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都尉
马寒江说了几句也是没什么用的话,慕弘泽都不打算为难他时,又听见他戏谑的声音:“老臣不懂这些,不过既是林相要反对的,那老臣自然鼎力支持。”
“马寒江,这是朝政大事,你怎可如此戏言。”林书柏真是受不了这个兵头子,从不按常理出牌,还处处与他对着干,当真是不可理喻。
马寒江跪着看都不看他,强直着脖梗,哼了一声:“你我都是正一品的官儿,你说的就是正事,老夫说的就是戏言,什么道理。再说了,咱们为臣者不就应该听陛下的,你这处处违逆陛下,我看你才是大胆。”
在这种朝堂上能以一己之力气的林相无话可说的只有马寒江了。
“你…你……”林书柏被他气的说不出话,一时连正事都给忘了,又俯身面向慕弘泽,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臣一心为国事,绝无私心,老将军这话是在诛臣的心啊,还望陛下信臣。”
慕弘泽好不容易忍住了笑,果然和温杋说的一样,只要把马寒江扯上,林书柏大多都会乱了心神。
这怕不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吧。
慕弘泽似笑非笑的看着林书柏,安抚道:“林相莫急,老将军不过是一时戏言罢了。至于设立东厂一事,此事朕已经决定了,林相也不必多言。若无事了,便退朝吧。”
“陛下!”林书柏抬头急声呼喊,可惜慕弘泽早已自顾自的起身离开,并没有再给他说话的机会。
皇上走了,独留下殿内百官一脸的茫然。
温杋从交代完罪证,就一言不发,安安静静的跪在殿中。此刻悠闲起身,转身面向群臣拱手道:“从今以后温杋与各位大人便是同僚了,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监察刑狱,可不就是个得罪人的地方,温杋这话也是在隐晦威胁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内侍到有这么大的气魄,真以为东厂设立她便能无法无天了吗?
有人扶着林书柏起身,对于温杋的话他根本不想回答,轻哼一声拂袖而去。
林相如此,其他人自然不敢上前答话,都沉默的转身离去,就连之前站出来支持建立东厂的人也是一样。
温杋要走的这条路,注定是个孤臣。
段洛川迟迟没有离开,本是想等着人都走了再向温杋问几句,可人多眼杂的,他今日又帮了温杋,思索片刻还是随着众人一道离开了。
有人从温杋身边过,低声说了句:“你不该入朝。”
一抹红衣官袍的老臣缓慢行出殿外,只留下这么句模棱两可的话,更没有与温杋有半分眼神对视。
温杋躬身行礼,算作送别。
可对于那位大人的话她却没有回答,入朝之路是她必行之途,无论如何她都要走。
等到殿内的人都走尽了,温杋才出殿。
黄蛮早早候在云霄殿外,自从那日他投靠温杋之后,就少有瞒着他的事。
今日温杋谋官这事他一早便知晓了,温总管说了此为第一步,若能成,便是举国惊叹的大事。
说不定温杋从前答应过他的不再为低贱内侍当真能成。
今日早朝格外久,黄蛮候在殿外,炙热的烈阳烤的他满头大汗,等到散朝时文武百官都退去,最后才瞧见温杋悠闲的走来,黄蛮连忙上前来:“温总管?”
温杋对他轻点了下头,他立刻就明白过来,唇角是压不住的笑意。
上次随温杋出宫,他算是看出了她的机警聪慧。而这一次,黄蛮是彻底拜服,打心里决定从今以后跟随温杋,定然会让他有不一样的际遇。
两人正要细谈时,苏喜急匆匆寻来,说是陛下召见温杋。
温杋想来慕弘泽此刻也是高兴的,今日开局还算顺畅,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
慕弘泽此时召见,也该是有事要安排。若说是比较急的,那当就是张家余下的人该做何处置了,特别是张刖。
果然如此,慕弘泽已经换下了沉重的朝服,穿了件浅蓝色的薄衫。
京都的夏日还是比较炎热的,此刻御书房内还置了降温的冰块。即使如此,慕弘泽也被热的红了脸,身旁的内侍急急的替他扇风。
没到这种时候慕弘泽就比较羡慕温杋了,因她身体的原因,只要未发病时身体总是冰凉的,严夏也是如此。
温杋取了内侍手中的团扇为慕弘泽扇风,其他人也十分有眼力见的退下了。
她能看出来,慕弘泽确实很高兴,此刻正迫不及待的看着京都图纸在为东厂设立的位置选址。
好不容易糊弄了那帮大臣,必须要快些定下来,慕弘泽也怕会生了变故。
此刻看的入了迷,叫来了温杋也没有忙着与她说话。
瞧了好几处地方,慕弘泽都有些犹豫不定。毕竟是掌管整个梧熙的监察刑狱,人手肯定不能少了,那选的地方就要大些。
这么一排除好几处地方都不行,可要是重新建个又太过费时费力,底下官员一拖也不知何时才能完工。
看得多了,慕弘泽反而更难选择。
温杋用团扇指向图纸上的一处,低声诉说:“陛下觉得此处可好?”
