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林徐瞪了孟沉一眼,生生忍住了想要给他一拳的冲动,转而对江连扬起笑脸道:“别听他胡说,天色不早了,晋之哥哥你先回去吧,免得伯父伯母担心。”
然后便听孟沉又不适时问了一句道:“来都来了,不进来坐会儿?”
江连这下是真出汗了,赧然道:“今天来得突然,贸然登门怕有失礼数,还是改日再来拜访。”
“哦。”孟沉不冷不热应了一声,随即便自顾自往里走。
孟林徐有几分尴尬地对江连道:“小弟平常对什么都不上心,就是没事爱寻我的不是,并非是针对你,晋之哥哥别往心里去。”
江连无奈笑道:“放心吧,我知道的。”
孟林徐这才安心,道:“那你快回吧。”
江连笑着点头,转身上了马车,往南门巷的方向而去。
待江连人走后,孟林徐几步便追上了前方慢悠悠走着的孟沉,正要伸手拍他的头,却见他后背仿佛长眼睛了一般,及时闪开了。
孟林徐瞪着他问道:“什么意思,对你未来二姐夫有意见?”
孟沉将手背在身后,继续往前走着,懒洋洋回道:“我哪儿敢啊,他可是二姐心尖尖上的人。”
孟林徐冷哼道:“你最好是,日后记得见到你姐夫客气点。”
孟沉斜睨着她道:“还没过门呢,这就护上了?”
见孟林徐又抬起手来,孟沉连忙快走两步,一脸无语道:“行行行,以后见到江连我就给他磕头好了吧。”
孟林徐闻言忍不住笑骂道:“你别又胡言乱语的,谁叫你给他磕头了。”
孟沉无奈道:“我是怕他纵着你胡闹,担心你的安危。”
毕竟城北那地方他可是见识过的,丢几个荷包都算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了,孟沉从前还被人趁乱摸过身子,可恨的是最后也揪不出是谁来,自那以后,凡是去城北,他必定会多带几个人跟着。
“就你们去得,我去不得。”孟林徐忍不住抱怨道,“什么男女有别,依我看这是最没有用的瞎话。”
最开始说出此话以及将此话奉为圭臬的人定然是个及其厌恶女子之人,否则不会用一句话便将世间女子都禁锢在了方寸之地。
孟沉听到这话不禁有些惊讶地看向她道:“二姐近来这思想境界提升不少。”
孟林徐翻了个白眼道:“小弟过奖了,都是您教的好。”
孟沉认真地微微点了点头,对此话不置可否,这份功劳他还是担得起的。
自小孟沉便总对孟林徐输出一些超出时代局限的观点,可以说,孟林徐如今行事这般胆大妄为,他是要担一大半责任的。
不过孟沉今日也累了,便懒得再同她争论什么,加快脚步回屋去了。
眼见江孟两家的婚期渐近,该走的礼数也过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迎亲那步。
江家二房也举家来到了京城,一同来的还有江连的姐姐江若珍一家和江家族中一些同江文策关系好的,他们知道江连不仅高中探花、如今还要娶亲后,便都特地赶来祝贺。
这么多人江文策那个宅子自然是安排不下的,便都带到了江文竹这里,正好宗亲们也同老太太问个安。
而江若珍与祖母许久未见,此时一见到人,便红了眼眶,泪水也不自觉流了下来。
老太太看着大孙女也不禁泛起泪水,这个大孙女是她自小抱着大的,如何会不让她心疼。
将众人带过来的赵氏便站在一旁,见到这番景象也有些触动,但她还是压下了眼中热意,对江若珍道:“好了,怎的一来就惹祖母哭,先坐下说话吧。”
众人各自坐了下来,老太太问若珍道:“庭哥儿呢?还有季阳怎么也不见。”
江若珍回道:“路途奔波,庭哥儿累睡着了,便先让他在南门巷那边歇着,待明日再来给祖母请安,而季阳是在路上遇到同窗耽搁了,估摸着过几日才到。”
老太太闻言叹道:“不必忙着过来,孩子还小,出远门是辛苦的,好好歇几日再来也不迟。”
江若珍微微点了点头,庭哥儿在路上本就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到了京城,见他睡得熟,她也实在不忍心强唤醒他,今日便没带着一道过来。
老太太见状便道:“罢了,你们远道而来,想必都累了,今日便都各自去好好休整一番,明日再来为你们接风洗尘。”
其余那些个族亲便都一一下去安置了,只余下自家人。
赵氏对老太太道:“母亲,那我也带珍儿和玲儿先回去,若是明日设宴的话,明天我们一早便过来。”
老太太点头道:“去吧,庭哥儿一人在家想是珍儿在这里也坐不住,快些回去吧。”
赵氏便带着两人离开了,随即李氏也领着几个女儿各自回屋。
路上若瑜问李氏道:“母亲,方才那个便是大姐姐若珍吗?她为何是大姐姐?庭哥儿又是谁?”
