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澍深知,玄煦并没有面上看去的温和,他与祁韫是相反的两种人;
而玄煦,无论是名字还是外表,都给人一副温润如玉的样子,但实则没有任何人能知道他的内心,或者是说,他一直伪装得很好;
她想起了初见时的那颗山茶花树,花蕊都被花瓣层层包裹,任谁都别想看清它的内里;
它的外表却可以蛊惑着无数的人前来瞻仰它的美好,赞叹它的渊清玉洁。
行了许久,才到了目的地;此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湖泊,视野开阔,加上之前从远处所看过的山势相呼应,确是处极佳的风水宝地,钦天监的人想必经过许多次勘探对比才选定了这处。
玄煦见宜铭等人连连点头,心中也有了数,将皇帝指定的大致范围与宜铭传达了一番。
宜铭连连点头满意地道:“此处极佳,想必我等应当能够提前完成这次陛下布置的重任。”
“那便劳烦诸位道长了!”
她似乎没能掩藏住自己的眼神,被玄煦察觉到了,他疑惑地道:
“毋姑娘,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三人也看向她,江易也隐约察觉到了她的情绪波动。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平静地道:
“回大人,并无,况且我们几人中,最擅长堪舆的是我们师姐,世子应当问的是她。”
宜铭道:“澍儿说的不错,流云啊,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要及时向侍郎大人提出才是。”
流云有礼答道:“回大人,师傅,眼下并无不妥之处。”
玄煦笑得温和:“那便好。”余光却是未曾离开令他觉得奇怪的少女;
“只是,感觉毋姑娘本人,是不是有些不妥?”
她闻言,抬眸,眼中的诧异一丝不落地撞进了说话那人的目光之中,又慌忙垂下头去,她不记得玄煦是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人。
宜铭等人面面相觑起来,宜铭给江易递了个眼神,江易立马会意道:
“不错,小师妹初次到建邺来是不是有些水土不服?身子不适?”
江易冲她轻轻扬了扬眉,根据师父的提示,这位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江易虽正直,但也绝非蠢笨之人,官场朝廷这些事早已与宜铭通晓大半了。
她只好低头乖巧应是:“是如此,谢师兄,谢大人关心。”
玄煦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
“早知如此,便该让姑娘留在院中休息才好,怪不得,觉得你似乎带了些怨气呢。”
他意有所指;
宜铭抿着唇有些为难,江易一时也不敢开腔了;
流云自后悄悄拉了拉毋澍的袖角。
她此时只默默低头答道:“不敢。”
玄煦什么时候变得废话如此之多了,她还是比较“中意”上一世那个惜字如金的玄大人。
他觉得有趣,笑道:“如此,便启程回去吧,可好?”
玄煦并未继续为难众人,几人内心都狠狠松了口气。
夜里,毋澍久久未洗漱,只坐在桌前,呆呆望着烛火,忽明忽灭,时隔多年,不,再加一世,她再次与玄煦面对面,竟是这一番平静的光景;
她内心都有些茫然了,她理不清自己对那人是怎样的复杂情感;上一世,是良师,是恩人,所以尊敬;
但他说的没错,自己对他是有怨气的,还不小,因为他,自己也成了一颗可悲的弃子。
她曾经想过,若是需要,自己的这一条命也可以为他舍弃,但是万万没想到是被丢弃。
可她又有些懊恼,自己白日里的言行,倒像是将他当做抛弃过自己的旧情人了;不禁无言到笑了。
外面似乎有极轻微的响动,她竖起耳朵,收起了万般思绪;
片刻后,悄然朝那巨大的窗户靠近过去,许久许久,没有任何异常,于是她就顺势倚靠在了窗户旁,不知不觉又放空了心思。
直到透过极其细微的缝隙,似有若无的一丝清冽香气出现。
她回过神来,她伸手轻推窗沿,外面的人见了,会心一笑,将缓慢展开的窗柩接了过去,毫无声响地开了来,纵身一跃入了内来;站定之时连烛火都只被动摇半分;
祁韫四处打量了片刻转头才看见了倚在窗旁的那人;指尖微动,终是轻关窗后,兀自过去坐下了;
她也走近坐下替他斟了杯茶水,又替自己斟满一杯;自顾地喝了口水,问道:
“这个时辰来找我,是有要事?”