慕弘泽寻着温杋指的地方看过去,在城北靠近城墙的一处大宅,那是梧熙建国立都时初设的屯兵之地。
那时虽已建国,但皇权尚不稳固。那时的京都光是城内屯军就有两万之众。
后来梧熙稍安时京都的兵力才慢慢散去诸城,京都之内也只余下京都卫这一处兵力。
先皇时为了练兵又将京都卫设在城外,此处便彻底荒废下来,唯一的用处就是囤积京都卫荒废的兵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慕弘泽微一沉默,说道:“会不会偏远了些,这处宅子虽大,也有许久未曾修缮,怕是许多地方都荒废了。”
京都东南西北中,中城乃是皇城,东街是达官贵人的居所,西街多商贩店铺,南街多是衙门和各部办公的地方,北街因那处宅子占地太广,余留下的地方就是些没有住处的穷苦百姓暂居之所。
因为什么人都有,也能说北街最是鱼龙混杂。慕弘泽担心将东厂设立在此,会不会杂乱了些。
不过温杋和他想的不一样,北街远离东街、南街,不容易被人探听消息。此地鱼龙混杂也最能掩藏和探听消息。
有些时候这些位于底层的百姓反而更能看清京都的真相,只是他们迫于压力,不敢直言罢了。
温杋回道:“陛下,闹市之中更易掩藏行踪。此处靠近城墙,京都内外的消息都方便传递。至于荒废,慢慢修缮便是。”
慕弘泽想想也是,如今尽快确定地方,将设立东厂这件事板上钉钉才是最重要的,修缮这种事随时都能做。
慕弘泽执朱笔将此地一圈,便算是定了下来。
这才想起叫温杋来是要说些什么:“张家的案子定了,张刖的事也要赶紧安排下去。此时那些大臣还以为是朕心软,若是察觉出什么异样,那保下他也就没什么用了。”
张刖这件事温杋已经看开就不会过多纠结他是谁的儿子,此刻不过都是为陛下办事的人。
温杋脸上毫无异色,顺着慕弘泽的话问道:“陛下想将他放在哪儿?”
慕弘泽一时没有回答,沉默良久,抽出一张信纸,执笔徐徐写了一页,盖过玉玺交给温杋。
温杋拿过那张纸来看,神色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变为震惊,不可置信的望向慕弘泽,有些反对:“陛下,张刖尚不可信。”
慕弘泽将张刖安置的地方事关重大,以至于温杋什么地方都想到了,唯独这个地方是她从没有想过的。
且不论张刖从前就不是他们的人,如今他父亲是被陛下赐死,温杋与他们张家的仇怨他也尽知,难保此人不会有所反心。
实在不该将这么一个不确定的人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上。
对比温杋的谨慎,慕弘泽倒是没什么所谓的样子:“子衿,不是你教朕的吗?用人皆是作赌,赌朕的眼光,赌他的品性和衷心。于你朕没有赌错,对于张刖朕相信自己也不好看走眼。”
张家的人上上下下早就被查了个干净,张刖这人抛开他父亲算是身世清白,为人正直又最是宽容。或许从前还有过多愁心软这一个缺点,此次一番经历,想来也会有所改变。
张刖科考的卷子慕弘泽都一一看过,是个做官的料。如温杋所言稳妥些看张刖更适合文官类的职务,慕弘泽还是将他放到了此处。
一来是慕弘泽对他有些欣赏,还有就是这个位置已经犹豫许久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人,温杋要担起东厂的担子,短时间内也不能去做。
这么看来张刖是最好的人选,能掩人耳目,也最好控制。特别是慕弘泽了解了他的为人,又听闻这几日他在牢中境况,更加确定了这件事。
心中有些不忍,但念着温杋不是外人,还是说出了口:“他对萧家有愧,活着为了救张家也为了赎罪。拿捏住这点,张刖很难背叛。子衿你该最是明白,有情有义之人最难活的自在。”
就和你一样……
最后这一句慕弘泽在心底念过,并没有说出口,但两人心照不宣。
温杋也是困于仇怨,囚于恩情,永远无法解脱。
温杋不知该如何开口,无论如何她否认不了慕弘泽的话,或许此刻她也开始偏信于张刖,将那张纸收下,还是说道:“奴才会派人盯着他,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慕弘泽被温杋的严谨逗弄的笑开怀,不过也应承了此事,小心谨慎些总是好的,这种事他和温杋想的一样。
“马寒江,这是朝政大事,你怎可如此戏言。”林书柏真是受不了这个兵头子,从不按常理出牌,还处处与他对着干,当真是不可理喻。
