否认。
这一次,陆绮却没有接受他的回答。日光下,银枪通体雪亮,熠熠生辉。陆绮又问:“陆鸣去哪了?”
“我不知道。”
“‘不知道’?”陆绮怒极反笑,“那就看看我这杆枪,撬不撬得开你的嘴!”说着,她一挽枪花,向白澈劈去。
白澈暗叫不好,扭头就跑。枪尖重重砸在地面上,一击不中,一击又至。白澈跑不过她,只能化出剑来,回身抵挡。短兵交接,白澈被震得虎口发麻,才知道她是来真的。
“陆前辈何必难为我!”白澈摆出防御姿态。
陆绮不答反问:“你又为什么要骗我?”说着,枪翻舞着攻去。
白澈招架不住,只有且战且退。他每退一步,陆绮就逼近一步。枪尖幌过,白澈双手持剑,使巧劲让枪尖从剑格滑到剑尖,正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之法。白澈睁大眼睛。这一式剑法他练了三年,总是摸不着诀窍,被陆绮一逼,竟然顺顺利利地使出来了。饶是危急关头,他也没能绷住表情,忍不住面露喜色。陆绮看见他还敢笑,生出恨意,银枪舞得更快。白澈躲闪不及,发冠被削去一半,灵气割伤脸颊,鲜血溢出。
“我再问你,”陆绮沉声道,“陆鸣到底是死是活?”
“魂灯明亮,就是还活着。”
魂灯,顾名思义,是反映神魂状态的灯。以法术点燃的火焰能够与灯主的神魂相呼应。无论相隔多远,如果灯主虚弱,魂灯也会微弱;灯主死亡,魂灯也会熄灭。无论是点燃还是维护魂灯都需要高昂的成本,但对陆英华这样的化神修士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与陆绮陆鸣的安危相比不值一提。此时白澈提到的魂灯,正是安置在陆家生祠中,代表陆鸣的那一盏。
即便知道这些,陆绮仍厉声说:“白澈,你渡劫结丹的时候还是我持枪给你护法,你这样骗我,难道就不亏心吗?!”
白澈是太瑛真人白圭的儿子,从小有父辈庇护,后来又被李伏收为亲传弟子,修行之路可谓顺风顺水,从没面对过真正的杀意。而陆绮从小被放养,个性里自有一股狠辣劲。四目相对,白澈霎时不寒而栗。陆绮瞧出破绽,枪尖一挑,血花溅起。白澈只觉手腕一痛,剑已脱手。
“陆前辈!”
“你敢不敢发誓说,你刚才没说半句假话?”陆绮用枪指着白澈的眉心。
白澈迟疑。
陆绮见他不能立刻对答,冷笑着攥紧枪杆,作势要捅。
白澈大惊,叫道:“我愿意登上问心台!”
丹峰。
“你杀了湛全?”李伏问。
“谁?”封铮皱眉。
“凌虚阁上一任掌门。”
封铮反应过来:“对。”
“你为什么要杀他?”
“想杀就杀了。”
李伏停顿,又问:“郦自衡的凌虚阁,和湛全的凌虚阁有何不同?郦自衡能说服西岳的其他势力,又拿得出新的七十二聚灵阵图,是否有其他人襄助?”
“我怎么知道。”封铮莫名其妙。
李伏叹气。
“曾有修士喜爱豢养灵兽,其中有一头狮子,凶猛至极。”李伏说,“修士知道狮子不问是非,不辨善恶,所以故意放它去咬自己的仇家。仇家殒命,是修士的错,还是狮子的错?”
封铮说:“未必是错。”
李伏摇头。没等他再说些什么,就有元婴修士急急忙忙地朝他们过来。封铮在的时候,通常没人敢靠近丹峰。如今有人来拜见,恐怕出了什么不得不立即处理的大事。来者是执法堂长老侯远,拜过两位出窍道尊,对李伏说:“道尊,陆绮下诉白澈偷盗,要登问心台。”
听到消息,李伏皱眉。
陆绮是元婴修士,她要状告修为比她低的金丹修士白澈,这种情况,东岳谓之“下诉”。按说元婴和金丹修士的争执远不至于惊动李伏,但此事微妙在陆绮和白澈的身份——陆绮的母亲妙觉真人是东岳势力最大的化神修士,而白澈是西岳归藏门太瑛真人的儿子,兼是李伏的徒弟。侯长老哪敢论断他们俩的是非?于是他派人暂时安抚住陆绮,又赶紧来请示李伏。此外,侯长老还有一项疑虑:陆白两家素来亲厚,就算有矛盾也只会私下解决,从来不会闹上执法堂。今天是怎么回事?