见他半天没有表示,有些诧异地看了看对方:
“无事?”
祁韫没来由地想点头,便点了;他几日未见到她了,今日找了由头过来,可到了此处亲眼看见了,又不知该做些什么了;仿佛只要这般默默地看着对方便足够了。
她干笑了两声,极力找了个话题,刚刚好也有许多疑问想问;
“那换我问你?”
祁韫颔首;
她让他凑近些,极力压低声音道:
“第一个,那东吁国的刺杀一事,你之前说回建邺便要告知于我的;这第二嘛,你打算如何对付你们府中那位?”
这第一个问题其实她已经大致猜到了,但是他那妹妹很快就要报上皇帝一家的大腿了,她需想办法提醒他一番。
祁韫看了看房中四周,她马上道了句:
“稍等!”便蹑手蹑脚出了去,出门前还探头四处望了望,这院中的书房在堂屋的后头。
未几,又见她偷偷摸摸地返回了来,
“呼……,终于拿到了!”她坐下后长长舒了口气。
他眼帘都未抬,便动起了面前的笔,自己送与她的那只,不知她是否还用得惯?
毋澍用手支着下颌,看着面前不论何时总是身姿优雅的人,看着看着又想起了另外一个身影;
从前她看着自己临摹下来的诗句,也会这样想象那人在自己面前安静书写的场景;
片刻之后,祁韫便完成了“作答”;
他余光看见她盯着他,不知在想些什么,便故意对上了她的眼神;
二人四目相接的瞬间,她一时未反应过来,愣了几愣;
他微微一笑,饱满的泪堂将那个黑痣带得离狭长的眼睛更近了,
她那一瞬觉得对面这人像一只狐妖;丝毫没有看上去的这般安静祥和。
她下意识抬手挡住了对方的视线,腹诽:一个男子偏长得这般美做什么。
他抬手缓缓抚下了她的双手,对方指尖温热的触感,让他有些贪婪地想要紧紧握住;
但他几乎是一瞬便收回了手。
她全然不知对方的情绪变化,只默默总结如下:替朝廷去边境与各大势力谈判签盟约,换取与朝廷的交易,途中被追杀便是为了他手上的秘密协议。
她记得密林中的最后一个死侍是他与祁成拼死才干掉的;
连祁韫都觉得十分棘手的高手,已经追查到了太虚观,见观中有人下山,必定不会留活口。
那东吁要是随随便便能派出如此之多的高手,又怎会轻易在未来打了败仗?恐怕这些人不只单纯是东吁的人……
她正在思索,余光看见了祁韫自袖中拿出了一个卷轴;
祁韫将那卷轴缓缓展开,看衣着应当也是一名道门中人,他又动了笔;
祁韫:你的外祖母,陆宴竹。
她眼眸微动,闻连大人说过,祖母与玉阳子师出同门,少年之时应当都是在道门中度过的;
她接过那画卷,缓缓抚了上去,自己竟是有许多分似祖母,眉眼与鼻子是最像的,她自重生以来,因当年知晓了云笙与自己很相似之后,便十分留意这张面容了。
这样看来的确是因着自己幼时的长相让玄煦找上了自己。
一开始便是带着预谋来的,她早就该知道,并非她所想的什么偶然,缘分,知遇;
“这画像是闻连大人自大理寺寻得的?那为何没有我外祖父与母亲的?”
祁韫却摇了摇头,提笔写:玉阳子。
观主竟还保存得有祖母的画像?这份情谊定是不轻,难怪他除了依照太虚仙人之命收留自己之外,还对自己照料有加。
难道是玄煦定是知晓这层关系,上一世才把她安排在了凌云观,让她未曾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身世,脱离他的控制?
