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安等了一会,一个面容和蔼的大娘从店里走了出来,看见秦安安站在门口有些局促的样子,立刻上前来招呼
“小姑娘,我带你进店里看看吧,这纸人的价格做得像的和不像的差得多,你得自己来选。”
秦安安跟着妇人进了店,顺着墙边摆放的一排纸人看过去。
半个时辰后秦安安订好了纸人,付了300钱的订金,约了明天晚上来取货的时间,长舒口气出了门。
一个年轻的小伙坐在纸扎店老板旁边,清理着竹条上的竹刺疑惑的开口。
“师父,她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花那么高的价钱买个纸人干嘛?还做成老人的样子。”
老板没抬头,声音里有些同情
“别多问,姑娘家的事情,说了你也不懂,老实干活!”
秦安安转出纸扎店的小巷,在巷口找了个干净的石台坐下,就着菜汤吃完了馒头,又起身去了集市和书铺。
天擦黑的时候,秦安安才左手提了一笼小兔子,右手提了瓦罐,挎着个包了笔墨和一摞纸的布包回了院子。
秦安安这边门锁一响,对面的院门就打开了,廖大娘探出个头来,扫了扫秦安安手上的东西,又缩了回去关上了门。
秦安安把兔子提进了屋,放在门边,去院子里摘了些菜叶子放进笼子,才打水洗漱。
这几天都没买柴火,看着柴火不够了,秦安安也没烧水,就着冷水简单擦洗了下就上了床。
第二天天没亮,秦安安就起床喂了兔子,挎着布包,提着馒头瓦罐出了门。
照旧还是去了东市,找了个小药堂,买了些治疗咳嗽的便宜草药。
在集市上逛到傍晚,去纸扎店拿了自己订做的纸人。
纸人做的挺好,身形和老人差别不大,头上还用灰白色的纸条黏了头发,如果不看惨白平整的脸和描画出来的五官,勉强也能蒙混过去。
老板娘出来招呼的秦安安,秦安安请老板娘帮自己把纸人绑到背上的时候原还有些紧张,怕被多问。
那老板娘却一句也没多说,利落的把纸人摆好了姿势放上了秦安安的背,又接了秦安安手里的布条,绕过纸人,把布条从秦安安的腋下穿过,又在腰绕了一圈,最后在腰侧打了个结。
秦安安试着走动了两步,绑的十分稳当,还不影响自己活动。
后面不用秦安安再说,那老板娘拿起叠放在一旁的被单,打开来抖了抖,兜头把纸人全部蒙住,四个角拉到前面固定在绳子上。
“好了,你跳两下,我看看绑结实了没。”
老板娘绕着秦安安转了一圈,指挥着秦安安做了几个动作,确认了没问题,才露出个笑来开口
“路上小心些,纸人脆,别让人凑近了上手摸。”
秦安安点头,谢过老板娘,付了剩下的100钱,提了草药背着纸人往回走。
磨磨蹭蹭走到院门口,天已经完全黑了,对面的院门敞着,廖大娘借着月色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这么晚才回来啊!”