“正常处理,你负责主持。等我过去再开始。”李伏说。侯长老领命,匆匆离去。
李伏又转向封铮,却看见封铮手里捏着黄纸,纸在他指间燃作灰烬。这是短距离传递讯息的法术。李伏颇感意外。东岳有谁给他传讯了?
李伏说:“你在东岳还有什么事吗?”
封铮说:“我等人。”
问心台下。
得到了李伏的首肯,侯远指挥着众修士,为登问心台做准备。陆绮抱臂站在旁边,盯着他们人来人往地张罗。白澈特意在离她比较远的地方呆着,偷偷给自己施了几个治疗的法术。
忽然,陆绮看到执法堂的队伍里混进一个生面孔。她立刻快步走过去,对陌生的金丹女修发难道:“我没见过你。”她眯起眼睛,“你是哪里的修士?”
侯远直冒冷汗。此人是他找来的。
问心术涉及神魂,是很危险的法术。如果施法者比白澈修为更高,神魂的力量差异太大,就会无可避免地伤到白澈。而执法堂里负责施展问心术的法修们都是元婴——也不怪侯远没有准备,一者问心术深奥又冷僻,施法条件苛刻,很少有人会学;二者,要不是陆绮和白澈坚持要求,“金丹修士偷盗”的案子哪里用上问心台?低阶修士惹不出什么大事,让他们发誓从实招来也就够了。修士的誓言会与天道感应,背誓自有天罚,不必大费周章登问心台,因此,执法堂自然也没有培养会用问心术的金丹修士。正当侯远为难的时候,这女修毛遂自荐,说她会施展问心术。看她施法确实像模像样,侯远顾不得多问,就把她推出来了。
左右执法堂那群法修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得罪人的差使,没人反对让她施法。
玲揖礼:“晚辈凌虚阁修士,玲。”
陆绮狐疑地打量她:“郦自衡的人?你来东岳做什么?”
“广武道尊拜访东岳,我也随行。”
陆绮的表情变了。说不好她是变得更重视还是更轻视玲,她只冷言说:“知道了。”
李伏统领东岳,得知他要亲自见证处理陆白二人的纷争,执法堂众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只要李伏在,就连不知为何停留在不远处,还时不时往问心台这边看的广武道尊都没那么让人毛骨悚然了。
李伏很快到达问心台下。众人齐刷刷地躬身行礼。混迹于众东岳修士中,玲不动声色地审视他。
这是玲第一次见到严能道尊李伏。
李伏是修道界资历最长、修为最高的修士。封铮虽然与他同阶,但早在封铮晋阶出窍之前,他就已经当了千百年的出窍修士。他面貌既不年轻也不年老,俨然端肃,不怒自威。玲看他束发于冠,法袍严整古朴,没有一处是乱的。
玲又看向封铮。封铮飞快地捕捉到她的注视,视线遥遥交汇。玲回以一笑。
有修士说:“兹事体大,问讯白澈,必须有妙觉、太瑛真人同时在场。”
又有修士说:“不可!此事有定论前,绝不能闹大。”
“此事由我监督,他们来不来没有区别。”李伏说,“准备登台吧。”
问心台有十二层,每层之间又有十二阶。修士们以李伏为首,步步攀登。每到一层,都有一些修士留下,登上最高处的只有数人。李伏站到主位,法袍猎猎生风。
侯长老先拜过李伏,再问陆绮:“陆绮,你为何要求查验白澈的记忆?”
陆绮揖手:“二十一年前,陆鸣忽然失踪。那天他与白澈一起去过归藏门,白澈正是最后见过陆鸣的人。刚才,我查验陆鸣的魂灯,发现他的魂灯竟然被换成了白澈的!”她对白澈说,“你说不知道陆鸣的去处。我们信你,才没让你上问心台核实,现在看来,真是信错了人。魂灯被换,你带着陆鸣去归藏门,之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这是怎么回事,我竟不敢想。”又说,“物证已经交由执法堂审查。”
有执法堂修士上前一步,亦揖手道:“物证已查验,诚如陆绮所言。”
侯长老颔首说:“白澈,你上前来。”
白澈在问心台的中央跪下。玲亦上前。辅助施法的修士捧着琉璃盏,玲拢袖,手指在盏中轻轻一沾,盏内清水漾起波纹。她低诵咒文,水随她的指尖而动,化出一面水镜。最后一滴水逸出琉璃盏时,玲的指尖正好点在白澈的额心。
问心术与问心台相互呼应,水镜里呈现出白澈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