李氏无奈道:“因为若珍年岁最大,所以是大姐姐,庭哥儿是你大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你外甥。”
“外甥……”若瑜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称呼,忍不住喃喃重复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氏不由得提醒她道:“你莫再同你大姐姐论什么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要闹笑话的。”
若瑜撅着嘴不情愿应道:“知道了。”
好在在府里她还是大姐,没有被人抢了去。
而这边率先离去的赵氏母女三人同行,江若玲一出屋门便亲昵地上前挽住了若珍的手腕,问道:“姐姐,庭哥儿没事吧?”
若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没事的,就是不常坐车,累着了,歇歇便好。”
若玲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
随即她又开心道:“自打听说姐姐要上京,我可是日日期盼着呢。”
若珍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无奈道:“你呀,快出阁的人还这么不稳重。”
若玲红着脸低下了头。
赵氏在一旁道:“这些日子因着他二人的婚事,可给我忙坏了,若不是有你三婶帮衬着我,我一人只怕还转不过来。”
若珍问道:“如今可都齐备了?”
赵氏道:“连哥儿成婚的诸多事宜基本落定了,只差最后迎亲那一步,倒是你妹妹的嫁妆,有些难办。”
若珍忙问:“母亲,是有何难处?”
赵氏轻叹道:“与你妹妹定亲的王家是殷实人家,为了让你妹妹的嫁妆好看些,我寻思着多给她备几个店面,有稳定进账,日子也好过,可你也知道,因知道你父亲不擅经营,从前你祖父分家时给我们大房的便多是庄子田地,有商铺也是在津州老家,即便给你妹妹也是聊胜于无。”
若珍听罢建议道:“那将津州的铺子变卖了到京城来买呢?”
赵氏道:“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可京城里寸土寸金,地段好的那些铺子莫说人家不会轻易变卖,即便是要卖价钱也不是我们给得起的,我前段时间四处寻访了一番,都没有满意的,所以发愁呢。”
此时若玲道:“母亲、姐姐,我不要什么铺子,大哥不日成亲,孟家小姐又出身好,家里正是处处用钱的地方呢。”
赵氏横了她一眼,对她道:“这些事不必你管,有我同你父亲做打算,你只需绣好嫁衣,在家中安心待嫁便可。”
然后便听孟沉又不适时问了一句道:“来都来了,不进来坐会儿?”
江连这下是真出汗了,赧然道:“今天来得突然,贸然登门怕有失礼数,还是改日再来拜访。”
“哦。”孟沉不冷不热应了一声,随即便自顾自往里走。
孟林徐有几分尴尬地对江连道:“小弟平常对什么都不上心,就是没事爱寻我的不是,并非是针对你,晋之哥哥别往心里去。”
江连无奈笑道:“放心吧,我知道的。”
孟林徐这才安心,道:“那你快回吧。”
江连笑着点头,转身上了马车,往南门巷的方向而去。
待江连人走后,孟林徐几步便追上了前方慢悠悠走着的孟沉,正要伸手拍他的头,却见他后背仿佛长眼睛了一般,及时闪开了。
孟林徐瞪着他问道:“什么意思,对你未来二姐夫有意见?”
孟沉将手背在身后,继续往前走着,懒洋洋回道:“我哪儿敢啊,他可是二姐心尖尖上的人。”
孟林徐冷哼道:“你最好是,日后记得见到你姐夫客气点。”
孟沉斜睨着她道:“还没过门呢,这就护上了?”