秦安安看廖大娘手上还带着水就急急忙忙跑出院门凑过来,抬手就要往身后的纸人上按。
秦安安心头火起,一把挡开廖大娘的手,侧身后退了一步。
“祖父睡了,我今日也在医馆忙了一天,就不和大娘多说了,大娘的衣服还差那么多没洗呢,赶紧回去忙吧。”
廖大娘干笑着甩了甩手上的水
“睡了啊!睡了那就不打扰老爷子了,明天安安不出去了吧?我明天过来看看老爷子。”
秦安安点头
“好啊,只是祖父还没好全,你若是要来,安安丑话可说在前头,过了病气,我可不担这责。”
廖大娘愣了愣,甩了甩手上的水珠,退了两步。
“大娘刚想起来明早要送的衣服有些多,也不定啥时候来,到时候再说吧。”
秦安安点头,看着廖大娘回了自己的院子才转身开门进屋,点亮了门口矮桌上的油灯。
确认院门和屋门都锁好了,秦安安举着油灯小心的背着纸人上了二楼。
二楼的楼梯上去左右各有一间房,左边一间是小姑娘父母的,只放了一张大床,在秦安安的记忆里,之前这床上还堆了小姑娘父母的衣服被褥,这半年已经全拿去当了,现在只剩了个床板。
秦安安进了右侧的屋子,把油灯放在一边的矮桌上,走到墙角的床铺边把纱帐挂了起来,解了背上盖着纸人的被单下来开始铺床。
收拾好了床铺,把纸人小心的解下来放上去,摆了个面朝里蜷缩着的姿势,被单拉起来蒙了纸人的大半张脸,最后再放下了床周围的纱帐。
秦安安在床边站着看了一会儿,又打开床帐,把纸人的脸埋得更靠里了些,拉了纸条盖住脸露出来的部分,想了想又拿了块布巾折了折,盖在纸人额头上。
放下纱帐又反复确认了两次,秦安安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拿了油灯下楼睡觉。
第二天一早,廖大娘眼巴巴的盯着对面紧锁着门的小院皱眉,几次想过去敲门,但想到昨天秦安安说的过了病气,又忍了下来,转头冲着院子里开口。
“当家的,你说对面那秦老头这次能挺过去吗?”
廖大娘的丈夫叫廖大发,祖上也是上京的富户,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廖大发这里,败家败的就只剩了这个院子。
廖大发五十来岁,长得人高马大,一脸横肉,此时正提了包袱扁担准备往外走。
廖大发没个固定的营生,要每日出门去城门口站着等活,遇上帮人扛货卸货的也干,遇上帮人杀猪宰羊的活也接。
前几日接了个帮粮店运粮卸粮的活,跟着去了三天,昨天白天就回了上京,耽搁到半夜才回的家。
白天结的工钱昨晚买了酒,又赌了几把,现在怀里只剩了10个铜板,想着今日没了酒钱,顿时心情有些烦躁,吼道。
“挺不挺得过去跟你个婆娘有什么关系。洗好的衣服都送完了?这几天收回来的钱呢?!狗娃前两天回来没带钱回来?!”
廖大娘面色有些难看,这几日廖大发出门不在家,她才吃了两天饱饭,见廖大发沉了脸,有些支吾的
“钱都放匣子里了…”
廖大发进屋翻出匣子拿着走了出来,质问道
“就这么点儿?!”
廖大娘怯生生的点头,眼看廖大发抬手要打,立刻拉住廖大发抬起的手开口
“当家的,我想到个来钱的法子,你看…”
“说!”
廖大娘看廖大发的手放下来,才小心的开口
“对面秦老头我瞅着是要不行了,秦安安一个小姑娘家,又是个独女,不如让她嫁过来给狗娃,她爹妈又常年不在,她家那房子不就是我们的了?”
廖大发闻言沉默了会儿,忽然嘴角一翘,眼神闪过贪婪,舔了舔唇道
“这个办法好!不过狗娃小了,还有几年才能生娃。我看这女娃子给我做个小倒是合适,能给我再生两个儿子,若是生了女娃也能卖了赚些钱。”
说到这里仿佛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个猥琐的笑来
“你这两天盯好对面,老头儿一死就跟我说…”
说到这儿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狠厉,开口
“不行,万一这老头儿死了,那小姑娘闹着要守孝…”
抬眼一瞪在旁边已经完全听傻了的廖大娘
“你一会儿去街上买两块糕饼,我今晚上就过去对面一趟,把事儿先办了,也不怕她老子娘以后回来闹。”
廖大发说完倒了匣子里的钱出来,揣进了怀里,把空匣子往地上一丢,心情颇好的提着扁担出了门。
廖大娘站在院中怔了一瞬,看了看丢在地上的空钱匣,想起之前廖大发说她不能生养了,要卖了她重娶一房的话,忽然腿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拍着大腿嚎啕大哭了起来。
秦安安早上拿了瓦罐在院中煮药,又抬着药罐上上下下的把小楼全部熏了一遍,直到浓郁的苦味散的到处都是,秦安安闻得胃里都泛起了酸水才停了手。
中午完全没了胃口,秦安安坐在院中的石榴树下发了会呆,起身进屋取了那块写着“神机妙算”的白布出来,拿纸盖了上面的字,重新写了四个字
“问诊开方”
下午,秦安安才开了院门,先看了看对面紧锁的院门,心下松了口气,转身回屋抬了一楼屋角的小桌出门,朝着巷子口走去。
巷口的大树下围坐着五六个妇人,边做着针线边聊天。
肖婶儿的馒头摊子放在路边,高高的蒸笼挡住了后面坐着的人。
馒头摊子旁边站了个货郎,地上放着两个打开的木箱,盖子被支起来往前伸着,上面放了针线,还有几样颜色鲜艳的小孩玩具。
秦安安抬着小桌过去,放在肖婶儿馒头摊子的另一边。
“安安,搬个桌子来这儿是要做什么?”
