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涵月拒绝了秦仁城亲自送她回府的请求,原因无它,她不愿再回到亲人相斗,虚与委蛇的楚家,倒不如自己在外谋一条生路。
“咚咚咚……”
彳亍在街头,楚涵月听见坊市开坊的鼓声。
京城商业发达,富商巨贾频繁贸易于东西二市。
东市百行各业,共有三千多家铺子,甍宇齐平,遥望如一,榆柳交荫,通渠相注。珠宝店、书局、麸行、奴隶市,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
西市连漕运,天下舟船集于桥西,商贾贸易,车马堵塞市间,胡商云集,多出售香料、珍玩、丝绸、茶叶等商品,旅店、酒食店、粮米铺也多处于此间,鳞次栉比。
她先前掌管的米铺便在西市,一念至此,她不愿与前尘往事再有勾连,便往东市去了,想着在东市支个摊子,靠给人测算职业为生。
刚进东市,被食物浓郁的香气一勾,楚涵月顿觉腹中饥肠辘辘,就近找了个面片儿摊坐下。
“老板,来一碗面片儿,多放些辣子油。”
“好嘞!”
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汉子,手脚麻利地盛了一碗面片儿,点了些葱花、韭菜花,再淋上几滴用茱萸制成的辣子油,端上来色泽鲜艳,香气扑鼻。
楚涵月食指大动,不一会儿便吃得干干净净。
一旁有食客吃完,抹抹嘴,嚷道:“老板,结账!”
“来嘞,客官,五文钱。”
那食客听了,不满道:“怎么涨价了?上回还是三文钱。”
老板苦笑:“对不住客官,今年是灾年,粮食都涨价了,小本生意不涨价扛不住啊。”
食客掏出五枚铜板,摇头走了。
楚涵月摸摸腰带,面上笑容一僵,坏了,忘了自己刚出来,身上没带钱。
刚巧老板瞧见她面前的空碗,便笑容可鞠地来到她桌前,两手摊开:“客官,五文钱。”
楚涵月心中慌乱,面上却不显,高深莫测道:“观老板面相,是有后福之人。不才略懂观相之术,今与你有缘,便为你测算一番,意下如何啊?”
老板直起腰,脸上笑容敛了些:“你这是要吃白食?”
“非也,非也。”楚涵月摇头晃脑,正在想应对之策。
老板却忍不住了,把面碗往外一端,溅出几点油汤,不客气道:“你这种人,某见多了,没钱,某就报官!”
楚涵月刚从牢里出来,身上实在没有值钱的物件,顿时面露窘迫之色,进退维谷。
这时,一道妇人柔媚的嗓音响起:“二郎,莫要性急,让奴家同她说。”
这妇人瞧来二十出头的年岁,穿一身黄色底子配绿荷花的衫袄,梳一个俏皮妩媚的堕马髻,额鬂旁散散地垂下几络青丝,腰腴颈细,身段窈窕,说话语气更是柔和:“姑娘可是有难处?”
楚涵月见她面容亲切,恳切道:“不瞒娘子,在下……的确遇到了些难处,囊中羞涩。不过测算一事,非在下胡言,不知可否用测算来抵面片儿钱?”
“好说,好说,”妇人拍拍她的手,温婉道,“那你便为奴家算一算罢。”
妇人在心中叹息,她不信一个小姑娘会相术,不过大灾之年,女子更为不易,一碗面片儿罢了,她顺水推舟,请对方吃而已。
楚涵月忙对妇人使用了职业指引功能,她心中感激,便多选了两条详细建议。
细细一观后,她道:“娘子是否精于女工?若有心,不如寻间专做富贵人家刺绣生意的铺子,持绣品自荐为绣娘。待家有余财,便自立门户,开间绣纺,可保一世衣食无忧。”
妇人吃了一惊:“姑娘怎知奴家精于女工?家母曾为宫廷绣娘,奴家幼时曾随家母学过一些,奈何生计所迫,靠不得这个赚钱,才慢慢荒废。”
楚涵月避开问题,只是笑语:“宫廷刺绣精致耗时,寻常百姓自然无力购买,可富贵人家以竞豪奢为风,对稀罕珍宝趋之若鹜,以娘子的手艺,风靡京城指日可待。”
“借姑娘吉言,”妇人听后颇为意动,朝她盈盈一拜,“今次这碗面片儿便算作奴家请姑娘的,并有这些碎银作谢礼,请姑娘收下。”
“多谢娘子。”楚涵月连忙道谢。
她身无分文,有人赠钱自然欢喜。
这里地处闹市,人来人往,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还会山南地北地胡侃一番。
楚涵月随便听了一耳,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你们可知,此次吐蕃使节来访,却铩羽而归,最大功臣是何人?是武状元,沈之奕!”
