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亭坐久了觉得无趣,江若玲同王赋宜两人又起身到瀑布跟前观赏了一番,待到王妈妈来叫时,两人这才移步回到寺中。
回来的江若玲同王赋宜被几个长辈细细打量着,都不禁微微红了脸,几人一看这两人是这般状况,顿时心中有数了,老太太及许氏皆露出了满意的笑,笑容尤为真切。
回程坐在马车上时,老太太问江若玲道:“玲姐儿觉得这位王公子如何?”
江若玲低着头不好意思道:“王公子举止大方、言语有度,称得上是君子。”
老太太闻言笑着搂着江若玲,道:“如此便好,那许氏也是个好相处的,寻得这么一个人家,我对你父亲母亲也算有交代了。”
江若玲红着脸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太太倒是想得更远,语重心长道:“虽说他父亲是朝中大员,你也不必觉得不般配,再过几日连哥儿便要进考场了,若此番得中,你便有个进士哥哥撑腰,即便是不中,还有同为朝堂要员的叔叔,任谁都配得。”
江若玲闻言眼眶发酸,对老太太道:“我知道了祖母,此番劳累祖母替我奔波。”
老太太轻叹道:“说什么傻话,我是你亲祖母,替你主张这些事是应当的。”
江若玲心中感激不已,暗暗发誓日后哪怕是嫁了人,也要好好孝顺祖母。
这头江若玲的事刚有些苗头,春闱便来了。
入考场的前几日,江府上下皆紧张不已,尤其是在外院伺候的下人们,走路都不敢发出声响来,生怕打扰到江连读书。
李氏忙着为江连准备进入考场要带的必需品,而江文竹则忙着替江连打点上下,好让他考试有一个相对舒适的位置。
作为正主的江连却没那么紧张,反倒还想拉着江远出去喝酒,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该学的都学了,临时抱佛脚也不顶什么用,还不如放松放松思绪。
江远却不敢陪着他胡闹,江连再要拉他,他便说要告到老太太跟前去,江连只得作罢。
临考的前一天,江连特地出门在京城四处的市场里转了一圈,又到人流最多的街巷口整整坐了一下午,天黑了才回转。
众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却又不敢在这个关口说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第二日全家出动送他入考场。
三日的考试时间,江府上下焦急地等待着,到出考场那一日,马车一早便等在了考场门口,负责来接人的江远目光盯着考场出口都不敢错开片刻。
好在江连出来得也早,只是蓬头垢面的,虽说其余走出来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见到江远后,他勉强扯开脸笑了笑,一上马车便抱着茶壶将里头的茶水喝尽,随即便歪头一倒,江远也不敢喊他,只能随他去。
回到府里后,江连似梦游一般回了自己屋子,便彻底呼呼大睡。
老太太见状心疼不已,只让大家暂时都别扰醒他,吩咐厨房将熬好的参鸡汤一直温着,夜里给江连喂一回。
这一觉直睡到第二日黄昏,起身后的江连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这才觉得是活过来了,当即便去仁善堂给祖母请安。
见大孙子终于缓过神来,老太太忙让厨房准备席面,准备好好犒劳江连一番,横竖如今她也不忌口,厨房便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做了端来。
又叫来了李氏及江文竹等人,今晚也等于是阖家团圆了。
因江连没主动说,席间便谁都没敢提及考试一事,还是江文竹实在憋不住了,问了一嘴道:“连哥儿此番考得怎么样?”