马寒江跪着看都不看他,强直着脖梗,哼了一声:“你我都是正一品的官儿,你说的就是正事,老夫说的就是戏言,什么道理。再说了,咱们为臣者不就应该听陛下的,你这处处违逆陛下,我看你才是大胆。”
在这种朝堂上能以一己之力气的林相无话可说的只有马寒江了。
“你…你……”林书柏被他气的说不出话,一时连正事都给忘了,又俯身面向慕弘泽,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臣一心为国事,绝无私心,老将军这话是在诛臣的心啊,还望陛下信臣。”
慕弘泽好不容易忍住了笑,果然和温杋说的一样,只要把马寒江扯上,林书柏大多都会乱了心神。
这怕不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吧。
慕弘泽似笑非笑的看着林书柏,安抚道:“林相莫急,老将军不过是一时戏言罢了。至于设立东厂一事,此事朕已经决定了,林相也不必多言。若无事了,便退朝吧。”
“陛下!”林书柏抬头急声呼喊,可惜慕弘泽早已自顾自的起身离开,并没有再给他说话的机会。
皇上走了,独留下殿内百官一脸的茫然。
温杋从交代完罪证,就一言不发,安安静静的跪在殿中。此刻悠闲起身,转身面向群臣拱手道:“从今以后温杋与各位大人便是同僚了,若有得罪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监察刑狱,可不就是个得罪人的地方,温杋这话也是在隐晦威胁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内侍到有这么大的气魄,真以为东厂设立她便能无法无天了吗?
有人扶着林书柏起身,对于温杋的话他根本不想回答,轻哼一声拂袖而去。
林相如此,其他人自然不敢上前答话,都沉默的转身离去,就连之前站出来支持建立东厂的人也是一样。
温杋要走的这条路,注定是个孤臣。
段洛川迟迟没有离开,本是想等着人都走了再向温杋问几句,可人多眼杂的,他今日又帮了温杋,思索片刻还是随着众人一道离开了。
有人从温杋身边过,低声说了句:“你不该入朝。”
一抹红衣官袍的老臣缓慢行出殿外,只留下这么句模棱两可的话,更没有与温杋有半分眼神对视。
温杋躬身行礼,算作送别。
可对于那位大人的话她却没有回答,入朝之路是她必行之途,无论如何她都要走。
等到殿内的人都走尽了,温杋才出殿。
黄蛮早早候在云霄殿外,自从那日他投靠温杋之后,就少有瞒着他的事。
今日温杋谋官这事他一早便知晓了,温总管说了此为第一步,若能成,便是举国惊叹的大事。
说不定温杋从前答应过他的不再为低贱内侍当真能成。
今日早朝格外久,黄蛮候在殿外,炙热的烈阳烤的他满头大汗,等到散朝时文武百官都退去,最后才瞧见温杋悠闲的走来,黄蛮连忙上前来:“温总管?”
温杋对他轻点了下头,他立刻就明白过来,唇角是压不住的笑意。
上次随温杋出宫,他算是看出了她的机警聪慧。而这一次,黄蛮是彻底拜服,打心里决定从今以后跟随温杋,定然会让他有不一样的际遇。
两人正要细谈时,苏喜急匆匆寻来,说是陛下召见温杋。
温杋想来慕弘泽此刻也是高兴的,今日开局还算顺畅,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
慕弘泽此时召见,也该是有事要安排。若说是比较急的,那当就是张家余下的人该做何处置了,特别是张刖。
果然如此,慕弘泽已经换下了沉重的朝服,穿了件浅蓝色的薄衫。
京都的夏日还是比较炎热的,此刻御书房内还置了降温的冰块。即使如此,慕弘泽也被热的红了脸,身旁的内侍急急的替他扇风。
没到这种时候慕弘泽就比较羡慕温杋了,因她身体的原因,只要未发病时身体总是冰凉的,严夏也是如此。
温杋取了内侍手中的团扇为慕弘泽扇风,其他人也十分有眼力见的退下了。
她能看出来,慕弘泽确实很高兴,此刻正迫不及待的看着京都图纸在为东厂设立的位置选址。
好不容易糊弄了那帮大臣,必须要快些定下来,慕弘泽也怕会生了变故。
此刻看的入了迷,叫来了温杋也没有忙着与她说话。
瞧了好几处地方,慕弘泽都有些犹豫不定。毕竟是掌管整个梧熙的监察刑狱,人手肯定不能少了,那选的地方就要大些。
这么一排除好几处地方都不行,可要是重新建个又太过费时费力,底下官员一拖也不知何时才能完工。
看得多了,慕弘泽反而更难选择。
温杋用团扇指向图纸上的一处,低声诉说:“陛下觉得此处可好?”