“人尽皆知,击鞠之术兴于吐蕃,普天之下,莫有能与吐蕃抗衡的。是以,吐蕃使节特带精锐马球队,想与我大梁马球队较量。”
“那吐蕃使节狂妄自大,竟要天子案上的‘金瓯永固杯’做彩头。”
“‘金瓯永固’,意义何等重大,摆明了是吐蕃笃定自己会赢,趁机挑衅。”
“幸好那沈之奕,率禁军选手,就是从南北两衙一十六卫兵马中选出的好手,与吐蕃交手。”
“最后关键一球,他骑着□□神骏乌骓,单刀突围,快如闪电,一杖开球,锁定胜局!”
“天子大喜,封沈之奕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连升三级。”
楚涵月恍然大悟,难怪秦仁城对她如此殷勤,原来是沈之奕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他迫不及待想升官了。
那人继续说:“不过,听说沈之奕也是受高人指点,才有此造化。”
楚涵月震惊地睁大了眼,没想到传言还有自己的份。
众人连忙追问:“谁啊?哪位神算子有这等稀罕本事?”
那人遗憾不已:“某本家三叔在府衙当差,某听他所言,是位十多岁的姑娘。”
楚涵月只觉心如擂鼓,自己当日为自救才出言点拨,坊间流言却称她为神算子。
她匆匆离去,想出一个法子。
不如借此东风,打响自己的名声,让所有人知道,她楚涵月就是传说中的神算子。
她拿着面片儿摊老板娘给的钱,置办了些寻常算命先生需要的东西,一杆写着“卦卜前程、算无遗策”的幡、一个纯铜手摇铃铛,龟壳、蓍草、铜钱等占卜之物,以及一件朴素青衣。
她又寻了间客栈,提前向小二打听好沈之奕府邸的位置,梳洗过后便换上新衣,左手持幡,右手摇铃,大摇大摆地朝沈府走去。
她生得漂亮,云鬟雾髻,五官姣美,穿起宽袍大袖也飘逸轻柔,与那山中高士简直是一般神韵。
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及至沈府,阍者拦住了她:“阁下是何人?”
楚涵月开口,嗓音在刻意控制下既有少女的清脆甜美,又有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你家将军的有缘人。”
只要让别人看见沈之奕和一个相士打扮的年轻女人来往,就一定会猜到,她就是传闻中的神算子。
她不知道沈之奕今日当不当值,若在府中,请她进去一叙自然好;若不在,给人留个印象也不坏。
阍者见她相貌出众,气度不凡,一时有些游移,拱手道:“敢问小姐尊姓大名,先前可与我家将军有约?”
楚涵月剪水双眸轻轻扬起,微笑道:“不曾有约,只是偶然想起三月前,为沈将军卜了一卦,今日路过,想叙叙旧罢了。”
阍者目露惊诧之色,显然也是知道这事,不敢怠慢,恭敬道:“请尊驾入府稍候,我家将军有事外出,少时便回。”
楚涵月余光瞥见路人小声议论,暗自窃喜:如此,她的计划成功一半了。
一个时辰后,沈之奕仍未回府,楚涵月推辞要事在身,不宜久留,留下住宿的客栈地址后便告别了。
刚走出沈府大门数十步,便见一辆油幢牛车停在街角,车厢呈长方形,上有立棚,后开车门,棚前和两侧开有棂格窗,棚顶拱形,前后各有一长檐,垂遮的帷帐,绣有梅花图案,四边垂缀丝穗,极为华丽。
但最为显眼的,是那御车少年,身着斓袍,腰缠锦带,白净秀颀,美若好女,说是谁家公子都有人信,偏偏只是个车夫。
牛车是前朝以来,门阀士族最喜欢乘坐的车架,除非是出远门或者赶急路,他们必乘牛车,因为牛车缓慢平稳,车厢宽阔高大,可以任意坐卧,更适合养尊处优、肆意游荡的士族大姓子弟出门。
不知这牛车是哪位世家贵胄的座驾,竟这般风雅。
楚涵月匆匆一扫,不以为意地走自己的路。
不料那少年瞧见她,利落翻身下车,三步并两步到她面前,拱手相邀:“楚姑娘,我家主人有请。”
言语间,少年不着痕迹地露出手中令牌,其上的“慕容”二字尤为显眼。
楚涵月瞳孔微颤。
家仆已是如此做派,主人身份可想而知必定是极尊贵的世家,可她确实没想到,来者是京兆慕容氏子弟。
京兆慕容氏,是远非范阳秦氏可比的豪门大族,一门三公贵不可言,甚至当朝皇后也是慕容氏之女。
她只想吸引小鱼,不成想把海中霸主引了过来,这究竟是危机,还是机遇呢?