说完李氏便拿手肘捅了他一下,顺道在他不解回头时瞪了他一眼,连母亲都未开口呢,他一个做叔叔的多嘴问什么。
好在江连笑着道:“自我感觉尚可。”
众人闻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老太太笑道:“那便好,那便好。”
这下吃饭的氛围都轻松了许多,感受到这几日家里的紧张,若瑜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姑娘,不必走那科举之路。
江文竹对李氏的小动作不以为意,叮嘱江连道:“既然这场有信心,那便专心准备接下来的殿试,到时可是要亲自面圣的。”
江连应道:“是,侄儿知道。”
老太太道:“当今圣上最是仁德开明,不必有太大压力。”
江连一一应下。
离放榜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江连每日依旧在苦读,只是对比会试之前,还是放松了不少,他不时还会跟着江远到英华书院旁听。
可惜书院的张世昌先生出门游历了,年前江连向他请教过几回,经指教后觉得受益匪浅,原还想再来取取经的。
如今既然人不在,江连只能定下心来,依靠自己才是正经。
江府里的学堂如今也热闹,除了若琂外,三个姐妹都开始上学了,而若琂只能乖乖地呆在房中描大字。
其实这些字若琂都认得,虽说前世她只上到中学便因病辍学了,可没事做的时候她就爱翻看字典,因而很多字的不同写法、如何演变的她都知道,也都记得。
只可惜前段时间她又病了,老太太发话在天气回暖之前不让她轻易出屋门,若琂便只能呆在房中,因此倒耗费了不少笔墨。
好在老太太时常过来陪她,她逗趣着让老太太开心,时间过得也快。
这日若琂依旧在屋里写字,四个丫鬟里的安华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急匆匆道:“姑娘,三个姑娘来了。”
安华年龄最小,说话也还没那么清楚。
若琂表示没听明白,问道:“什么三个姑娘,是三姑娘?”
三姑娘若玥无事也会来寻她玩儿,若只是她来了,这小丫头不应该这般慌张。
安华喘着气道:“都来了!”
若琂闻言有些惊讶,这倒是稀奇,怎么今日都过来了?尤其是二姑娘若珊,往日她除了学堂和她姨娘的院里,可是哪儿也不去的,只不时才来仁善堂给老太太请一回安。
若琂起身迎了出去,刚掀开帘子,便见人已经来到跟前了。
若瑜对她摆摆手道:“四妹妹快进去,祖母说你吹不得风,可别又病了。”
对于自己这具孱弱的身子,若琂也很无奈,但是她还是很爱惜的,因而便没勉强,将帘子交给一道走过来的康华打着,她进屋先给几人备上茶水。
还未坐下,若瑜便问道:“四妹妹如今病好了没?”
若琂道:“应当是好全了。”
若瑜道:“今日去给祖母请安时母亲问起了你,我便提议一同来看看你,如今见你好全了我便放心了。”
若琂真诚道:“多谢大姐姐挂念。”
这声大姐姐可算是喊到了若瑜心里,她笑了笑,得意地端起杯子喝茶。
回来的江若玲同王赋宜被几个长辈细细打量着,都不禁微微红了脸,几人一看这两人是这般状况,顿时心中有数了,老太太及许氏皆露出了满意的笑,笑容尤为真切。
回程坐在马车上时,老太太问江若玲道:“玲姐儿觉得这位王公子如何?”
江若玲低着头不好意思道:“王公子举止大方、言语有度,称得上是君子。”
老太太闻言笑着搂着江若玲,道:“如此便好,那许氏也是个好相处的,寻得这么一个人家,我对你父亲母亲也算有交代了。”
江若玲红着脸不知该说些什么。
老太太倒是想得更远,语重心长道:“虽说他父亲是朝中大员,你也不必觉得不般配,再过几日连哥儿便要进考场了,若此番得中,你便有个进士哥哥撑腰,即便是不中,还有同为朝堂要员的叔叔,任谁都配得。”
江若玲闻言眼眶发酸,对老太太道:“我知道了祖母,此番劳累祖母替我奔波。”
老太太轻叹道:“说什么傻话,我是你亲祖母,替你主张这些事是应当的。”
江若玲心中感激不已,暗暗发誓日后哪怕是嫁了人,也要好好孝顺祖母。
这头江若玲的事刚有些苗头,春闱便来了。
入考场的前几日,江府上下皆紧张不已,尤其是在外院伺候的下人们,走路都不敢发出声响来,生怕打扰到江连读书。
李氏忙着为江连准备进入考场要带的必需品,而江文竹则忙着替江连打点上下,好让他考试有一个相对舒适的位置。
作为正主的江连却没那么紧张,反倒还想拉着江远出去喝酒,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该学的都学了,临时抱佛脚也不顶什么用,还不如放松放松思绪。
江远却不敢陪着他胡闹,江连再要拉他,他便说要告到老太太跟前去,江连只得作罢。
临考的前一天,江连特地出门在京城四处的市场里转了一圈,又到人流最多的街巷口整整坐了一下午,天黑了才回转。
众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理解,却又不敢在这个关口说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第二日全家出动送他入考场。
三日的考试时间,江府上下焦急地等待着,到出考场那一日,马车一早便等在了考场门口,负责来接人的江远目光盯着考场出口都不敢错开片刻。
好在江连出来得也早,只是蓬头垢面的,虽说其余走出来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见到江远后,他勉强扯开脸笑了笑,一上马车便抱着茶壶将里头的茶水喝尽,随即便歪头一倒,江远也不敢喊他,只能随他去。
回到府里后,江连似梦游一般回了自己屋子,便彻底呼呼大睡。
老太太见状心疼不已,只让大家暂时都别扰醒他,吩咐厨房将熬好的参鸡汤一直温着,夜里给江连喂一回。
这一觉直睡到第二日黄昏,起身后的江连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这才觉得是活过来了,当即便去仁善堂给祖母请安。
见大孙子终于缓过神来,老太太忙让厨房准备席面,准备好好犒劳江连一番,横竖如今她也不忌口,厨房便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做了端来。
又叫来了李氏及江文竹等人,今晚也等于是阖家团圆了。
因江连没主动说,席间便谁都没敢提及考试一事,还是江文竹实在憋不住了,问了一嘴道:“连哥儿此番考得怎么样?”