慕弘泽寻着温杋指的地方看过去,在城北靠近城墙的一处大宅,那是梧熙建国立都时初设的屯兵之地。
那时虽已建国,但皇权尚不稳固。那时的京都光是城内屯军就有两万之众。
后来梧熙稍安时京都的兵力才慢慢散去诸城,京都之内也只余下京都卫这一处兵力。
先皇时为了练兵又将京都卫设在城外,此处便彻底荒废下来,唯一的用处就是囤积京都卫荒废的兵器,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慕弘泽微一沉默,说道:“会不会偏远了些,这处宅子虽大,也有许久未曾修缮,怕是许多地方都荒废了。”
京都东南西北中,中城乃是皇城,东街是达官贵人的居所,西街多商贩店铺,南街多是衙门和各部办公的地方,北街因那处宅子占地太广,余留下的地方就是些没有住处的穷苦百姓暂居之所。
因为什么人都有,也能说北街最是鱼龙混杂。慕弘泽担心将东厂设立在此,会不会杂乱了些。
不过温杋和他想的不一样,北街远离东街、南街,不容易被人探听消息。此地鱼龙混杂也最能掩藏和探听消息。
有些时候这些位于底层的百姓反而更能看清京都的真相,只是他们迫于压力,不敢直言罢了。
温杋回道:“陛下,闹市之中更易掩藏行踪。此处靠近城墙,京都内外的消息都方便传递。至于荒废,慢慢修缮便是。”
慕弘泽想想也是,如今尽快确定地方,将设立东厂这件事板上钉钉才是最重要的,修缮这种事随时都能做。
慕弘泽执朱笔将此地一圈,便算是定了下来。
这才想起叫温杋来是要说些什么:“张家的案子定了,张刖的事也要赶紧安排下去。此时那些大臣还以为是朕心软,若是察觉出什么异样,那保下他也就没什么用了。”
张刖这件事温杋已经看开就不会过多纠结他是谁的儿子,此刻不过都是为陛下办事的人。
温杋脸上毫无异色,顺着慕弘泽的话问道:“陛下想将他放在哪儿?”
慕弘泽一时没有回答,沉默良久,抽出一张信纸,执笔徐徐写了一页,盖过玉玺交给温杋。
温杋拿过那张纸来看,神色从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变为震惊,不可置信的望向慕弘泽,有些反对:“陛下,张刖尚不可信。”
慕弘泽将张刖安置的地方事关重大,以至于温杋什么地方都想到了,唯独这个地方是她从没有想过的。
且不论张刖从前就不是他们的人,如今他父亲是被陛下赐死,温杋与他们张家的仇怨他也尽知,难保此人不会有所反心。
实在不该将这么一个不确定的人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上。
对比温杋的谨慎,慕弘泽倒是没什么所谓的样子:“子衿,不是你教朕的吗?用人皆是作赌,赌朕的眼光,赌他的品性和衷心。于你朕没有赌错,对于张刖朕相信自己也不好看走眼。”
张家的人上上下下早就被查了个干净,张刖这人抛开他父亲算是身世清白,为人正直又最是宽容。或许从前还有过多愁心软这一个缺点,此次一番经历,想来也会有所改变。
张刖科考的卷子慕弘泽都一一看过,是个做官的料。如温杋所言稳妥些看张刖更适合文官类的职务,慕弘泽还是将他放到了此处。
一来是慕弘泽对他有些欣赏,还有就是这个位置已经犹豫许久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人,温杋要担起东厂的担子,短时间内也不能去做。
这么看来张刖是最好的人选,能掩人耳目,也最好控制。特别是慕弘泽了解了他的为人,又听闻这几日他在牢中境况,更加确定了这件事。
心中有些不忍,但念着温杋不是外人,还是说出了口:“他对萧家有愧,活着为了救张家也为了赎罪。拿捏住这点,张刖很难背叛。子衿你该最是明白,有情有义之人最难活的自在。”
就和你一样……
最后这一句慕弘泽在心底念过,并没有说出口,但两人心照不宣。
温杋也是困于仇怨,囚于恩情,永远无法解脱。
温杋不知该如何开口,无论如何她否认不了慕弘泽的话,或许此刻她也开始偏信于张刖,将那张纸收下,还是说道:“奴才会派人盯着他,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慕弘泽被温杋的严谨逗弄的笑开怀,不过也应承了此事,小心谨慎些总是好的,这种事他和温杋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