“咚咚咚……”
彳亍在街头,楚涵月听见坊市开坊的鼓声。
京城商业发达,富商巨贾频繁贸易于东西二市。
东市百行各业,共有三千多家铺子,甍宇齐平,遥望如一,榆柳交荫,通渠相注。珠宝店、书局、麸行、奴隶市,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
西市连漕运,天下舟船集于桥西,商贾贸易,车马堵塞市间,胡商云集,多出售香料、珍玩、丝绸、茶叶等商品,旅店、酒食店、粮米铺也多处于此间,鳞次栉比。
她先前掌管的米铺便在西市,一念至此,她不愿与前尘往事再有勾连,便往东市去了,想着在东市支个摊子,靠给人测算职业为生。
刚进东市,被食物浓郁的香气一勾,楚涵月顿觉腹中饥肠辘辘,就近找了个面片儿摊坐下。
“老板,来一碗面片儿,多放些辣子油。”
“好嘞!”
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汉子,手脚麻利地盛了一碗面片儿,点了些葱花、韭菜花,再淋上几滴用茱萸制成的辣子油,端上来色泽鲜艳,香气扑鼻。
楚涵月食指大动,不一会儿便吃得干干净净。
一旁有食客吃完,抹抹嘴,嚷道:“老板,结账!”
“来嘞,客官,五文钱。”
那食客听了,不满道:“怎么涨价了?上回还是三文钱。”
老板苦笑:“对不住客官,今年是灾年,粮食都涨价了,小本生意不涨价扛不住啊。”
食客掏出五枚铜板,摇头走了。
楚涵月摸摸腰带,面上笑容一僵,坏了,忘了自己刚出来,身上没带钱。
刚巧老板瞧见她面前的空碗,便笑容可鞠地来到她桌前,两手摊开:“客官,五文钱。”
楚涵月心中慌乱,面上却不显,高深莫测道:“观老板面相,是有后福之人。不才略懂观相之术,今与你有缘,便为你测算一番,意下如何啊?”
老板直起腰,脸上笑容敛了些:“你这是要吃白食?”
“非也,非也。”楚涵月摇头晃脑,正在想应对之策。
老板却忍不住了,把面碗往外一端,溅出几点油汤,不客气道:“你这种人,某见多了,没钱,某就报官!”
楚涵月刚从牢里出来,身上实在没有值钱的物件,顿时面露窘迫之色,进退维谷。
这时,一道妇人柔媚的嗓音响起:“二郎,莫要性急,让奴家同她说。”
这妇人瞧来二十出头的年岁,穿一身黄色底子配绿荷花的衫袄,梳一个俏皮妩媚的堕马髻,额鬂旁散散地垂下几络青丝,腰腴颈细,身段窈窕,说话语气更是柔和:“姑娘可是有难处?”
楚涵月见她面容亲切,恳切道:“不瞒娘子,在下……的确遇到了些难处,囊中羞涩。不过测算一事,非在下胡言,不知可否用测算来抵面片儿钱?”
“好说,好说,”妇人拍拍她的手,温婉道,“那你便为奴家算一算罢。”
妇人在心中叹息,她不信一个小姑娘会相术,不过大灾之年,女子更为不易,一碗面片儿罢了,她顺水推舟,请对方吃而已。
楚涵月忙对妇人使用了职业指引功能,她心中感激,便多选了两条详细建议。
细细一观后,她道:“娘子是否精于女工?若有心,不如寻间专做富贵人家刺绣生意的铺子,持绣品自荐为绣娘。待家有余财,便自立门户,开间绣纺,可保一世衣食无忧。”
妇人吃了一惊:“姑娘怎知奴家精于女工?家母曾为宫廷绣娘,奴家幼时曾随家母学过一些,奈何生计所迫,靠不得这个赚钱,才慢慢荒废。”
楚涵月避开问题,只是笑语:“宫廷刺绣精致耗时,寻常百姓自然无力购买,可富贵人家以竞豪奢为风,对稀罕珍宝趋之若鹜,以娘子的手艺,风靡京城指日可待。”
“借姑娘吉言,”妇人听后颇为意动,朝她盈盈一拜,“今次这碗面片儿便算作奴家请姑娘的,并有这些碎银作谢礼,请姑娘收下。”
“多谢娘子。”楚涵月连忙道谢。
她身无分文,有人赠钱自然欢喜。
这里地处闹市,人来人往,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还会山南地北地胡侃一番。
楚涵月随便听了一耳,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你们可知,此次吐蕃使节来访,却铩羽而归,最大功臣是何人?是武状元,沈之奕!”