可出尘子与自己的外祖母有什么龃龉吗?这般不待见她,但后来她得了晋安帝的重用这人也未过问……
但,这一世明明换了另一个云笙,还是将那个假云笙放在了凌云观,看来玄煦应当是按照着祖母的面容歪打正着寻到了自己的可能性大一些。
他看着她思绪万千的模样欲言又止,有一件事他还没说,那便是他多年前便从苍苏处知晓了她少时的处境。
而玄煦,无论是名字还是外表,都给人一副温润如玉的样子,但实则没有任何人能知道他的内心,或者是说,他一直伪装得很好;
她想起了初见时的那颗山茶花树,花蕊都被花瓣层层包裹,任谁都别想看清它的内里;
它的外表却可以蛊惑着无数的人前来瞻仰它的美好,赞叹它的渊清玉洁。
行了许久,才到了目的地;此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湖泊,视野开阔,加上之前从远处所看过的山势相呼应,确是处极佳的风水宝地,钦天监的人想必经过许多次勘探对比才选定了这处。
玄煦见宜铭等人连连点头,心中也有了数,将皇帝指定的大致范围与宜铭传达了一番。
宜铭连连点头满意地道:“此处极佳,想必我等应当能够提前完成这次陛下布置的重任。”
“那便劳烦诸位道长了!”
她似乎没能掩藏住自己的眼神,被玄煦察觉到了,他疑惑地道:
“毋姑娘,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三人也看向她,江易也隐约察觉到了她的情绪波动。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平静地道:
“回大人,并无,况且我们几人中,最擅长堪舆的是我们师姐,世子应当问的是她。”
宜铭道:“澍儿说的不错,流云啊,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要及时向侍郎大人提出才是。”
流云有礼答道:“回大人,师傅,眼下并无不妥之处。”
玄煦笑得温和:“那便好。”余光却是未曾离开令他觉得奇怪的少女;
“只是,感觉毋姑娘本人,是不是有些不妥?”
她闻言,抬眸,眼中的诧异一丝不落地撞进了说话那人的目光之中,又慌忙垂下头去,她不记得玄煦是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人。
宜铭等人面面相觑起来,宜铭给江易递了个眼神,江易立马会意道:
“不错,小师妹初次到建邺来是不是有些水土不服?身子不适?”
江易冲她轻轻扬了扬眉,根据师父的提示,这位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江易虽正直,但也绝非蠢笨之人,官场朝廷这些事早已与宜铭通晓大半了。
她只好低头乖巧应是:“是如此,谢师兄,谢大人关心。”
玄煦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
“早知如此,便该让姑娘留在院中休息才好,怪不得,觉得你似乎带了些怨气呢。”
他意有所指;
宜铭抿着唇有些为难,江易一时也不敢开腔了;
流云自后悄悄拉了拉毋澍的袖角。
她此时只默默低头答道:“不敢。”
玄煦什么时候变得废话如此之多了,她还是比较“中意”上一世那个惜字如金的玄大人。
他觉得有趣,笑道:“如此,便启程回去吧,可好?”
玄煦并未继续为难众人,几人内心都狠狠松了口气。
夜里,毋澍久久未洗漱,只坐在桌前,呆呆望着烛火,忽明忽灭,时隔多年,不,再加一世,她再次与玄煦面对面,竟是这一番平静的光景;
她内心都有些茫然了,她理不清自己对那人是怎样的复杂情感;上一世,是良师,是恩人,所以尊敬;
但他说的没错,自己对他是有怨气的,还不小,因为他,自己也成了一颗可悲的弃子。
她曾经想过,若是需要,自己的这一条命也可以为他舍弃,但是万万没想到是被丢弃。
可她又有些懊恼,自己白日里的言行,倒像是将他当做抛弃过自己的旧情人了;不禁无言到笑了。
外面似乎有极轻微的响动,她竖起耳朵,收起了万般思绪;
片刻后,悄然朝那巨大的窗户靠近过去,许久许久,没有任何异常,于是她就顺势倚靠在了窗户旁,不知不觉又放空了心思。
直到透过极其细微的缝隙,似有若无的一丝清冽香气出现。
她回过神来,她伸手轻推窗沿,外面的人见了,会心一笑,将缓慢展开的窗柩接了过去,毫无声响地开了来,纵身一跃入了内来;站定之时连烛火都只被动摇半分;
祁韫四处打量了片刻转头才看见了倚在窗旁的那人;指尖微动,终是轻关窗后,兀自过去坐下了;
她也走近坐下替他斟了杯茶水,又替自己斟满一杯;自顾地喝了口水,问道:
“这个时辰来找我,是有要事?”