肖婶儿从蒸笼后面探出半个身子来,好奇地看着秦安安问。
秦安安笑了笑
“祖父这几天身子不好,不能出摊,我想着自己摆个摊,赚些钱贴补贴补家用。”
秦安安说完话,又来来回回的跑了两趟,先是抬出来根挑着白布的竹竿,提了把椅子,接着又拿了笔墨和一摞裁好的纸。
笔墨和纸放在桌上,竹竿靠着桌子支起来,又去树下搬了两块石头过来固定好,秦安安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肖婶儿不识字,看见那竹竿挑着的白布,好奇的问秦安安
“你也会算命?”
秦安安笑着摇头
“不会,我是给人看病。”
“你会看病?”
秦安安点头,肖婶儿的表情更疑惑了,小声地嘀咕着
“没听说过啊…”
秦安安看向树下的聚着的人,发现并没有人想过来问问的意思,于是开口喊道
“问诊开方!问诊一个铜钱,开方两个铜钱,今天新开张,问诊免费,开药方子只要一个铜钱!”
“小姑娘,我带你进店里看看吧,这纸人的价格做得像的和不像的差得多,你得自己来选。”
秦安安跟着妇人进了店,顺着墙边摆放的一排纸人看过去。
半个时辰后秦安安订好了纸人,付了300钱的订金,约了明天晚上来取货的时间,长舒口气出了门。
一个年轻的小伙坐在纸扎店老板旁边,清理着竹条上的竹刺疑惑的开口。
“师父,她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花那么高的价钱买个纸人干嘛?还做成老人的样子。”
老板没抬头,声音里有些同情
“别多问,姑娘家的事情,说了你也不懂,老实干活!”
秦安安转出纸扎店的小巷,在巷口找了个干净的石台坐下,就着菜汤吃完了馒头,又起身去了集市和书铺。
天擦黑的时候,秦安安才左手提了一笼小兔子,右手提了瓦罐,挎着个包了笔墨和一摞纸的布包回了院子。
秦安安这边门锁一响,对面的院门就打开了,廖大娘探出个头来,扫了扫秦安安手上的东西,又缩了回去关上了门。
秦安安把兔子提进了屋,放在门边,去院子里摘了些菜叶子放进笼子,才打水洗漱。
这几天都没买柴火,看着柴火不够了,秦安安也没烧水,就着冷水简单擦洗了下就上了床。
第二天天没亮,秦安安就起床喂了兔子,挎着布包,提着馒头瓦罐出了门。
照旧还是去了东市,找了个小药堂,买了些治疗咳嗽的便宜草药。
在集市上逛到傍晚,去纸扎店拿了自己订做的纸人。
纸人做的挺好,身形和老人差别不大,头上还用灰白色的纸条黏了头发,如果不看惨白平整的脸和描画出来的五官,勉强也能蒙混过去。
老板娘出来招呼的秦安安,秦安安请老板娘帮自己把纸人绑到背上的时候原还有些紧张,怕被多问。
那老板娘却一句也没多说,利落的把纸人摆好了姿势放上了秦安安的背,又接了秦安安手里的布条,绕过纸人,把布条从秦安安的腋下穿过,又在腰绕了一圈,最后在腰侧打了个结。
秦安安试着走动了两步,绑的十分稳当,还不影响自己活动。
后面不用秦安安再说,那老板娘拿起叠放在一旁的被单,打开来抖了抖,兜头把纸人全部蒙住,四个角拉到前面固定在绳子上。
“好了,你跳两下,我看看绑结实了没。”
老板娘绕着秦安安转了一圈,指挥着秦安安做了几个动作,确认了没问题,才露出个笑来开口
“路上小心些,纸人脆,别让人凑近了上手摸。”
秦安安点头,谢过老板娘,付了剩下的100钱,提了草药背着纸人往回走。
磨磨蹭蹭走到院门口,天已经完全黑了,对面的院门敞着,廖大娘借着月色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这么晚才回来啊!”