“人尽皆知,击鞠之术兴于吐蕃,普天之下,莫有能与吐蕃抗衡的。是以,吐蕃使节特带精锐马球队,想与我大梁马球队较量。”
“那吐蕃使节狂妄自大,竟要天子案上的‘金瓯永固杯’做彩头。”
“‘金瓯永固’,意义何等重大,摆明了是吐蕃笃定自己会赢,趁机挑衅。”
“幸好那沈之奕,率禁军选手,就是从南北两衙一十六卫兵马中选出的好手,与吐蕃交手。”
“最后关键一球,他骑着□□神骏乌骓,单刀突围,快如闪电,一杖开球,锁定胜局!”
“天子大喜,封沈之奕为从二品镇军大将军,连升三级。”
楚涵月恍然大悟,难怪秦仁城对她如此殷勤,原来是沈之奕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他迫不及待想升官了。
那人继续说:“不过,听说沈之奕也是受高人指点,才有此造化。”
楚涵月震惊地睁大了眼,没想到传言还有自己的份。
众人连忙追问:“谁啊?哪位神算子有这等稀罕本事?”
那人遗憾不已:“某本家三叔在府衙当差,某听他所言,是位十多岁的姑娘。”
楚涵月只觉心如擂鼓,自己当日为自救才出言点拨,坊间流言却称她为神算子。
她匆匆离去,想出一个法子。
不如借此东风,打响自己的名声,让所有人知道,她楚涵月就是传说中的神算子。
她拿着面片儿摊老板娘给的钱,置办了些寻常算命先生需要的东西,一杆写着“卦卜前程、算无遗策”的幡、一个纯铜手摇铃铛,龟壳、蓍草、铜钱等占卜之物,以及一件朴素青衣。
她又寻了间客栈,提前向小二打听好沈之奕府邸的位置,梳洗过后便换上新衣,左手持幡,右手摇铃,大摇大摆地朝沈府走去。
她生得漂亮,云鬟雾髻,五官姣美,穿起宽袍大袖也飘逸轻柔,与那山中高士简直是一般神韵。
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及至沈府,阍者拦住了她:“阁下是何人?”
楚涵月开口,嗓音在刻意控制下既有少女的清脆甜美,又有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你家将军的有缘人。”
只要让别人看见沈之奕和一个相士打扮的年轻女人来往,就一定会猜到,她就是传闻中的神算子。
她不知道沈之奕今日当不当值,若在府中,请她进去一叙自然好;若不在,给人留个印象也不坏。
阍者见她相貌出众,气度不凡,一时有些游移,拱手道:“敢问小姐尊姓大名,先前可与我家将军有约?”
楚涵月剪水双眸轻轻扬起,微笑道:“不曾有约,只是偶然想起三月前,为沈将军卜了一卦,今日路过,想叙叙旧罢了。”
阍者目露惊诧之色,显然也是知道这事,不敢怠慢,恭敬道:“请尊驾入府稍候,我家将军有事外出,少时便回。”
楚涵月余光瞥见路人小声议论,暗自窃喜:如此,她的计划成功一半了。
一个时辰后,沈之奕仍未回府,楚涵月推辞要事在身,不宜久留,留下住宿的客栈地址后便告别了。
刚走出沈府大门数十步,便见一辆油幢牛车停在街角,车厢呈长方形,上有立棚,后开车门,棚前和两侧开有棂格窗,棚顶拱形,前后各有一长檐,垂遮的帷帐,绣有梅花图案,四边垂缀丝穗,极为华丽。
但最为显眼的,是那御车少年,身着斓袍,腰缠锦带,白净秀颀,美若好女,说是谁家公子都有人信,偏偏只是个车夫。
牛车是前朝以来,门阀士族最喜欢乘坐的车架,除非是出远门或者赶急路,他们必乘牛车,因为牛车缓慢平稳,车厢宽阔高大,可以任意坐卧,更适合养尊处优、肆意游荡的士族大姓子弟出门。
不知这牛车是哪位世家贵胄的座驾,竟这般风雅。
楚涵月匆匆一扫,不以为意地走自己的路。
不料那少年瞧见她,利落翻身下车,三步并两步到她面前,拱手相邀:“楚姑娘,我家主人有请。”
言语间,少年不着痕迹地露出手中令牌,其上的“慕容”二字尤为显眼。
楚涵月瞳孔微颤。
家仆已是如此做派,主人身份可想而知必定是极尊贵的世家,可她确实没想到,来者是京兆慕容氏子弟。
京兆慕容氏,是远非范阳秦氏可比的豪门大族,一门三公贵不可言,甚至当朝皇后也是慕容氏之女。
她只想吸引小鱼,不成想把海中霸主引了过来,这究竟是危机,还是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