见他半天没有表示,有些诧异地看了看对方:
“无事?”
祁韫没来由地想点头,便点了;他几日未见到她了,今日找了由头过来,可到了此处亲眼看见了,又不知该做些什么了;仿佛只要这般默默地看着对方便足够了。
她干笑了两声,极力找了个话题,刚刚好也有许多疑问想问;
“那换我问你?”
祁韫颔首;
她让他凑近些,极力压低声音道:
“第一个,那东吁国的刺杀一事,你之前说回建邺便要告知于我的;这第二嘛,你打算如何对付你们府中那位?”
这第一个问题其实她已经大致猜到了,但是他那妹妹很快就要报上皇帝一家的大腿了,她需想办法提醒他一番。
祁韫看了看房中四周,她马上道了句:
“稍等!”便蹑手蹑脚出了去,出门前还探头四处望了望,这院中的书房在堂屋的后头。
未几,又见她偷偷摸摸地返回了来,
“呼……,终于拿到了!”她坐下后长长舒了口气。
他眼帘都未抬,便动起了面前的笔,自己送与她的那只,不知她是否还用得惯?
毋澍用手支着下颌,看着面前不论何时总是身姿优雅的人,看着看着又想起了另外一个身影;
从前她看着自己临摹下来的诗句,也会这样想象那人在自己面前安静书写的场景;
片刻之后,祁韫便完成了“作答”;
他余光看见她盯着他,不知在想些什么,便故意对上了她的眼神;
二人四目相接的瞬间,她一时未反应过来,愣了几愣;
他微微一笑,饱满的泪堂将那个黑痣带得离狭长的眼睛更近了,
她那一瞬觉得对面这人像一只狐妖;丝毫没有看上去的这般安静祥和。
她下意识抬手挡住了对方的视线,腹诽:一个男子偏长得这般美做什么。
他抬手缓缓抚下了她的双手,对方指尖温热的触感,让他有些贪婪地想要紧紧握住;
但他几乎是一瞬便收回了手。
她全然不知对方的情绪变化,只默默总结如下:替朝廷去边境与各大势力谈判签盟约,换取与朝廷的交易,途中被追杀便是为了他手上的秘密协议。
她记得密林中的最后一个死侍是他与祁成拼死才干掉的;
连祁韫都觉得十分棘手的高手,已经追查到了太虚观,见观中有人下山,必定不会留活口。
那东吁要是随随便便能派出如此之多的高手,又怎会轻易在未来打了败仗?恐怕这些人不只单纯是东吁的人……
她正在思索,余光看见了祁韫自袖中拿出了一个卷轴;
祁韫将那卷轴缓缓展开,看衣着应当也是一名道门中人,他又动了笔;
祁韫:你的外祖母,陆宴竹。
她眼眸微动,闻连大人说过,祖母与玉阳子师出同门,少年之时应当都是在道门中度过的;
她接过那画卷,缓缓抚了上去,自己竟是有许多分似祖母,眉眼与鼻子是最像的,她自重生以来,因当年知晓了云笙与自己很相似之后,便十分留意这张面容了。
这样看来的确是因着自己幼时的长相让玄煦找上了自己。
一开始便是带着预谋来的,她早就该知道,并非她所想的什么偶然,缘分,知遇;
“这画像是闻连大人自大理寺寻得的?那为何没有我外祖父与母亲的?”
祁韫却摇了摇头,提笔写:玉阳子。
观主竟还保存得有祖母的画像?这份情谊定是不轻,难怪他除了依照太虚仙人之命收留自己之外,还对自己照料有加。
难道是玄煦定是知晓这层关系,上一世才把她安排在了凌云观,让她未曾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身世,脱离他的控制?
可出尘子与自己的外祖母有什么龃龉吗?这般不待见她,但后来她得了晋安帝的重用这人也未过问……
但,这一世明明换了另一个云笙,还是将那个假云笙放在了凌云观,看来玄煦应当是按照着祖母的面容歪打正着寻到了自己的可能性大一些。
他看着她思绪万千的模样欲言又止,有一件事他还没说,那便是他多年前便从苍苏处知晓了她少时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