秦安安看廖大娘手上还带着水就急急忙忙跑出院门凑过来,抬手就要往身后的纸人上按。
秦安安心头火起,一把挡开廖大娘的手,侧身后退了一步。
“祖父睡了,我今日也在医馆忙了一天,就不和大娘多说了,大娘的衣服还差那么多没洗呢,赶紧回去忙吧。”
廖大娘干笑着甩了甩手上的水
“睡了啊!睡了那就不打扰老爷子了,明天安安不出去了吧?我明天过来看看老爷子。”
秦安安点头
“好啊,只是祖父还没好全,你若是要来,安安丑话可说在前头,过了病气,我可不担这责。”
廖大娘愣了愣,甩了甩手上的水珠,退了两步。
“大娘刚想起来明早要送的衣服有些多,也不定啥时候来,到时候再说吧。”
秦安安点头,看着廖大娘回了自己的院子才转身开门进屋,点亮了门口矮桌上的油灯。
确认院门和屋门都锁好了,秦安安举着油灯小心的背着纸人上了二楼。
二楼的楼梯上去左右各有一间房,左边一间是小姑娘父母的,只放了一张大床,在秦安安的记忆里,之前这床上还堆了小姑娘父母的衣服被褥,这半年已经全拿去当了,现在只剩了个床板。
秦安安进了右侧的屋子,把油灯放在一边的矮桌上,走到墙角的床铺边把纱帐挂了起来,解了背上盖着纸人的被单下来开始铺床。
收拾好了床铺,把纸人小心的解下来放上去,摆了个面朝里蜷缩着的姿势,被单拉起来蒙了纸人的大半张脸,最后再放下了床周围的纱帐。
秦安安在床边站着看了一会儿,又打开床帐,把纸人的脸埋得更靠里了些,拉了纸条盖住脸露出来的部分,想了想又拿了块布巾折了折,盖在纸人额头上。
放下纱帐又反复确认了两次,秦安安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拿了油灯下楼睡觉。
第二天一早,廖大娘眼巴巴的盯着对面紧锁着门的小院皱眉,几次想过去敲门,但想到昨天秦安安说的过了病气,又忍了下来,转头冲着院子里开口。
“当家的,你说对面那秦老头这次能挺过去吗?”
廖大娘的丈夫叫廖大发,祖上也是上京的富户,后来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廖大发这里,败家败的就只剩了这个院子。
廖大发五十来岁,长得人高马大,一脸横肉,此时正提了包袱扁担准备往外走。
廖大发没个固定的营生,要每日出门去城门口站着等活,遇上帮人扛货卸货的也干,遇上帮人杀猪宰羊的活也接。
前几日接了个帮粮店运粮卸粮的活,跟着去了三天,昨天白天就回了上京,耽搁到半夜才回的家。
白天结的工钱昨晚买了酒,又赌了几把,现在怀里只剩了10个铜板,想着今日没了酒钱,顿时心情有些烦躁,吼道。
“挺不挺得过去跟你个婆娘有什么关系。洗好的衣服都送完了?这几天收回来的钱呢?!狗娃前两天回来没带钱回来?!”