说完李氏便拿手肘捅了他一下,顺道在他不解回头时瞪了他一眼,连母亲都未开口呢,他一个做叔叔的多嘴问什么。
好在江连笑着道:“自我感觉尚可。”
众人闻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老太太笑道:“那便好,那便好。”
这下吃饭的氛围都轻松了许多,感受到这几日家里的紧张,若瑜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姑娘,不必走那科举之路。
江文竹对李氏的小动作不以为意,叮嘱江连道:“既然这场有信心,那便专心准备接下来的殿试,到时可是要亲自面圣的。”
江连应道:“是,侄儿知道。”
老太太道:“当今圣上最是仁德开明,不必有太大压力。”
江连一一应下。
离放榜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江连每日依旧在苦读,只是对比会试之前,还是放松了不少,他不时还会跟着江远到英华书院旁听。
可惜书院的张世昌先生出门游历了,年前江连向他请教过几回,经指教后觉得受益匪浅,原还想再来取取经的。
如今既然人不在,江连只能定下心来,依靠自己才是正经。
江府里的学堂如今也热闹,除了若琂外,三个姐妹都开始上学了,而若琂只能乖乖地呆在房中描大字。
其实这些字若琂都认得,虽说前世她只上到中学便因病辍学了,可没事做的时候她就爱翻看字典,因而很多字的不同写法、如何演变的她都知道,也都记得。
只可惜前段时间她又病了,老太太发话在天气回暖之前不让她轻易出屋门,若琂便只能呆在房中,因此倒耗费了不少笔墨。
好在老太太时常过来陪她,她逗趣着让老太太开心,时间过得也快。
这日若琂依旧在屋里写字,四个丫鬟里的安华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急匆匆道:“姑娘,三个姑娘来了。”
安华年龄最小,说话也还没那么清楚。
若琂表示没听明白,问道:“什么三个姑娘,是三姑娘?”
三姑娘若玥无事也会来寻她玩儿,若只是她来了,这小丫头不应该这般慌张。
安华喘着气道:“都来了!”
若琂闻言有些惊讶,这倒是稀奇,怎么今日都过来了?尤其是二姑娘若珊,往日她除了学堂和她姨娘的院里,可是哪儿也不去的,只不时才来仁善堂给老太太请一回安。
若琂起身迎了出去,刚掀开帘子,便见人已经来到跟前了。
若瑜对她摆摆手道:“四妹妹快进去,祖母说你吹不得风,可别又病了。”
对于自己这具孱弱的身子,若琂也很无奈,但是她还是很爱惜的,因而便没勉强,将帘子交给一道走过来的康华打着,她进屋先给几人备上茶水。
还未坐下,若瑜便问道:“四妹妹如今病好了没?”
若琂道:“应当是好全了。”
若瑜道:“今日去给祖母请安时母亲问起了你,我便提议一同来看看你,如今见你好全了我便放心了。”
若琂真诚道:“多谢大姐姐挂念。”
这声大姐姐可算是喊到了若瑜心里,她笑了笑,得意地端起杯子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