见孟林徐又抬起手来,孟沉连忙快走两步,一脸无语道:“行行行,以后见到江连我就给他磕头好了吧。”
孟林徐闻言忍不住笑骂道:“你别又胡言乱语的,谁叫你给他磕头了。”
孟沉无奈道:“我是怕他纵着你胡闹,担心你的安危。”
毕竟城北那地方他可是见识过的,丢几个荷包都算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了,孟沉从前还被人趁乱摸过身子,可恨的是最后也揪不出是谁来,自那以后,凡是去城北,他必定会多带几个人跟着。
“就你们去得,我去不得。”孟林徐忍不住抱怨道,“什么男女有别,依我看这是最没有用的瞎话。”
最开始说出此话以及将此话奉为圭臬的人定然是个及其厌恶女子之人,否则不会用一句话便将世间女子都禁锢在了方寸之地。
孟沉听到这话不禁有些惊讶地看向她道:“二姐近来这思想境界提升不少。”
孟林徐翻了个白眼道:“小弟过奖了,都是您教的好。”
孟沉认真地微微点了点头,对此话不置可否,这份功劳他还是担得起的。
自小孟沉便总对孟林徐输出一些超出时代局限的观点,可以说,孟林徐如今行事这般胆大妄为,他是要担一大半责任的。
不过孟沉今日也累了,便懒得再同她争论什么,加快脚步回屋去了。
眼见江孟两家的婚期渐近,该走的礼数也过得差不多了,只差最后迎亲那步。
江家二房也举家来到了京城,一同来的还有江连的姐姐江若珍一家和江家族中一些同江文策关系好的,他们知道江连不仅高中探花、如今还要娶亲后,便都特地赶来祝贺。
这么多人江文策那个宅子自然是安排不下的,便都带到了江文竹这里,正好宗亲们也同老太太问个安。
而江若珍与祖母许久未见,此时一见到人,便红了眼眶,泪水也不自觉流了下来。
老太太看着大孙女也不禁泛起泪水,这个大孙女是她自小抱着大的,如何会不让她心疼。
将众人带过来的赵氏便站在一旁,见到这番景象也有些触动,但她还是压下了眼中热意,对江若珍道:“好了,怎的一来就惹祖母哭,先坐下说话吧。”
众人各自坐了下来,老太太问若珍道:“庭哥儿呢?还有季阳怎么也不见。”
江若珍回道:“路途奔波,庭哥儿累睡着了,便先让他在南门巷那边歇着,待明日再来给祖母请安,而季阳是在路上遇到同窗耽搁了,估摸着过几日才到。”
老太太闻言叹道:“不必忙着过来,孩子还小,出远门是辛苦的,好好歇几日再来也不迟。”
江若珍微微点了点头,庭哥儿在路上本就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到了京城,见他睡得熟,她也实在不忍心强唤醒他,今日便没带着一道过来。
老太太见状便道:“罢了,你们远道而来,想必都累了,今日便都各自去好好休整一番,明日再来为你们接风洗尘。”
其余那些个族亲便都一一下去安置了,只余下自家人。
赵氏对老太太道:“母亲,那我也带珍儿和玲儿先回去,若是明日设宴的话,明天我们一早便过来。”
老太太点头道:“去吧,庭哥儿一人在家想是珍儿在这里也坐不住,快些回去吧。”
赵氏便带着两人离开了,随即李氏也领着几个女儿各自回屋。
路上若瑜问李氏道:“母亲,方才那个便是大姐姐若珍吗?她为何是大姐姐?庭哥儿又是谁?”
李氏无奈道:“因为若珍年岁最大,所以是大姐姐,庭哥儿是你大姐姐的儿子,也就是你外甥。”
“外甥……”若瑜又听到了一个陌生的称呼,忍不住喃喃重复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李氏不由得提醒她道:“你莫再同你大姐姐论什么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要闹笑话的。”
若瑜撅着嘴不情愿应道:“知道了。”
好在在府里她还是大姐,没有被人抢了去。
而这边率先离去的赵氏母女三人同行,江若玲一出屋门便亲昵地上前挽住了若珍的手腕,问道:“姐姐,庭哥儿没事吧?”
若珍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没事的,就是不常坐车,累着了,歇歇便好。”
若玲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
随即她又开心道:“自打听说姐姐要上京,我可是日日期盼着呢。”
若珍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无奈道:“你呀,快出阁的人还这么不稳重。”
若玲红着脸低下了头。
赵氏在一旁道:“这些日子因着他二人的婚事,可给我忙坏了,若不是有你三婶帮衬着我,我一人只怕还转不过来。”
若珍问道:“如今可都齐备了?”
赵氏道:“连哥儿成婚的诸多事宜基本落定了,只差最后迎亲那一步,倒是你妹妹的嫁妆,有些难办。”
若珍忙问:“母亲,是有何难处?”
赵氏轻叹道:“与你妹妹定亲的王家是殷实人家,为了让你妹妹的嫁妆好看些,我寻思着多给她备几个店面,有稳定进账,日子也好过,可你也知道,因知道你父亲不擅经营,从前你祖父分家时给我们大房的便多是庄子田地,有商铺也是在津州老家,即便给你妹妹也是聊胜于无。”
若珍听罢建议道:“那将津州的铺子变卖了到京城来买呢?”
赵氏道:“我原也是这么想的,可京城里寸土寸金,地段好的那些铺子莫说人家不会轻易变卖,即便是要卖价钱也不是我们给得起的,我前段时间四处寻访了一番,都没有满意的,所以发愁呢。”
此时若玲道:“母亲、姐姐,我不要什么铺子,大哥不日成亲,孟家小姐又出身好,家里正是处处用钱的地方呢。”
赵氏横了她一眼,对她道:“这些事不必你管,有我同你父亲做打算,你只需绣好嫁衣,在家中安心待嫁便可。”