廖大娘面色有些难看,这几日廖大发出门不在家,她才吃了两天饱饭,见廖大发沉了脸,有些支吾的
“钱都放匣子里了…”
廖大发进屋翻出匣子拿着走了出来,质问道
“就这么点儿?!”
廖大娘怯生生的点头,眼看廖大发抬手要打,立刻拉住廖大发抬起的手开口
“当家的,我想到个来钱的法子,你看…”
“说!”
廖大娘看廖大发的手放下来,才小心的开口
“对面秦老头我瞅着是要不行了,秦安安一个小姑娘家,又是个独女,不如让她嫁过来给狗娃,她爹妈又常年不在,她家那房子不就是我们的了?”
廖大发闻言沉默了会儿,忽然嘴角一翘,眼神闪过贪婪,舔了舔唇道
“这个办法好!不过狗娃小了,还有几年才能生娃。我看这女娃子给我做个小倒是合适,能给我再生两个儿子,若是生了女娃也能卖了赚些钱。”
说到这里仿佛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个猥琐的笑来
“你这两天盯好对面,老头儿一死就跟我说…”
说到这儿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狠厉,开口
“不行,万一这老头儿死了,那小姑娘闹着要守孝…”
抬眼一瞪在旁边已经完全听傻了的廖大娘
“你一会儿去街上买两块糕饼,我今晚上就过去对面一趟,把事儿先办了,也不怕她老子娘以后回来闹。”
廖大发说完倒了匣子里的钱出来,揣进了怀里,把空匣子往地上一丢,心情颇好的提着扁担出了门。
廖大娘站在院中怔了一瞬,看了看丢在地上的空钱匣,想起之前廖大发说她不能生养了,要卖了她重娶一房的话,忽然腿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拍着大腿嚎啕大哭了起来。
秦安安早上拿了瓦罐在院中煮药,又抬着药罐上上下下的把小楼全部熏了一遍,直到浓郁的苦味散的到处都是,秦安安闻得胃里都泛起了酸水才停了手。
中午完全没了胃口,秦安安坐在院中的石榴树下发了会呆,起身进屋取了那块写着“神机妙算”的白布出来,拿纸盖了上面的字,重新写了四个字
“问诊开方”
下午,秦安安才开了院门,先看了看对面紧锁的院门,心下松了口气,转身回屋抬了一楼屋角的小桌出门,朝着巷子口走去。
巷口的大树下围坐着五六个妇人,边做着针线边聊天。
肖婶儿的馒头摊子放在路边,高高的蒸笼挡住了后面坐着的人。
馒头摊子旁边站了个货郎,地上放着两个打开的木箱,盖子被支起来往前伸着,上面放了针线,还有几样颜色鲜艳的小孩玩具。
秦安安抬着小桌过去,放在肖婶儿馒头摊子的另一边。
“安安,搬个桌子来这儿是要做什么?”
肖婶儿从蒸笼后面探出半个身子来,好奇地看着秦安安问。
秦安安笑了笑
“祖父这几天身子不好,不能出摊,我想着自己摆个摊,赚些钱贴补贴补家用。”
秦安安说完话,又来来回回的跑了两趟,先是抬出来根挑着白布的竹竿,提了把椅子,接着又拿了笔墨和一摞裁好的纸。
笔墨和纸放在桌上,竹竿靠着桌子支起来,又去树下搬了两块石头过来固定好,秦安安才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肖婶儿不识字,看见那竹竿挑着的白布,好奇的问秦安安
“你也会算命?”
秦安安笑着摇头
“不会,我是给人看病。”
“你会看病?”
秦安安点头,肖婶儿的表情更疑惑了,小声地嘀咕着
“没听说过啊…”
秦安安看向树下的聚着的人,发现并没有人想过来问问的意思,于是开口喊道
“问诊开方!问诊一个铜钱,开方两个铜钱,今天新开张,问诊免费,开药方子只要一个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